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红霞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隐逸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心理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隐逸风气兴盛,对其历史嬗变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行为心态、人格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对其递嬗缘由的追问... 隐逸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心理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隐逸风气兴盛,对其历史嬗变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行为心态、人格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对其递嬗缘由的追问,也是深入剖析唐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概而言之,初唐承继魏晋隐逸遗风,盛唐在隐逸中贯注入世因素,中唐淡化了士人的担当精神,晚唐以隐居避祸全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隐逸 以隐求仕 中隐
原文传递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君 苏雪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58,共8页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林植物景观 古典园林 中国
下载PDF
解读隐逸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连霞 王加鑫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4-77,共4页
隐逸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突出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和个性自由发展而言,隐逸是一种疏离主流的个性自由选择方式,是一种对完善自我的执着追求;从儒、道二家对隐逸的各自阐释可知二者的分野;一为权变,一为顺... 隐逸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突出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和个性自由发展而言,隐逸是一种疏离主流的个性自由选择方式,是一种对完善自我的执着追求;从儒、道二家对隐逸的各自阐释可知二者的分野;一为权变,一为顺性。相同的表象下掩盖着不同的内涵;从多元视域对隐逸进行解构,可以更为详细透彻地考察出隐逸的深层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 个性自由 权变 顺性 多元视域
下载PDF
略论儒道两家的隐逸观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训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54,共4页
虽然儒道两家同时开启了中国隐逸思想的端绪,但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对儒家而言,隐逸既是反抗的方式,也是待时而动的权变,此乃儒家的实践理性在遭遇挫折后表现出的世俗化的成熟。隐逸与道家尤其与庄子的渊源更深,但庄子的隐逸是近乎"... 虽然儒道两家同时开启了中国隐逸思想的端绪,但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对儒家而言,隐逸既是反抗的方式,也是待时而动的权变,此乃儒家的实践理性在遭遇挫折后表现出的世俗化的成熟。隐逸与道家尤其与庄子的渊源更深,但庄子的隐逸是近乎"涅"的"美丽的死亡",因此,固然不乏诗意,但却远不如儒家富有操作性。这种非人间性格偏离了大众的普遍人格,故只能作为道德的至高点,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人生的彼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隐逸观 庄子 许由 善卷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 孟子 实践理性 非人间性格
下载PDF
归隐自然 碧道之环——深圳茅洲河水文教育展示馆 被引量:8
5
作者 江立敏 张煜 罗溪 《时代建筑》 2021年第1期155-159,共5页
"诗意栖居"是建筑师心中设计创作的理想境界。而它背后的核心线索是自然与营造两者相互关系的问题。文章结合哲学层面对于诗意栖居的阐释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语境中对于自然与营造的认知,提出了"归隐自然"的营造思... "诗意栖居"是建筑师心中设计创作的理想境界。而它背后的核心线索是自然与营造两者相互关系的问题。文章结合哲学层面对于诗意栖居的阐释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语境中对于自然与营造的认知,提出了"归隐自然"的营造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在近期的"碧道之环"——深圳茅洲河水文教育展示馆的设计中加以实践和贯彻这一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栖居 归隐 自然 营造 场所基因 圆形母题 湿地 水文教育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约束和隔离措施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绍辉 《证据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319-333,共15页
约束和隔离是严重剥夺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约束和隔离实施中所存在的非人道性、危险性和负面效果使得该措施饱受争议,因而法律只允许在例外情况下使用约束和隔离措施,并对其实施条件和程序予以严格限制。即,在实体上明确... 约束和隔离是严重剥夺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约束和隔离实施中所存在的非人道性、危险性和负面效果使得该措施饱受争议,因而法律只允许在例外情况下使用约束和隔离措施,并对其实施条件和程序予以严格限制。即,在实体上明确约束和隔离措施的适用条件和情形,在程序上明确约束和隔离措施的实施步骤,从而构筑起约束、隔离的法律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 隔离 精神障碍患者 人身自由 强制医疗
原文传递
魏晋隐逸论
7
作者 邱少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魏晋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导致隐逸之风盛行。当时,不仅隐逸的人数多,而且还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魏晋 隐逸 朝隐 山林之隐 田园之隐
下载PDF
商山四皓汉初事迹述论 被引量:6
8
作者 蒋波 朱战威 《商洛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商山四皓为我国秦末汉初四位著名隐士。汉朝建立后,四皓拒绝刘邦的邀请,是因为刘邦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打消他们的心理顾虑,刘邦败在策略上,而不是简单的"四人者年老矣"与"上慢侮人";四皓之所以接受太子的邀请出山,是... 商山四皓为我国秦末汉初四位著名隐士。汉朝建立后,四皓拒绝刘邦的邀请,是因为刘邦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打消他们的心理顾虑,刘邦败在策略上,而不是简单的"四人者年老矣"与"上慢侮人";四皓之所以接受太子的邀请出山,是因为太子等人采取了合理的策略,四皓也欣赏太子的性格。四皓对于太子之争的平息,符合古代"立嫡不立庶"的惯例,也有利于汉初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山四皓 归隐 出仕 太子之争 评价
下载PDF
论道家隐逸思想之实质:适性——兼比较其与西方“异化”观之异同 被引量:5
9
作者 肖玉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7-140,共4页
道家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是适性,适性的指导思想在于合乎自然,适性的基本原则是不屈己适人,亦不屈人适己。当人与物都能各适其性的理想社会不复存在后,道家只好以隐逸的方式来追求适性理想。中国道家的“适性”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异化... 道家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是适性,适性的指导思想在于合乎自然,适性的基本原则是不屈己适人,亦不屈人适己。当人与物都能各适其性的理想社会不复存在后,道家只好以隐逸的方式来追求适性理想。中国道家的“适性”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异化”观惊人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 道家思想 适性 异化
下载PDF
商山四皓隐居与出山事迹述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增强 《商洛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5-32,共8页
商山四皓于秦末汉初隐居在商山,在太子刘盈位危时挺身而出,使刘盈免于被废的危险。他们之所以隐居,与秦始皇、与刘邦对儒士的轻侮有直接关系。而其之所以出山保太子,体现了他们作为有正义感、有担当精神的儒士的价值追求。他们的隐居、... 商山四皓于秦末汉初隐居在商山,在太子刘盈位危时挺身而出,使刘盈免于被废的危险。他们之所以隐居,与秦始皇、与刘邦对儒士的轻侮有直接关系。而其之所以出山保太子,体现了他们作为有正义感、有担当精神的儒士的价值追求。他们的隐居、出山和复隐,彰显了其智慧与积极进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同时,也为我国古代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山 四皓 儒士 隐逸 文化
下载PDF
四皓归隐商山的原因及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卫民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商山四皓是秦末汉初的著名隐士。对于其归隐的原因,汉代以后基本上归结为秦末的混乱,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实际上,秦末战乱和刘邦在秦末汉初对儒生的态度,才是导致四皓归隐的主要原因。四皓出山,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对于新建立... 商山四皓是秦末汉初的著名隐士。对于其归隐的原因,汉代以后基本上归结为秦末的混乱,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实际上,秦末战乱和刘邦在秦末汉初对儒生的态度,才是导致四皓归隐的主要原因。四皓出山,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对于新建立的汉王朝来讲是利大于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山四皓 归隐 原因 影响
下载PDF
陶渊明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文化建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1-106,136,共7页
陶渊明之前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花"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意象。到了陶渊明这里,"菊"成了一个特立的审美意象。之后,"菊花"逐步形成了习用的文学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建构过程中... 陶渊明之前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花"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意象。到了陶渊明这里,"菊"成了一个特立的审美意象。之后,"菊花"逐步形成了习用的文学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建构过程中,陶渊明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一是"菊"的南方诗学意象建构;二是"菊"的田园旨趣美学建构;三是"菊"的隐逸象征系统建构;四是"菊"的重阳话语建构。陶渊明与菊意象形成了一种符号化和被符号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菊花 田园 隐逸 重阳节
下载PDF
魏晋遗音:靳学颜诗歌的复古取向与创作心态
13
作者 宋京航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明中叶诗倡复古,尤重唐音,靳学颜的诗歌创作却力追魏晋。在取材和语言上,靳诗继承魏晋玄言诗、游仙诗的传统,又受明代儒释道三教合一且优崇道教的文化影响,将老庄、佛经词汇典故和释道思想运用其中,内容多涉及玄言义理和服食游仙,呈现... 明中叶诗倡复古,尤重唐音,靳学颜的诗歌创作却力追魏晋。在取材和语言上,靳诗继承魏晋玄言诗、游仙诗的传统,又受明代儒释道三教合一且优崇道教的文化影响,将老庄、佛经词汇典故和释道思想运用其中,内容多涉及玄言义理和服食游仙,呈现鲜明的玄学色彩。在创作心态上,其玄言、游仙题材诗创作的本质是对魏晋隐逸精神的认同,通过谈玄慕仙表达自己的隐逸避世思想意志,追求生命的闲适自由境界,体现了归隐之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学颜 复古魏晋 玄言诗 游仙诗 归隐
下载PDF
从《归园田居》试探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14
作者 袁再礼 彭婧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直受“儒”和“道”的双重支配,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境遇下,两种思想此消彼长罢了。归园田后的陶渊明,很多人把他称为一个真正的“隐士”,并号其“隐逸之宗...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直受“儒”和“道”的双重支配,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境遇下,两种思想此消彼长罢了。归园田后的陶渊明,很多人把他称为一个真正的“隐士”,并号其“隐逸之宗”。笔者认为,他终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隐士”,他的人生境界由“仕”时的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上升到了“隐”后的天地境界,心中始终没有放下家国、百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 人生境界
下载PDF
试析传统文化思想对徽派造园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恒 周振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徽州古典园林之美深深地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土壤之中,它同时又是那深厚而绚丽的徽州文化意蕴的表征,是徽州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体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美学底蕴。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 徽州古典园林之美深深地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土壤之中,它同时又是那深厚而绚丽的徽州文化意蕴的表征,是徽州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体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美学底蕴。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大量其他学派思想,在兼容的同时,徽州文化依然保持了它鲜明的独立性,显现了整体的区域表征。这对徽州园林特色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园林 水口园林 风水 程朱理学 隐逸
下载PDF
从大千世界到内在心灵——五代文人的人生模式与文学书写
16
作者 孙鸣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120,共9页
五代之际的文人因频繁的朝代更迭、混杂的分裂割据、多重的民族冲突和融合等环境,不得不面对“登仕”或“归隐”的命运选择,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人生择向和模式。因此五代之际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也呈现了与承平时代不同的镜像。盛唐气... 五代之际的文人因频繁的朝代更迭、混杂的分裂割据、多重的民族冲突和融合等环境,不得不面对“登仕”或“归隐”的命运选择,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人生择向和模式。因此五代之际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也呈现了与承平时代不同的镜像。盛唐气魄和复归雅正的文学理想成为消逝的风景,时代的讽谕之音和超脱的文学境界逐渐卑弱,衰世体验下的情理冲突和内在心灵的转向成为五代文学特有的书写空间。尽管五代文学没有出现慷慨激昂的变风变雅时代气象,但也着实体现了易代之际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和内在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代之际 登仕 归隐 人生模式 文学书写
下载PDF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毕业生蛰居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孙幼波 尹金荣 +3 位作者 陈南菲 陈婉琳 曹野 吴明证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4年第3期219-226,共8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引入自尊和择业效能感,构建了扩展的大学生蛰居意向的TPB模型。对521名蛰居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后发现,自尊和择业效能感能够显著增加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于大学生蛰居意...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引入自尊和择业效能感,构建了扩展的大学生蛰居意向的TPB模型。对521名蛰居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后发现,自尊和择业效能感能够显著增加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于大学生蛰居意向的预测效应;在这些变量中,大学生对蛰居的主观规范和态度是预测蛰居意愿的主要变量。此外,自尊对男大学生蛰居意愿的影响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扩展的TPB模型能够揭示大学生蛰居的作用机制,为促进蛰居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蛰居 计划行为理论 自尊 择业效能感
下载PDF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的表现形态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海丽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是中国隐逸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总结出了五种表现形态:隐于自然;隐于宗教;隐于书斋;隐于酒色;隐于死亡,并分别选取了代表性作家进行阐释。
关键词 隐逸 自然 宗教 书斋 酒色 死亡
下载PDF
陈献章诗文中的“隐逸”审美观及其美育价值探析
19
作者 杨舟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1,共6页
陈献章将“心”与“道”放置在同等地位,从而建立了“心与道合”的心学体系,并由此展开了他的诗文创作,其中传达出浓厚的“隐逸”审美观。通过对陈献章的诗文进行分析并结合个人经历,可以挖掘出其诗文中以“淡泊名利、隐于自然、一醉千... 陈献章将“心”与“道”放置在同等地位,从而建立了“心与道合”的心学体系,并由此展开了他的诗文创作,其中传达出浓厚的“隐逸”审美观。通过对陈献章的诗文进行分析并结合个人经历,可以挖掘出其诗文中以“淡泊名利、隐于自然、一醉千秋、推崇隐士”四个层次逐级搭建所组成的“隐逸”审美观,体现出其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与追求生命解放、回归本真的独特精神。陈献章凭借与家风教育密切关联的“隐逸”审美观,为后世学人所继承宣扬,并赋予其提高精神境界与丰富人格修养的美育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中国美学 隐逸 美育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当山旅行活动述略
20
作者 严忠良 计毅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大量移民迁入武当山地区,经济社会有所恢复和发展,由于武当山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博山炉式山峦形制,加上受到隐逸文化、玄学思想和佛道宗教等影响,武当山旅行得到长足发展,旅行者社会...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大量移民迁入武当山地区,经济社会有所恢复和发展,由于武当山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博山炉式山峦形制,加上受到隐逸文化、玄学思想和佛道宗教等影响,武当山旅行得到长足发展,旅行者社会身份不同,旅游类型多样,行旅环境有所改善,留下丰富可贵的历史遗迹,成为不可多得可供开发利用的历史资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武当山旅游活动动机目的相对单一,旅行方式多以分散游为主,旅游条件也有待改善,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 旅游 玄学 博山炉 隐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