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立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距今约 8000—5000年间, 辽西区史前社会由最初分散的村落组织, 到出现部落, 再到出现酋邦, 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之所以如此, 主要应归因于该地区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人口的迅猛增长。红山文化晚期, 正值辽西区... 距今约 8000—5000年间, 辽西区史前社会由最初分散的村落组织, 到出现部落, 再到出现酋邦, 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之所以如此, 主要应归因于该地区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人口的迅猛增长。红山文化晚期, 正值辽西区史前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顶峰阶段, 但超限度的人口密度以及高强度的粗放式农业生产, 使得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难负重荷。加之距今5000年前后出现的降温事件, 最终使得人口大批迁离, 酋邦社会解体, 史前社会重新开始以较低层次的组织来维持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区 史前社会 社会发展进程
下载PDF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过程中政治权力的演变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祖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7-31,共5页
我国史前社会在黄帝时期就已进入酋邦阶段 ,并开始结成松散的酋邦联盟。随着原始政治经济的发展 ,联盟所跨地域延及整个黄河中下游。联盟内的政治权力结构具有宝塔型的集权的特点。由于酋邦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和原始政治有了明显不同于氏... 我国史前社会在黄帝时期就已进入酋邦阶段 ,并开始结成松散的酋邦联盟。随着原始政治经济的发展 ,联盟所跨地域延及整个黄河中下游。联盟内的政治权力结构具有宝塔型的集权的特点。由于酋邦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和原始政治有了明显不同于氏族部落时期的新发展 ,酋邦联盟最高首领职位的禅让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禅让制和世袭制冲突和斗争的过程 ,这一过程反映了前国家王权时期的一些政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社会 国家起源 原始政治 酋邦联盟 禅让制 世袭制
下载PDF
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建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26,147,共14页
复杂化是社会在其生存基础、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平等社会向等级社会过渡的一种进程。这是史前社会一种全球性的趋势,造成这一趋势最基本的动力是人口压力,它迫使群体采取强化食物生产、从事战争或贸易等直接... 复杂化是社会在其生存基础、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平等社会向等级社会过渡的一种进程。这是史前社会一种全球性的趋势,造成这一趋势最基本的动力是人口压力,它迫使群体采取强化食物生产、从事战争或贸易等直接刺激复杂化出现的措施。复杂化的实现手段是对包括经济权力、军事权力、思想意识在内的几种主要的权力的控制来达到的。它在考古学上的表现形式则是:聚落的人口、规模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墓葬的规模与差异;显赫物品的空间分布;仪式性建筑的规模;世袭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社会 复杂化 理论探索
原文传递
史前社会研究与人类历史的新奠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类学指向
4
作者 王莅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4,共10页
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开始将历史视为人类的创造物,并且将历史创造的基础追溯至以古希腊罗马为基础的古典文明,以此产生出蔚然壮观的资产阶级历史编纂。但本文的研究旨在证明,将古典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现实诉求和意识形态... 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开始将历史视为人类的创造物,并且将历史创造的基础追溯至以古希腊罗马为基础的古典文明,以此产生出蔚然壮观的资产阶级历史编纂。但本文的研究旨在证明,将古典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现实诉求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所致;而马克思通过史前社会研究,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为何要在近代社会重返古典文明、古典文明是否为人类社会确立了历史基础、史前文化如何在历史基础上超越古典文明等重要问题,最终将史前社会确立为人类历史的新奠基。这不仅揭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而且还开启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类学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史前社会 人类历史 共产主义 古典文明
原文传递
井头山遗址在世界史前史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童杰 龚缨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141,160,共6页
距今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是中国现今所知最早的贝丘遗址。它不仅为深入研究史前全球海平面的升降过程提供了难得的材料,而且也为研究世界史前史提供了珍贵的实例。井头山遗址表明,当时浙江沿海曾经生活着一批“滨海狩猎-采集-渔捞者”... 距今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是中国现今所知最早的贝丘遗址。它不仅为深入研究史前全球海平面的升降过程提供了难得的材料,而且也为研究世界史前史提供了珍贵的实例。井头山遗址表明,当时浙江沿海曾经生活着一批“滨海狩猎-采集-渔捞者”,他们已经利用独木舟之类的“早期水上航行器”在附近的浅海上活动。史前浙江文化的璀璨全图,就是由包括贝丘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共同构成的。井头山遗址还表明,中华文明在来源上来说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头山遗址 贝丘遗址 史前社会 滨海狩猎-采集-渔捞者
下载PDF
古埃及那尔迈调色板的社会记忆功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子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71,共10页
那尔迈调色板是古埃及前王朝末期的重要物件之一。由于那尔迈调色板考古出土环境混乱,学界关于其浮雕的解释各异。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那尔迈调色板及其浮雕不仅用集中的肖像文字同时描绘了前王朝时期的战争和仪式现象,... 那尔迈调色板是古埃及前王朝末期的重要物件之一。由于那尔迈调色板考古出土环境混乱,学界关于其浮雕的解释各异。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那尔迈调色板及其浮雕不仅用集中的肖像文字同时描绘了前王朝时期的战争和仪式现象,还对前王朝时期的文字、文化观念、手工业等发展过程进行了广泛概括,更对埃及与外界交往和初生统一国家社会状态做了历时性记录。可以说,那尔迈调色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埃及 那尔迈调色板 前王朝时期 王权 社会记忆
下载PDF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建墩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缺乏自我更新调整以及应变能力。中原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并被政治化、礼制化,从而形成繁复的丧葬、祭祀礼仪制度。中原的礼治策略是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政治治理方式,具有集体取向,其导向为一种道德政治。这种以内聚力、集体协作、伦理道德取向为特征的礼治,更容易整合各族群进而凝聚成更高级的政治团体,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社会 礼制 宗教 文明化 道德政治
下载PDF
伦理视域中史前艺术的意义——以图腾艺术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明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0-53,共4页
史前艺术是一种缺乏独立审美特性的艺术,它对于史前社会有着直接的伦理意义。这种伦理意义在图腾艺术上有着集中的体现,与图腾制度相融合的艺术,有助于个体身份的明确、群体秩序的构建,对于史前人类进入一种有秩序的社会形态,完成由自... 史前艺术是一种缺乏独立审美特性的艺术,它对于史前社会有着直接的伦理意义。这种伦理意义在图腾艺术上有着集中的体现,与图腾制度相融合的艺术,有助于个体身份的明确、群体秩序的构建,对于史前人类进入一种有秩序的社会形态,完成由自然状态向文明状态的转化,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艺术 图腾 伦理 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理论视阈的时空转向研究
9
作者 王亚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4-20,共7页
马克思晚年研究主要以笔记和书信的形式呈现出关于前资本主义与非西方社会在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双重转向。在时间维度层面,马克思采用逻辑推定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资本主义批判为基点,追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和未来预测;在空间维... 马克思晚年研究主要以笔记和书信的形式呈现出关于前资本主义与非西方社会在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双重转向。在时间维度层面,马克思采用逻辑推定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资本主义批判为基点,追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和未来预测;在空间维度层面,马克思则以历史地理发展多样性为前提,将通向共产主义的可能性方案由西欧资本主义转向俄国农村公社。理论视阈的时空转向将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与空间性纳入马克思对历史规律的论证中,它证实了马克思所阐释的历史规律只能产生于具体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空间的引入开启了解释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关系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社会 农村公社 东方社会 历史规律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10
作者 郭咔咔 邓远萍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完全自由和平等。史前社会的平等观、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和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观 史前社会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下载PDF
太湖流域史前社会的礼器与礼制
11
作者 王书敏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32,共8页
史前太湖流域,礼器出现在社会初步分化的崧泽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时期已经是一个分层的复杂社会,社会成员分化成为不同的等级、阶层,与此相适应,太湖流域史前社会出现了陶质、石质和玉质三种不同质地的礼器,并有着比较严格的使用制度,太... 史前太湖流域,礼器出现在社会初步分化的崧泽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时期已经是一个分层的复杂社会,社会成员分化成为不同的等级、阶层,与此相适应,太湖流域史前社会出现了陶质、石质和玉质三种不同质地的礼器,并有着比较严格的使用制度,太湖流域史前社会的礼仪制度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史前社会礼器 礼制
下载PDF
岭南石器研究的新趋势
12
作者 刘锁强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通过石器研究来认识史前社会,是目前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的研究理念与发展趋势。本文分别从两类研究来探讨石器与远古人类社会的关系:一类是从石器所反映的信息来获取对早期人类栖居形态与古人类行为的认识;一类是纵向比较不同时期石器技... 通过石器研究来认识史前社会,是目前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的研究理念与发展趋势。本文分别从两类研究来探讨石器与远古人类社会的关系:一类是从石器所反映的信息来获取对早期人类栖居形态与古人类行为的认识;一类是纵向比较不同时期石器技术等信息来获得对于社会进步方面的认识。同时,结合广东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材料来分析岭南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栖居形态、适应行为及阶段性社会进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古人类 岭南 远古社会
下载PDF
从玉器到聚落——凌家滩实践与区域史前社会的构建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卫红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35,共20页
凌家滩是长江下游社会复杂化阶段最重要的遗址之一,三十余年的工作历程反映出考古研究的阶段性变化与学科发展、工作思路的辨证关系。遗址的考古工作从偶然发现到玉器的热点研究,再到瓶颈期和从玉器到聚落的思路转变,展示了一个遗址的... 凌家滩是长江下游社会复杂化阶段最重要的遗址之一,三十余年的工作历程反映出考古研究的阶段性变化与学科发展、工作思路的辨证关系。遗址的考古工作从偶然发现到玉器的热点研究,再到瓶颈期和从玉器到聚落的思路转变,展示了一个遗址的考古研究如何从局部走向整体、从器物走向社会的过程。特别是近十年的凌家滩实践,在“探寻活着的世界”目标引导下,通过大范围的区域系统调查、不留空白的钻探等“织网”方式,以及方法、技术的运用和更新,在构建区域史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得到了一定的教训,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聚落 凌家滩实践 信息关系构建 区域史前社会
原文传递
试论恩格斯的史前社会理论
14
作者 韩泽栋 周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8-24,共7页
恩格斯在以往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晚年马克思特别是其《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思路,写作了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研究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前社会理论,完善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研究中,恩格斯提出... 恩格斯在以往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晚年马克思特别是其《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思路,写作了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研究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前社会理论,完善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研究中,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关于史前社会历史分期的方法论原则;依据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史前社会的结构;系统地阐明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通过对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原始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比较,证明了东方农村公社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史前社会理论 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下载PDF
论东方史前“女神”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子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2-16,27,共6页
如果对史前女神现象按地域进行比较研究,可有东方女神和西方女神之说;从时间序列上看,东方女神的问世又晚于西方女神。这一从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女神”崇拜现象,与当时人类婚姻、生育、生产、文化等现实生活... 如果对史前女神现象按地域进行比较研究,可有东方女神和西方女神之说;从时间序列上看,东方女神的问世又晚于西方女神。这一从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女神”崇拜现象,与当时人类婚姻、生育、生产、文化等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东西方女神,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崇拜方式,不存在相互影响乃至传承关系。它展现的是对苍天的乞求,反映的是当时作为弱势群体的人类面临生存挑战的无奈。这种相对独立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原始宗教崇拜和信仰,曾经占据史前社会原始先民的文化精神世界长达二三万年。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女神崇拜又与巫术活动相掺杂,构成了文明起源的主要因素,对推动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过渡起到了其他文明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女神 史前社会 崇拜 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