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性氨基硅乳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安秋凤 李临生 黄良仙 《有机硅材料》 CAS 2000年第4期5-9,共5页
用数均摩尔质量为 2 6 40g/mol的含N -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的硅油与 0 8% (相对于硅油的质量分数 ,下同 )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或 0 6 %的γ - (2 ,3-环氧丙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 90~110℃反应 1~ 4h ;再分别用脂肪醇聚氧乙... 用数均摩尔质量为 2 6 40g/mol的含N -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的硅油与 0 8% (相对于硅油的质量分数 ,下同 )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或 0 6 %的γ - (2 ,3-环氧丙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 90~110℃反应 1~ 4h ;再分别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醇单丁醚和水乳化 ,可制得反应性氨基硅乳RAS - 1和RAS - 2。将其用于聚酯 /胶粘共混纤维织物的整理 ,轧余率约 70 % ;织物经 10 0℃烘干 ,180℃固化 30s,可获得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回弹性。与对照样相比 ,经RAS - 1/2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分别提高 5°(RAS - 1)和 10° (RAS - 2 )。另外 ,用RAS - 1/2硅乳整理的 10 0 %棉织物经二氯甲烷萃取 2h后 ,面积保留率仍可达 99 5 % (RAS - 1)和 99 7% (RAS - 2 ) ;对照样为 98 5 % (NAS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乳 柔软剂 整理剂 反应性
下载PDF
高导电镀银玻璃微珠/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4
2
作者 沈玲 邹华 +1 位作者 田明 张立群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5-379,共5页
探讨了镀银玻璃微珠(SGB)的表面改性、粒径和用量对SGB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的影响,考察了SGB/VMQ复合材料导电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SGB,可以改善SGB/VMQ复合材料的力... 探讨了镀银玻璃微珠(SGB)的表面改性、粒径和用量对SGB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的影响,考察了SGB/VMQ复合材料导电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SGB,可以改善SGB/VMQ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其中使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牌号为A-151)还能使其导电性能保持不变。SGB的粒径越大,用量越多,SGB/VMQ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好,当其粒径为41μm、用量300份时,填充的VMQ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在满足形成导电通路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减少SGB的用量,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镀银玻璃微珠 硅烷偶联剂 改性 导电性能 相态结构
下载PDF
国内外有机硅材料发展动向与建议 被引量:8
3
作者 章基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共6页
全面论述快速增长的国内外有机硅发展现状;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国际有机硅技术发展动向;以及国外有机硅工业成功经验及我国差距,并提出关于发展我国有机硅工业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有机硅 硅氧烷 氯硅烷 硅油 硅橡胶 硅树脂 硅烷偶联剂 交联方式 化学改性 配合技术 添加剂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道兴 孙丽华 +1 位作者 周晓东 刘香兰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利用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用有机硅单体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AA、有机硅偶联剂(A 151)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 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的酯乳液.讨论了官能单体、核 壳乳... 利用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用有机硅单体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AA、有机硅偶联剂(A 151)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 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的酯乳液.讨论了官能单体、核 壳乳液结构、反应温度、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5%的有机硅单体改性的核 壳型硅 丙乳液具有明显的防水性能,并且附着力等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烷偶联剂 硅丙乳液 核-壳型乳液 涂料 种子乳液聚合法
下载PDF
全氟聚醚硅氧烷与SiO_2复合制备耐久性超疏水涂层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坤 冯裕智 唐旭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19,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全氟聚醚制备了全氟聚醚硅氧烷,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为200 nm的SiO_2溶胶,然后用KH550对SiO_2溶胶进行表面修饰,采用浸渍法在玻璃表面制备SiO_2涂层,用全氟聚醚硅氧烷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超疏水涂层,探究了Si...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全氟聚醚制备了全氟聚醚硅氧烷,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为200 nm的SiO_2溶胶,然后用KH550对SiO_2溶胶进行表面修饰,采用浸渍法在玻璃表面制备SiO_2涂层,用全氟聚醚硅氧烷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超疏水涂层,探究了SiO_2用量、硅烷偶联剂用量、修饰物质,以及放置时间对超疏水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_2的质量分数为60%,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1%时,用全氟聚醚硅氧烷修饰后,水滴在玻璃表面的平均接触角为151.1°,且放置30天后仍具有超疏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聚醚硅氧烷 硅烷偶联剂 耐久性 疏水性
下载PDF
硅氧烷化合物在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史晓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2-1608,共7页
溶聚丁苯橡胶(SSBR)/白炭黑复合材料是制备高性能绿色轮胎的重要原料,硅氧烷化合物中的烷氧基可以与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发生反应,为构建SSBR与白炭黑之间的化学界面结合提供了有利因素。综述了不同种类的硅氧烷化合物在SSBR/白炭黑复合... 溶聚丁苯橡胶(SSBR)/白炭黑复合材料是制备高性能绿色轮胎的重要原料,硅氧烷化合物中的烷氧基可以与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发生反应,为构建SSBR与白炭黑之间的化学界面结合提供了有利因素。综述了不同种类的硅氧烷化合物在SSBR/白炭黑复合材料制备与改性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硅氧烷单体用作官能化封端剂和硅烷偶联剂的相关研究,为硅氧烷化合物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白炭黑 硅氧烷化合物 官能化封端剂 硅烷偶联剂 硅油 硅橡胶
下载PDF
棉用耐久磷/氮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元美 卓文明 +3 位作者 刘艳 朱泉 郭玉良 陈琦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以甲醛、氨水和亚磷酸二甲酯为原料,根据亚磷酸酯类Mannich反应机理制备了含活性氨基基团的磷/氮阻燃剂,选用硅氧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研究了各整理工艺参数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整理工艺:... 以甲醛、氨水和亚磷酸二甲酯为原料,根据亚磷酸酯类Mannich反应机理制备了含活性氨基基团的磷/氮阻燃剂,选用硅氧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研究了各整理工艺参数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整理工艺:阻燃剂250~350g/L,GPTMS30~40g/L,整理液pH值4.0~5.0,100℃预烘3min,160~170℃焙烘3min,该条件下整理的棉织物阻燃性能较好.整理过的棉织物经30次皂洗后,炭长为12.5cm,限氧指数(LOI)为31.4,可达到耐久性整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磷/氮阻燃剂 协同作用 硅氧烷偶联剂 耐久整理
下载PDF
KH550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结构和介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海燕 党智敏 +1 位作者 武晋萍 施昌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91-1093,1097,共4页
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BaTiO3粉体进行了表面处理,用溶液混合法及热压工艺制备了Ba-TiO3/PVDF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分析发现偶联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形态影响较大;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偶联... 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BaTiO3粉体进行了表面处理,用溶液混合法及热压工艺制备了Ba-TiO3/PVDF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分析发现偶联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形态影响较大;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偶联剂用量对BaTiO3/PVDF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影响;通过阻抗分析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发现偶联剂用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影响很大,当偶联剂用量在1%(质量分数)时,BaTiO3体积分数为40%的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高达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PVDF 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交联密度法研究硅烷偶联剂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苏清福 杨宇 +1 位作者 李刚 杨小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3,共7页
采用交联密度法探讨了硅烷偶联剂对SiO2增强端羟基苯基硅橡胶的作用机理及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交联密度、热性能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用量为6份时,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化... 采用交联密度法探讨了硅烷偶联剂对SiO2增强端羟基苯基硅橡胶的作用机理及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交联密度、热性能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用量为6份时,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化学交联密度比例最大,力学性能最优,SiO2与硅橡胶的界面性能最好;硅橡胶交联体系中物理交联比例的减小导致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硅橡胶的耐低温性能改善;化学交联密度比例增加,硅橡胶的耐热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苯基硅橡胶 硅烷偶联剂 二氧化硅 平衡溶胀法 机理
下载PDF
氧化铝粉体及混杂纤维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世锋 王焕平 +2 位作者 张斌 周广淼 徐时清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75,78,共5页
通过在液态酚醛树脂溶液中引入不同粒径的CuO-TiO2低温烧结氧化铝陶瓷粉体、陶瓷-芳纶-金属混杂纤维以及硅烷偶联剂,探讨了陶瓷粉体、混杂纤维以及偶联剂等对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因数与磨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粗大氧化铝陶瓷颗粒的... 通过在液态酚醛树脂溶液中引入不同粒径的CuO-TiO2低温烧结氧化铝陶瓷粉体、陶瓷-芳纶-金属混杂纤维以及硅烷偶联剂,探讨了陶瓷粉体、混杂纤维以及偶联剂等对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因数与磨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粗大氧化铝陶瓷颗粒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并降低其磨损率;将Ti/Cu摩尔比为4.0的低温烧结氧化铝粉体引入到酚醛树脂中,可获得摩擦因数0.54、磨损率0.22×10-7cm3/N·m的良好摩擦性能;适量硅烷偶联剂的添加能有效提高摩擦因数并降低磨损率,过量的陶瓷粉体与混杂纤维虽然可以提高摩擦因数,但因造成树脂相对含量的减少而使得复合材料的整体结合力变小,从而恶化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氧化铝 混杂纤维 酚醛树脂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SAC-MDF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从运 龙世宗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03年第6期29-30,共2页
以硫铝酸盐水泥(SAC)为基材,聚合物选用取聚乙烯醇(PVA),并掺加硅烷偶联剂(KH)制备出抗弯强度达165MPa以上,抗压强度超过267MPa的高强SAC-MDF水泥材料,并优化出一套这种材料适宜制备的工艺参数。极少量的硅烷偶联剂能显著提高SAC-MDF水... 以硫铝酸盐水泥(SAC)为基材,聚合物选用取聚乙烯醇(PVA),并掺加硅烷偶联剂(KH)制备出抗弯强度达165MPa以上,抗压强度超过267MPa的高强SAC-MDF水泥材料,并优化出一套这种材料适宜制备的工艺参数。极少量的硅烷偶联剂能显著提高SAC-MDF水泥的抗弯强度和韧性,增加幅度分别达49.76%和1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硅烷偶联剂 聚乙烯醇 抗弯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