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者商品交易反悔权之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金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交易实战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消费者权利不断地拓宽着法律的认知视野。从对消费者深度人性关怀的角度,探讨消费者商品交易反悔权应该保持天然的合同自治性,还是提升为法律强定权;其权利范域是慎囿于个别经营,还是朝向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交易实战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消费者权利不断地拓宽着法律的认知视野。从对消费者深度人性关怀的角度,探讨消费者商品交易反悔权应该保持天然的合同自治性,还是提升为法律强定权;其权利范域是慎囿于个别经营,还是朝向全部消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商品交易 反悔权
下载PDF
赠与合同的局限及完善
2
作者 纪艳琼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4-76,95,共4页
《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了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制度,学术界对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的理论基础及其与《合同法》第189条之冲突等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就赠与合同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关键词 赠与合同 任意撤销权 完善建议
下载PDF
可撤销行政行为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小静 唐国强 胡敏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51-53,共3页
可撤销行政行为是违法行政行为的一种,对可撤销行政行为的研究包含可撤销的理由及撤销的限制。 我国对此问题的规定无论在法律上还是理论上都显得不足,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构建和完善我国 可撤销行政行为的相关制度。
关键词 可撤销行政行为 信赖保护原则 撤销权的限制
下载PDF
论债权人撤销权适用范围的扩大化——以合同法第74条的解释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哲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3-37,共5页
合同法对撤销权的适用范围采取列举式的方法具有法律适用上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债务人处分财产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而这些行为是否能被债权人撤销直接对合同法列举式的规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基于此,对撤销权的适用范围进行扩大化解... 合同法对撤销权的适用范围采取列举式的方法具有法律适用上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债务人处分财产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而这些行为是否能被债权人撤销直接对合同法列举式的规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基于此,对撤销权的适用范围进行扩大化解释成为一种必然。抛弃继承在本质上是一种财产行为,在恶意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下,应当允许债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其效力归于消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人撤销权 责任财产 抛弃继承 扩大化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被追诉人的反悔权——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愿性保障机制为中心 被引量:44
5
作者 洪浩 方姚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9,共11页
关于被追诉人的反悔权,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制度中隐含着反悔权的样态,表明被追诉人反悔权存在着制度的合理性。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展开,其中庭审程序的反悔严重关涉控辩双方的诉讼利益,需要对被追诉人反... 关于被追诉人的反悔权,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制度中隐含着反悔权的样态,表明被追诉人反悔权存在着制度的合理性。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展开,其中庭审程序的反悔严重关涉控辩双方的诉讼利益,需要对被追诉人反悔权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归纳。同时,我国试点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美国以司法判例形式确立了被追诉人反悔权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以避免司法不公的等问题。当前,构建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特点的反悔权机制适逢其时。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其与域外相关制度的共性,也要注重其差异性;同时还需要确立相关配套机制以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悔权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自愿性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民法典中解除规则的变革及其解释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洪亮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2,共10页
《民法典》虽然在解除权模式上,依然以根本违约为主,但在分期付款合同解除规则上,更改为指定期间模式。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增加规定了一般化的普通终止权,针对不定期的持续合同,当事人可以在指定期间之后解除合同。可以通过整体类推适用方... 《民法典》虽然在解除权模式上,依然以根本违约为主,但在分期付款合同解除规则上,更改为指定期间模式。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增加规定了一般化的普通终止权,针对不定期的持续合同,当事人可以在指定期间之后解除合同。可以通过整体类推适用方法,将《民法典》第933条以及第1022条第2款的针对定期的持续合同之特别终止权规则适用于其他合同类型之下。根据新增加的违约责任独立于解除的规则以及担保责任延续规则,应认定我国解除权法律效果上改采清算关系说。至于终止的法律效果,原则上准用解除权的法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违约 解除权 普通终止权 特别终止权 清算关系说
原文传递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质疑与替代性框架的构建--兼评《民法典》第580条 被引量:16
7
作者 时明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34,共14页
无论从司法实务中的需求﹑解除权的基本原理还是比较法上的立法例来看,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均显得理据不足。可能的解决方案为,从《民法典》第580条第1款的规定出发,区分履行不能是否系由违约行为所致。在非因违约行为导致履行不能的场... 无论从司法实务中的需求﹑解除权的基本原理还是比较法上的立法例来看,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均显得理据不足。可能的解决方案为,从《民法典》第580条第1款的规定出发,区分履行不能是否系由违约行为所致。在非因违约行为导致履行不能的场合,解释上应认为给付与对待给付义务自动消灭,合同进入事实上的清算关系。在因违约行为所致履行不能的场合,履行请求权亦自动消灭,非违约方可以选择解除合同或要求违约方负替代给付的损害赔偿责任。在守约方怠于行使解除权的场合,应当承担解除权消灭﹑自担损害等不利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恶意违约 解除权 履行不能 履行费用过高 损害赔偿
下载PDF
论一时给付不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卢谌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80,共5页
作为给付障碍的一种特殊形态,一时给付不能应当采取实体法解决进路,而不应当采取诉讼法解决途径。在一时不能期间,债务人的给付义务或者说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权因抗辩而受到中止,即债务人的给付义务或者说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权在根本上继续... 作为给付障碍的一种特殊形态,一时给付不能应当采取实体法解决进路,而不应当采取诉讼法解决途径。在一时不能期间,债务人的给付义务或者说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权因抗辩而受到中止,即债务人的给付义务或者说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权在根本上继续存在。在一时不能的情形,应当采取拟制期间的做法来认定债权人的解除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而不采取不可苛求性之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时给付不能 给付义务 解除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
下载PDF
解释论视角下的认罪认罚被追诉人反悔权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青松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2-66,共5页
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被追诉人享有反悔权既是保障其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必须也是防范冤假错案的必要。新修订的《刑诉法》虽未明文规定,但通过对其第201条的解释可明确被追诉人享有反悔权。反悔权专属于被追诉人,其应在法院判决前行使该... 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被追诉人享有反悔权既是保障其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必须也是防范冤假错案的必要。新修订的《刑诉法》虽未明文规定,但通过对其第201条的解释可明确被追诉人享有反悔权。反悔权专属于被追诉人,其应在法院判决前行使该权。被追诉人行使反悔权无形式要求,但对认罪的反悔应提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这一理由。《刑诉法》对行使反悔权区分了两种情况,即对认罪的反悔和对认罚的反悔。两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反悔权 自愿性 认罪反悔 认罚反悔
下载PDF
认罪认罚被追诉人反悔权的保障——正向规范路径与反向排除模式
10
作者 郭运帷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反悔权旨在为被追诉人提供一个依其单方意志消灭控辩合意法律效果的救济机会,其保护的事项范围包括实体性和程序性两重维度,上诉是其重要的行为方式。反悔权体现了“公正优先、凸显效率”的诉讼价值观,是保证认罪认罚理智性和自愿性的... 反悔权旨在为被追诉人提供一个依其单方意志消灭控辩合意法律效果的救济机会,其保护的事项范围包括实体性和程序性两重维度,上诉是其重要的行为方式。反悔权体现了“公正优先、凸显效率”的诉讼价值观,是保证认罪认罚理智性和自愿性的关键所在。未来应当从实体法、程序法和证据法三个角度建构反悔权的保障性规范;建构限制性规范时应当重点运用比例原则审查其合宪性,具体可以采用“反向排除模式”归纳带有权利滥用性质的上诉情形并以此作为反悔权滥用的认定标准,进而为这类上诉案件设置二审非全面审查的快速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悔权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上诉权 自愿性
下载PDF
后悔权的立法审视与实践展望——以新《消法》第25条为中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后悔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过程中所争论的的焦点问题之一。修订后的《消法》将后悔权引入其中,并不意味着相关争论已经尘埃落定。相反,面对将后悔权定位为消费者权利抑或经营者义务所带来的困惑,如何协调后悔权条款所涉及的强... 后悔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过程中所争论的的焦点问题之一。修订后的《消法》将后悔权引入其中,并不意味着相关争论已经尘埃落定。相反,面对将后悔权定位为消费者权利抑或经营者义务所带来的困惑,如何协调后悔权条款所涉及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如何处理后悔权行使过程中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之间的冲突,不仅需要从法理层面进一步廓清,亦需要从实践操作层面进一步细化,方能使后悔权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后悔权 消费者 经营者
下载PDF
论重大误解制度的构造--以网络购物标价错误为例
12
作者 邱瑞佳 《中国商论》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重大误解制度在立法上并不完善,留有较大的解释空间;在构成上,主流的“要件说”与“要素说”均有局限性。本文以“工具说”作为依托,探讨意思表示瑕疵中“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给予重大误解制度新的理论视角和土壤。本文以... 重大误解制度在立法上并不完善,留有较大的解释空间;在构成上,主流的“要件说”与“要素说”均有局限性。本文以“工具说”作为依托,探讨意思表示瑕疵中“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给予重大误解制度新的理论视角和土壤。本文以网络购物标价错误为例,重大误解制度作为其法律救济路径的理论支撑,在合同成立的前提下,基于重大误解制度行使撤销权、相对方的赔偿请求权难以得到支持。将合同变更重新纳入救济的范畴并作为优先路径选择,兼顾意思自治与公平原则,可更好地平衡交易多方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误解 标价错误 工具说 撤销权 可变更效力
下载PDF
论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履行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南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87,共3页
被保险人在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时,应当将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显著、持续增加的危险状况通知给保险人,这种增加是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所估计不到的;投保人应当与被保险人同样负有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投保方依据保险单中规定的方式... 被保险人在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时,应当将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显著、持续增加的危险状况通知给保险人,这种增加是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所估计不到的;投保人应当与被保险人同样负有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投保方依据保险单中规定的方式履行通知义务,如果保险条款规定以书面形式履行,保险人应当就此条款在订立合同时向投保方说明;投保方适当履行通知义务,在保险人没有做出选择救济方式之前危险增加的事故发生,应当根据危险增加的原因判定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增加 通知义务 解除权
原文传递
“投保欺诈”的法律规制——《保险法》第16条第3款的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淼 《仲裁研究》 2019年第1期27-39,共13页
'投保欺诈'的背景下,《保险法》第16条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所生的解除权与《合同法》第54条因受欺诈所生的撤销权有重合之处,当保险合同成立两年后,保险人不得行使解除权。此时对于'投保欺诈'是否需要规制?若应予以规制,... '投保欺诈'的背景下,《保险法》第16条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所生的解除权与《合同法》第54条因受欺诈所生的撤销权有重合之处,当保险合同成立两年后,保险人不得行使解除权。此时对于'投保欺诈'是否需要规制?若应予以规制,应如何规制?从民刑法律的衔接、保险合同的射幸性、不可争辩条款的目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此种情况下的'投保欺诈'仍应予以规制。德、日两国分别通过成文法与判例法的形式确立了允许保险人在可争辩期经过以后行使撤销权的规则,美国则通过将'投保欺诈'规定为不可争辩条款的例外允许保险人行使解除权,对'投保欺诈'进行规制。就我国现行法而言,应允许保险人行使撤销权来解决该问题,同时《保险法》第16条的解除权应限定于保险合同成立两年内未发生保险事故,若发生保险事故的,解除权的行使不受不可争辩条款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保欺诈 解除权 撤销权 不可争辩条款
原文传递
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规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瑜岭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2-103,共2页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英美法的概念,在大陆法系有"债之相对性"原则与之相对应。合同相对性原则自罗马法以来一直为各国民法所遵循。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民法基本理论虽然变化,合同相对性原则理论出现了很多例外规定...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英美法的概念,在大陆法系有"债之相对性"原则与之相对应。合同相对性原则自罗马法以来一直为各国民法所遵循。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民法基本理论虽然变化,合同相对性原则理论出现了很多例外规定,于是关于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地位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规定在中国立法上的情况进行论述,进而指出中国立法上的成功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相对性原则 撤销权 第三人利益合同 代位权 中国
下载PDF
股东优先购买权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信春雨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61-64,共4页
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学理论和立法实践都还不够成熟。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应该确定股东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标准,明晰股东优先购买权能否部分行使,厘清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股东能否享有"反悔权"以及对... 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学理论和立法实践都还不够成熟。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应该确定股东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标准,明晰股东优先购买权能否部分行使,厘清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股东能否享有"反悔权"以及对优先购买权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优先购买权 同等条件 部分行使 反悔权
下载PDF
夫妻财产约定中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鲜红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5-51,共7页
我国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将夫妻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地位并列,且规定夫妻约定财产制效力高于法定财产制,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明确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 我国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将夫妻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地位并列,且规定夫妻约定财产制效力高于法定财产制,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明确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其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但在夫妻财产约定中,约定一方婚前财产,主要是房产,此类不动产婚后共有或者归对方所有时,是否须要履行物权变动程序,即对方对房产所有权的取得是否必须要办理完过户方能生效,以及出现争议时原所有权人是否可以行使撤销权。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约定 物权变动 撤销权
下载PDF
谈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蕊 周美艳 《济南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撤销权是债的扩张 ,是一种实体权 ,其成立要件即为实体要件 。
关键词 撤销权 合同法 成立要件 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
下载PDF
论待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管理人解除权的限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铭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1-89,共9页
《企业破产法》第18条赋予了破产案件中管理人对待履行合同的选择权,但并未对其行使的规则作出具体的规定,存在待履行合同的判断标准不明、管理人行使选择权期限不明、选择权的自由空间过大等问题。出于保护居民居住需要与保护公共利益... 《企业破产法》第18条赋予了破产案件中管理人对待履行合同的选择权,但并未对其行使的规则作出具体的规定,存在待履行合同的判断标准不明、管理人行使选择权期限不明、选择权的自由空间过大等问题。出于保护居民居住需要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求,需要对管理人的解除权进行限制。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管理人的解除权受到了合同范围及行使时间上的限制。在合同范围上,已经履行完毕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以居住为目的的合同以及经过预告登记的合同,不能解除;在行使选择权期限的限制上,应以指定管理人之日作为起算点,最长期限为两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履行合同 解除权 商品房消费者 期限 预告登记
下载PDF
论债权人撤销权
20
作者 何俊辉 廖建求 《西部法学评论》 2002年第2期48-52,共5页
债权人撤销权的价值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本文从撤销权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权利性质、构成要件等方面对撤销权制度作了分析。
关键词 债权 债权人利益 撤销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