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老舍对趋欧崇洋者的批判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3-57,共5页
秉持批判传统文化根弊病、陈规陋习等传统,老舍不遗余力地批判了趋欧崇洋这一民族痼疾和因民族自卑产生的趋欧崇洋者,如洋奴青年、中西"调和派"、教徒等,并丑化西方人来寻求民族身份认同。与同时期作家相比,老舍对西方文明的... 秉持批判传统文化根弊病、陈规陋习等传统,老舍不遗余力地批判了趋欧崇洋这一民族痼疾和因民族自卑产生的趋欧崇洋者,如洋奴青年、中西"调和派"、教徒等,并丑化西方人来寻求民族身份认同。与同时期作家相比,老舍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明显属于保守的一派,这种价值立场与其自身经历有关,也与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贯坚持、固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洋奴 调和 洋人
下载PDF
理性的思考 奴性的审判——重读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有感
2
作者 苏锦果 《保山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高晓声塑造的陈奂生人物形象今天看来仍觉有味。通过对陈奂生及宋老大、闺土、阿Q等形象的对比,得出精神和思想的贫因是更为可怕的事情的结论。要使富起来的陈奂生们解脱精神和思想的贫困,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陈奂生 人性关怀 奴性 政治解放
下载PDF
中国人的建筑情结
3
作者 王修水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3期90-91,共2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发展历史,本文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个时期分别阐述了中国人建筑情结的演变。
关键词 建筑情结 漠视 警醒 盲从 禅悟
下载PDF
人民公社动员体制的利益机制和实现手段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建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3-48,共6页
在人民公社时期,为了使农村服从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这一社会目标体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刚性措施:在经济上,国家以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为制度性基础,通过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化甚至生活资料的集体控制等手段,迫使农民对"集体"经... 在人民公社时期,为了使农村服从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这一社会目标体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刚性措施:在经济上,国家以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为制度性基础,通过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化甚至生活资料的集体控制等手段,迫使农民对"集体"经济依附;在政治上,国家行政权力通过农民所依附的集体组织和各种党群团体深入到了农村最基层,并用强制性户籍制度对农民进行人身管制;在思想上,大力宣传以阶级斗争和权力神化为主要内容的奴化文化,并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对反叛势力进行镇压,使整个社会处于高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依附 人身管制 奴化文化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模仿行为的规整——兼论“两法”的联系与区别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谊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从分析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模仿"的不同规整角度,可以总结出"两法"在对技术创新的保护和激励中,由于各自立法宗旨、保护客体、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而呈不同的规整范围,则盲从模仿适合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制。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识产权法 保护客体 立法宗旨 规制 范围 联系 技术创新 模仿行为 激励
下载PDF
鲁迅对国民奴隶根性的反省与批判 被引量:3
6
作者 程致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23-327,348,共6页
鲁迅是一切奴隶道德和奴隶文化的最坚决最彻底的叛逆者,他淋漓尽致地揭发出中国人历久养成的奴隶性格,并从民族历史上探究奴性的由来,其"悟己为奴"和"誓将不复为奴"的精神资源,有显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鲁迅 奴性批判 悟已为奴 不复为奴
下载PDF
小脚与中国妇女——浅析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 被引量:2
7
作者 常精彩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8-41,共4页
缠足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妇女迫害的主要证据之一。缠足有其历史及解放历程,小脚文化体现的是奴性心理的实质。现在小脚虽已彻底解放了,但是小脚文化产生的阴影——奴性心理,仍然束缚着中国妇女的发展,因此女性必须摆脱奴性心理,才能追求... 缠足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妇女迫害的主要证据之一。缠足有其历史及解放历程,小脚文化体现的是奴性心理的实质。现在小脚虽已彻底解放了,但是小脚文化产生的阴影——奴性心理,仍然束缚着中国妇女的发展,因此女性必须摆脱奴性心理,才能追求本质意义上的人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足 奴性心理 妇女解放
下载PDF
颓废与救赎——试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奴性意识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静 张平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64-67,共4页
张爱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为主体意识写出女性生活、情感中的性别角色体验,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奴性意识,填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空白。张爱玲心灵深处的悲剧意识使她的的写作无意中接续了鲁迅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揭示,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 张爱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为主体意识写出女性生活、情感中的性别角色体验,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奴性意识,填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空白。张爱玲心灵深处的悲剧意识使她的的写作无意中接续了鲁迅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揭示,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性意识 民族心理 悲剧意识
下载PDF
论“基本经济规律”——文明时代:奴隶社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孟令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5-106,共2页
在奴隶社会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依然遵循使用价值规律发展。与原始社会不同的是,它不是身在循着一般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循着一种特殊物品的使用价值——奴隶的使用价值而发展。奴隶将其劳动力剩余部分所创造的财富全部无偿地献给... 在奴隶社会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依然遵循使用价值规律发展。与原始社会不同的是,它不是身在循着一般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循着一种特殊物品的使用价值——奴隶的使用价值而发展。奴隶将其劳动力剩余部分所创造的财富全部无偿地献给奴隶主。所以,奴隶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以使用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剩余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剩余劳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时代 奴隶社会 剩余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下载PDF
历史理性的回声:试析《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
10
作者 贾自明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74-77,共4页
"赤诚与愚昧"是传统解读法对《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性格的普遍认同。从中国文人依附政治的奴性情结出发,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马二先生是人性在现实中的本真表现,也是文人"集体无意识"下人格的一种极... "赤诚与愚昧"是传统解读法对《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性格的普遍认同。从中国文人依附政治的奴性情结出发,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马二先生是人性在现实中的本真表现,也是文人"集体无意识"下人格的一种极致表现,还是作者历史理性回声的代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丈人 奴性情节 历史理性
下载PDF
悲:《呐喊》《彷徨》的基调
11
作者 钟俊昆 《许昌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悲凉和孤寂的况味。其悲既是一种情 ,也是一种理 ;既有困顿的人生失意之悲 ,又有死亡人物的愁苦之悲 ;既有庸众之悲 ,又有孤独之悲 ;悲剧方式将人物、环境等渲染得阴冷而可怖 ,道出腐朽的封...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悲凉和孤寂的况味。其悲既是一种情 ,也是一种理 ;既有困顿的人生失意之悲 ,又有死亡人物的愁苦之悲 ;既有庸众之悲 ,又有孤独之悲 ;悲剧方式将人物、环境等渲染得阴冷而可怖 ,道出腐朽的封建文化对于奴性人格及虚伪的相生相依的影响 ,同时在小说里 ,鲁迅无意间还流露出其天才式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彷徨》 封建文化 奴性人格 鲁迅 感情基调 悲剧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