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保护区环境公益与当地居民权益问题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例
1
作者 张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从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出发,讨论了自然保护区在现实经济性、人类情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满足以及动植物自身权利的保护需要的利益追求中可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利益和损害,论证了保护区居民的权利项,最后提出以法治原则、公益优先原则... 从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出发,讨论了自然保护区在现实经济性、人类情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满足以及动植物自身权利的保护需要的利益追求中可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利益和损害,论证了保护区居民的权利项,最后提出以法治原则、公益优先原则、合理补偿原则和社会参与原则来解决保护区的环境公益与居民个人利益的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居民权益 环境公益 利益冲突
下载PDF
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左学金 《西部论坛》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关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其面临交易风险、就业及社会保险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且受到"局部性"的限制。"权利与义务对等模式",基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的原则,使农民工作为纳税人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农民市民化"模式。为推动这一模式的实施,应积极推行城市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在基本层面建立覆盖全体非农业劳动者,进而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改革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收益分配制度,让失地农民获得更加公平和充分的土地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农民工 失地农民 农民城市化 农民市民化 浅度城市化 准城市人口 户籍制度改革 外劳模式 土地换身份 权利与义务对等 纳税人 公共服务一体化
下载PDF
中国农民市民化的道路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少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6-80,共5页
新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特性是造成今天中国大量人口滞留在土地上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城市化问题及其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农民市民化的内涵。在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通过权利置换的方式来推动农民市民化... 新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特性是造成今天中国大量人口滞留在土地上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城市化问题及其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农民市民化的内涵。在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通过权利置换的方式来推动农民市民化已成为我们最现实的选择,即通过地权换居住权来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过渡。在这一权利置换过程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政府要把权利置换工作与国土整治工作结合起来;扭转省会城市作为一省经济中心的发展模式,降低城市房子价格,为农民进城开路;社会保障制度要及时跟进;铁腕推进社会主义新城市建设;加大对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权 农民市民化 城市化 市民权
下载PDF
日本地方自治制度中的居民权利问题研究
4
作者 佟连发 曾祥瑞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8-69,共2页
日本地方自治中的居民权利问题一直是地方自治制度中的核心,并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及完善中。本文将基于最新资料对日本地方自治之下的居民权利的整体性与特别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我国当下公民权利体系的相关研究与立法提供有效性帮助。
关键词 居民权利 居民直接请求权 居民监查请求权 居民诉讼权 居民知情权
下载PDF
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的法治路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文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1-57,共7页
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农村社会的基础性、特殊性,农村社会治理的成效决定着国家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农村社会治理实践中,法治是最优良的方式。自治、德治需要法治的支撑。没有法治的保障,农村社会治理实践... 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农村社会的基础性、特殊性,农村社会治理的成效决定着国家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农村社会治理实践中,法治是最优良的方式。自治、德治需要法治的支撑。没有法治的保障,农村社会治理实践就可能缺乏安全稳定的环境和秩序。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要求国家提供外部法治资源的保障,也需要农村内部法治资源的培育。在内部、外部法治力量协同下,农村治理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治理 农村居民权益 村民自治 乡规民约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原住居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陶广杰 潘善斌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5期45-50,157,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地多是采用“抢救式”保护模式进行设立,较少关注自然保护地原住居民的权益。作为“公益性”的自然保护地与“私益性”的原住居民权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生存权益、土地权益、生态补偿权益以及环境权益...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地多是采用“抢救式”保护模式进行设立,较少关注自然保护地原住居民的权益。作为“公益性”的自然保护地与“私益性”的原住居民权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生存权益、土地权益、生态补偿权益以及环境权益4个方面。通过对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典型国家自然保护地原住居民权益保护的经验总结借鉴,提出我国在尊重、认可自然保护地原住居民权利的前提下,应通过健全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社区共管体制等方式,进一步保障自然保护地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原住居民权益 法律制度 社区共管 生态补偿
下载PDF
涉台投资纠纷仲裁制度创新初探:以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为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邵培樟 梁美英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84,共10页
仲裁兼具自主性、保密性、专业性、经济性、民间性和终局性等优势,理应成为解决涉台投资纠纷的最佳选择,但实践中仲裁并未成为当事人解决涉台投资纠纷的首选方式。为保护台商合法权益,促进两岸投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应以多元化纠纷解决... 仲裁兼具自主性、保密性、专业性、经济性、民间性和终局性等优势,理应成为解决涉台投资纠纷的最佳选择,但实践中仲裁并未成为当事人解决涉台投资纠纷的首选方式。为保护台商合法权益,促进两岸投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应以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为指引创新涉台仲裁制度。首先,针对仲裁前案源被"限流"和"分流",多管齐下,扩大案件来源;其次,在仲裁过程中创新机制,凸显仲裁的自身特色与价值;最后,增强仲裁后的保障,规制涉台仲裁的司法监督,以打消当事人对仲裁裁决认可与执行的顾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台仲裁 投资纠纷 台商权益保障 多元化纠纷解决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坚持房价宏控“五对策” 确保房产市场健康稳步发展——浅谈当前房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8
作者 童兴坤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4-215,共2页
为确保我国房产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和城镇居民的居住权,治理目前居高不下的高房价,我们必须做到:一是要力求城市均衡性发展;二是要力保土地对房价的调控职能;三是要发挥房贷制调控房地产业的杠杆作用;四是加速政府房建设,增强居民... 为确保我国房产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和城镇居民的居住权,治理目前居高不下的高房价,我们必须做到:一是要力求城市均衡性发展;二是要力保土地对房价的调控职能;三是要发挥房贷制调控房地产业的杠杆作用;四是加速政府房建设,增强居民购房信心;五是要力拓房源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项对策 宏控房价 力保城居权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视野下法定继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苇 董思远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9,共18页
针对法定继承制度的构建进行研究,考察我国各学者建议稿的观点之分歧,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法定应继份、配偶对婚姻住房的居住权、特殊法定继承人对住房及家庭生活用品的先取权和使用权五个方面,在对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和... 针对法定继承制度的构建进行研究,考察我国各学者建议稿的观点之分歧,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法定应继份、配偶对婚姻住房的居住权、特殊法定继承人对住房及家庭生活用品的先取权和使用权五个方面,在对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以及我国港、澳、台三地区的立法进行比较评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内地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现状,反思、剖析其不足,进而借鉴域外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内地实际,提出重构我国内地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继承人 范围与顺序 应继份 居住权与使用权 立法建议
原文传递
规避与选择:内地居民赴港生育的根源性思考——以香港“双非儿童”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郑之 《嘉兴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8-133,共6页
为了规避内地生育处罚和获得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内地居民赴港生育的事例逐年增多,内地、香港居民之间的矛盾激增,引发各界人士针对"双非儿童"问题展开争论。"双非儿童"使得快速增长的内地产妇挤占了香港本地居... 为了规避内地生育处罚和获得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内地居民赴港生育的事例逐年增多,内地、香港居民之间的矛盾激增,引发各界人士针对"双非儿童"问题展开争论。"双非儿童"使得快速增长的内地产妇挤占了香港本地居民的福利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服务水平,"双非儿童"自身也可能面临学习、适应、心理等多方面问题。解决的途径有设立"返回机制",特区政府以政策为导向,多关注该群体,通过改进香港本地的人才引进计划吸纳高素质"双非儿童"的家长赴港就业,社会团体积极参与,香港各界增加理解包容,加强与专业人士的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居民 香港 “双非儿童” 居港权
下载PDF
论居住权
11
作者 程露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关于居住权,我国学者早有论述,但我国民法中却没有规定居住权制度。居住权是居住人对他人所有的住房以及其他附着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乃至收益的权利,是为了特定人的利益而设定的用益物权,具有无偿性、长期性或终身性。居住权制度主要... 关于居住权,我国学者早有论述,但我国民法中却没有规定居住权制度。居住权是居住人对他人所有的住房以及其他附着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乃至收益的权利,是为了特定人的利益而设定的用益物权,具有无偿性、长期性或终身性。居住权制度主要包括老人的居住权和离婚妇女的居住权。基于这两种人群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为了保障其基本生活,有必要设立居住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权 人役权 弱势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