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三大代表关于国共合作的态度与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伍小涛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7-87,共11页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40人。在这次会议上,对国共合作持反对和弃权意见的19名代表,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一是中共创建时期服膺和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的知识分子党员代表;二是中共...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40人。在这次会议上,对国共合作持反对和弃权意见的19名代表,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一是中共创建时期服膺和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的知识分子党员代表;二是中共创建时期直接参加和领导工人运动的知识分子党员代表;三是中共创建时期工人运动中的工人代表。其反对和弃权观点不一。赞成的21名代表意见也不一致。无论是反对、弃权还是赞成,都是出于认识上的问题。其中陈独秀、瞿秋白和毛泽东等人的态度,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甚大。三大与会代表的正反态度交锋,直接影响了国共合作的走向,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革命问题和因革命问题而采取的革命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三大 国共合作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勉钰 《苏区研究》 2017年第1期60-70,共11页
2016年是西安事变八十周年。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震惊中外,影响深远。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要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形势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中共中央独立自主地... 2016年是西安事变八十周年。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震惊中外,影响深远。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要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形势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中共中央独立自主地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苏联和英国、美国及南京政府的主和派,均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经过各方努力,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从而停止了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促成 国共合作
下载PDF
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看《孙子兵法》谋略的体现运用及启示
3
作者 马国彦 《孙子研究》 2021年第1期43-52,共10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在党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党始终坚持民族大义为上、团结和平为重,以命运与共的博大胸怀和坚定灵活的方法策略,积极推动、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大局,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在党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党始终坚持民族大义为上、团结和平为重,以命运与共的博大胸怀和坚定灵活的方法策略,积极推动、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大局,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孙子兵法》的智慧谋略得到了充分体现运用,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合作 孙子兵法 谋略 运用
下载PDF
试析新桂系首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心态与立场
4
作者 曾少文 曾晓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剖析新桂系首领们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图谋寻找光明前程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怕共"、"容共"和"剿共"的心态,揭示出新桂系首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和本质,反映出新桂系集团在第一次国共... 通过剖析新桂系首领们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图谋寻找光明前程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怕共"、"容共"和"剿共"的心态,揭示出新桂系首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和本质,反映出新桂系集团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桂系首领 国共合作 心态 立场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杰出贡献
5
作者 李雅兴 刘秋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2期8-11,38,共5页
70年前,中国人民通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分析了... 70年前,中国人民通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分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直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亲自制定了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 贡献
下载PDF
周恩来处置突发性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以周恩来应对皖南事变为例
6
作者 徐行 杨鹏飞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3-38,共6页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它使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面临严重危机。周恩来在事变发生前就对国民党顽固派有所警惕和防范,事变发生后他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在政治、军事、组织、宣传等各方面...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它使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面临严重危机。周恩来在事变发生前就对国民党顽固派有所警惕和防范,事变发生后他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在政治、军事、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周密部署,果断处置,全力化解了国共合作的破裂危机,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在应对皖南事变中表现出的危机意识、迅速果断的处置能力,为我们今日如何处置社会中频发的各类突发性事件留下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皖南事变 突发性事件 国共合作
下载PDF
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性质考辩
7
作者 尹晓奔 李永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2-55,共4页
1922年8月发起成立的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或认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现民主联合战线策略的群众组织,或认为是一个力争民权的政治组织。其实,该同盟最初是按照政治组织的要求设计的,以普通政治团体的形式出现。后来该同盟还一度提出要... 1922年8月发起成立的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或认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现民主联合战线策略的群众组织,或认为是一个力争民权的政治组织。其实,该同盟最初是按照政治组织的要求设计的,以普通政治团体的形式出现。后来该同盟还一度提出要建立中央机关、转变为政党的要求,但未能成功。因此,该同盟的性质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和国共合作形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始终是一个以力争民权、贯彻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权运动大同盟 群众组织 民主联合战线 国共合作
下载PDF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和教训
8
作者 严瑾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6期111-113,共3页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了第一次合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人利用国民党的资源条件,有效地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让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得到了有力的传播;同时,合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了第一次合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人利用国民党的资源条件,有效地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让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得到了有力的传播;同时,合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也有效地配合国民革命的开展;通过第一次合作,还锻炼了共产党的骨干力量,扩大了党的队伍,使中国共产党从之前的秘密小党成为一个公开的有影响力的大党,因而,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助力国民革命胜利的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公开成长壮大的平台。但是,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因此,1927年反革命力量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国共合作迅速瓦解,共产党人也付出了代价。这给我党留下了历史教训: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党的平等性和独立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落实统一战线政策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合作 特点 教训
下载PDF
走向皖南事变:1938—1940年国民党有关新四军文电考察
9
作者 王建国 《军事历史研究》 2019年第5期1-12,共12页
国民党有关文电表明,新四军组建之初,蒋介石对其曾经抱有很大幻想。叶挺与项英之间矛盾公开化后,蒋介石更是亲自出面拉拢叶挺,加大分化新四军的力度。随着新四军的"失控",蒋介石处心积虑地谋求削弱新四军。无论是要求新四军... 国民党有关文电表明,新四军组建之初,蒋介石对其曾经抱有很大幻想。叶挺与项英之间矛盾公开化后,蒋介石更是亲自出面拉拢叶挺,加大分化新四军的力度。随着新四军的"失控",蒋介石处心积虑地谋求削弱新四军。无论是要求新四军调往江南,还是逼迫新四军移往黄河以北,都是为消灭新四军创造条件。黄桥决战后,蒋介石公开将"操刀杀人"与"借刀杀人"结合起来对付新四军。项英一直提防国民党"借刀杀人",却从未想到国民党随时可以"操刀杀人"。就这样,一场同室操戈的民族悲剧最终上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合作 新四军 皖南事变 蒋介石 叶挺 项英
原文传递
苏联在国共合作中对“利益”与“主义”的抉择
10
作者 向婷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57-58,共2页
苏联推动中国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动因很多,综合来看,与中国共产党在"主义"上的一致,与中国国民党在利益上的"契合"是两大主要因素。在国共合作过程中苏联更倾向于中国国民党的行为,则表明其较之于"主义&... 苏联推动中国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动因很多,综合来看,与中国共产党在"主义"上的一致,与中国国民党在利益上的"契合"是两大主要因素。在国共合作过程中苏联更倾向于中国国民党的行为,则表明其较之于"主义"更看重自身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合作 苏联 主义 利益
下载PDF
第三次国共合作背景下的渝台政经协作前景展望
11
作者 张娅茜 冯震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7-71,共5页
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分别是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1937—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随着国共两党近年高层和民间的频繁交往,第三次国共合作已成定局。借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天赐良机,利用重庆的抗战资源,促进渝台协作,加快重... 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分别是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1937—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随着国共两党近年高层和民间的频繁交往,第三次国共合作已成定局。借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天赐良机,利用重庆的抗战资源,促进渝台协作,加快重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国共合作 渝台协作
下载PDF
扼咽拊背:忻口战役中中国军队攻势防御战术运用考析
12
作者 汪海涛 《军事历史研究》 2023年第3期43-53,共11页
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最为成功的防御战案例,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同仇敌忾,在正面阵地利用地形优势梯次部署防御力量,并不断抓住时机调动部队组织反击,拓宽战场纵深,攻击日军后方的薄弱环节和补给线路,压缩其作战空间,形成“扼咽拊背... 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最为成功的防御战案例,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同仇敌忾,在正面阵地利用地形优势梯次部署防御力量,并不断抓住时机调动部队组织反击,拓宽战场纵深,攻击日军后方的薄弱环节和补给线路,压缩其作战空间,形成“扼咽拊背”的积极战场态势。通过对中国军队在忻口战役中的战术进行微观分析可以发现:在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下,适时组织局部的反攻有助于纾解防御压力,甚至可以扭转整体的被动局面。太原会战失败后,八路军开辟了敌后战场,攻势防御的基本思想迭嬗为小规模的运动战、游击战战术,融入中共持久抗战的整体战略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口战役 攻势防御 国共合作 八路军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力量的革命化塑造(1924—1927)
13
作者 余文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革命需要真正革命的武力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认知的一个基本逻辑。大革命时期,为确保国民党军事力量的坚定革命性,中国共产党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革命化塑造。虽然大革命最终归于失败,但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力量的革命化塑造在提升... 革命需要真正革命的武力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认知的一个基本逻辑。大革命时期,为确保国民党军事力量的坚定革命性,中国共产党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革命化塑造。虽然大革命最终归于失败,但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力量的革命化塑造在提升军队纪律和战斗力、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积累军队政治工作经验、孕育建军原则的思想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军队
下载PDF
西安事变后的“统一救国运动”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斌 《军事历史研究》 2015年第6期23-32,共10页
西安事变后上海等地出现的"统一救国运动",表面由各界人士发起,实则为国民党一手炮制而成。国民党欲以"统一救国"的名义,通过"舆论的总动员"压倒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削弱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后上海等地出现的"统一救国运动",表面由各界人士发起,实则为国民党一手炮制而成。国民党欲以"统一救国"的名义,通过"舆论的总动员"压倒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削弱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巩固其一党专政的统治地位。为此,国共两党及舆论界围绕是"联合抗日"还是"统一救国"展开激烈的争论。由于违背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和民主统一的历史大势,"统一救国运动"不仅在理论上遭受中共及有识之士的批驳,在实践上也昙花一现,最终以失败收场。"统一救国运动"的兴亡过程,预示着共产党而非国民党才能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救国运动”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
原文传递
中共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纲领的诉求
15
作者 洪富忠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4-49,共6页
共同纲领问题是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一个重大问题,然而学界对此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共同纲领,即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一种观点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共同纲领。厘清此问题的前提是... 共同纲领问题是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一个重大问题,然而学界对此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共同纲领,即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一种观点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共同纲领。厘清此问题的前提是要仔细梳理中共关于共同纲领的诉求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其置于国共关系演变的历史场域,充分考虑中共对共同纲领原则基础的认识变化,从整个抗战期间这一长时段加以考量。中共关于共同纲领问题的认识变化,为我们深刻理解战时国共关系的复杂多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共同纲领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下载PDF
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京工人阶级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秋生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1924年,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北京工人阶级在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参加了五卅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反奉运动、首都革命等大规模群众斗争。在斗争中,北京... 1924年,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北京工人阶级在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参加了五卅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反奉运动、首都革命等大规模群众斗争。在斗争中,北京工人阶级参加的人数最多,群众发动得最广泛,表现得最勇敢坚决,最具革命的彻底性。同时,北京工人阶级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壮大自己的阶级组织,成立了全市统一的工人组织——北京总工会。事实表明,北京工人阶级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京工人阶级 工人运动
下载PDF
论廖仲恺与广东地区的国共合作
17
作者 刘斌 《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廖仲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核心人物,他得到孙中山及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各方的信任,主持国民党改组工作。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成为国民党党务领导人,在其领导的中央工人部、农民部、黄埔军校等部门重用共... 廖仲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核心人物,他得到孙中山及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各方的信任,主持国民党改组工作。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成为国民党党务领导人,在其领导的中央工人部、农民部、黄埔军校等部门重用共产党员,坚决反击右派分裂国共合作的图谋,巩固和发展了国共党内合作。在广东工农运动和军人运动中,构建了由廖仲恺领导、中共广东区执委策划、共产党员负责实施的国共合作的典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仲恺 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 国共合作模式
下载PDF
陈潭秋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8
作者 白华山 贾国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陈潭秋是中共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不仅参与中共一大的创建,还亲自参与了国共之间的第一次合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极大的贡献。本文结合报刊资料,对陈潭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活动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此缅怀这位为... 陈潭秋是中共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不仅参与中共一大的创建,还亲自参与了国共之间的第一次合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极大的贡献。本文结合报刊资料,对陈潭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活动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此缅怀这位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潭秋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下载PDF
论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的相似性
19
作者 焦金波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7-11,共5页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之间有相似性,表现在:它们都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自己政策而提出来的;都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的;都需要同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做坚决斗争,坚决捍卫民族利益...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之间有相似性,表现在:它们都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自己政策而提出来的;都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的;都需要同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做坚决斗争,坚决捍卫民族利益。这种相似性给我们以下启示:应坚持合作,应求同存异,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一国两制” 相似性
下载PDF
续未竟之功:《广东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献汇编》编纂工作与思考
20
作者 刘平清 于百川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81,共7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影响中国近代历程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源地和中心地,广东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献具有红色文献(革命文献)、地方文献等多重属性。目前已出版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献难以反映和...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影响中国近代历程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源地和中心地,广东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献具有红色文献(革命文献)、地方文献等多重属性。目前已出版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献难以反映和揭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东复杂的社会面貌,编纂、出版《广东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献汇编》具有突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广东 红色文献(革命文献) 地方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