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威汉代医简》用字的构形模式分析——武威医简用字“六书”分析之一 被引量:6
1
作者 何茂活 程建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3-86,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东汉时期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基本情况。文章以许慎的“六书”说为依据,兼用孙雍长先生关于汉字构形10种思维模式的理论,对该医简全部用字的构形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六书”说的实质是以字形分析...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东汉时期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基本情况。文章以许慎的“六书”说为依据,兼用孙雍长先生关于汉字构形10种思维模式的理论,对该医简全部用字的构形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六书”说的实质是以字形分析为核心的汉字形音义关系学说,至今仍是分析汉字形音义关系的重要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字频 字种 六书
下载PDF
《汉代“六书”三家说申论》商榷
2
作者 杨阳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1,共3页
本文论证了“汉代许慎、班固、郑众分别从哲学家、历史学家、经学家的不同立场出发而导致他们对‘六书’说的不同阐释”一说,因文献资料不翔实和对立场判定有偏颇等缘故而难以令人信服。
关键词 《汉代“六书”三家说申论》 陈五云 班固 郑众 许慎
下载PDF
郑珍、郑知同转注说论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光辉 《中国训诂学报》 2022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转注是六书学和《说文》体例研究的重要内容,清末以来的学者,多从汉字发展规律的角度阐释转注,建树颇多。郑珍父子在《说文浅说·转注》中系统阐述了转注学说,他们对转注的定义、功能和原理做了深入的考辨,注重从六书系统性和区别... 转注是六书学和《说文》体例研究的重要内容,清末以来的学者,多从汉字发展规律的角度阐释转注,建树颇多。郑珍父子在《说文浅说·转注》中系统阐述了转注学说,他们对转注的定义、功能和原理做了深入的考辨,注重从六书系统性和区别性的角度去揭示转注的特点和性质,并将转注法则运用于字形分析实践,在转注研究史上,其学术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六书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珍 郑知同 转注 六书
原文传递
论汉字造字法则“六书”说 被引量:1
4
作者 廖才高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0-92,共3页
汉字是根据什么法则拟造的?这个问题早在先秦就提出了造字法则的"六书"理论。对"六书"理论历代都有所研究。对历代学者关于"六书"理论研究加以归纳总结,可知汉字造字法则实际上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 汉字是根据什么法则拟造的?这个问题早在先秦就提出了造字法则的"六书"理论。对"六书"理论历代都有所研究。对历代学者关于"六书"理论研究加以归纳总结,可知汉字造字法则实际上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造字法则 六书
下载PDF
辛介夫先生论《说文》“转注”(二)
5
作者 叶正渤 《河套学院论坛》 2017年第3期13-23,共11页
详细地考察了六书的起源、名称、性质以及历代的有关论述,着重探讨了转注的性质、转注的名称及义例用字,认为转注属于造字方法,转注是由旧有的字孳乳新字的一种造字法则,就是延引(转)旧字的形、音、义移植到(注)新发生的语词上造成新字... 详细地考察了六书的起源、名称、性质以及历代的有关论述,着重探讨了转注的性质、转注的名称及义例用字,认为转注属于造字方法,转注是由旧有的字孳乳新字的一种造字法则,就是延引(转)旧字的形、音、义移植到(注)新发生的语词上造成新字的一种方法。文章同时探讨了转注与部首、互训及假借、形声的区别,转注字的识别等理论与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六书 转注 孳乳
原文传递
《诗大序》主要诗论观点综述
6
作者 董芬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诗大序》是我国第一篇诗歌理论的专论。一直以来,《诗大序》以其丰厚的理论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两千多年的儒家诗论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抒情言志说、六义论及其以政教观为核心的诗学功能论对后世的... 《诗大序》是我国第一篇诗歌理论的专论。一直以来,《诗大序》以其丰厚的理论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两千多年的儒家诗论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抒情言志说、六义论及其以政教观为核心的诗学功能论对后世的诗论家们长期产生深刻的影响。了解关于《诗大序》的有关理论及相关问题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大序》 抒情言志 六义 政教功能 诗歌 文学批评史
下载PDF
辛介夫先生论《说文》“转注”(一)
7
作者 叶正渤 《河套学院论坛》 2017年第2期18-26,共9页
详细地考察了六书的起源、名称、性质以及历代的有关论述,着重探讨了转注的性质、转注的名称及义例用字,认为转注属于造字方法,转注是由旧有的字孳乳新字的一种造字法则,就是延引(转)旧字的形、音、义移植到(注)新发生的语词上造成新字... 详细地考察了六书的起源、名称、性质以及历代的有关论述,着重探讨了转注的性质、转注的名称及义例用字,认为转注属于造字方法,转注是由旧有的字孳乳新字的一种造字法则,就是延引(转)旧字的形、音、义移植到(注)新发生的语词上造成新字的一种方法。同时探讨了转注与部首、互训及假借、形声的区别,转注字的识别等理论与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六书 转注 孳乳
原文传递
英红九号六大茶类生化成分分析及体外活性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世利 郭芸彤 +3 位作者 陈海强 刘晨 赖幸菲 曹藩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165,共7页
对英红九号茶树品种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英红九号六大茶类中生化成分特点是绿茶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含量最高,白茶的各生化成分含量均处于其他茶类之间... 对英红九号茶树品种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英红九号六大茶类中生化成分特点是绿茶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含量最高,白茶的各生化成分含量均处于其他茶类之间,黄茶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最高,乌龙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红茶的黄酮含量最高,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的含量最低,黑茶的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较高,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较低,仅稍高于红茶。英红九号六大茶类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表现为绿茶、乌龙茶和黄茶的活性较高,体外抑制α-淀粉酶活性表现为绿茶和乌龙茶的活性较高,体外抑制脂肪酶活性表现为黑茶活性最高,其他茶类活性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红九号 六大茶类 生化成分 抗氧化 降血糖 减肥
下载PDF
关于对外汉字教学一些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施正宇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8年第3期3-19,共17页
本文针对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分常见问题,包括如何利用字源进行汉字教学,是否要进行汉字书写训练,如何理解六书、偏旁、部件与部首等概念,如何利用形符和声符进行汉字教学,如何看待学生汉字书写的偏误现象,如何看待电脑中文等问题... 本文针对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分常见问题,包括如何利用字源进行汉字教学,是否要进行汉字书写训练,如何理解六书、偏旁、部件与部首等概念,如何利用形符和声符进行汉字教学,如何看待学生汉字书写的偏误现象,如何看待电脑中文等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来的读书心得与教学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教学 字源 构字理据 书写训练 六书 偏旁 部件 部首 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电脑中文
下载PDF
汉字的构成艺术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六书”与中华思维方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卫星 张玉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7,共14页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汉字的构成艺术被《说文解字》总结为"六书"。从"六书"的构成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形象思维,即意象性思维、直觉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具体说来,汉字的象形和指事...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汉字的构成艺术被《说文解字》总结为"六书"。从"六书"的构成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形象思维,即意象性思维、直觉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具体说来,汉字的象形和指事构成主要规定了中华民族的意象性思维,会意和形声主要构成规定了直觉性思维,转注和假借构成主要规定了整体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构成艺术 思维方式 “六书”
下载PDF
论章太炎的经史观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昭军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共7页
章太炎作为传统学术现代转型期的代表人物 ,其学术思想富有特色。就经史观而言 ,他的“六经皆史”说与近代启蒙思潮、新史学思想相结合 ,对前人成说有质的突破 ;在此基础上 ,他所形成的“征信”论相对于当时的“疑古”之风 ,他治学的“... 章太炎作为传统学术现代转型期的代表人物 ,其学术思想富有特色。就经史观而言 ,他的“六经皆史”说与近代启蒙思潮、新史学思想相结合 ,对前人成说有质的突破 ;在此基础上 ,他所形成的“征信”论相对于当时的“疑古”之风 ,他治学的“求真”精神相对于前人的“求实” ,都是对传统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 ;他以新史学方法治经 ,运用社会学、逻辑学等方法解经 ,则体现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经史观 史学思想 社会学 逻辑学 治学精神
下载PDF
郑樵的汉字生成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志强 舟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根据《六书略》等有关材料,对郑樵的汉字生成理论作了一次探索,分析了“书画同出”、“起一成文”、“子母相生”等学说的内涵,并探讨了其汉字生成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他的汉字生成理论已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框架,具有独创... 本文根据《六书略》等有关材料,对郑樵的汉字生成理论作了一次探索,分析了“书画同出”、“起一成文”、“子母相生”等学说的内涵,并探讨了其汉字生成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他的汉字生成理论已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框架,具有独创性,但也存在粗疏、幼稚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六书 郑樵 生成 存在 材料 独创性 书画 内在逻辑 学说
下载PDF
清代“假借”学说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党怀兴 王亚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假借作为六书之一,在整个六书研究历史中是争议颇多的话题。清代人"假借"学说继承、发展了宋元明学者的"四体二用"说,主要有假借为用字、造字、兼体用三种观点。在主张假借兼体用说的学者中,一派以本字的有无作为... 假借作为六书之一,在整个六书研究历史中是争议颇多的话题。清代人"假借"学说继承、发展了宋元明学者的"四体二用"说,主要有假借为用字、造字、兼体用三种观点。在主张假借兼体用说的学者中,一派以本字的有无作为造字假借和用字假借区分的标准,并用"通假"来指称用字的假借,另外一派则从字形结构上寻找造字假借的因素。其次,清人对假借与引申的关系有三种主要观点,其中段玉裁的"真假借"理论和朱骏声对假借概念的重新界定影响深远。在实践中,清人的假借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引申与假借的关系纠缠不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字学 六书学 假借 通假 引申
下载PDF
现代六书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千驹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现代六书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成果丰硕;第二,对六书性质的研究更深入、更科学;第三,运用系统观点阐发六书与《说文解字》的条例。
关键词 现代 六书学 《说文解字》 综述
下载PDF
“六书”新解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恩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5,共4页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长期以来 ,学术界一直认为“六书”之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造字之法 ,转注和假借不是造字之法 ,而是用字之法。将“六书”一分为二 ,一部分称为造字之法 ,另一部分称...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长期以来 ,学术界一直认为“六书”之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造字之法 ,转注和假借不是造字之法 ,而是用字之法。将“六书”一分为二 ,一部分称为造字之法 ,另一部分称为用字之法 ,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把汉字仅仅看作是文字———同拼音文字一样的文字的基础上的 ,依据这样的汉字理论研究“六书” ,必然得出“转注”与“假借”不是造字之法 ,而是用字之法的结论。根据汉字的性质和“六书”本身的特点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六书”不仅是汉字的造字之法 ,同时亦是汉语的造词之法。“转注”和“假借”虽然没有形成新字 ,但却形成了新词 ,根据汉字字词合一的特点 ,“转注”和“假借”既是造词之法 ,又是造字之法。从这个角度看 ,“六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把“转注”和“假借”看作是“用字之法”而排除在“六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音节词 词义 词素 汉字 六书 造字法 文字
下载PDF
从汉字构造论中发掘平面设计元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志固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6-89,共4页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拥有灿烂辉煌的悠久历史。本文通过对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汉字构造形式进行分析,发掘汉字中所蕴含的平面设计构件元素。通过范例实证,进一步拓展平面设计艺术吸收汉字传统...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拥有灿烂辉煌的悠久历史。本文通过对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汉字构造形式进行分析,发掘汉字中所蕴含的平面设计构件元素。通过范例实证,进一步拓展平面设计艺术吸收汉字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探寻具有民族创新形式的平面设计艺术语言,探索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平面设计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六书” 元素 平面设计
下载PDF
六诗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渊清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2-47,共6页
诗的体裁分类,前人有风、雅、颂三分法,风、赋、比、兴、雅、颂六分法二说。六分法来源古老,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原也是歌、器乐、舞蹈的统一,《周... 诗的体裁分类,前人有风、雅、颂三分法,风、赋、比、兴、雅、颂六分法二说。六分法来源古老,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原也是歌、器乐、舞蹈的统一,《周礼·春官·大师》的六诗,本是根据歌乐的表述方式的不同。“六诗”基本按风(徒歌)、赋(吟诵)、比(和唱)、兴(合唱)、雅(配器乐)、颂(配打击乐和舞蹈)这种音乐性递增的次序排列,是依乐序设教的。所以,“六诗”本是歌乐的六种表述方式。当口头传唱的歌乐发展成为文本的诗后,“六诗”名称虽得以保存,而其原始功能却丧失了。延用下来的“六诗”职能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赋、比、兴发展为文辞的修辞手法;而风、雅、颂则充当了区分《诗》的内容的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诗
下载PDF
论六书研究的历史分期及其学术蕴涵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8-133,共6页
以许慎《说文解字》为载体的"六书"理论自问世以来,研究已近两千年。纵观整个研究过程,可以分为创立期、中兴期、鼎盛期和新时期4个时期。这种分期主要着眼于各个时期独特的学术成就、独特的学术风气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整个研... 以许慎《说文解字》为载体的"六书"理论自问世以来,研究已近两千年。纵观整个研究过程,可以分为创立期、中兴期、鼎盛期和新时期4个时期。这种分期主要着眼于各个时期独特的学术成就、独特的学术风气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整个研究展示了"六书"理论深厚的学术蕴涵、深广的普适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 创立期 中兴期 鼎盛期 新时期 学术蕴涵
下载PDF
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法进行婴幼儿汉字教学的构想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红英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29-36,共8页
国内蒙台梭利早期教育课程在引进时,语言课程方面存在很大缺失。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中国汉字特有的形义功能对婴幼儿语言及大脑发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尝试利用蒙台梭利教育法,设计一套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及文... 国内蒙台梭利早期教育课程在引进时,语言课程方面存在很大缺失。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中国汉字特有的形义功能对婴幼儿语言及大脑发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尝试利用蒙台梭利教育法,设计一套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及文字学的幼儿汉字学习教具,通过具体感知、形象记忆汉字的造字理据及音形义关系,使汉字及"六书"成为孩子心目中可触摸、有温度且亲切可爱的伙伴,不再是枯燥的点划工具,达到对汉字文化的真正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台梭利教学法 汉字教学 早期教育 婴幼儿教玩具 六书 构字理据
下载PDF
“指事”新解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钢城 曾小鹏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2-96,共5页
“指事”为许慎所列的“六书”之首,是历代学者划分汉字结构时产生问题最多的一书。通过对许慎所作的“六书”义例和汉代三家所列“六书”名目的研究,我们将“指事”的“指”字破译为“稽”字,将“指事”解读为“审察事物”的意思;并通... “指事”为许慎所列的“六书”之首,是历代学者划分汉字结构时产生问题最多的一书。通过对许慎所作的“六书”义例和汉代三家所列“六书”名目的研究,我们将“指事”的“指”字破译为“稽”字,将“指事”解读为“审察事物”的意思;并通过运用新见解说近十个典型的指事字,使“指示符号”的成说也得以彻底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 指事新解 稽事 指示符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