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成纪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117,共9页
近十余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天下观念的讨论,多涉及传统政治制度、边疆史地及国际秩序等问题,但事实上它却是个美学概念。从历史看,这一观念是从中原出发对世界的想象性建构,其地理和时空认知的诗性或审美特性要远远压倒科学性。在... 近十余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天下观念的讨论,多涉及传统政治制度、边疆史地及国际秩序等问题,但事实上它却是个美学概念。从历史看,这一观念是从中原出发对世界的想象性建构,其地理和时空认知的诗性或审美特性要远远压倒科学性。在天下这一时空架构之内,中国文明的进程基本可描述为诸种审美要素不断被植入其中的过程。这种植入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通过五色、五味、五音等的空间配置,使人关于周边世界的认知经验审美化;二是通过对自然生命本性的体认,使其通达于音乐,从而预设出一个乐感洋溢的宇宙;三是通过礼乐教化建立人文化的审美体系,借以伸张出一种审美化的制度理想。所谓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就是这种自然想象与人文再造的交互形式。体认这一体系的审美特性,将为目前学界关于天下观的讨论提供必要的前提和背景;同时也有助于中国美学研究摆脱现有窠臼,成为与中国文明等量齐观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天下体系 农耕文明 乐感宇宙 礼乐化成
原文传递
西周礼乐文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旗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1-35,共5页
西周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经过了巫术和宗教阶段以后出现的、体现着人文理性精神的文化形态 ,是文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礼乐文化包括礼和乐两个方面 ,其中 ,礼是规范当时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 ,乐则是礼的实践的必要... 西周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经过了巫术和宗教阶段以后出现的、体现着人文理性精神的文化形态 ,是文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礼乐文化包括礼和乐两个方面 ,其中 ,礼是规范当时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 ,乐则是礼的实践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补充。礼乐并重 ,为社会角色提供了完整的自律规范 ,这是礼乐文化的主要特色。礼乐文化的社会基础是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度和农村公社制度 ,同时 ,礼乐文化也是为这种社会制度服务的。礼乐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达到理性化水平的具体形态 ,并且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二 ,春秋、战国之际 ,诸子继承了其基本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文化 礼乐 宗法制度 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中和”:中国电影美学境界说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镇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中”与“和”是中国艺术数千年来的审美追求,也是很多电影艺术家毕生寻觅的彼岸之境。在现当代电影文献中,“中和”美学在电影叙事、视听语言、表导演理论、电影批评等方面均有丰富论述,其观念早已深刻融会在中国电影的众多经典文本... “中”与“和”是中国艺术数千年来的审美追求,也是很多电影艺术家毕生寻觅的彼岸之境。在现当代电影文献中,“中和”美学在电影叙事、视听语言、表导演理论、电影批评等方面均有丰富论述,其观念早已深刻融会在中国电影的众多经典文本之中。“中”与“和”有各自的理论溯源、美学内涵,也有着相似和互通的学理联系。“中和”作为华夏礼乐文化的核心审美范畴,与中国电影实践相伴百年,是构建中国本土电影美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中国电影 美学 礼乐
原文传递
迷失与复归:妈祖之“礼”与“她时代”女性的精神追寻
4
作者 卢皓扬 梁沛好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妈祖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优秀女性典范,在她身上高度集中地体现出孔子式的礼乐精神和礼乐境界,展现出女性丰盛的人生、圆满的人性和独特的女性精神,这为“她时代”下女性的精神追寻带来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智慧策略。“她时代”下的女性,深受... 妈祖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优秀女性典范,在她身上高度集中地体现出孔子式的礼乐精神和礼乐境界,展现出女性丰盛的人生、圆满的人性和独特的女性精神,这为“她时代”下女性的精神追寻带来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智慧策略。“她时代”下的女性,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传统文化失落的现象,导致身份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迷失的现象较严重。践行妈祖之“礼”,承传和发扬礼乐文化,可破解“她时代”下女性的事业与家庭这个“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大难题,可寻回并体现新时代风范的女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 礼乐 她时代 女性精神 身份归属
下载PDF
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银琴 《中国诗歌研究》 2004年第1期151-167,367,共19页
本文在讨论春秋时代《诗》传播的基本方式的基础上,依据一系列数据统计,着重分析了春秋时代赋引风气兴衰的原因及其对诗文本传播的意义与影响。本文认为:赋引风气的兴盛衰变与诸侯争霸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如果说尊王崇礼是齐桓公成就霸... 本文在讨论春秋时代《诗》传播的基本方式的基础上,依据一系列数据统计,着重分析了春秋时代赋引风气兴衰的原因及其对诗文本传播的意义与影响。本文认为:赋引风气的兴盛衰变与诸侯争霸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如果说尊王崇礼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后世的求霸者,则通过积极的赋诗与引诗,表达了图霸中原的心愿。这是赋诗、引诗之风经过鲁僖公后期至鲁成公时代的发展,在襄、昭时代走向兴盛的根本原因。当周王室的政治影响力随着其地位的沦丧而减弱乃至消失时,其礼乐文化的影响力也每况愈下,“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诗》的传播而言,赋引风气的盛行为《诗》提供了最广阔的传播空间,加速了歌辞与音乐的疏离,德义之教空前发展,进而成为儒家诗教传统形成的渊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诗 引诗 礼乐 传播
原文传递
主敬与中和:儒家治道思想的根基
6
作者 蔡杰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01-213,275,276,共15页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调节天下百姓的性情,使之和睦而不生怨气,从而维持社会的“中和”形态。从礼乐到“中和”,是以人伦作为勾连,根源在于使民众在伦理生活中产生爱敬之心。爱敬是礼乐的实质内涵,也是施行礼乐的目的所在。爱敬观念背后有一个逻辑圆环:一方面,敬身的实质是敬亲,敬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敬天;另一方面,敬身向外推扩是从父母开始,由近及远至全天下的范围,这一逻辑圆环构成了天人系统的顺畅运行。施教者通过推扩爱敬,向百姓教敬教爱,引导与发掘民众本性中的爱敬潜质,使之在亲子关系中实现出来,由此维持天人系统的“中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教化 礼乐 爱敬 天人
下载PDF
清宫编钟制作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召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3,107,108,共20页
编钟是清宫规制最高之礼乐--中和韶乐的重器,是天地尊神和帝后至尊身份的象征。没有编钟等乐器,则清宫典礼无所附丽而成其礼。为了谋求礼制完备和统治的合法性,满族入关建立的清朝,在承袭明朝宫廷礼乐及乐器的基础上,康熙和乾隆祖孙更... 编钟是清宫规制最高之礼乐--中和韶乐的重器,是天地尊神和帝后至尊身份的象征。没有编钟等乐器,则清宫典礼无所附丽而成其礼。为了谋求礼制完备和统治的合法性,满族入关建立的清朝,在承袭明朝宫廷礼乐及乐器的基础上,康熙和乾隆祖孙更不惜重金改制和添制了大量形制不一的编钟,最终做到各坛庙宫殿专属专用。本文通过细致爬梳清会典、实录以及造办处档案等,将文献与现存编钟实物相互印证,考察了有清一代宫廷编钟制作的过程及其背后的统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钟 中和韶乐 礼乐 祭祀乐 朝会乐
原文传递
“中”、“和”与“中和”——论礼乐的核心精神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兵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中"、"和"的字形字义主要源于古老的礼乐传统,是华夏民族生存智慧与人文理性的凝练与展现,并构成了礼乐的价值内核。"中"强调的是经权相济的经验智慧,为礼乐实践的根本依据;"和"追求的是天人... "中"、"和"的字形字义主要源于古老的礼乐传统,是华夏民族生存智慧与人文理性的凝练与展现,并构成了礼乐的价值内核。"中"强调的是经权相济的经验智慧,为礼乐实践的根本依据;"和"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理想,乃礼乐生活的价值旨归。礼乐之"中和"精神的形成有着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的意义,不仅体现出了华夏民族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更是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核心精神,乃其得以绵延发展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 “中” “和” 中和精神
下载PDF
朱熹对《五经》鬼神观的诠释 被引量:5
9
作者 翟奎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0,共5页
作为集理学之大成的思想家,朱熹对鬼神的讨论多样而丰富。他一方面秉承理学的理性精神,把鬼神解释为阴阳二气的屈伸往来;另一方面对《五经》中关于鬼神的记载仍深信不疑。《五经》关于鬼神的讨论,既有非常哲学化、理性化的一面,也有充... 作为集理学之大成的思想家,朱熹对鬼神的讨论多样而丰富。他一方面秉承理学的理性精神,把鬼神解释为阴阳二气的屈伸往来;另一方面对《五经》中关于鬼神的记载仍深信不疑。《五经》关于鬼神的讨论,既有非常哲学化、理性化的一面,也有充满宗教神秘主义气息的一面,前者以《易传》为代表,后者以"三礼"所论祭祀为代表。朱熹对《易传》"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礼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诗经》"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尚书》"周公为武王祷告"等的诠释,无论是在经学史还是理学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朱熹的鬼神观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类似宗教信仰的问题,其中的一些矛盾很难完全从知识理性的角度来贯通。在他看来,人们祭祀天神、地示、人鬼,一方面是气的感通,另一方面是精神信息与情感的感通。在祭祀中,天地人鬼、时空获得了一种感通与统一,这不仅是一个宗教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根本在于寻求统一性与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气 阴阳 魂魄 礼乐 祭祀
下载PDF
论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
10
作者 李巧伟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先秦诸子围绕“礼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儒家肯定“礼乐”,墨、道、法三家则否定“礼乐”。孔孟提倡“礼乐”,实质是想恢复“周礼”,实施仁政。荀子借鉴了道家“天乐”美学思想,吕不韦吸收了阴阳五行说,强调了音乐“审音知政”功能。墨... 先秦诸子围绕“礼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儒家肯定“礼乐”,墨、道、法三家则否定“礼乐”。孔孟提倡“礼乐”,实质是想恢复“周礼”,实施仁政。荀子借鉴了道家“天乐”美学思想,吕不韦吸收了阴阳五行说,强调了音乐“审音知政”功能。墨子从功利的角度“非乐”,老子从愚民的立场否定“礼乐”,商鞅、韩非子为推行法治否定“礼乐”,均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庄子则从养生的角度否定“礼乐”。正反双方音乐美学思想虽有较大差异,各方内部代表人物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有不同,但重视音乐的政治伦理属性和审美属性却是一致的。通过争论与碰撞,先秦诸子们共同推进了音乐的这两大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音乐美学 礼乐 非乐
下载PDF
礼乐文化影响下的先秦儒家审美观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洪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礼与乐的起源与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有直接关系,与原始宗教密切相连,后经上古三代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西周时代的强化,礼乐逐渐脱离了宗教神秘色彩,但源于原始社会祭祀活动的文化精神,仍以礼乐的理想准则而延续。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先秦儒... 礼与乐的起源与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有直接关系,与原始宗教密切相连,后经上古三代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西周时代的强化,礼乐逐渐脱离了宗教神秘色彩,但源于原始社会祭祀活动的文化精神,仍以礼乐的理想准则而延续。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先秦儒家将礼乐与伦理紧密结合,用"仁"来解释礼乐,表达其美学主张,认为凡是美的,就必须体现"仁",符合"礼",注重美与善的关系,强调艺术与伦理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 伦理 儒家 审美观
下载PDF
“动性”:早期中国电影的一种本体观念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镇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
早期中国电影文献中,“动”的属性或称“动性”是一个较常见的电影本体观念。早期中国影人认为电影的“动性”是其作为新兴艺术的根本价值所在,这是一种比较朴素的电影本体理论。通过梳理中国古典文论中关于“动”“静”的美学思想,结... 早期中国电影文献中,“动”的属性或称“动性”是一个较常见的电影本体观念。早期中国影人认为电影的“动性”是其作为新兴艺术的根本价值所在,这是一种比较朴素的电影本体理论。通过梳理中国古典文论中关于“动”“静”的美学思想,结合早期中国电影文献有关“动性”的理论解析,可以阐明这一电影本体观念与中华礼乐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借助“动性”也可以追溯“影戏”说的文化渊源。从早期电影的独特“动性”,体会中国电影本体美学中的动静之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性 中国电影 电影本体 影戏 礼乐
原文传递
从“礼乐教化”到“无为自化”——论老子对晚周治理模式的反思
13
作者 萧平 李哲乾 《天中学刊》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生活在礼崩乐坏时代的老子,对周代的礼乐教化进行了深刻反思:一方面他阐释了古礼精神,主张“大制不割”,反对制定繁杂的名物制度;另一方面他批判“攘臂而扔之”的礼乐教化模式,认为其不能体现百姓的真实情感意志,限制了人性的自由发展... 生活在礼崩乐坏时代的老子,对周代的礼乐教化进行了深刻反思:一方面他阐释了古礼精神,主张“大制不割”,反对制定繁杂的名物制度;另一方面他批判“攘臂而扔之”的礼乐教化模式,认为其不能体现百姓的真实情感意志,限制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其主张君王应自觉节制权力,减少干涉,以辅百姓之“自然”而“无为”,保证民众在礼乐制度的创设与实施上实现人性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教化 自然 无为 自化
下载PDF
基于辑佚的苏轼《论语说》研究——苏轼“海南三书”论之二
14
作者 阮忠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0-117,共8页
今传苏轼《论语说》为后人辑佚所得。苏轼的《论语》解读,多对孔子思想的格言式表达作了较细的剖析,体现了自己亲仁好仁而不违仁的基本思想、因循孔子兴礼乐行中庸的主张,在不乡原非中庸时选择狂狷,并在说《诗》时以无思无为为“思无邪... 今传苏轼《论语说》为后人辑佚所得。苏轼的《论语》解读,多对孔子思想的格言式表达作了较细的剖析,体现了自己亲仁好仁而不违仁的基本思想、因循孔子兴礼乐行中庸的主张,在不乡原非中庸时选择狂狷,并在说《诗》时以无思无为为“思无邪”的至境,以口手相应的平易表达为辞达的至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论语说》 礼乐 中庸 诗文境界
下载PDF
《诗经》《论语》中“士”含义的变迁及意义——兼论孔子对“士”的改造
15
作者 王晨坤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1-56,共6页
《诗经》《论语》中“士”的含义由“身份之士”转向“德行之士”。这种变迁受封建秩序解体与礼乐文化下移的影响,殷商祭祀文化中的宗教精神和西周的礼乐文化经孔子的传承和改造对士内在品格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士”出之为“仕”使... 《诗经》《论语》中“士”的含义由“身份之士”转向“德行之士”。这种变迁受封建秩序解体与礼乐文化下移的影响,殷商祭祀文化中的宗教精神和西周的礼乐文化经孔子的传承和改造对士内在品格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士”出之为“仕”使没落的“士庶人”重新成为统治阶层的“士大夫”,士之品格也成为后世士大夫内圣之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论语》 礼乐 孔子
下载PDF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论语》的礼乐思想及当代价值探赜
16
作者 汤靓 《成才之路》 2023年第35期33-36,共4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开展具有依附性,需要与社会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活动相融合。而《论语》中的“礼乐”思想,是通过各种带有秩序色彩和区别意义的形式来规范人的情志,从而达到“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开展具有依附性,需要与社会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活动相融合。而《论语》中的“礼乐”思想,是通过各种带有秩序色彩和区别意义的形式来规范人的情志,从而达到“仁”这一最终教育目标的。《论语》中的“礼乐”思想极具现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色彩,能够给高校在现实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相应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 《论语》 礼乐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明清时期江浙私家宾礼演剧述论
17
作者 杨惠玲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2期51-59,F0003,共10页
明中叶以来,士绅结客成风,依托于宾礼并在私家举行的演剧活动日趋盛行,尤以江浙地区最为突出。一方面,士绅主导宾礼演剧,为昆曲编写剧本,培养伶人,建构观演空间,深度参与昆曲的创造,对昆曲艺术品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 明中叶以来,士绅结客成风,依托于宾礼并在私家举行的演剧活动日趋盛行,尤以江浙地区最为突出。一方面,士绅主导宾礼演剧,为昆曲编写剧本,培养伶人,建构观演空间,深度参与昆曲的创造,对昆曲艺术品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演剧是款宾仪式的组成部分,观演空间既是剧场,也是交际场。建名园、蓄家乐、工诗文是士绅建构交际场的基础,而演戏、唱曲、题咏则是其在交际场中不断提高名气并积累人脉的手段。由于宾礼演剧的兴盛,昆曲的仪式功能与交际功能都得以显著增强。正是得益于文化功能的大幅提升,昆曲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总之,文化功能是决定昆曲兴衰的重要关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礼 礼乐 演剧 昆曲 文化功能
下载PDF
“莫不令仪”:周代礼乐的审美生活
18
作者 廖群 《中国美学》 2023年第1期78-96,共19页
为配合宗法之制,周公制礼作乐,礼乐配合,歌乐鼓舞成为礼的组成部分。周人制礼作乐不同于前代的最大特点,在于除了祭祀之礼被赋予差别有等的规范和配以歌乐舞蹈之外,各种典礼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被浸染上礼乐色彩。典礼如“乡饮酒... 为配合宗法之制,周公制礼作乐,礼乐配合,歌乐鼓舞成为礼的组成部分。周人制礼作乐不同于前代的最大特点,在于除了祭祀之礼被赋予差别有等的规范和配以歌乐舞蹈之外,各种典礼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被浸染上礼乐色彩。典礼如“乡饮酒礼”“射礼”都有奏乐歌诗“节目”和“无筭乐”环节;太学教育,大司乐、乐师及太师教授子弟舞蹈、歌唱、奏乐、行礼、诵诗,其教育内容及方式即是一种美育形式;宾朋相会,使者往来,日常居谈,亦皆琴瑟在御,赋诵歌诗;审美化生活中的主体,人格追求的“令德”“令仪”兼修,更可见周人礼乐文化的生活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礼乐 审美化 生活 令仪
原文传递
唐代“拜舞”考略
19
作者 李济溟 《中国美学》 2023年第2期35-50,共16页
在唐代,拜舞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它是朝廷礼拜仪式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将这种仪式活态化,使其显现出美和艺术的韵致。作为舞蹈形式,拜舞和中国早期礼乐政治具有共生关系;作为舞蹈专名,它最早出现于东汉。但正式被纳入官方礼制并成为... 在唐代,拜舞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它是朝廷礼拜仪式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将这种仪式活态化,使其显现出美和艺术的韵致。作为舞蹈形式,拜舞和中国早期礼乐政治具有共生关系;作为舞蹈专名,它最早出现于东汉。但正式被纳入官方礼制并成为百官朝见君王的通仪,则要到唐玄宗制订《大唐开元礼》之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礼乐制度松弛,拜舞则借此突破了宫廷的限制,向日常礼俗活动蔓延。在中国礼乐史上,鉴于传统礼制严苛的政治和道德伦理属性,人们一般认为,礼制的发展史是对乐舞元素不断遏制和固化的历史,也是将其逐步挤出官方礼仪活动的历史。但唐代拜舞的存在说明,审美和艺术元素并不是这类活动中阙如的环节。它渲染了礼仪,也活化了礼仪,使看似礼法森严的封建礼制框架,仍然保有了可贵的艺术精神,甚至借助舞蹈将其带入超越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舞 《大唐开元礼》 舞蹈参礼 礼乐
原文传递
琴筝瑟文学研究史初论
20
作者 张雨萌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琴、筝、瑟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三件乐器,常常因相同的礼乐文化背景而并称,为文人阶层所特重。古代至近代,人们对琴的关注与研究从未中断,对筝与瑟的关注与研究则有起有伏。“琴筝瑟文学书写”文本虽始终存在于中国古代各类文献中,但... 琴、筝、瑟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三件乐器,常常因相同的礼乐文化背景而并称,为文人阶层所特重。古代至近代,人们对琴的关注与研究从未中断,对筝与瑟的关注与研究则有起有伏。“琴筝瑟文学书写”文本虽始终存在于中国古代各类文献中,但却长期处于散落的状态,直到近现代因学科分化与交叉才逐渐作为一类文学文本走进学者们的视野。近现代以来,音乐考古学、图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对琴筝瑟文学的研究多有助益,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研究偏好与特征,这些研究角度与方法使得琴筝瑟文学的研究更加立体丰满,而“琴筝瑟文学”文本引起的广泛关注也反映了近代以来研究者和审美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学与音乐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筝瑟 琴筝瑟文学 礼乐 音乐与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