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骨活血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血清OPG、IGF-1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念 邓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8期1103-1106,1111,共5页
目的探讨强骨活血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S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血清骨保护素(OP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S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强骨活血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S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血清骨保护素(OP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S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强骨活血汤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高度百分比、Cobb角、血清OPG及IGF-1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Cobb角低于对照组,伤椎高度百分比、OPG、IGF-1水平及SF-36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SOVCF强骨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OPG及IGF-1水平,疗效显著,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强骨活血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伯昊 冼庆章 霍翰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2组患者均行日常生活指导、常规药物治疗及分阶段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分阶段辨证中药汤剂辅助治疗。2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个月时疼痛评分(VAS)变化,治疗前、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Cobb角变化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骨密度变化,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骨折愈合临床疗效判断并比较。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1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椎体在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和Cobb的椎体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矢状面指数、Cobb角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骨关节疼痛,提升骨密度,促进骨折结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折愈合 疼痛 骨密度 分阶段中药汤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俊喜 《中外医疗》 2020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多节... 目的研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VP组、PKP组(每组50例),PVP组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两组比较疼痛评分、脊柱功能障碍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椎体高度再次丢失量。结果手术后,组间疼痛评分、脊柱功能障碍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PKP组为2%,低于PVP组14%(χ~2=4.891,P<0.05)。术后随访6个月,PKP组的椎体高度再度丢失量(1.72±0.59)mm大于PVP组(1.14±0.37)mm(t=5.889,P<0.05)。结论 PVP术、PKP术用于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均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脊柱功能障碍,恢复伤椎高度,缩小脊椎后凸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CT联合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诊断评估脊柱骨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卓 回瑾 邱建星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诊断评估脊柱骨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和随访一年证实的90例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良恶性结果将其分为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良性组(46例)和恶性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CT联合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诊断评估脊柱骨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和随访一年证实的90例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良恶性结果将其分为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良性组(46例)和恶性压缩骨折的恶性组(44例),两组患者均行CT、3.0T超导磁共振成像及两者联合检查,对比3种诊断方法的MRI征象、CT征象、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及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程度、椎体病变范围、病灶位置、椎体压缩后形态、椎弓根形态、椎体软组织、椎体静脉形态及信号改变的MRI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39,x^(2)=15.548,x^(2)=5.239,x^(2)=4.586,x^(2)=50.094,x^(2)=27.957,x^(2)=6.619,x^(2)=63.707;P<0.05),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1,P<0.05)。CT诊断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准确率高于恶性压缩骨折(x^(2)=6.727,P=0.014);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经Kappa检验,3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分别为0.95、0.914和0.876。结论:CT联合3.0 T超导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脊柱骨压缩性骨折良恶性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在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3.0T 磁共振成像 脊柱压缩骨折
下载PDF
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金全 张亦工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接受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接受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手术治疗及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2d联合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2个月,并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Cobb角与骨密度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缓解情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价)及骨折再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压缩骨折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脊柱侧弯程度明显改善,骨密度明显提高,疼痛感显著减轻,且术后骨折再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PKP 补肾壮骨汤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都芳涛 于德国 +3 位作者 方继峰 李兴晶 侯耀鹏 李广义 《中国医药》 2019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经保守治疗的62例T_(12)、L_1压缩性骨折患者为骨折组,以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经保守治疗的62例T_(12)、L_1压缩性骨折患者为骨折组,以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通过磁共振成像和专用软件测量并比较2组T_(12)、L_1、L_2椎体水平两侧多裂肌和竖脊肌的横截面积。结果骨折组L_2层面右侧多裂肌横截面积小于对照组[(9.0±2.5)mm^2比(11.6±1.8)mm^2],该层面左、右侧竖脊肌横截面积均小于对照组[(10.4±3.6)mm^2比(14.5±5.1)mm^2、(10.5±3.1)mm^2比(15.6±5.5)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折组L_1、L_2层面多裂肌右侧横截面积小于左侧[(9.4±2.2)mm^2比(10.0±2.7)mm^2、(9.0±2.5)mm^2比(11.6±2.7)mm^2],T_(12)、L_1层面竖脊肌右侧横截面积小于左侧[(15.8±1.6)mm^2比(19.9±5.7)mm^2、(14.6±3.5)mm^2比(17.7±3.9)mm^2];对照组仅在T_(12)层面竖脊肌右侧横截面积小于左侧[(16.4±5.6)mm^2比(19.8±5.5)mm^2](均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存在椎旁肌萎缩,并且存在双侧不对称的情况,这可能是脊柱骨折的易患因素;对这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对于康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多裂肌 竖脊肌 横截面积
下载PDF
多b值DWI序列ADC值在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振兴 薛伟 +2 位作者 魏萌 康少英 张英民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ADC值用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8例(A组)及椎体转移... 目的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ADC值用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8例(A组)及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74例(B组),分别测量其多b值DWI下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多b值DWI鉴别两者的价值。结果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形态多为楔形及凹陷形、椎体后缘成角,椎体内可见残留正常骨髓信号,多b值DWI以等或低信号为主;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形态多为倒楔形及扁平形、可见椎体附件受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多b值DWI以高信号为主。两组患者的ADC值均随着b值增加而下降,但A组的ADC值显著高于B组(P<0.05);b值分别取0、100、200、400、600、800 s/mm^(2)时,鉴别二者的AUC值分别为0.671、0.706、0.897、0.918、0.743、0.712;当多b值DWI取400 s/mm^(2)时的诊断效能最佳(P<0.05),其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0.12%、86.34%、91.37%、73.85%、72.17%及77.71%。结论MRI形态学对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有一定的帮助,而多b值DWI取400 s/mm^(2)时,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b值DWI ADC值 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转移瘤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明敏 杨增敏 陈其义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通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探究其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96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通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探究其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96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治疗组和PKP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VAS评分,椎体高度、Cobb角及骨密度以及两组患者椎体骨折再发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内无随访脱落。治疗后,两组的ODI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PKP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ODI、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PKP治疗组(t=12.142,P=0.000;t=7.891,P=0.000);治疗后,两组椎体高度与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PKP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骨密度显著高于PKP治疗组(t=14.908,P=0.000);治疗后,两组椎体骨折再发率分别为4.17%、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不仅能够有效止痛,恢复脊柱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辛伐他汀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余炳田 郑季南 +1 位作者 李达 柯清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陈旧性(病程>3月)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0例,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陈旧性(病程>3月)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0例,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复位、内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双侧置入椎体支柱块治疗,观察术后疼痛、伤椎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平均7 d下床活动,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未出现操作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伤椎高度恢复良好,Cobbs角较术前明显减少,后突畸形得到明显纠正,住院平均时间12.5 d。经过6~18个月随访,远期疼痛无复发,伤椎高度无丢失,Cobbs角无改变,未见内置物松动、断裂。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具有操作简单,能显著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及增加椎体前中柱的抗压稳定性,使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止痛效果好,纠正脊柱后凸畸形,远期能有效防止术后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再塌陷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的发生。远期疗效好,且手术并发症少,相对安全可靠,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PVP与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昆盛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市第五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市第五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PVP组(n=46)采用PVP治疗,PKP组(n=46)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骨密度、疼痛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椎体情况。结果:PKP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PVP组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VP组和PKP组股骨头、下腰椎骨密度均较同组术前升高,且PKP组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VP组和PKP组VAS、ODI评分均较同组术前降低,且术后PKP组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VP组和PKP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明显升高、后突Cobb角均明显降低,且PKP组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均具有明显效果,但PKP可缓解疼痛,促进椎体康复,提高脊柱功能,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脊柱功能 疼痛
下载PDF
正反化学位移成像在椎体压缩骨折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梦强 刘金丰 +4 位作者 沈梓璇 罗妮苑 彭广宇 胡小露 谭丽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正反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在椎体压缩骨折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GE HDX 1.5T)对169例267个椎体进行常规扫描和CSI扫描,测量并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反相位信号强度/正相位信号强化... 目的探讨正反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在椎体压缩骨折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GE HDX 1.5T)对169例267个椎体进行常规扫描和CSI扫描,测量并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反相位信号强度/正相位信号强化,SIR)。根据临床表现、年龄、病理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将267个椎体分为正常组33例33个椎体,良性压缩骨折组77例103个椎体(40个胸椎、63个腰椎),恶性压缩骨折组59例131个椎体(6个颈椎,50个胸椎,67个腰椎,8个骶椎)。对各组SIR值进行F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正常组相对强度平均值为(0.5117±0.1468)。良性压缩骨折组相对强度平均值为(0.7195±0.1475)。恶性压缩骨折组平均信号强度(0.8458±0.1231)。2.各组间进行独立样本F检验,三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1,P<0.05)。结论正常椎体组SIR最小,良性压缩骨折组SIR次之,恶性压缩骨折组SIR最大。正常组与良性组,良性组与恶性组相对信号强度有重叠。CSI成像对椎体压缩骨折的良恶性压缩骨折有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信号强度 MRI化学位移成像 脊柱压缩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钟林亮 黄飞龙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锥体功能障碍程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常规组,术后患椎增加高度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7d,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功能障碍程度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增加术后患椎增加高度,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恢复患者椎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脊柱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黄剑候 郑永佳 李泽龙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广东潮州海军陆战队医院收治的52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侧组(行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单侧组(行单侧穿刺椎体后...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广东潮州海军陆战队医院收治的52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侧组(行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单侧组(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各26例。比较两组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不同时间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单侧组VAS评分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双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两组O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可促进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压缩骨折 安全性
下载PDF
分析优质护理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杨晶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29-431,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脊柱压缩骨折入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脊柱压缩骨折入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案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优质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感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前、术后3 d及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VAS、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骨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优质护理用于微创手术治疗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可实现有效镇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并有效降低再骨折发生风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微创手术 脊柱压缩骨折 睡眠质量 不良事件 骨折再发生率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临床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邵贺阳 窦志刚 吴永磊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回顾治疗前后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术后Cobb...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回顾治疗前后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术后Cobb角、椎体中部高度和前缘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近期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在后凸畸形矫正、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方面,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以最大程度地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探讨
原文传递
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后骨水泥的弥散效果
16
作者 张立创 杨雯 +5 位作者 丁广江 李培坤 肖忠宇 陈营 方雪 张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08,共9页
背景: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椎弓根外入路与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均可改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相较于椎弓根入路相比,椎弓根外入路的穿刺角度更加自由,可通过调整穿刺外倾角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目的:... 背景: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椎弓根外入路与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均可改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相较于椎弓根入路相比,椎弓根外入路的穿刺角度更加自由,可通过调整穿刺外倾角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目的:通过量化骨水泥弥散效果,对比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8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双侧椎弓根组(n=40)接受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手术,单侧椎弓根外组(n=40)接受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手术。术后3 d内拍摄患椎正侧位X射线片,评估骨水泥弥散效果、弥散类型。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评估患者目测类比评分、骨折周围压痛阈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单侧椎弓根外组患者骨水泥弥散效果优于双侧椎弓根组(P<0.001),骨水泥灌注量多于双侧椎弓根组(P<0.001);双侧椎弓根入路组骨水泥弥散类型主要集中在Ⅰ型和Ⅲ型,单侧椎弓根外组骨水泥弥散类型主要集中在Ⅰ型和Ⅱ型,两组骨水泥弥散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两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前(P<0.001),术后骨折周围压痛阈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治疗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折周围压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手术可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并且治疗效果与经典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手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侧椎弓根入路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 骨水泥弥散 骨质疏松
28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17
作者 姜效韦 朱冬梅 +2 位作者 王明宇 孙玉珠 张杨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5期8-11,15,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等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20年8月28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等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20年8月28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方式、住院费用、住院日、是否发生二次骨折住院、合并疾病等信息,分析疾病的性别、年龄特征、骨折椎体分布、抗骨质疏松治疗率的年度变化特点。结果:各年龄段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70~7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女性患者中,60~6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2887例住院患者共3637个椎体发生骨折,患者骨折椎体数量大致呈单峰分布,胸腰段(T11~L2)为多发节段,占76.96%。2887例住院患者中,2611例患者(90.44%)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患者住院过程中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占患者总数的24.64%,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二次骨折再次住院率为15.34%。微创手术的住院费用低于开放手术,且微创手术的住院日短于开放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中男性主要集中在70~79岁,而女性主要集中在60~69岁;骨折多发于胸腰段。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以微创手术为主,但患者存在二次骨折的风险。住院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比例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脊柱压缩性骨折 流行病学特点 调查研究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广辉 潘玉林 郭小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骨水泥注入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伤椎增加高度高于对照组,术后1 d、3 d、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CRP、PCT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机体炎性状态,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压缩性骨折 炎性因子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两种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亚雷 郑连生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59例老年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采用PVP治疗)和观察组(80例,采用PK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59例老年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采用PVP治疗)和观察组(80例,采用PK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透视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百分比,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生存质量。结果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术中透视时间观察组均长(多)于对照组(P<0.01)。骨水泥用量和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Cobb角:两组术后1、6个月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高度百分比、SF-36评分各项指标:两组术后1、6个月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和PV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PKP在镇痛效果、修复椎体高度百分比和安全性方面优于P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周期性康复训练在脊柱后凸成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姹姹 方爱珍 范勇勇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0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在脊柱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周期性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采用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在脊柱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周期性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采用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周期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Oswestry指数、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Oswestry指数、NR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Oswestry指数及NR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接受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应用周期性康复训练有利于腰椎功能恢复,可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康复训练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脊柱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