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 被引量:105
1
作者 刘娟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4,共6页
近年来,印象管理日益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文章回顾了印象管理概念的由来及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现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学者进一步开展有... 近年来,印象管理日益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文章回顾了印象管理概念的由来及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现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学者进一步开展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管理 自我表现 自我监控 控制点 自尊
下载PDF
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的作用 被引量:84
2
作者 牛更枫 鲍娜 +3 位作者 周宗奎 范翠英 孔繁昌 孙晓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3-570,共8页
采用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问卷、积极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武汉某高校6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真实自我呈现对个体生活满意的影响以及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 采用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问卷、积极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武汉某高校6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真实自我呈现对个体生活满意的影响以及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与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都呈显著正相关;(2)真实和积极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此外,真实自我呈现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而积极自我呈现不仅可以通过积极情绪的单独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还能通过积极情绪—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 大学生 自我呈现 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 积极情绪
原文传递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 被引量:77
3
作者 黄建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1-93,共3页
本文借戈夫曼拟剧理论中的舞台表演规则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相互行为中的一些基本过程和原理
关键词 舞台表演规则 前台 后台 表演 角色 自我印象 自我呈现 戈夫曼 拟据理论 行为学 人际交往
下载PDF
自我监控概念的重构 被引量:42
4
作者 肖崇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3,共8页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3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指出,Snyder对高自我监控的定义不妥。该文通过对自我呈现功能分析...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3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指出,Snyder对高自我监控的定义不妥。该文通过对自我呈现功能分析,指出自我呈现既有自我功能,又有人际功能。想要给他人留下期望的印象,自我呈现不仅要维系人际和谐,而且要维系自我和谐。根据这两个维度,该文对自我监控概念进行了重构。把自我监控者分为4种:高自我监控者在自我呈现过程中既维系自我和谐,又维系人际和谐;他人导向监控者只注重人际和谐;自我导向监控者只注重自我和谐;低自我监控者既不注意人际和谐,也不注意自我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监控 自我呈现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下载PDF
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6
5
作者 陈浩 赖凯声 +2 位作者 董颖红 付萌 乐国安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6期541-553,共13页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统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自我呈现有诸多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更受到目标观众、动机、人格特征、性别和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影响。西方的"富者更富理论"和"社会补偿理论",在解释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现象本质时各执一词,而国内的"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或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未来的SNS自我呈现研究应在扩展被试群体范围、SNS网站种类和影响因素变量几方面继续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策略 补充我 补偿我理论
下载PDF
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自尊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5
6
作者 牛更枫 鲍娜 +3 位作者 范翠英 周宗奎 孔繁昌 孙晓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945,共7页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站已成为人们活动的新领域和人际交往的新媒介。同现实交往一样,在社交网站中个体会采用不同的自我呈现策略。为探讨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48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站已成为人们活动的新领域和人际交往的新媒介。同现实交往一样,在社交网站中个体会采用不同的自我呈现策略。为探讨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48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中积极和真实自我呈现均与社会支持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但真实自我呈现与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相关程度更高。(2)社会支持在积极自我呈现与自尊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积极自我呈现对自尊只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真实自我呈现对自尊不仅有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还能通过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 自我呈现 自尊 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自我监控理论评价 被引量:27
7
作者 肖崇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0-1013,共4页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三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以此为基础编制出一个25项目的自我监控量表。但随后的研究发现该量表测量到的与...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三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以此为基础编制出一个25项目的自我监控量表。但随后的研究发现该量表测量到的与自我监控构念之间存在差距。为此,Lennox和Wolfe(1984)发展了修订版自我监控量表,Gangestad和Snyder(1985)把25项目自我监控量表精减成18项目,LiFeng等(1998)编制出中国版自我监控量表,但这些自我监控量表同样存在缺陷。该研究指出:其根源在于Snyder(1974)对自我监控的构念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监控理论 个体差异 个性心理学 社会行为 情境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 被引量:26
8
作者 丁道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3期97-100,共4页
研究以网名为例,调查409名大、中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特征,结果发现:1)通过网名呈现出来的自我,较少表现为与现实生活中一致,而多为“表达理想的自我形象”、“表达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欲求”;2)人们视互动的具... 研究以网名为例,调查409名大、中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特征,结果发现:1)通过网名呈现出来的自我,较少表现为与现实生活中一致,而多为“表达理想的自我形象”、“表达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欲求”;2)人们视互动的具体情境使用相应的网名,以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该情境的特点;3)在网络空间中,男性较女性更希望通过新奇的网名来吸引网友,获得对方好感,而女性的网名较男性更多地表达和呈现其现实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自我呈现 网名
下载PDF
自我表现理论概述 被引量:17
9
作者 史清敏 赵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5-432,共8页
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从Goffman1959年提出自我表现的概念以来,有关问题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因为大部分社会交往活动可以基于自我表现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没有自我... 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从Goffman1959年提出自我表现的概念以来,有关问题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因为大部分社会交往活动可以基于自我表现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没有自我表现的意图。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自我表现的类型、自我表现的影响因素、自我表现的策略等问题。而自我表现问题的研究,对于丰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推动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都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分类 自我表现策略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持续性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婷婷 戚桂杰 +1 位作者 张雅琳 梁乙凯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社区是企业构建的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共享与创新想法展示平台的在线虚拟社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维持用户能够持续不断地在平台进行知识共享,提交创意。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持续性知识共享行为,有助于帮...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社区是企业构建的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共享与创新想法展示平台的在线虚拟社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维持用户能够持续不断地在平台进行知识共享,提交创意。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持续性知识共享行为,有助于帮助企业和开放式创新社区管理用户创新行为,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典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Ideas-Salesforce Success Community为例,对社区中用户持续性发表创意行为数据进行获取整理,通过负二项回归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持续性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用户自我展示程度、可获得的社会学习机会、企业的认可和有创意分享经验用户的认可对用户持续创意分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一般用户的认可(用户创意收到的评论)对用户的持续创意分享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社区 持续性知识共享 自我展示 社会学习
原文传递
虚拟社会心理学:现实,探索及意义 被引量:25
11
作者 彭凯平 刘钰 +1 位作者 曹春梅 张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33-943,共11页
虚拟世界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我们认为,虚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结论主要关注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自我表... 虚拟世界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我们认为,虚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结论主要关注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自我表现,虚拟的人际关系、虚拟团体表现,及虚拟世界中的创造性合作。研究发现,虚拟社会心理学既有与现实世界一致的地方,也有很多独特的现象,有必要成为中国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新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虚拟环境 虚拟自我 社会关系
下载PDF
线上自我展示与社会资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羽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4,151,共8页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社交媒体使用者的媒介信任和自我效能对其自我展示的影响,并分析了自我展示行为对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者的自我效能,以及对于社交媒体社区的经济基础信任和认同信任与线上自...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社交媒体使用者的媒介信任和自我效能对其自我展示的影响,并分析了自我展示行为对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者的自我效能,以及对于社交媒体社区的经济基础信任和认同信任与线上自我展示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研究也发现社交媒体使用者线上的自我展示程度越高,其所获取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和"结合型社会资本"也会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展示 媒介信任 社会资本 社会认知理论
原文传递
泛文化的自尊——基于中国大学生的研究证据 被引量:17
13
作者 蔡华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2-909,共8页
过去一直认为,自尊是人类普遍的需要,是泛文化的。但是,近十多年来,这一观点受到严重挑战。其主要理由是许多跨文化的研究显示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的自尊显著低于西方,少有自我促进的迹象。但是,几乎所有这样的证据都是来自自陈式测量。... 过去一直认为,自尊是人类普遍的需要,是泛文化的。但是,近十多年来,这一观点受到严重挑战。其主要理由是许多跨文化的研究显示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的自尊显著低于西方,少有自我促进的迹象。但是,几乎所有这样的证据都是来自自陈式测量。自陈式测量难以避免自我展现(Self-presentation)或社会期许(Soc ial Desirab il-ity)的影响,并且严重依赖于个体的自我报告,本研究采用新的能够防止社会期许的影响并能触及无意识的内隐测量———阈下评价性启动(Sub lim inal Evaluative Prim ing)程序,对中国大学生的自尊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对自我持有显著的积极、肯定的评价,中国人存在内隐自尊。这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的自尊需要是存在的,只是以内隐的方式表现或在自我展现的影响最小化后表现出来。这一发现和自尊的泛文化论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内隐自尊 自我展现 社会期许 阈下情感启动
下载PDF
数字实践中的“混合父职”建构:爸爸博主的在线自我呈现 被引量:20
14
作者 吴璟薇 张雅迪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84,共15页
随着现代社会中父亲越来越多地参与育儿过程,贴心的“奶爸”形象出现,一改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威严角色的印象。特别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育儿经验的“爸爸博主”,不断建构当代父亲的理想角色。本文以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爸爸博主... 随着现代社会中父亲越来越多地参与育儿过程,贴心的“奶爸”形象出现,一改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威严角色的印象。特别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育儿经验的“爸爸博主”,不断建构当代父亲的理想角色。本文以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爸爸博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爸爸博主在数字实践中所记录的父职体验、呈现的父亲形象和建构的父职理念。本文发现爸爸博主努力维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在育儿体验中获得父职情感回归,用性教育重构传统性别角色,并通过与母亲形象的对比和对孩子形象的投射,塑造出感性关怀、幽默睿智、科学消费的理性父亲形象,最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建构出混合父职,呈现有别于传统的、理想的当代父亲角色。爸爸博主的数字化实践作为个体家庭生活的社会化表达,有助于人们重新聚焦和审视在传统性别分工中被边缘化的父职,进而打破性别分工和性别气质的迷思,推进家庭内的性别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职 男性气质 育儿 博主 自我呈现
原文传递
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呈现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少华 李魏华 郭叶红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9年第4期71-73,70,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生活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空间所具有的多维、流动特征,为人们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多样化的舞台。本文在讨论网络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空间中的角色扮演和自我呈现过程进行了简要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生活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空间所具有的多维、流动特征,为人们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多样化的舞台。本文在讨论网络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空间中的角色扮演和自我呈现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角色扮演 自我呈现
下载PDF
在线社交网络中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谢英香 冯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9,25,共10页
网络人际信任是随着虚拟网络社会的来临而出现的一种新社会问题,也是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空间的部分映射。由于网络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等社会特征,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必然不同于现实社会,它必然... 网络人际信任是随着虚拟网络社会的来临而出现的一种新社会问题,也是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空间的部分映射。由于网络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等社会特征,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必然不同于现实社会,它必然受到网络虚拟社会中相关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以"90后"大学生为对象,围绕"网络信任情境结构模型"探讨了个体人、情境、媒介三方面因素对网络人际信任关系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个体中的施信者与被信者、社会情境中的现实情境与网络情境、传播媒介中的交流方式与媒介定位等因素影响网络人际信任建构的机制。其中,社会个体在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及个体相似性会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初建产生重要影响作用;社会现实情境通过长期作用于社会个体使其形成稳定的信任观念而影响个体在网络空间的信任建构行为,而网络情境因素则直接影响网络人际信任建构的类型;交流媒介可电子化再现的非言语信息的种类及数量的多寡、媒介功能及服务定位等也会对网络人际信任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交 人际信任 自我呈现 非言语信息
下载PDF
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头像更换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曹高辉 巩洪村 梅潇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52,共9页
【目的/意义】用户头像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重要标识,研究用户头像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特点,为社交媒体用户管理和维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169... 【目的/意义】用户头像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重要标识,研究用户头像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特点,为社交媒体用户管理和维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1698条知乎问答数据,以头像更换为例探索性研究社交媒体的用户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用户头像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5个主范畴:个体特性归因、情感满足归因、社交归因、尊重归因、媒介归因。其中个体特性和情感满足归因是内部驱动性因素,社交和尊重归因是外部驱动性因素,媒介归因是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自我呈现 头像更换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自我服务偏向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婧 吕厚超 +1 位作者 黄希庭 陈小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4-1060,共7页
人们常将满意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将不满意的结果归因为他人或环境,这种接受成功的荣誉而否认失败责任的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向。目前,对该偏向的理论解释并未达成统一的结论,争论主要集中在其产生是由认知驱动或动机驱动,抑... 人们常将满意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将不满意的结果归因为他人或环境,这种接受成功的荣誉而否认失败责任的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向。目前,对该偏向的理论解释并未达成统一的结论,争论主要集中在其产生是由认知驱动或动机驱动,抑或两者兼有。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服务偏向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受年龄、性别、文化、精神机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但对其脑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研究中,应拓宽对非抑郁症精神机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服务偏向研究以及不同群体自我服务偏向特点的研究;自我服务偏向的脑机制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在我国的适用性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 自我服务偏向 自我增强 自我表现
下载PDF
对性别助长假设的初步验证:在场观众的性别影响作业效绩吗?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朝旭 莫雷 Feng Wenlu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0-1403,共4页
为了检验金盛华于 1 989年提出的“性别助长假设” ,采用现场实验探讨观众魅力对性别助长效应的干涉作用。 32个中专学生 (男女各半 )在 4种观众条件下测试BAH时间。结果表明 ,观众条件对女性被试的作业效绩无影响 ;而高魅力异性观众的... 为了检验金盛华于 1 989年提出的“性别助长假设” ,采用现场实验探讨观众魅力对性别助长效应的干涉作用。 32个中专学生 (男女各半 )在 4种观众条件下测试BAH时间。结果表明 ,观众条件对女性被试的作业效绩无影响 ;而高魅力异性观众的在场能助长男性被试的效绩 ,而低魅力的异性观众在场会削弱其效绩。因此 ,性别助长效应受到诸多因素 (如被试的性别、观众的魅力 )的干涉 ,男性易出现助长现象 ,且高魅力的异性观众才对作业效绩具有助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助长假设 在场观众 作业效绩 社会助长 自我展示 印象管理 异性效应 观众效应
下载PDF
旅游自拍需求维度及人格解释 被引量:15
20
作者 殷章馨 夏赞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120,共11页
旅游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以往自拍研究认为具有自恋等黑暗人格者倾向于自拍,该结论不适用于旅游情境。文章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旅游自拍需求维度的基础上,基于大五人格模型,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影响。因... 旅游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以往自拍研究认为具有自恋等黑暗人格者倾向于自拍,该结论不适用于旅游情境。文章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旅游自拍需求维度的基础上,基于大五人格模型,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自拍需求是一个包含情感体验、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三因子结构,且呈现整体性和层次性。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逐步回归显示,宜人性和经验开放性对自拍的情感体验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对自我展示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对社会交往需求均呈正向影响;尽责性对旅游自拍需求的3个维度均无显著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旅游经营者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群体响应其旅游自拍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并利用旅游自拍照,推广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自拍 大五人格 凝视 自我展示 社交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