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两组均进行6个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运动评分、饮食控制评分、血糖监测评分、按时服药评分、异常血糖应对能力评分及足部护理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方法、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可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两组均进行6个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运动评分、饮食控制评分、血糖监测评分、按时服药评分、异常血糖应对能力评分及足部护理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方法、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的康复干预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可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较高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