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家族神龛文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清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土家族民居普遍设有神龛,土家人由制作、供奉神龛而产生了具有独特内容的神龛文化现象。从发生学角度分析,神龛并非土家族古老的文化形式,但土家族接受、内化和传承这一文化形式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 土家族 神龛文化 独特内容
下载PDF
日治时期日本神道在台湾的传播与局限 被引量:6
2
作者 蔡锦堂 《东疆学刊》 2004年第4期27-34,共8页
日本神道于日治时期在台湾的传播,带有浓厚的双面性格--一方面似乎具有日本传统信仰的"宗教"性格,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代表国家仪典的强势"道德"风格。如此双重性格,加上日本治台所谓"同化"政策的虚幻性,以... 日本神道于日治时期在台湾的传播,带有浓厚的双面性格--一方面似乎具有日本传统信仰的"宗教"性格,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代表国家仪典的强势"道德"风格。如此双重性格,加上日本治台所谓"同化"政策的虚幻性,以及统治者、被统治者双方对"宗教"观点的差异性,造成日本神道在台湾、特别是被统治阶层间的传播,呈现出无法生根落实的面貌。 本论文除陈述具有"国教"地位的日本神道教,在日本治台50年间传播的轨迹,并藉此解析日本神道教无法在台湾社会"土著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神道 神社 传统宗教 国家神道
下载PDF
昆仑地名与昆仑文化——西域最早的汉语地名考释 被引量:6
3
作者 牛汝辰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5,共11页
该文试就最早一批远古地名"昆仑"的渊源进行探讨,以阐述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影响西域,进而提出地名是一定时空下民族历史和文化化石的论断,认为《山海经》所述昆仑的位置,后世聚讼纷争,是由于后人并未明了《山... 该文试就最早一批远古地名"昆仑"的渊源进行探讨,以阐述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影响西域,进而提出地名是一定时空下民族历史和文化化石的论断,认为《山海经》所述昆仑的位置,后世聚讼纷争,是由于后人并未明了《山海经》"昆仑"一名的原型原意所造成的:昆仑不仅有广狭之分,还有虚实之别;汉代之后,昆仑一般指今昆仑;昆仑是一座人工建筑物,即观象授时布令行政的明堂;"昆仑"之称是表示神化的山丘通名;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昆仑文化作为黄河文明,始终为中华早期文化的扩散提供着动力;昆仑文化可以说是根部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西域 新疆 地名 神话 明堂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综合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永源 莫锦全 周永顶 《光明中医》 2006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患者145例,随机分为三组:手法+椎板注射组、手法+中药组、综合治疗组(手法+椎板注射+中药)。三组均于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手法+椎板注射组、手法+中药...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患者145例,随机分为三组:手法+椎板注射组、手法+中药组、综合治疗组(手法+椎板注射+中药)。三组均于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手法+椎板注射组、手法+中药组、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97%、71.11%和90.38%,显效率分别为33.33%、31.11%和55.77%。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胸椎 小关节紊乱 综合疗法
下载PDF
坐标与文化地形 被引量:6
5
作者 戴锦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5,共8页
本文选择三部生产机制、接受层面迥异的文本:话剧《北京法源寺》、电视连续剧/网络小说《琅琊榜》、国际获奖艺术电影《刺客聂隐娘》为细读与思考对象,尝试借重文本之表述与症候群勾勒其显现的文化地形。笔者由伦理主体对政治主体的置... 本文选择三部生产机制、接受层面迥异的文本:话剧《北京法源寺》、电视连续剧/网络小说《琅琊榜》、国际获奖艺术电影《刺客聂隐娘》为细读与思考对象,尝试借重文本之表述与症候群勾勒其显现的文化地形。笔者由伦理主体对政治主体的置换、能指游戏与非行动及镜中女侠等议题的展开,尝试探讨面对全球化的今日世界,面对中国崛起,我们该如何重新确定或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坐标。笔者认为,今日文化研究的首要挑战,不仅是通过文化、文本事实形绘社会,而且是质询并挑战既有的坐标系统与思维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法源寺》 《琅琊榜》 《刺客聂隐娘》 坐标系统 文化地形
下载PDF
故宫奉先殿后殿神龛营缮历史与髹饰工艺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梦雨 卓媛媛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1期77-96,共20页
奉先殿是紫禁城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重建于顺治年间,后殿内原设11座神龛,供奉清朝历代帝后神位,20世纪60年代因展览改造,神龛拆卸解体,收归库房保存。各座神龛为清朝历代依次修造,形制与装饰做法高度相近。科学检测表明,神龛表面装饰... 奉先殿是紫禁城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重建于顺治年间,后殿内原设11座神龛,供奉清朝历代帝后神位,20世纪60年代因展览改造,神龛拆卸解体,收归库房保存。各座神龛为清朝历代依次修造,形制与装饰做法高度相近。科学检测表明,神龛表面装饰层均以传统大漆髹饰,露明位置满贴金箔,不露明位置或使用单漆做法。各时期的髹饰做法大体遵循同一套规范工序:在木基层上依次做捎当灰—布漆—漆灰—糙漆(垫光漆)—朱漆,而后在朱漆表面贴金,最后涂刷掺有桐油的透明罩漆。这与《髹饰录》和清代漆作则例等文献记载高度吻合。综合比对检测结果与文献史料,可以确认,神龛装饰层在清代共经历两次有据可查的修缮,一次是道光元年(1821)孝淑睿皇后神龛的赔修,简单修补了表面漆饰;一次是道光二年(1822)前七座神龛的全面大修,修改了木胎尺寸,并将漆饰整体见新。另外,第四座神龛在雍正至嘉庆年间还有过一次针对漆饰的零修。道光及道光之后所修造的末四座神龛,在落成后未再经历任何修缮。不同时期的金箔成色有别,导致各座神龛的金饰色调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奉先殿 神龛 大漆 贴金 光学显微分析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分析
下载PDF
场所与纪念性——理解一座福建神祠 被引量:4
7
作者 齐晓瑾 《建筑遗产》 2019年第1期92-98,共7页
神祠类建筑是中国建筑史研究中较少被讨论的一种建筑类型。文章选取了福建晋江石鼓庙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老神祠,基于田野调查与原始材料解读,使用聚落历史与建筑变迁交织的视角,从观念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建立对此建筑及其场所的丰厚叙述... 神祠类建筑是中国建筑史研究中较少被讨论的一种建筑类型。文章选取了福建晋江石鼓庙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老神祠,基于田野调查与原始材料解读,使用聚落历史与建筑变迁交织的视角,从观念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建立对此建筑及其场所的丰厚叙述。依托对案例的深度分析,文章讨论了神祠建筑的特点,并对传统聚落语境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祠 建筑遗产 聚落 保护 民间信仰 福建
下载PDF
兴起于明代的云南佛教圣地鸡足山——兼论“鸡足山”名称之由来 被引量:2
8
作者 傅云仙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云南鸡足山原名九曲山,在明代以前有称九曲山或九重岩山。明初在大理奇书《白古通记》一书中首先将九曲山改称为鸡足山。《白古通记》是在明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表达的是一种民族心理的转变,有着浓郁的白族民族意识感情色彩。根... 云南鸡足山原名九曲山,在明代以前有称九曲山或九重岩山。明初在大理奇书《白古通记》一书中首先将九曲山改称为鸡足山。《白古通记》是在明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表达的是一种民族心理的转变,有着浓郁的白族民族意识感情色彩。根据佛教史料记载鸡足山在印度。《白古通记》把九曲山说成是印度的鸡足山,表明大理地区自古就是佛教圣地,人民信仰佛教由来以久,并不是明政府在云南传播佛教后大理地区才信仰佛教的。由此,九曲山就成为了鸡足山,该山就是迦叶尊者守衣待弥勒之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曲山 鸡足山 迦叶道场 佛教圣地
下载PDF
Peculiar Living Shrines and Yuan Governance as Background to Ming Populism
9
作者 Sarah Schneewind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9年第2期243-275,共33页
Although post-mortem apotheosis and secular honor in temples have received more attention,shrines to living men were also ordinary institutions from Han times onwards in Chinese history.Previous scholarship so far on ... Although post-mortem apotheosis and secular honor in temples have received more attention,shrines to living men were also ordinary institutions from Han times onwards in Chinese history.Previous scholarship so far on pre-mortem shrines in Tang and Song relates them to pre-mortem commemoration in inscribed records of local commend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Neo-Confucian Daoxue Shrines to Local Worthies on the other.That scholarly work suggests that Tang and Song premortem shrines when political were basically elite institutions;and that when common people were involved their motivations were religious rather than political.In Ming times,by contrast,premortem shrines were normatively established by commoners and const^uted a venue for popula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while the steles commemorating the shrines explicitly argued that non-el让e people had the right to political speech.This article speculates,as a hypothesis awaiting further research,that both Yuan modes of government generally,and creative uses of premortem enshrinement in Yuan times specifically,may have contributed to Ming popu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zheng bei qusi bei sheng ci LIVING shrine commemorative STELE YUAN government Yuan-Ming transition pre-mortem shrine
原文传递
武侯祠导游词(英文)
10
作者 余贵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6期133-139,共7页
This article makes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and its important figures reappear before tourists in the from of a guide’ s speech.It lays emphasis on the irreplaceable role Zhuge Liang played in admini... This article makes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and its important figures reappear before tourists in the from of a guide’ s speech.It lays emphasis on the irreplaceable role Zhuge Liang played in administering the shu king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hou shrine three--kingdom PERIOD Zhuge Liang
原文传递
从宗族建筑楹联看吉安地区宗族观念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向阳 《地方文化研究》 2015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宗族楹联是宋元以后宗族社会特有的一种传达价值观念的艺术形式,是宗族文化的典型产物。江西吉安地区宗族楹联文化蕴涵丰富。有的反映祠堂的祭祀功能;有的追祖溯源,崇仰故土祖根;有的表彰先贤,表达对先人的顶礼膜拜;有的宣扬传统伦理道... 宗族楹联是宋元以后宗族社会特有的一种传达价值观念的艺术形式,是宗族文化的典型产物。江西吉安地区宗族楹联文化蕴涵丰富。有的反映祠堂的祭祀功能;有的追祖溯源,崇仰故土祖根;有的表彰先贤,表达对先人的顶礼膜拜;有的宣扬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有的则训勉后人,激励家族不断进取。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各家族的繁衍生息、荣衰变迁,为我们探知宗族文化、了解古代庐陵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吉安历史文化名人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它们又以宗经明道、敦品立德为要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堂 楹联 宗族观念 吉安
下载PDF
神庙、族群与区域社会:“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发凡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永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60,共9页
黄土文明是在"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形成的延续性文明。对于这样的文明类型的研究首先需要找出区域内部的独特性文化元素,然后与其他文化事项连接起来,最终达到对区域的整体性了解。相比起华南地区发达的宗族系统,神庙在华... 黄土文明是在"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形成的延续性文明。对于这样的文明类型的研究首先需要找出区域内部的独特性文化元素,然后与其他文化事项连接起来,最终达到对区域的整体性了解。相比起华南地区发达的宗族系统,神庙在华北区域社会呈现出了"无庙不成村"的特征。开展"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的时候就需要以神庙为重要切入点,将族群关系、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文化网络等方面连接起来,达致对区域社会的整体性了解与文明类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把中华本土文化的特点提炼出来,建构一种人类学中华本土化的初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庙 介休范例 黄土文明 区域社会
原文传递
祖灵与神龛——以神龛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德忠 安芮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神龛是苗族人宗教信仰中祖先安居的一个场所,祖灵是借助神龛这一象征表达与传递苗族人的宗教信仰。苗族人通过日常对祖灵居所(神龛)的祭祀与禁忌,诠释着祖灵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祖灵 神龛 家庭 祭祀
下载PDF
“尽善尽美”的建筑理念——晋南民居的现实理性精神浅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华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以晋南黄河中游一带传统民居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结合个人近十年的当地生活体验,选取当地民居当中的门楼、庭院、土城龛等要素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挖掘与展示出深层文化心理对建筑型制的深远影响。事实证明,文化内涵越深厚,其建筑型制越... 以晋南黄河中游一带传统民居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结合个人近十年的当地生活体验,选取当地民居当中的门楼、庭院、土城龛等要素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挖掘与展示出深层文化心理对建筑型制的深远影响。事实证明,文化内涵越深厚,其建筑型制越耐人寻味,当代建筑师只有不忘其“根本”,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新建筑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善合一 建筑的实用性 教化功能 门楼 庭院 土城龛
下载PDF
北京坛庙特色说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霄飞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1-76,共6页
从坛庙的内涵、北京坛庙的种类、北京坛庙的特点三个方面入手 ,北京现存的坛庙可以分为多种 ,以祭祀对象而言 ,祭坛可以分为 8类 ,祠庙可以分为 3个大类 7个小类。北京祭坛的历史脉络十分清晰 ,建筑的特色鲜明 ,祭祀礼仪繁缛、严格。北... 从坛庙的内涵、北京坛庙的种类、北京坛庙的特点三个方面入手 ,北京现存的坛庙可以分为多种 ,以祭祀对象而言 ,祭坛可以分为 8类 ,祠庙可以分为 3个大类 7个小类。北京祭坛的历史脉络十分清晰 ,建筑的特色鲜明 ,祭祀礼仪繁缛、严格。北京祠庙的种类多 ,规格高 ,其中又以帝王祠庙、儒家祠庙和名人祠庙最具有北京特色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儒家道统 ,不论哪类祠庙无不体现出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 ,尤以儒家祠庙和名人祠庙表现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坛 祠庙 北京 坛庙 特色
下载PDF
椿大神社土公神陵源流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山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79-85,共7页
土公神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的神灵,现在已经基本消亡,但是在日本广受崇信的椿大神社内却有处"土公神陵",此处的土公神就被认为是日本神话中的猿田彦大神。本文通过横向考察日本民间神社中存在的土公神,纵向梳理土公神的演变... 土公神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的神灵,现在已经基本消亡,但是在日本广受崇信的椿大神社内却有处"土公神陵",此处的土公神就被认为是日本神话中的猿田彦大神。本文通过横向考察日本民间神社中存在的土公神,纵向梳理土公神的演变历史,并分析历史上猿田彦大神与土公神的关系,试图由此推定椿大神社土公神陵的由来及其本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公神 神社 猿田彦大神 阴阳道 密教
原文传递
试析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中的神道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1-74,共4页
神道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魂灵崇拜,而后随着神道的发展和其影响力的扩大,原有的一些思想因素发生了异化,逐渐被皇权至上者利用为扩大天皇的权威服务。进入近代社会后神道更是成为军国主义者鼓吹"圣... 神道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魂灵崇拜,而后随着神道的发展和其影响力的扩大,原有的一些思想因素发生了异化,逐渐被皇权至上者利用为扩大天皇的权威服务。进入近代社会后神道更是成为军国主义者鼓吹"圣战"、美化侵略的思想工具。本文从"神国思想"、"国家神道"、"神社"3方面分析,揭示军国主义发展与神道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对宗教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道 军国主义 神国思想 国家神道 神社
下载PDF
日本企业的精神价值文化——以企业人士的宗教信仰为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正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7-72,共6页
文章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通过研究日本的企业神社、企业家的宗教信仰、企业员工培训的宗教活动、企业墓地及企业对已故职工的祭祀,论述了日本企业的精神价值文化。文章认为这种精神价值文化与企业追求利润的行为是相互作用的,企业管理... 文章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通过研究日本的企业神社、企业家的宗教信仰、企业员工培训的宗教活动、企业墓地及企业对已故职工的祭祀,论述了日本企业的精神价值文化。文章认为这种精神价值文化与企业追求利润的行为是相互作用的,企业管理阶层巧妙地利用了职工的宗教信仰,使职工与企业融为一体,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价值文化 宗教信仰 神社 企业基地 员工培训
下载PDF
社树的乡愁记忆及其历史文化隐喻——兼论乡愁的活态档案式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志坚 王易萍 《兰台世界》 2017年第23期94-96,共3页
在"乡愁中国"的问题意识下,梳理社树及其崇拜习俗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管理对当下留住活态乡愁的文化意义。古代立树为社,社树最初与社神同体,并且蕴含了家国、祖先、乡土等多重文化内涵。对中国的社树崇拜风俗进行解读与剖析... 在"乡愁中国"的问题意识下,梳理社树及其崇拜习俗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管理对当下留住活态乡愁的文化意义。古代立树为社,社树最初与社神同体,并且蕴含了家国、祖先、乡土等多重文化内涵。对中国的社树崇拜风俗进行解读与剖析,能为记住乡愁提供活态的文化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树 乡愁
下载PDF
神话历史:介于祠堂与神庙之间——秦晋两地扶苏“故事”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玉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11,共5页
在现代社会中,神话与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概念。简言之,神话是有关"神的故事",是虚构的;而历史则是"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然而在早期历史或者是口传文化中,历史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这种历史也因此被称... 在现代社会中,神话与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概念。简言之,神话是有关"神的故事",是虚构的;而历史则是"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然而在早期历史或者是口传文化中,历史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这种历史也因此被称为"神话历史"。秦晋两地流传着一些关于秦太子扶苏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顾及基本"史实"的情况下又大多带有将扶苏"神化"的色彩;而与故事想对应的供奉扶苏的建筑,也有两种不同的称呼:"扶苏祠"与"扶苏庙"。这种将历史人物"神化"或者说是"造神"的现象,往往又带有一定的目的——宣扬忠、孝等思想,进而为王权的统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历史 祠堂 神庙 忠孝 王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