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邶鄘卫与涞水北国的地理纠葛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勇 孔华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3期78-86,2,共9页
王国维通过对河北涞水所出北国铜器的研究,提出邶即燕、鄘即鲁这一旷古未闻的邶鄘卫新说,一度颇受学界推崇。实则邶鄘卫作为三监封地,不会远出殷畿之外。邶(今汤阴东南)与鄘(今卫辉市东北),名义上是叔度和叔鲜傅相武庚的驻邑,实际上是... 王国维通过对河北涞水所出北国铜器的研究,提出邶即燕、鄘即鲁这一旷古未闻的邶鄘卫新说,一度颇受学界推崇。实则邶鄘卫作为三监封地,不会远出殷畿之外。邶(今汤阴东南)与鄘(今卫辉市东北),名义上是叔度和叔鲜傅相武庚的驻邑,实际上是周武王恐武庚有贼心而采取的一项带有钳制和监督性质的政治措施。它们还算不上真正的诸侯国,因而随后有对管、蔡的正式册封。卫(今浚县西南)与殷都朝歌(今淇县县城)在军事防卫体系上的一体化,以至合则一城,分则两地,均指武庚禄父封国所在的中心城邑。至于涞水北国,既非周初邶鄘卫之邶,亦非武庚禄父北奔后所建之国,而是自商代晚期延续下来的一个具有较大实力和影响的古老族邦,后为燕国所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邶鄘卫 三监 封邑 北国
下载PDF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 被引量:4
2
作者 路懿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924-928,共5页
清华简《系年》保存了关于西周初年"三监"史实的最早记载,为重新考察西周史研究中一直纠结不清的"三监"问题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结合简文、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来看,周初的"三监"应同管、蔡、... 清华简《系年》保存了关于西周初年"三监"史实的最早记载,为重新考察西周史研究中一直纠结不清的"三监"问题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结合简文、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来看,周初的"三监"应同管、蔡、霍三叔无关。武王克商后将以录子圣(武庚)为代表的商室贵族封于"商邑",设"三监"予以监管。而对管叔、蔡叔等诸叔的"分封"则是通过在战略要地设置军事据点的方式,实现对新征服的原商属地的直接军事占领和控制。"三监"应是武王克商后为了监管封于"商邑"内的以录子圣(武庚)为首的商室贵族而设,而管、蔡、霍三叔则是武王派驻在战略要地的戍守长官,其职责是实现周人对新征服的原商属地的军事占领和控制,与"三监"的性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年》 “三监” 商邑
下载PDF
周初所建三监考论
3
作者 冯浩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7,共5页
历来关于周初所建三监的各类记载和论述,意见分歧比较大,有必要加以研讨,取得一致的看法。三监应是管、蔡、霍三叔,不包括武庚。管主卫,蔡主,霍主邶,其他分工之说不可取。邶在朝歌之北,在其南,卫在其东,其他方位之说亦不可取。
关键词 周代 三监 考论
下载PDF
三监“叛周”原因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尚书》中"百工"及"百官"词意的重新考释,结合《逸周书》、《竹书纪年》、《诗经》中的相关内容及"三监之地"的现代考古结果,考察西周初年的三监"叛周"事件,"三叔"其实并未... 通过对《尚书》中"百工"及"百官"词意的重新考释,结合《逸周书》、《竹书纪年》、《诗经》中的相关内容及"三监之地"的现代考古结果,考察西周初年的三监"叛周"事件,"三叔"其实并未武装叛乱。武王伐纣时,西周已劫夺走了殷商的核心技术人才和青铜工具,周公任冢宰又要强征邶国及庶邦百工,使"三监之地"失去生存及发展条件,这才是"三叔"、武庚和其他庶邦共同反对周公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监叛周 周公 百工 百官
原文传递
宋代营造类工官制度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映莹 《华中建筑》 2001年第3期89-90,106,共3页
作者以元丰改革官制为界,将宋代的工官制度分为二个阶段,详细论述了这二个阶段宋代各级工官的设置、编制、职掌,使人们对他们的职能、作用,有一新的认识。
关键词 宋代 建筑历史 工官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