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段齿形外剥内扎加附加术治疗63例环状混合痔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德昌 郭修田 曹永清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181-1183,共3页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也是混合痔中较严重的一种。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既要去除痔核,又要保护肛门的形态和功能。2006年7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分段齿形外剥内扎加附加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观察发现...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也是混合痔中较严重的一种。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既要去除痔核,又要保护肛门的形态和功能。2006年7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分段齿形外剥内扎加附加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观察发现本术式能避免皮赘残留,有效地保护肛门外形,且术后并发症轻,肛门功能正常,愈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分段齿形外剥内扎 附加术
下载PDF
次侧切术后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斌 张志谦 吴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1期1548-1552,共5页
目的评价次侧切术后应用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探讨肛裂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将160例慢性肛裂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次侧切术+中药内服+中药坐浴+中药涂擦治疗,... 目的评价次侧切术后应用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探讨肛裂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将160例慢性肛裂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次侧切术+中药内服+中药坐浴+中药涂擦治疗,对照1组采用次侧切术+中药坐浴+中药涂擦治疗,对照2组采用次侧切术+中药涂擦治疗,对照3组采用次侧切术+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各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便血、便秘、肛门潮湿、肉芽水肿等并发症最低,创面愈合时间最短,术后1个月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最高,术后2个月肛管功能各组无显著性差异;随访2年复发率和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肛管功能和远期疗效与手术有关,而与术后中药治疗模式无明显关系。但术后中药应用能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体现中医优势。结论采用次侧切术后"中药内服+中药坐浴+中药涂擦"三联疗法的治疗模式是治疗慢性肛裂的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肯定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侧切术/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双缘结扎术 中药治疗 慢性肛裂
下载PDF
次侧切术治疗期肛裂前后肛门直肠压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耿学斯 赵斌 +1 位作者 郭义 陈赞庆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探讨次侧切开内括约肌治疗肛裂术前、术后肛门直肌压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 期肛裂 6 0例 ,测定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 ,并与 6 0例正常人肛压比较 ,评价新术式治疗 期肛裂的临床疗... 目的 :探讨次侧切开内括约肌治疗肛裂术前、术后肛门直肌压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 期肛裂 6 0例 ,测定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 ,并与 6 0例正常人肛压比较 ,评价新术式治疗 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结果 :显示术后患者肛管静息压显著降低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及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能有效地解除内括约肌痉挛 ,从根本上消除高肛压 ,从而彻底治愈肛裂 ,而且不影响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肛门直肠 内括约肌 Ⅲ期肛裂 切开 正常人 术前 结扎术 肛门功能 侧切术
下载PDF
次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耿学斯 赵斌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3-15,共3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 期肛裂 60例 ,测定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 ,评价新术式治疗 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后患者肛管静息压显著降低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 采用自行设计的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 期肛裂 60例 ,测定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 ,评价新术式治疗 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后患者肛管静息压显著降低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提示 :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能有效地解除内括约肌痉挛 ,从根本上消除高肛压 ,从而彻底治愈肛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次侧切术 双缘结扎术 肛管测压
下载PDF
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Ⅲ期肛裂临床观察(附150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肖秋平 黄卫平 +1 位作者 林金荣 李庚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Ⅲ期肛裂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选取Ⅲ期肛裂患者150例,均采用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观察创口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及测定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 目的观察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Ⅲ期肛裂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选取Ⅲ期肛裂患者150例,均采用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观察创口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及测定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创口平均愈合时间(16±2.87)d,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术前肛管静息压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肛管舒张压较前显著降低(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自主收缩持续时间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肛管静息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肛管舒张压较前明显升高(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自主收缩持续时间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自主收缩持续时间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Ⅲ期肛裂疗效显著,能有效地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改善肛裂溃疡面的供血不足,促进肛裂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次侧切术 双缘结扎术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下载PDF
外剥内扎加套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彭贤任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828-183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加套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痔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环状痔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加套扎手...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加套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痔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环状痔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加套扎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消痔灵注射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术后1、8 d和出院1周后复诊出血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有效率为100.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 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外剥内扎加套扎联合消痔灵治疗环状痔疗效确切,见效快,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适合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痔 外剥内扎加套扎 消痔灵 效果 预后
下载PDF
侧位内括约肌挑切断端结扎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德才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提供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新术式。方法采用侧位内括约肌挑切断端结扎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与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对照 ,观察新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愈合时间及肛门控制功能障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 目的提供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新术式。方法采用侧位内括约肌挑切断端结扎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与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对照 ,观察新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愈合时间及肛门控制功能障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该术式具有愈合时间短 ,并发症少等优点 ;且不影响肛门收缩功能 ,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理想术式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位内括约肌挑切断端结扎术 治疗 陈旧性肛裂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痔切除术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应驹 梁永辉 廖伟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痔切除术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分别采用开放式外...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痔切除术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分别采用开放式外剥内扎术和PPH联合痔切除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PH联合痔切除术治疗痔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 开放式外剥内扎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Protective roles of Vigna subterranea(Bambara nut) in rats with aspirin-induced gastric mucosal injury 被引量:1
9
作者 Morufu Eyitayo Balogun Elizabeth Enohnyaket Besong +2 位作者 Jacinta Nkechi Obimma Ogochukwu Sophia Mbamalu Fankou Serges Athanase Djobissi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42-349,共8页
Objective: Vigna subterranea is widely consumed as a traditional staple food in Nigeria and some West African countries. The ethanolic seed extract of V. subterranea (EEVS)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gastroprotective... Objective: Vigna subterranea is widely consumed as a traditional staple food in Nigeria and some West African countries. The ethanolic seed extract of V. subterranea (EEVS)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gastroprotective effects on aspirin plus pylorus ligation-induced gastric ulcerated rats using an in vivo assay. Methods: Gastric mucosal ulceration was induced experimentally in Groups 2 to 5 using aspirin plus pylorus ligation. Rats in Group I were orally pretreated with 3% Tween 80 only as normal control. Groups 2 to 5 were pretreated with 3% Tween B0 (ulcer group), 20 mg/kg of omeprazole (positive group), and 200 and 400 mg/kg of EEVS (experimental groups), respectively, once daily for 21 days before ulcer indu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those for gastric secretions, ulcerated areas and gastric wall histology were assessed.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in the gastric tissue homogenate were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Pretreatment with EEVS significantly (P 〈 0.05) reduced the ulcer index, gastric volume and total acidity in rats with aspirin plus pylorus ligation-induced ulcer. The pH and mucus of gastric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while the levels of SOD and GPx were observed to be elevated with a reduced amount of MDA. Significant severe gastric mucosal injury was exhibited in the ulcer group and EEVS or omeprazole offered significant (P〈0.05) protection against mucosal ulceration. Histologically, the gastric submucosal layer showed remarkable decrease in edema and leucocytes infiltration compared with ulcer group. Conclus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EEVS offered a protective action against aspirin plus pylorus ligationinduced gastric ulcers in Wistar rats. The protective effect might be mediated via antisecretory, cytopro- tective and antioxidative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gna subterranea Anti-oxidative Aspirin plus pylorus ligation Gastric ulcers RA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