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歌的句法结构美──汉英诗歌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范守义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8-107,共10页
本篇论文是《论诗的音乐美》(1990年)之后的又一篇关于汉英诗歌比较研究的论文,试图从汉英诗歌的结构方面进行比较,探索诗歌结构的美学特征。论文提出句法单位、组合和序列的概念,指出汉语词组在汉语诗行中的语法功能性分布。论文亦描... 本篇论文是《论诗的音乐美》(1990年)之后的又一篇关于汉英诗歌比较研究的论文,试图从汉英诗歌的结构方面进行比较,探索诗歌结构的美学特征。论文提出句法单位、组合和序列的概念,指出汉语词组在汉语诗行中的语法功能性分布。论文亦描述了英语诗歌的平行、对称和非对称结构,汉语诗歌的对仗和排比结构。论文对汉语诗歌进行平仄模式、节奏模式、词类、语法功能、语义的5个层次的分析。论文描述了英汉诗歌中的词语重复的模式。对诗歌做句法、修辞、主题层次的分析。论文以具体的诗歌的翻译为例,讲述了如何把握诗歌翻译的文字运用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诗歌 英语诗歌 诗学 诗歌结构 诗美学
下载PDF
诗歌意境中哲学智慧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0,共4页
中国古代诗歌通过含蓄蕴藉的手法营造艺术意境,在不自觉中使诗歌具有了辩证法的智慧。诗歌意境不一定表现哲理,但却将读者引向有限的语言之外的对于宇宙人生的关注和形而上思考。究其因,就在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中存在着普遍有效的辩证... 中国古代诗歌通过含蓄蕴藉的手法营造艺术意境,在不自觉中使诗歌具有了辩证法的智慧。诗歌意境不一定表现哲理,但却将读者引向有限的语言之外的对于宇宙人生的关注和形而上思考。究其因,就在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中存在着普遍有效的辩证结构。这个结构由对立统一式、否定之否定式、质量互变式组成,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境 哲学智慧 辩证结构
下载PDF
阿巴斯电影的诗性品格
3
作者 黄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180,188,共8页
作为诗人和电影大师兼具的双重身份,阿巴斯将诗的元素灌注到他的电影中,赋予他的电影一种浓郁的诗性底色。阿巴斯电影的诗意主题,表现为对生命的沉思与拷问、对童心和大自然的赞颂。这一方面是伊朗传统哲学对阿巴斯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 作为诗人和电影大师兼具的双重身份,阿巴斯将诗的元素灌注到他的电影中,赋予他的电影一种浓郁的诗性底色。阿巴斯电影的诗意主题,表现为对生命的沉思与拷问、对童心和大自然的赞颂。这一方面是伊朗传统哲学对阿巴斯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伊朗当代和古典诗歌的熏陶。阿巴斯电影的诗性结构,具体表现为诗化的叙事结构和真实与虚构的无痕切换。阿巴斯一直在电影中追求一种生活流的叙事形态,而与这种叙事形态相适应的就是他的长镜头美学和象征、隐喻等修辞格的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斯电影 诗性主题 诗性结构 诗性修辞 伊朗
下载PDF
纯诗理论源流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国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1-49,153,154,共11页
纯诗理论是现代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但是它的渊源流变问题,一直未得到国内学术界的调查。通过历史考古和综合音乐学、诗学的方法,可以发现,纯诗理论发端于十八世纪中叶,经过文艺上的唯美主义理论和纯粹音乐理论的准备阶段,纯诗最终在... 纯诗理论是现代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但是它的渊源流变问题,一直未得到国内学术界的调查。通过历史考古和综合音乐学、诗学的方法,可以发现,纯诗理论发端于十八世纪中叶,经过文艺上的唯美主义理论和纯粹音乐理论的准备阶段,纯诗最终在法国象征主义诗学那里获得成熟。象征主义诗人们在文学功能上,强调诗的美的价值,将其与真实的价值区别开来;在情感上,他们主张诗性的情感,将其与日常生活的情感区别开来;在本体论上,他们强调诗的音乐结构,但这种音乐结构并不排斥语词结构,因而诗的表意功能并未真正被抛弃。象征主义的纯诗理论在十九世纪末开始从法国向欧洲、亚洲的其他国家传播,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诗 象征主义 诗性情感 音乐结构
下载PDF
六朝五言诗句法、结构、诗境新论——“圆美流转”境界的追求 被引量:4
5
作者 蔡宗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23,共16页
六朝五言诗发展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对"圆美流转"的追求。沿着"圆美流转"这条主线,追溯六朝五言诗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有关六朝五言诗声音格律的演变,时贤已多有高论,省略不谈,而将注意力转向句法和结构两方面。句... 六朝五言诗发展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对"圆美流转"的追求。沿着"圆美流转"这条主线,追溯六朝五言诗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有关六朝五言诗声音格律的演变,时贤已多有高论,省略不谈,而将注意力转向句法和结构两方面。句法研究着重勾勒对偶联的滥觞、诞生、发展过程,分析各种简单和复杂对偶联的特征,以及联中用典和倒装所产生的特殊审美效果。结构研究则力图揭示六朝诗人如何在汉代古诗的基础上创造出三重、四重、迭加、线性等诗篇结构。结语将探究这些句法和结构的创新如何帮助营造一种独特的、"圆美流转"的诗境。由于六朝诗坛作品卷帙浩繁,无法全面铺开讨论,集中细读了曹植、陶渊明、谢灵运、谢朓四位诗人的作品,借以揭示六朝五言诗句法、结构、诗境三方面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五言诗 对偶句法 诗歌结构 谢灵运 谢朓 圆美流转 诗境
下载PDF
试论唐传奇的诗意结构与诗意美
6
作者 孙超 杨世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2-26,共5页
唐传奇与唐诗,并称为“一代之奇”。它为何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呢?本文试图通过“诗意结构”理论的提出和阐释来回答。唐传奇的诗意结构主要体现在其“幻设的诗性”、“存在的诗根”和“人性的诗魂”这三个意蕴层面上。三者和谐统一在作... 唐传奇与唐诗,并称为“一代之奇”。它为何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呢?本文试图通过“诗意结构”理论的提出和阐释来回答。唐传奇的诗意结构主要体现在其“幻设的诗性”、“存在的诗根”和“人性的诗魂”这三个意蕴层面上。三者和谐统一在作品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诗意美”是唐传奇艺术魅力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诗意结构 诗意美 幻设的诗性 存在的诗根 人性的诗魂
下载PDF
舞蹈诗剧的诗性、结构与意境分析——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谈起
7
作者 袁杰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8-184,I0005,共8页
舞蹈诗剧是在舞蹈诗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体裁样式。雅各布森的“诗性理论”对舞蹈诗剧的诗性、结构分析有着重要启示。诗性是舞蹈的一种内在品质,当作品的意义交流倾向于舞蹈形式本身,形式本身凸显的品质成为解释作品的主导因素时,舞蹈... 舞蹈诗剧是在舞蹈诗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体裁样式。雅各布森的“诗性理论”对舞蹈诗剧的诗性、结构分析有着重要启示。诗性是舞蹈的一种内在品质,当作品的意义交流倾向于舞蹈形式本身,形式本身凸显的品质成为解释作品的主导因素时,舞蹈的诗性功能凸显。舞蹈诗剧的内在结构(即各篇章设置)注重“等值原则”,各篇章间体现“相似与同位”的关系,这种特殊组合方式,使舞蹈诗剧的内在结构具有从选择轴投射至组合轴的特征。舞蹈诗剧追求意境的表达,这点与皮尔斯提出的“解释项的无限衍义”概念有着相同的性质。意境源于具体表现对象,舞蹈须巧用各种符号形式引导接收者“跳过对象”,才能使作品的解释项朝着远处开拓。而解释项层层展开的过程,就是由“意”生“境”获得意境的过程,也是无限衍义的进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诗剧 诗性 结构 意境
下载PDF
从系统视角论海德格尔的“诗意”
8
作者 张高宇 《系统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8,共7页
海德格尔的诗意,不同于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中作为想象和浪漫的诗意,也不同于形而上学史中作为理性自身创造的诗意,而是接受并听从天地人神自身尺度而生产的诗意。理性自身的创造诗意主要呈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作为让存在敞开的创作学、康... 海德格尔的诗意,不同于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中作为想象和浪漫的诗意,也不同于形而上学史中作为理性自身创造的诗意,而是接受并听从天地人神自身尺度而生产的诗意。理性自身的创造诗意主要呈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作为让存在敞开的创作学、康德的作为沟通自然律和道德律的判断力、费希特的自我设定的知识系统表达、谢林的作为宇宙形态构拟的艺术哲学和黑格尔的作为达到绝对精神自身的扬弃环节中,并具体化为古希腊的世界作为自身涌现着的存在者的有序整体,到中世纪转变为作为创造者的上帝的创造物,近代是主体设定的客体或人生产的对象。接受天地人神自身尺度的诗意主要呈现在缪斯女神对荷马的指引、约翰倾听并接受上帝的话语和卢梭遵从人的内在理性的召唤中,并具体化为诗人在等待和持耐中歌唱和思考存在自身给予诗人的尺度。不仅如此,与“诗意”紧密关联的“非诗意”呈现为诗意本性的缺乏,而与“诗意”存在着绝对界限的另一整体“不是诗意”,却能且会跨越自身的边界而走向对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诗意 创造尺度 接受尺度 结构 区分
原文传递
诗意空间灵动中的审美蕴藉——再说诗歌意象 被引量:4
9
作者 严小红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学界对诗歌意象的研究源远流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多是注重在"作者——作品"的封闭模式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和对作者的研究。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歌在"意"与"象"中实现诗境的... 学界对诗歌意象的研究源远流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多是注重在"作者——作品"的封闭模式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和对作者的研究。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歌在"意"与"象"中实现诗境的同构;意象的多重审美蕴藉开拓着读者的想象空间;意象的图式化框架又生成待读者具化的召唤结构。三者的共同作用,使诗歌文本成为敞开的自在体,为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应答与阐释创造了条件。从这个角度分析,将会为诗歌意象的研究和鉴赏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空白 未定性 意象组合 召唤结构
下载PDF
唐诗漫画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慕文 刘玉梅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1,共9页
本文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诗学、漫画设计学理论,构建唐诗漫画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内示范性地开展个案分析。研究表明:诗的“触景生情”和“以文为诗”的意象思维、绝律诗体和“起承转合”章法等更适用于四格漫画改编;... 本文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诗学、漫画设计学理论,构建唐诗漫画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内示范性地开展个案分析。研究表明:诗的“触景生情”和“以文为诗”的意象思维、绝律诗体和“起承转合”章法等更适用于四格漫画改编;漫画可有效解决诗中参与者与环境抽象概括化且两者之间界线模糊、人本精神因参与人省略而无法体现的问题,使诗中隐化、概括化和精确化的过程意义显化、具体化和形象生动化,并合理运用对话式白话文取得良好的交际效应。本研究既有助于“读图时代”的唐诗漫画改编与评鉴,又尝试为多模态功能文体学提供了跨学科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 诗歌意象、体裁、章法 唐诗漫画 多模态功能文体学
原文传递
诗性与学术的交错——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述评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红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2,共8页
《忧郁的热带》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惟一的非学术著作,一经问世即风靡整个法国。这本书在语言、内容、哲思上的魅力至今不衰,成为人类学圈子必读的经典。就国内读者的阅读现况来看,对《忧郁的热带》的盛赞多于研读,攀附性热爱... 《忧郁的热带》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惟一的非学术著作,一经问世即风靡整个法国。这本书在语言、内容、哲思上的魅力至今不衰,成为人类学圈子必读的经典。就国内读者的阅读现况来看,对《忧郁的热带》的盛赞多于研读,攀附性热爱多于内省式兴趣,片断式引用多于整体性审视,从而导致对该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怀、语言风格、学术隐喻等不予深究的肤浅化阅读倾向。就笔者的阅读体验而言,《忧郁的热带》一书可从"过渡仪式""热带忧郁""诗性语言""窥见结构"四个维度加以解读,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列维-斯特劳斯诗性与学术交错的著书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斯特劳斯 热带 诗性 结构
下载PDF
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诗性结构的先期发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茂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32-37,共6页
在“水浒文学”发育史上,元代水浒杂剧把《宣和遗事》“反叛”与“忠义”之间的外在矛盾对立内化为宋江的身世、行迹及性格特征,对《宣和遗事》一带而过的梁山泊及好汉群象从故事情节及思想意蕴方面做了创造性的拓展,还提炼出了“替天... 在“水浒文学”发育史上,元代水浒杂剧把《宣和遗事》“反叛”与“忠义”之间的外在矛盾对立内化为宋江的身世、行迹及性格特征,对《宣和遗事》一带而过的梁山泊及好汉群象从故事情节及思想意蕴方面做了创造性的拓展,还提炼出了“替天行道”这一体现元代下层民众之政治文化理想的哲学理念,这一作品群是中国文学谱系当中一个有着自组织系统的文学现象,是《水浒传》先在诗性结构历时发育过程中有着特殊重要地位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结构 历时发育 替天行道
下载PDF
中国蒙古舞大赛群舞结构的设计短板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百跃 李宁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0-96,共7页
透过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结合这个舞蹈大族群三十年来在全国舞蹈比赛中的表现,我们认定他们在群舞创作方面长期存在结构设计致命短板。这与他们舞蹈族群的决策层引导有关,反馈到61部参赛群舞,95.08%的作品不能运用舞蹈的身体语言表现... 透过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结合这个舞蹈大族群三十年来在全国舞蹈比赛中的表现,我们认定他们在群舞创作方面长期存在结构设计致命短板。这与他们舞蹈族群的决策层引导有关,反馈到61部参赛群舞,95.08%的作品不能运用舞蹈的身体语言表现作品思想、讲述本民族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营造出震撼心灵的感人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结构 情节结构 结构设计 致命短板
下载PDF
论庐隐早期小说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24-429,共6页
庐隐早期的小说创作反映了“五四”时代初期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她小说创作的审美个性特点,也为她后期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范式。本文认为庐隐早期小说的创作展示了“五四”初期青年知识分子在情智冲突下的悲郁心态;开创了以情绪为中... 庐隐早期的小说创作反映了“五四”时代初期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她小说创作的审美个性特点,也为她后期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范式。本文认为庐隐早期小说的创作展示了“五四”初期青年知识分子在情智冲突下的悲郁心态;开创了以情绪为中心选择色调、协调音韵、组织情节的审美形式;同时体现了虚无主义的宗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隐 早期小说 情绪结构 审美特性 审美形式
全文增补中
惠特曼《自我之歌》新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79,共6页
惠特曼《自我之歌》一问世 ,就引起美国文坛广泛持久的争论。历史证明 ,《自我之歌》并不是所谓神秘主义的启灵预言诗 ,而是一首反映美国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伟大诗篇。“自我”展示出多重艺术形象 ,热情地歌颂了美国民主和美国人民。民... 惠特曼《自我之歌》一问世 ,就引起美国文坛广泛持久的争论。历史证明 ,《自我之歌》并不是所谓神秘主义的启灵预言诗 ,而是一首反映美国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伟大诗篇。“自我”展示出多重艺术形象 ,热情地歌颂了美国民主和美国人民。民主、民族主题贯穿全诗。诗歌宏伟的结构、广阔的历史画面、全景式的美国自然风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特·惠特曼 《自我之歌》 创作动机 民主民族主题 美国史诗 诗体结构 文学评论 诗歌 艺术手法
下载PDF
从造字到造形:汉字形体结构与书法艺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慧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6-70,共5页
汉字作为一种书写形体,笔画组合的丰富多样和间架结构的灵活多变,而使其“字形”成为复杂的美学构成,“书写”成为“书法”,并完成从造字到造形的转变。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深藏于汉字独特的形体结构之中。三位一体的整体架构... 汉字作为一种书写形体,笔画组合的丰富多样和间架结构的灵活多变,而使其“字形”成为复杂的美学构成,“书写”成为“书法”,并完成从造字到造形的转变。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深藏于汉字独特的形体结构之中。三位一体的整体架构、二维方块结体、平衡对称等汉字在形体构造上的诗性特征,既是人们对文字形体的一种审美预期,也是书法学家在书法创作时努力追求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结构 二维方块 诗性结构 意象
下载PDF
简评皎然的唐诗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新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47-52,102,共7页
中唐诗论家、诗评家皎然在《诗式》等著作中对大历诗坛有独特的评价 ,对初唐诗人陈子昂、沈拴期、宋之问有鲜明的褒贬。其明显的局限是有过重的南朝情结 ,对唐诗的特质缺乏认识 ,而摘句评诗也存在失误。
关键词 《诗式》 大历诗坛 初唐诗人 南朝情结 摘句评诗 皎然
下载PDF
痖弦诗歌诗语复现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颖慧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1,共7页
作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的痖弦在艺术探索之中重视诗歌形式,并在自己的诗歌中自觉实践,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诗语复现结构。文章对这一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横向上分成三个类型:环式、链式和簇式;纵向上划分了三个阶段:26岁之前的... 作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的痖弦在艺术探索之中重视诗歌形式,并在自己的诗歌中自觉实践,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诗语复现结构。文章对这一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横向上分成三个类型:环式、链式和簇式;纵向上划分了三个阶段:26岁之前的古典阶段,26至30岁在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西方技法的冲击下的出走阶段,以及30岁之后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回归阶段。两线交融,充分展示出痖弦在诗歌艺术上的担当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痖弦 诗歌结构 诗语复现
下载PDF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诗意美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艳红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英国著名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她以细腻新颖的语言,自由灵动的结构,精致巧妙的意象渲染出意蕴深刻的色彩,为小说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其小说充满了诗意与灵性,极具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小说 诗意 语言美 结构美 意象美
下载PDF
闻一多留美期间诗歌的风景抒写
20
作者 卢桢 《写作》 2022年第4期30-36,共7页
留美期间,闻一多写下大量涉及域外心态和行旅见闻的新诗作品,文本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重。借助风景体验,诗人摸索出以文学再现风景的诗学路径,为日后探讨新诗语言问题、精神主体建构问题和表达漂泊体验提供了经验参照。他的风景抒写以自然... 留美期间,闻一多写下大量涉及域外心态和行旅见闻的新诗作品,文本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重。借助风景体验,诗人摸索出以文学再现风景的诗学路径,为日后探讨新诗语言问题、精神主体建构问题和表达漂泊体验提供了经验参照。他的风景抒写以自然为主体,多指涉故土风光,暗含着游子的孤独和对家国的思念之情。诗人并不强调“异国感”和新奇的“观看”体验,他以“诗与画相统一”的审美思维建构文本,情思对应的多为故国景象和怀旧意绪,文本的诗义结构由“现实风景”与“故国风景”两次停顿构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风景观 风景抒写 诗义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