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后行为出罪的法理依据及判断标准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本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9,共15页
事后行为出罪的实质是将符合犯罪成立条件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论证其法理依据的现有理论学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将刑事责任实现理论作为事后行为出罪的法理依据,能保证刑法理论间的自洽性和应用上的普适性,符合刑事司法的一般规... 事后行为出罪的实质是将符合犯罪成立条件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论证其法理依据的现有理论学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将刑事责任实现理论作为事后行为出罪的法理依据,能保证刑法理论间的自洽性和应用上的普适性,符合刑事司法的一般规律且不会强人所难,具有合理性。刑事责任实现即特定行为所产生的刑事不利影响在法律意义上得到化解,以社会秩序修复和刑法规范确证为基本标准。具体而言,在有被害人的犯罪案件中,刑事责任实现以被害人利益弥补和法益损害预防为具体标准;在无被害人的犯罪案件中,刑事责任实现的判断标准是法益损害的谴责。当前,限制刑事责任实现理论的出罪范围,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罪 刑事责任实现 修复性司法 罪责刑关系
下载PDF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之倡导 被引量:5
2
作者 梅锦 张晓静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为体现刑法基本精神内涵的原则,由来已久。但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应是报应刑与目的刑的结合,已经成了现行刑法理论界的主流观念,而此为传统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所不能完全概括,故应在新刑法修订的基础上将其演变为罪责刑相适... 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为体现刑法基本精神内涵的原则,由来已久。但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应是报应刑与目的刑的结合,已经成了现行刑法理论界的主流观念,而此为传统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所不能完全概括,故应在新刑法修订的基础上将其演变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通过对"刑事责任"概念的分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应为:刑不等于罪,责不等于罪,刑等于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相适应 刑事责任 刑罚正当化 罪责刑相适应
下载PDF
刑法中比例原则“引入论”的体系性检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杰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1-29,共9页
比例原则的目的正当性、适当性、必要性、相称性的具体内涵与要求分别对应刑法的法益保护原则、刑罚手段的适当性与刑法谦抑原则、刑法谦抑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比例原则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限制公权、保障人权与民主主义的共同基... 比例原则的目的正当性、适当性、必要性、相称性的具体内涵与要求分别对应刑法的法益保护原则、刑罚手段的适当性与刑法谦抑原则、刑法谦抑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比例原则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限制公权、保障人权与民主主义的共同基础,没有必要将比例原则引入刑法领域。刑法不必通过比例原则进行合宪性控制;比例原则不具有超越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因而不具有弥补刑法基本原则不足的功能;比例原则的教义学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法益保护 刑法谦抑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 合宪性控制
下载PDF
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基准——“丁汉忠案”的文本梳理和法理审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至 《南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2期41-57,共17页
目前我国有关故意杀人罪中死刑裁量因素的审查难有真切、统一的基准,而在司法实践中对相关刑法条文含义的理解和阐释较为草率;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体现的裁判趣旨未得到充分领会;各量刑因素的作用莫衷一是、标准不一,“估堆”量刑... 目前我国有关故意杀人罪中死刑裁量因素的审查难有真切、统一的基准,而在司法实践中对相关刑法条文含义的理解和阐释较为草率;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体现的裁判趣旨未得到充分领会;各量刑因素的作用莫衷一是、标准不一,“估堆”量刑的困境萦绕其间,因而须探索故意杀人罪中相对合理的死刑裁量基准。具体而言,须区分各量刑因素的轻重、位阶,建构以责任刑为主、预防刑为辅的死刑裁量基准。至于是否入围死刑圈主要是仰仗责任刑阶段的判断。若责任刑阶段均是从严因素,基本会入围死刑圈的审查。死刑圈内的三种准刑种如何抉择,取决于对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判断。在预防刑阶段若均是从宽因素,一般死缓的判决即可满足要求;若从宽因素和从严因素交错,死缓限制减刑的判决基本可满足要求;若只有从严因素,则有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裁量基准 罪行极其严重 责任刑 预防刑
下载PDF
运输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司法适用问题浅析
5
作者 王洪涛 张祎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两罪的法定刑差异过大,且具有部分重叠行为,尽管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不断更新,但是如何定罪及定何罪争论不断。通过对吸毒者运输毒品、短距离运输毒品、代购毒品这三个... 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两罪的法定刑差异过大,且具有部分重叠行为,尽管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不断更新,但是如何定罪及定何罪争论不断。通过对吸毒者运输毒品、短距离运输毒品、代购毒品这三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既为了使判决具有统一性,也为了实现罪责刑相适应,从而进一步推动理论实务界对两罪的认定和处罚问题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短距运输 运输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代购毒品 罪责刑相适应
下载PDF
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罪数认定——基于《刑法》第294条第4款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成东 《警学研究》 2021年第1期54-64,共11页
刑法学界就《刑法》第294条第4款的数罪并罚规定是否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存在"肯定说""否定说"和"例外说"之争。经分析不难发现,"肯定说"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例外说"的区分标准也... 刑法学界就《刑法》第294条第4款的数罪并罚规定是否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存在"肯定说""否定说"和"例外说"之争。经分析不难发现,"肯定说"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例外说"的区分标准也存在疑问。相较之下,"否定说"更为合理。"否定说"的合理性论证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准确界定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合理区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成员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彻底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罪数认定 禁止重复评价 罪责刑相适应
下载PDF
论平等在刑法中的地位 被引量:8
7
作者 赖早兴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90,共9页
刑法第四条就适用刑法人人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关于平等在刑法中处于什么位置一直备受争议。关于平等在刑法中的地位,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平等是法律原则还是法律权利;平等是否能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平等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罪责... 刑法第四条就适用刑法人人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关于平等在刑法中处于什么位置一直备受争议。关于平等在刑法中的地位,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平等是法律原则还是法律权利;平等是否能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平等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之间是什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原则 权利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原文传递
兜底型量刑情节的教义学检视——以《贪贿解释》为切入
8
作者 郭秀峰 缪镇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6-81,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条文的第2款、第3款大量存在“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等类似表述,用以确定对应罪名的法定刑幅度,发挥入罪门槛或者法定刑升格条件的作用,但是对于什么样的犯罪事实符合“有其他严重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条文的第2款、第3款大量存在“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等类似表述,用以确定对应罪名的法定刑幅度,发挥入罪门槛或者法定刑升格条件的作用,但是对于什么样的犯罪事实符合“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却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司法解释的指引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在司法层面将“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明晰为具体情节时不应排斥数额情节的加功,同时这类情节指向的犯罪事实应当限缩在责任刑情节的范围内,以契合责任主义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裁量 责任主义 责任刑情节 预防刑情节
下载PDF
无货对开、环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入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董飞武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5,共9页
无货对开、环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是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可否构成犯罪却有不同见解,司法实践中亦判罚不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首先必然侵害了国家发票管理秩序,而是否侵害现实的国家税收利益则未可知。单就侵害国家增值税专用发... 无货对开、环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是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可否构成犯罪却有不同见解,司法实践中亦判罚不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首先必然侵害了国家发票管理秩序,而是否侵害现实的国家税收利益则未可知。单就侵害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秩序而言,无货对开、环开行为亦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纳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处罚范围。以是否侵害国家现实税收利益为界分标准,限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处罚范围,非但放纵了犯罪,还会导致一系列其他问题。具体无货对开、环开行为是否入罪,应根据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做综合判断,并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正确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货对开、环开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处罚范围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原文传递
刑罚退出机制实践运行的原则遵循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伟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3-42,共10页
刑罚退出机制应贯彻于刑事程序运行的全过程,并不局限于刑罚裁量与刑罚执行环节,而应该从刑事立案侦查时就贯彻其中。刑罚退出机制是刑罚规范运行的产物,需要结合刑罚的有限性、必要性和有效性予以审查判断。刑罚退出机制与罪刑法定、... 刑罚退出机制应贯彻于刑事程序运行的全过程,并不局限于刑罚裁量与刑罚执行环节,而应该从刑事立案侦查时就贯彻其中。刑罚退出机制是刑罚规范运行的产物,需要结合刑罚的有限性、必要性和有效性予以审查判断。刑罚退出机制与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法谦抑性和社会相当性等原则存在价值契合,应结合上述原则来夯实刑罚退出机制的理论基石并深刻把握刑罚处罚的审慎性,并在原则背后的价值遵循之中探寻刑罚退出机制的实践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退出 罪刑法定 罪责刑相适应 刑法谦抑 社会相当性
原文传递
适用吸收原则量刑的弊端和解决思路——在刑罚执行中寻找破解司法困局的途径
11
作者 陈超凡 《天津法学》 2019年第4期67-71,共5页
法官在处理数罪并罚案件时,先对各个罪进行量刑,然后按照吸收原则处理,如果其中一个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刑罚时,则其它个罪刑罚被吸收处理。被吸收的刑期无法得到实际执行,导致实际上的罪责刑不相适应。由于吸收原则是... 法官在处理数罪并罚案件时,先对各个罪进行量刑,然后按照吸收原则处理,如果其中一个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刑罚时,则其它个罪刑罚被吸收处理。被吸收的刑期无法得到实际执行,导致实际上的罪责刑不相适应。由于吸收原则是法律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量刑层面上无法解决。如何破解这个实际影响到“罪责刑相适应”量刑原则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难题,寻找新的问题解决思路,即在刑罚执行过程中,通过在减刑条件等方面进行对原判各罪情况的回放,采取一系列的约束处理,可有效解决刑事司法中无法解决的这一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罪并罚 吸收原则 刑罚执行 罪责刑相适应
下载PDF
论我国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立法缺陷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一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虽然我国通过刑法修正案形式对洗钱罪的规定进行了修改,扩大了上游犯罪的范围,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目前我国洗钱罪上游犯罪的立法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且司法实践中对上游犯罪主体洗钱行为的定性不当,有违罪责... 虽然我国通过刑法修正案形式对洗钱罪的规定进行了修改,扩大了上游犯罪的范围,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目前我国洗钱罪上游犯罪的立法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且司法实践中对上游犯罪主体洗钱行为的定性不当,有违罪责刑相一致原则。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应该扩容,同时洗钱罪的原生罪主体也应该纳入洗钱罪主体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钱罪 上游犯罪主体 事后不可罚 上游犯罪范围 罪责刑相一致
下载PDF
论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依据——以刑事和解制度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为视角
13
作者 谢晖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61-163,共3页
刑事和解制度符合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并非对刑法基本原则的背离,是刑法基本原则的一种实现方式。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有着一定的刑事实体法基础,应作为一种新制度和新理念加以确立。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平等适用原则
下载PDF
累犯认定:现实问题、路径选择与技术规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文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95,共13页
我国累犯适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裁量情节适用不确定、裁量基准随意以及裁量过程无章可循,其根源在于如何裁量认定累犯后罪刑罚。累犯后罪刑罚应为责任刑,应以责任刑情节为裁量依据。累犯后罪刑罚的责任刑情节包括不法情节与责任情节。责... 我国累犯适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裁量情节适用不确定、裁量基准随意以及裁量过程无章可循,其根源在于如何裁量认定累犯后罪刑罚。累犯后罪刑罚应为责任刑,应以责任刑情节为裁量依据。累犯后罪刑罚的责任刑情节包括不法情节与责任情节。责任刑情节的裁量规则包括排除无责任事由规则、排除非行为事由规则和排除犯罪构成基本情节规则。裁量确定累犯后罪刑罚时,应先确定基准刑,再根据责任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基准刑原则上不能高于中间刑。多情节并存时,原则上采取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如果存在加重或减轻情节,应遵循先评价从重、加重情节,再评价从轻、减轻情节的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犯 刑罚正当化 责任刑 责任刑情节 裁量规则和方法
原文传递
受贿罪加重情节设置的反思及修正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明明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4-101,共8页
我国受贿罪"数额或情节"的定罪量刑模式引发了数额与情节相融路径的争议,在《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贪贿解释》)将其改造为"数额"标准和"数额+情节"标准之后虽然... 我国受贿罪"数额或情节"的定罪量刑模式引发了数额与情节相融路径的争议,在《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贪贿解释》)将其改造为"数额"标准和"数额+情节"标准之后虽然得以平息,但是,在情节设置和规范适用上仍存在缺陷:预防刑情节设置有突破责任刑限制的风险、不同刑档加重情节的同一化设置以及多情节适用规范的阙如,影响了情节细分刑罚功能的实现。按照并合主义刑罚根据论的逻辑,受贿罪刑罚升格的情节应为责任刑情节,而非预防刑情节。完善和修正《贪贿解释》的上述缺陷,需要重构情节体系并规范情节适用,区分责任刑情节与预防刑情节,将责任刑情节作为升格法定刑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加重情节 责任刑 预防刑
下载PDF
论死刑案件的量刑
16
作者 周颖 余双彪 《行政与法》 2013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死刑制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把握好死刑案件的量刑,对于实现罪责刑均衡进而实现刑事法治至关重要。死刑案件的量刑应秉持责任主义观念,以责任刑制约预防刑,综合考虑量刑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 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死刑制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把握好死刑案件的量刑,对于实现罪责刑均衡进而实现刑事法治至关重要。死刑案件的量刑应秉持责任主义观念,以责任刑制约预防刑,综合考虑量刑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追求个案量刑的综合平衡,并辅之以隔离式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改善当前死刑案件的审理现状和量刑情况,严格控制和审慎适用死刑,以实现司法的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 责任刑 预防刑 效果 程序
下载PDF
从定罪免刑到免刑免罪:论刑罚对犯罪认定的制约 被引量:17
17
作者 姜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31,共14页
免除处罚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并无预防的必要性,司法实践中的定罪免刑并不具有正当性,把被告人贴上犯罪标签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带来司法实践中的"和稀泥",也无助于实现刑罚目的。免刑免罪立足于以刑制罪理论,主张当行为人... 免除处罚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并无预防的必要性,司法实践中的定罪免刑并不具有正当性,把被告人贴上犯罪标签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带来司法实践中的"和稀泥",也无助于实现刑罚目的。免刑免罪立足于以刑制罪理论,主张当行为人的行为应当免除处罚时,就不具有刑事政策意义上预防的必要性,这是预防刑视域下的无罪判断,应当成为刑法中的罪责阻却事由。当代刑法解释论应当重视刑事政策意义上预防的必要性,确立免刑免罪的解释理念。免罪免刑需要公、检、法等机关在不同诉讼环节分别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与无罪判决等处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刑免罪 以刑制罪 标签理论 预防刑 责任刑
下载PDF
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易明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 ,针对国内外刑事立法上老年人犯罪主体年龄、责任能力、处罚作了深入探讨 。
关键词 老年人 年龄 责任能力 处罚 刑事立法
下载PDF
数罪并罚制度的实践难题及完善对策——来自浙江省金华地区的情况报告
19
作者 李克勤 魏迪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数罪并罚是我国刑法适用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当代世界各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数罪并罚制度在实践运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法院判决处理数罪时不并罚、少并罚的现象相当普遍;对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同种... 数罪并罚是我国刑法适用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当代世界各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数罪并罚制度在实践运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法院判决处理数罪时不并罚、少并罚的现象相当普遍;对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同种数罪的是否实行并罚,存在分歧;普通犯罪与同类别特殊犯罪并存时,数罪并罚难以切实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数罪并罚情形下对于犯罪人能否适用缓刑,看法不一;对数罪并罚案件中自首、立功等情节评价不一,做法参差不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数罪并罚的要件,适当运用并罚的原则与方法,具体领会数罪并罚制度的本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罪并罚 罪责刑相适应 刑罚适用
下载PDF
广义抑或狭义:身份犯中身份概念的再界定——以身份的本质为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啸天 《人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137-166,共30页
我国刑法理论采取广义的身份概念。在德日刑法学之中,出现了联系特别义务来限定身份内涵的狭义的身份概念。广狭义身份概念的对立是刑法学日益实质化的一个缩影。经探讨可知,以特别义务限定身份的狭义的身份概念不应当被采纳,联系法益... 我国刑法理论采取广义的身份概念。在德日刑法学之中,出现了联系特别义务来限定身份内涵的狭义的身份概念。广狭义身份概念的对立是刑法学日益实质化的一个缩影。经探讨可知,以特别义务限定身份的狭义的身份概念不应当被采纳,联系法益与期待可能性、预防必要性,即违法与可罚的责任来实质性地看待身份的理论路径是合理的。身份的本质或者是法益侵害的事实前提,或者是与期待可能性、预防必要性有关的事实前提。这一本质观,能够清晰界定身份的概念、身份犯的范围,以及解决身份犯的共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 狭义 身份的本质 违法 可罚的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