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CVD法低温沉积多晶硅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邱春文 石旺舟 黄羽中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在玻璃衬底上采用常规的PECVD法在低温(≤400℃)条件下制得大颗粒(直径>100nm)、择优取向(220)明显的多晶硅薄膜。选用的反应气体为SiF4和H2混合气体。加入少量的SiH4后,沉积速率提高了近10倍。分析认为,在低温时促使多晶硅结构形成... 在玻璃衬底上采用常规的PECVD法在低温(≤400℃)条件下制得大颗粒(直径>100nm)、择优取向(220)明显的多晶硅薄膜。选用的反应气体为SiF4和H2混合气体。加入少量的SiH4后,沉积速率提高了近10倍。分析认为,在低温时促使多晶硅结构形成的反应基元应是SiFmHn(m+n≤3),而不可能是SiHn(n≤3)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法 多晶硅薄膜 低温沉积 太阳能电池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下载PDF
金属铝诱导低温晶化非晶硅薄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晟 夏冬林 +1 位作者 徐慢 赵修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共3页
采用PECVD法在镀铝的玻璃衬底上生长非晶硅薄膜,然后样品在氮气气氛下温度为500℃的条件下退火,成功地将非晶硅薄膜转化为多晶硅薄膜。利用XRD、RAMAN、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铝膜厚度的非晶硅薄膜诱导晶化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铝... 采用PECVD法在镀铝的玻璃衬底上生长非晶硅薄膜,然后样品在氮气气氛下温度为500℃的条件下退火,成功地将非晶硅薄膜转化为多晶硅薄膜。利用XRD、RAMAN、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铝膜厚度的非晶硅薄膜诱导晶化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铝膜厚度较厚的样品在500℃下退火1 h晶化为较好的多晶硅薄膜,而铝膜较薄的样品热处理后仍为非晶硅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诱导晶化 低温晶化 非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
下载PDF
利用HWCVD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多晶硅薄膜 被引量:6
3
作者 常艳 陈官壁 +1 位作者 汪雷 杨德仁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478,共4页
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ot Wi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WCVD),采用间歇供应硅烷气体,持续通入氢气的方式控制硅薄膜的生长,发现该方法在有机衬底上生长的薄膜结构为多晶相占主导地位。此外,研究了不同间歇周期条件下薄膜的形貌... 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ot Wi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WCVD),采用间歇供应硅烷气体,持续通入氢气的方式控制硅薄膜的生长,发现该方法在有机衬底上生长的薄膜结构为多晶相占主导地位。此外,研究了不同间歇周期条件下薄膜的形貌和结构,并对生长机理进行了解释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多晶硅薄膜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太阳电池
下载PDF
提高多晶Si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途径 被引量:5
4
作者 彭英才 姚国晓 +1 位作者 马蕾 王侠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4期187-192,197,共7页
多晶Si薄膜对可见光进行有效地吸收、光照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被公认为是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光伏器件材料。以提高多晶Si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为主线,介绍了增大晶粒尺寸以增加载流子迁移率、进行表面和体内钝化以减少复合中心、设计p-... 多晶Si薄膜对可见光进行有效地吸收、光照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被公认为是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光伏器件材料。以提高多晶Si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为主线,介绍了增大晶粒尺寸以增加载流子迁移率、进行表面和体内钝化以减少复合中心、设计p-i-n结构以增加光收集效率、制作绒面结构以提高对入射光的吸收效果、改进电池结构以谋求最大效率等工艺措施;综述了近5年来多晶Si薄膜电池在材料生长、结构制备和性能参数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Si薄膜 大晶粒 氢钝化 p-i-n结构 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下载PDF
基于PECVD制备多晶硅薄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晓锋 温殿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51-1154,共4页
基于PECVD以高纯S iH4为气源研究制备多晶硅薄膜,在衬底温度550℃、射频(13.56MHz)电源功率为20W直接沉积获得多晶硅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多个样品薄膜的结晶情况及形貌进行分析,薄膜结晶粒取向均为... 基于PECVD以高纯S iH4为气源研究制备多晶硅薄膜,在衬底温度550℃、射频(13.56MHz)电源功率为20W直接沉积获得多晶硅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多个样品薄膜的结晶情况及形貌进行分析,薄膜结晶粒取向均为<111>、<220>、<311>晶向。对550℃沉积态薄膜在900℃、1100℃时进行高温退火处理,硅衍射峰明显加强。结果表明,退火温度越高,退火时间越长,得到多晶硅薄膜表面晶粒趋于平坦,择优取向为<111>晶向,晶粒也相对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 多晶硅薄膜 晶粒 退火
下载PDF
SSP衬底上多晶硅薄膜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郜小勇 卢景霄 +2 位作者 李仲明 许颖 励旭东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39-41,共3页
从简化步骤、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 ,采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RTCVD)法在低纯颗粒带硅 (SSP)衬底上制备出了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测试结果表明 ,实验室制备的无钝化、无减发射膜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获得了 3 .5 7%的转换效率 .并在此基... 从简化步骤、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 ,采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RTCVD)法在低纯颗粒带硅 (SSP)衬底上制备出了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测试结果表明 ,实验室制备的无钝化、无减发射膜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获得了 3 .5 7%的转换效率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氢钝化、减反射、快速生长和隔离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带硅 热化学 气相沉积 多晶硅薄膜 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氢钝化 快速生长
下载PDF
用金属诱导准分子激光晶化法制备多晶硅薄膜 被引量:4
7
作者 廖燕平 邵喜斌 +4 位作者 吴渊 骆文生 付国柱 荆海 马凯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晶化方法———金属诱导准分子激光晶化法(MI ELA)。该方法在制备多晶硅(p Si)薄膜中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用镍金属诱导方法(MIC)通过热退火形成NiSi2;第二步是再通过准分子激光退火方法(ELA)晶化形成p Si。通过用XRD、R... 提出了一种新的晶化方法———金属诱导准分子激光晶化法(MI ELA)。该方法在制备多晶硅(p Si)薄膜中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用镍金属诱导方法(MIC)通过热退火形成NiSi2;第二步是再通过准分子激光退火方法(ELA)晶化形成p Si。通过用XRD、Raman与SEM测试,研究了p Si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特征。研究发现,MI ELA方法制备的p Si与传统的ELA方法和MIC方法相比在形貌上不一样,而且从XRD的特征峰强度可以看出在结晶度上有进一步提高。这个结果源于用MIC方法形成的且与c Si晶格匹配的NiSi2在ELA中起到晶核的作用。这种晶化方法说明,在ELA中,晶粒生长不再仅仅依赖于熔融非晶硅和氧化物表面上残存的随机的固体a Si作为成核媒介。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供晶粒稳定生长条件,而且也可能使获得更大晶粒粒度的激光晶化能量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金属诱导-准分子激光晶化 NiSi2
下载PDF
Selected area laser-crystallized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s by a pulsed Nd:YAG laser with 355 nm wavelength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春艳 刘超 +3 位作者 艾斌 赖键钧 邓幼俊 沈辉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8-52,共5页
Selected area laser-crystallized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Si)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by the third harmonics (355 nm wavelength) generated by a solid-state pulsed Nd:YAG laser.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400 nm t... Selected area laser-crystallized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Si)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by the third harmonics (355 nm wavelength) generated by a solid-state pulsed Nd:YAG laser.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400 nm thick films after laser irradiation were analyzed. Raman spectra show that film crystallinity is improved with in- crease of laser energy. The optimum laser energy density is sensitive to the film thickness. The laser energy density for efficiently crystallizing amorphous silicon films is between 440-634 mJ/cm^2 for 300 nm thick films and between 777-993 mJ/cm^2 for 400 nm thick films. The optimized laser energy density is 634, 975 and 1571 mJ/cm^2 for 300, 400 and 500 nm thick film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s Nd:YAG laser laser crystallization
原文传递
铝诱导多晶硅薄膜的制备与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慢 夏冬林 +1 位作者 杨晟 赵修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0,共3页
利用PECVD设备在普通玻璃基片上沉积a-Si薄膜,采用铝诱导晶化法(AIC)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快速退火处理制备出poly-Si薄膜。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对a-Si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XRD、Raman、SEM等测试手段对薄膜的结构、形貌进... 利用PECVD设备在普通玻璃基片上沉积a-Si薄膜,采用铝诱导晶化法(AIC)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快速退火处理制备出poly-Si薄膜。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对a-Si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XRD、Raman、SEM等测试手段对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膜的厚度为1μm时,在450℃下退火10 min,薄膜样品开始向poly-Si薄膜转变,并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增加,晶化程度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诱导晶化 多晶硅薄膜 非晶硅薄膜
下载PDF
线形同轴耦合微波等离子体诊断及硅薄膜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慧 吴爱民 +3 位作者 张文兰 陆文琪 秦福文 董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3-426,共4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线形同轴耦合大面积微波等离子体源,针对该新型等离子体源放电空间等离子密度及分布的不明确性,利用朗缪尔单探针法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下该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密度及空间分布情况。以微波功率,氢氩总流量(氢氩流量比为3... 开发了一种新型线形同轴耦合大面积微波等离子体源,针对该新型等离子体源放电空间等离子密度及分布的不明确性,利用朗缪尔单探针法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下该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密度及空间分布情况。以微波功率,氢氩总流量(氢氩流量比为3∶1)和距石英管的距离Z为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探究了宏观放电参量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该型等离子体源的电子密度均在1010cm-3以上。其次,诊断了在距石英管Z为14 cm处,等离子体参数沿空间水平的分布情况,探究薄膜的最佳沉积区域。最后,根据等离子诊断情况进行硅薄膜的沉积,由XRD结果表明薄膜为多晶结构,拉曼光谱显示沉积硅薄膜晶化率均在92%以上,沉积速率在8 n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同轴耦合微波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诊断 电子密度 多晶硅薄膜 拉曼 XRD
下载PDF
石墨衬底上具有(220)/(400)择优取向多晶硅薄膜的制备及性质(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辛雅焜 陈诺夫 +6 位作者 吴强 白一鸣 陈吉堃 何海洋 李宁 黄添懋 施辉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53-4158,共6页
在石墨衬底上分别制备了具有(220)和(400)择优取向的多晶硅薄膜。首先利用磁控溅射技术直接在石墨衬底上制备非晶硅薄膜层,以及先制备Zn O过渡层,再在Zn O过渡层上制备非晶硅薄膜层;然后采用快速退火法对非晶硅薄膜晶化,使其形成多晶硅... 在石墨衬底上分别制备了具有(220)和(400)择优取向的多晶硅薄膜。首先利用磁控溅射技术直接在石墨衬底上制备非晶硅薄膜层,以及先制备Zn O过渡层,再在Zn O过渡层上制备非晶硅薄膜层;然后采用快速退火法对非晶硅薄膜晶化,使其形成多晶硅薄膜籽晶层。XRD测试表明,未引入Zn O过渡层的多晶硅薄膜籽晶层具有高度(220)择优取向,而引入Zn O过渡层的多晶硅薄膜籽晶层具有高度(400)择优取向;最后在多晶硅籽晶层上通过对流辅助化学气相沉积(Co CVD)制备多晶硅薄膜。根据SEM、XRD、拉曼测试表明,多晶硅薄膜的性质延续了多晶硅籽晶层的性质,未引入Zn O过渡层的样品,具有高度(220)择优取向。引入Zn O过渡层后的样品,具有高度(400)择优取向,(400)择优取向的转变有利于后续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制作。同时对Si(220)和Si(400)择优取向的形成原因做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石墨衬底 籽晶层 氧化锌 择优取向 对流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沉积功率对多晶硅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峰 夏冬林 +1 位作者 李蔚 赵修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E01期172-175,共4页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PECVD)方法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出多晶硅薄膜。研究了在不同沉积功率下的薄膜的沉积速率、晶相结构、吸收系数和光学禁带宽度。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功率为140W时薄膜沉积速率最大,达到7.8nm/min。沉积功...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PECVD)方法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出多晶硅薄膜。研究了在不同沉积功率下的薄膜的沉积速率、晶相结构、吸收系数和光学禁带宽度。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功率为140W时薄膜沉积速率最大,达到7.8nm/min。沉积功率为30W多晶硅薄膜的晶粒较大,平均尺寸200nm左右。沉积功率为100W薄膜有较高结晶度,晶化率达到68%。薄膜样品在波长为500nm的光吸收系数达到6×10^4cm^-1,在不同功率下样品的光学禁带宽度在1.70—1.85eV之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沉积速率 吸收系数 光学带隙
下载PDF
以SiF_4+H_2为气源PECVD法低温制备多晶硅薄膜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春文 石旺舟 黄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采用常规的PECVD法在低温(≤400℃)条件下制得大颗粒(直径>100nm)、高迁移率(~20cm2/vs),择优取向(220)明显的多晶硅薄膜。选用的反应气体为SiH4和H2混合气体。加入少量的SiH4后,沉积速率提高了将近10倍。通过本实验,我们认为在低... 采用常规的PECVD法在低温(≤400℃)条件下制得大颗粒(直径>100nm)、高迁移率(~20cm2/vs),择优取向(220)明显的多晶硅薄膜。选用的反应气体为SiH4和H2混合气体。加入少量的SiH4后,沉积速率提高了将近10倍。通过本实验,我们认为在低温时促使多晶硅结构形成的反应基元应是SiFmHn(m+n≤3),而不可能是SiHn(n≤3)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Ⅷ法 低温制备
下载PDF
多晶Si薄膜表面金催化Si纳米线生长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蕾 郭延岭 +1 位作者 娄建忠 彭英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Au膜作为催化剂和大晶粒多晶Si薄膜为衬底,利用固-液-固生长机制,制备出直径在30~100 nm和长度为几百微米的高密度Si纳米线。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生长时间和N2流量对Si纳米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生长时间的延... 以Au膜作为催化剂和大晶粒多晶Si薄膜为衬底,利用固-液-固生长机制,制备出直径在30~100 nm和长度为几百微米的高密度Si纳米线。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生长时间和N2流量对Si纳米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生长时间的延长和N2流量的增加,Si纳米线的长度和密度都显著增加。对不同生长时间下获得的Si纳米线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显示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多晶Si薄膜和表面的Au膜成分都在减少。光致发光谱则显示出弱的蓝光发射和强的红光发射特性,前者应是由非晶SiOx壳层中的氧空位发光中心引起,后者则应归因于Si纳米线芯部与非晶SiOx壳层之间界面区域附近中的Si=O双键态或非桥键氧缺陷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Si薄膜 SI纳米线 退火温度 生长时间 光致发光
下载PDF
以高性价比颗粒硅带为衬底多晶硅薄膜的二次引铝低温制备法
15
作者 邱春文 石旺舟 +1 位作者 王晓晶 周燕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5,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廉价的颗粒硅带上用PECVD法并两次引入铝的工艺制备多晶硅薄膜。第一次引入铝是为了去除薄膜上过多的杂质 ;第二次引入铝是为了实现低温诱导结晶。通过对薄膜样品的拉曼谱和X射线衍射 (XRD)谱分析 ,我们认为金属低温诱导结... 本文报道了在廉价的颗粒硅带上用PECVD法并两次引入铝的工艺制备多晶硅薄膜。第一次引入铝是为了去除薄膜上过多的杂质 ;第二次引入铝是为了实现低温诱导结晶。通过对薄膜样品的拉曼谱和X射线衍射 (XRD)谱分析 ,我们认为金属低温诱导结晶成功与否跟诱导前薄膜的结构密切相关。采用该工艺成功地制备了结晶度 92 %左右、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高纯优质多晶硅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价比 多晶硅带衬底 多晶硅薄膜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 二次引铝 低温制备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溶液法铝诱导晶化制备多晶硅薄膜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翀 孟志国 +1 位作者 王烁 熊绍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0-6565,共6页
采用铝(Al)盐溶液作为诱导源进行了非晶硅晶化成多晶硅的研究.光学显微镜观测与Raman光谱分析表明,合适配比的铝盐溶液能够将非晶硅予以诱导晶化.采用剥层XPS测试分析,探究了Al盐溶液与硅表面可能的化学反应以及随之发生的硅-铝层交换... 采用铝(Al)盐溶液作为诱导源进行了非晶硅晶化成多晶硅的研究.光学显微镜观测与Raman光谱分析表明,合适配比的铝盐溶液能够将非晶硅予以诱导晶化.采用剥层XPS测试分析,探究了Al盐溶液与硅表面可能的化学反应以及随之发生的硅-铝层交换的过程.最后对溶液法诱导晶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诱导晶化 多晶硅薄膜 溶液法
原文传递
玻片基板温度对磷掺杂真空蒸镀多晶硅薄膜的影响
17
作者 迟建华 骆旭梁 +2 位作者 王思源 付传起 王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7-58,8-9,共2页
为进一步提高多晶硅薄膜的晶化率,采用真空蒸镀法结合金属铝诱导退火处理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杂磷的多晶硅薄膜。采用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等研究了基板温度对磷掺杂多晶硅薄膜的组织、形貌、晶粒尺寸及晶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为进一步提高多晶硅薄膜的晶化率,采用真空蒸镀法结合金属铝诱导退火处理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杂磷的多晶硅薄膜。采用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等研究了基板温度对磷掺杂多晶硅薄膜的组织、形貌、晶粒尺寸及晶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板温度升高,薄膜的晶粒大小和晶化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基板温度为150℃时,晶粒尺寸显著增大,达0.45μm左右,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薄膜晶化率可高达9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基板温度 磷掺杂 真空蒸镀 晶化率
下载PDF
非晶硅薄膜金属诱导晶化的实时监测系统与晶化效果测量
18
作者 曾祥斌 曾令驰 王慧娟 《物理实验》 2008年第7期8-11,共4页
设计了用于测量非晶硅薄膜诱导晶化的电阻值的实验装置,通过实时电阻测量方法实现了金属诱导晶化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实时监控.结果表明薄膜的电阻值在高温下随晶化时间呈指数衰减,且具有很强的温度依赖关系.采用晶粒边界势垒模型解释了阻... 设计了用于测量非晶硅薄膜诱导晶化的电阻值的实验装置,通过实时电阻测量方法实现了金属诱导晶化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实时监控.结果表明薄膜的电阻值在高温下随晶化时间呈指数衰减,且具有很强的温度依赖关系.采用晶粒边界势垒模型解释了阻值衰减行为,分析计算了样品的阻值衰减规律.应用拉曼光谱分析检测实时电阻测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实时电阻测量方法可以用于金属诱导晶化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金属诱导晶化 实时电阻测量
下载PDF
氦等离子体前处理对多晶硅薄膜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汝丽丽 孟月东 陈龙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3,共6页
采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microwave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plasma-enhanced magnetron sputtering,ECR-PEMS)和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microwave electroncyclotron resonance chemical vapor... 采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microwave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plasma-enhanced magnetron sputtering,ECR-PEMS)和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microwave electroncyclotron resonanc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ECR-CVD)技术,分别在单晶硅片(100)基底上低温制备了多晶硅薄膜.采用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纯氦等离子体基底前期处理对所沉积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氦等离子体前处理技术能大幅提高多晶硅薄膜结晶度和颗粒尺寸,明显改善ECR-CVD法所得多晶硅薄膜的微观结构特性和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 多晶硅薄膜 电子回旋共振 等离子体增强 氦等离子体 磁控溅射 化学气相沉积 薄膜结晶度 纳米材料
下载PDF
Growth behavior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RTCVD on quartz substrates
20
作者 AI Bin LIU Chao LIANG XueQin SHEN H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9期2057-2062,共6页
Polycrystalline silicon(poly-Si)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on quartz substrates by rapid therma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RTCVD) system,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studied by XRD,SEM and TEM,respectively.XRD spectra exh... Polycrystalline silicon(poly-Si)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on quartz substrates by rapid therma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RTCVD) system,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studied by XRD,SEM and TEM,respectively.XRD spectra exhibit a single strong(220) diffraction peak,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oly-Si films are preferentially <110> oriented.Plane-view SEM images show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poly-Si films is composed of large numbers of polygonal pyramid grains with different sizes,and cross-section SEM images further indicate that they are columnar grains with growth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substrate surface.TEM observ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twin crystals including one-order,two-order and high-order(≥3) twin crystals in the poly-Si films.The abov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not be elucid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opinion on growth behavior of poly-Si films prepared by atmosphere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APCVD),but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Ino's multiply twinned particles(MTPs) model found in the face centered cubic metal films.According to the abov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no's model,we tend to think that nucleation and grain growth of poly-Si films deposited by RTCVD on quartz substrates are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MTPs,and then these MTPs form the continuous films in an island growth m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多晶硅薄膜 RTCVD 石英衬底 生长方向 行为 X射线衍射谱 扫描电镜照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