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0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 被引量:37
1
作者 董秀芳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共7页
“于/於”是古汉语中的常用虚词,以往的一些研究著作中描写了“于/於”的多种用法,本文则对“于/於”的看似纷繁复杂的用法提出一种概括,指出“于/於”从语义上看,是古汉语中非受事成分的标志,可以用来引进除典型受事以外的任何与... “于/於”是古汉语中的常用虚词,以往的一些研究著作中描写了“于/於”的多种用法,本文则对“于/於”的看似纷繁复杂的用法提出一种概括,指出“于/於”从语义上看,是古汉语中非受事成分的标志,可以用来引进除典型受事以外的任何与动词有关的名词性成分。从句法上看,“于/於”是非宾语名词性成分的标记,动词与“于/於+名词性成分”构成的不是中心语与补足语形成的最低层次的动词短语,而是更高一级的动词短语,“于/於+名词性成分”充当的是附加语。“于/於”的存在表明在上古汉语中宾语与非宾语的区分是十分重要的。“于/於”的功能在后代的衰落促进了汉语各种语义格标记的兴起以及动宾式复合词的词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及物性 宾语 介词
下载PDF
英语介词多义研究之我见——over例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黄月华 白解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7,共4页
英语介词的多义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over现有研究中的主要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个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新模式。这个模式试图为介词义项的区分与描写,特别是为介词义项之间关系的解释提出更为合理... 英语介词的多义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over现有研究中的主要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个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新模式。这个模式试图为介词义项的区分与描写,特别是为介词义项之间关系的解释提出更为合理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多义 意象图式 共时与历时研究
下载PDF
时处介词“从”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马贝加 徐晓萍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7-21,共5页
介词“从”可以引进处所、时间、范围、对象和方式,本文主要论述时处介词“从”的由来和发展。“从”存表示处所时,具有四种功能:1.经由、2.始发点、3.所在处、4.方向。笔者认为,“从”获得表示经由的功能,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当它获... 介词“从”可以引进处所、时间、范围、对象和方式,本文主要论述时处介词“从”的由来和发展。“从”存表示处所时,具有四种功能:1.经由、2.始发点、3.所在处、4.方向。笔者认为,“从”获得表示经由的功能,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当它获得表示经由的功能时,它成为“自”的同义词,然后与之同义同向发展,获得表示始发点的功能。“从”之获得表示处所的功能,成为“于、在”的同义训,足它自身继续语法化的结果,具体地说是它所处的语义结构发展的结果。当它成为“于、存”的同义词之后,又成为“向”的同义词。因为在汉语史上,“向”也曾具有表示处所的功能。这也是同义同向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产生 发展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EFL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介词at——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建生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5期51-53,56,共4页
介词是英语中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类.但是,根据语料库统计的数字,英语语篇中所使用的介词总教的90%集中在频率最高的14个介词.如果英语学习者掌握了这些高频介词的用法,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英语中绝大多数介词的用法.因此,确切了解学生... 介词是英语中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类.但是,根据语料库统计的数字,英语语篇中所使用的介词总教的90%集中在频率最高的14个介词.如果英语学习者掌握了这些高频介词的用法,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英语中绝大多数介词的用法.因此,确切了解学生对介词的使用情况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语料库为数据来源,研究学生作文中介词at的用法,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EFL 学生英语作文 介词 剑桥英语考试 at 语料库
下载PDF
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 被引量:21
5
作者 马贝加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5,共7页
在现代汉语中,单音介词几乎都是从动词发展而来的,单音介词和动词之间有来源关系和大面积的兼类现象。语言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如何辨析一个动词的语法化程度,使用什么方法、依据什么标准确认某个词的介诃性质?笔者... 在现代汉语中,单音介词几乎都是从动词发展而来的,单音介词和动词之间有来源关系和大面积的兼类现象。语言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如何辨析一个动词的语法化程度,使用什么方法、依据什么标准确认某个词的介诃性质?笔者主张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不同的区分方法和标准。为此,本文提出义素分析、语义结构分析和次类比较三种方法,以此来认识语法化的阶段,确定历史发展过程中动词和介词在词义、功能方面的区别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介词 汉语 语法化 义素分析 语义结构 次类比较 历时 共时
原文传递
“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蕊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8-63,71,共7页
介词“对于、关于、至于”都具有话题标记功能和相应的篇章衔接功能,但同中有异。本文首先考察了“对于、关于、至于”充当话题标记的功能及其在语义上的异同,然后考察了这3个介词标记的话题具有的篇章衔接功能。
关键词 介词 标记 语篇 衔接
下载PDF
“V向……”和“V往……” 被引量:21
7
作者 方绪军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4,共8页
本文讨论“V向……”和“V往……”这两种格式在V的选择、“V向”和“V往”的后续成分以及它们与宾语的语义关系等方面的差异 ,指出“向”主要是引出V的方向 ,而“往”则是引出V的方向兼终点。
关键词 格式 “V向……” “V往……” 语义关系 动词 介词 宾语
原文传递
汉语介词的隐现与论元标识功能的转换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借鉴格语法、配价语法以及论元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探讨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研究发现:标识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的介词一般不能省略.状况论元在句中处于状语或补语位置上时,介词一般不能省略.... 本文借鉴格语法、配价语法以及论元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探讨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研究发现:标识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的介词一般不能省略.状况论元在句中处于状语或补语位置上时,介词一般不能省略.可以省略介词的情况有:标识客事论元的介词"对、对于"可以省略;状况论元通过话题化或述题化等手段变换话题或宾语的位置上时,介词一般要省略;数量论元一般不用介词标识;标识时间论元的介词往往可以省略;框式介词的前项一般可以省略.介词省略后,论元角色仍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原因在于采用了其他的手段,以补偿介词的标识功能:表示时间和数量的词语本身含有较为固定的论元角色,因此时间论元和数量论元一般不用介词标识.标识处所、源点、终点、时间、原因/目的等论元的框式介词中的前项省略后,框式介词的标识功能就全部转移到了后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现代汉语 格语法 配价语法 论元理论 标识功能
下载PDF
介词虚化与“V+介+Np”的述宾化趋势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华东 蒋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受介词进一步虚化的影响,"V+介+Np"带有述宾结构的特征,并对汉语的语法结构体系产生影响。本文从汉语双音化和介词产生后附趋势考察"V+介+Np"结构从述补到述宾的发展过程,说明"V+介+Np"述宾化是在其他结... 受介词进一步虚化的影响,"V+介+Np"带有述宾结构的特征,并对汉语的语法结构体系产生影响。本文从汉语双音化和介词产生后附趋势考察"V+介+Np"结构从述补到述宾的发展过程,说明"V+介+Np"述宾化是在其他结构的类推和挤压下形成的,在发展和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虚化 双音化 后附 述宾化
下载PDF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以at-on-in为例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勃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59-362,共4页
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 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at-on-in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它们的原型义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空间隐喻 认知理据 意象图式
下载PDF
山东栖霞方言中表示处所/时间的介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翠香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本文探讨栖霞方言表示处所/时间的介词"跟/着儿"与"待"在语义及语法上的差异,指出两者有"使然"与"非使然"之别。
关键词 山东 栖霞方言 介词 处所 时间 语义差异 语法差异 胶辽官话 “使然” “非使然”
原文传递
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创新分析——基于黑龙江仁发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闵继胜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59,共10页
为了实现农业纯收入最大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将优质的要素配置于农业生产,形成经营规模、风险承受力、资金实力、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优势,具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动力和收益分享能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优化投入结构... 为了实现农业纯收入最大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将优质的要素配置于农业生产,形成经营规模、风险承受力、资金实力、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优势,具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动力和收益分享能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优化投入结构、提升要素利用效率、改进农业技术和耕作模式,可以实现农业经营收益的增加。黑龙江仁发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不仅证实了这一基本判断,而且表明大面积的耕地、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产地环境质量等是模式创新的前置条件。因此,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克服大规模经营前期的成员信任危机,营造良好的产地环境,突破资金瓶颈,应成为政府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经营主体 经营模式 前置条件 农业收入
原文传递
介词“自/从”历时考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鸿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文章调查了古汉语的多部重要文献典籍中的介词“自”和“从”,在描写与统计的基础上发现:表示时间、处所起点的介词“自”和“从”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特别是时间介词“自”同处所介词“自”的对比,证明了“从”代替“自”是从处所的起... 文章调查了古汉语的多部重要文献典籍中的介词“自”和“从”,在描写与统计的基础上发现:表示时间、处所起点的介词“自”和“从”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特别是时间介词“自”同处所介词“自”的对比,证明了“从”代替“自”是从处所的起点始,萌芽于上古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古汉语
下载PDF
介词“于”的起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玉金 《汉语学报》 2009年第4期16-22,共7页
介词"于"、"於"、"乎"应是同一个词的三种不同书写形式。介词"于"是由"往"义动词"于"虚化而来的。"往"义动词"于"在甲骨文中比较常见,主要有两种,即&... 介词"于"、"於"、"乎"应是同一个词的三种不同书写形式。介词"于"是由"往"义动词"于"虚化而来的。"往"义动词"于"在甲骨文中比较常见,主要有两种,即"名词+于+处所名词"中的"于"和"使/令/呼+名词+于+处所名词"中的"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动词 “于”介词
下载PDF
“除”类介词及“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昌来 朱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101,共11页
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考察"除"类介词和"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除"类介词包括"除、除了、除去、除掉、除却、除开、除着"等,产生时代各不相同,从春秋战国直到现代才完成"除"... 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考察"除"类介词和"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除"类介词包括"除、除了、除去、除掉、除却、除开、除着"等,产生时代各不相同,从春秋战国直到现代才完成"除"类介词的语法化历程;"除"类介词跟方位词"外/以外/之外/而外"搭配构成"除"类介词框架,各个"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也从魏晋南北朝延续到当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介词框架 语法化
下载PDF
商务英语中某些误译 被引量:16
16
作者 倪士荣 《中国科技翻译》 1998年第3期28-31,共4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正方兴未艾,规模日益扩大,联系日益频繁。作为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手段——商务英语,其作用也就日见重要了。要提高商务英语特别是函电的翻译质量,注意商务英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正方兴未艾,规模日益扩大,联系日益频繁。作为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手段——商务英语,其作用也就日见重要了。要提高商务英语特别是函电的翻译质量,注意商务英语中语法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tech ENGLISH preposition TRANSLATION
下载PDF
与双宾语结构形同质异的两类结构 被引量:17
17
作者 满在江 《语言科学》 2004年第3期79-88,共10页
“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之类结构和V_(索取)+NP_2+NP_3结构是双宾结构,还是单宾结构?这两类结构因与典型的双宾语句形式相同而引起较大的争议。满在江(2003)认为:双宾语结构是基础生成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格位分别由一个空介词和一个... “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之类结构和V_(索取)+NP_2+NP_3结构是双宾结构,还是单宾结构?这两类结构因与典型的双宾语句形式相同而引起较大的争议。满在江(2003)认为:双宾语结构是基础生成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格位分别由一个空介词和一个空动词赋予。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两类同型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之类结构不是双宾语结构,该结构是语法化的结果;又从句法的角度,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索取类动词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通过与“给予”类双宾语结构的比较,本文认为V_(索取)+NP_2+NP_3结构应被看作是单宾语结构,其在句法和语义上都有不同于典型双宾语结构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结构 汉语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生成语法理论 句法
下载PDF
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 被引量:15
18
作者 喻遂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甲骨文“在”字常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的对象,从词义上讲已无存在义,从语法上讲已很难将“在”字和动词点断而各自独立,其用法和表引进对象的介词“于”相同,应该承认这些“在”字已是介词,“在”字动词和介词的分化,在商代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 甲骨文 “在” 介词 古代语法
下载PDF
长沙方言的介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小克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1-339,共9页
文章通过与北京话介词的比较,确定了长沙方言介词的数量和类型,并全面描写了长沙方言的22 个介词。
关键词 长沙方言 介词 北京话 描写 文章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副词教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齐春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3期8-13,共6页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的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单纯的词语释义常常导致学生在使用上出现各种偏误。从语言类型学的分析角度看,语气副词的分布具有位置灵活的共性。在功能上,语气副词具有突出信息焦点,指明预设和篇章衔接等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的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单纯的词语释义常常导致学生在使用上出现各种偏误。从语言类型学的分析角度看,语气副词的分布具有位置灵活的共性。在功能上,语气副词具有突出信息焦点,指明预设和篇章衔接等作用。针对学生使用语气副词的偏误,教师讲解应注重四个切入点:预设、焦点、语用环境和篇章衔接。在导入和操练上,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作指导,会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预设 焦点 语境 任务型教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