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学生奉献精神培育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宁 魏咪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学生奉献精神培育是统筹于健康事业后继有人大计的时代所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彰显,是助力医学生成长成才的主体所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学生奉献精神培育面临多元社会思潮冲击,加之网络对奉献...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学生奉献精神培育是统筹于健康事业后继有人大计的时代所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彰显,是助力医学生成长成才的主体所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学生奉献精神培育面临多元社会思潮冲击,加之网络对奉献精神的解构及奉献精神培育碎片化等问题。在具体对策选择上,需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提高时代主动性;用好实践载体以提升有效性;筑牢课堂阵地以增强针对性;纳入家庭及社会主体力量以增强协作性;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以彰显普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学生 社会主义医德教育 奉献精神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卓 苏宏元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6,109,共14页
重视制度反腐以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反腐败制度建设一直贯穿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及改革的百年历程,经历了探索与起步、发展与挫折、调整与变革及推进与创新等四个重要历史阶段。百年来党... 重视制度反腐以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反腐败制度建设一直贯穿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及改革的百年历程,经历了探索与起步、发展与挫折、调整与变革及推进与创新等四个重要历史阶段。百年来党的反腐败制度建设体现了人民性与责任本位的价值取向、多维关联协作的基本策略、科学运转的动力机制等内在逻辑。在百年来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根本、以廉政为追求、以制度为保障、以抓住"关键少数"为重点的制度反腐经验,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反腐败 制度建设 以人民为根本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荣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在发展问题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强烈反差,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清晰: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新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在发展问题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强烈反差,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清晰: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新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对“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新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顾平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强调人民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艺术表达要围绕人民展开,凸显艺术作品对人民性的表达。当然,我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也应该为人民所接受,并对其形成审美感染和思想启迪。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文艺 人民性 文艺观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导向与实践进路
5
作者 董鑫 李红亮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制度革新的背景下形成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对经济增长、国家竞争力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制度革新的背景下形成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对经济增长、国家竞争力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间存在深刻的价值导向与内在耦合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孕育与跃升,既是人民主体地位在社会实践中的生动展现与价值导向,也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支撑。因此,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引导下的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中,科技创新应有效对接人民需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需着眼于提升人民福祉,社会治理要注重保障人民权益,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以人民为中心 价值导向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6
作者 刘丽君 刘小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98-102,共5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怎样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课题。该文详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契机与责... 近年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怎样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课题。该文详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契机与责任,结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系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策略: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系统性保护理念,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非遗活态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扩展非遗发展空间;“元宇宙时代”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强大的数字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人民为中心 整体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 元宇宙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逻辑
7
作者 田鹏颖 金英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又一次理论创新,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政治原则,科学地回答了“为了谁”的政治问题,始终如一地把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强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又一次理论创新,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政治原则,科学地回答了“为了谁”的政治问题,始终如一地把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强化党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工作部署的全面统领的政治抓手。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主体,坚持“二为”的根本方向,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习近平文化思想凸显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政治担当,指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必须有新发展、新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战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价值基础、提供了精神力量、指明了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领导权 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人本性能研究综述
8
作者 胡越 荣玥芳 +4 位作者 贾梦圆 林浩曦 宋健 郑煜昂 姜吉佳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中国城市化进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升城市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人本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与人本性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片区公共空间人本性能六维解析框架,进一步总结了当前人本性能研究的评价内容、测度方... 中国城市化进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升城市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人本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与人本性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片区公共空间人本性能六维解析框架,进一步总结了当前人本性能研究的评价内容、测度方法与实践进展,以期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片区公共空间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片区 以人为本 公共空间 量化方法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思想探析
9
作者 张俊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22,共12页
政治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主线,创造... 政治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主线,创造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发展思想,鲜明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也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化意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道路、发展逻辑和发展策略作出全新阐释。在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在明确两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需要明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合理内核,认为这是由根本问题、目标、动力和价值取向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新征程,要从政治发展战略、政府治理模式、公民政治参与的完善以及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等方面谋划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发展的实践策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政治发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务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研究
10
作者 唐梦璇 徐兆 刘佳佳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239-242,共4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务管理及医疗质量控制已成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这一领域的发展要求更多地关注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整个医疗团队的需要和体验,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如何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护人员为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务管理及医疗质量控制已成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这一领域的发展要求更多地关注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整个医疗团队的需要和体验,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如何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护人员为中心,努力提升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人性化,是医务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经营理念,而且是一种全新的医疗体验。医务人员从传统的治疗者转变为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提供者。整个医疗团队的协作与沟通,也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本文的目标是深入探讨如何在医务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为构建更加人性化、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医务管理 医疗质量
下载PDF
中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奕信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民生科技超越于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社会公益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民生科技发展存在机制体制不健全、民生科技实力不高、资源配置效率偏低、政府对民生科技的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民生科技发展应正确... 民生科技超越于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社会公益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民生科技发展存在机制体制不健全、民生科技实力不高、资源配置效率偏低、政府对民生科技的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民生科技发展应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增强民生科技发展的保障力;以民生需求满足为导向确定民生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和方向;优化民生科技资源配置,扩大民生问题保障面;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民生科技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科技 人的生存和发展 共享发展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是市场化劳动关系的核心价值取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令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核心理论,为我国市场化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作了明确和科学的定性。应认真反思和更新我国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现代市场化劳动关系的文化内涵,促进市场化劳动关系主体的理性互动。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市场化劳动关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科技应用:科技人类学本土化的新走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辅彬 韦丹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56-61,共6页
本文通过对科技应用研究的必要性、研究领域及科技应用研究的理念和方法的论述,认为,科技应用研究应主要包括两大领域,社区发展及地方性知识体系.另外,科技人类学在本土化的同时,应汲取人类学先进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如参与式发展的理论... 本文通过对科技应用研究的必要性、研究领域及科技应用研究的理念和方法的论述,认为,科技应用研究应主要包括两大领域,社区发展及地方性知识体系.另外,科技人类学在本土化的同时,应汲取人类学先进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如参与式发展的理论及工具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科技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应用 以人为本 参与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诠释学研究路向刍议——基于“恩格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阐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盛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51,共16页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客观性、实践性、辩证性原则基础上,借鉴融会诠释学话语,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诠释学的研究路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走向更为学理化、形成具有创见性的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的一项有益探索。"恩格斯以人民...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客观性、实践性、辩证性原则基础上,借鉴融会诠释学话语,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诠释学的研究路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走向更为学理化、形成具有创见性的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的一项有益探索。"恩格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命题,正是诠释学视域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进行视域融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深化开放性理解视域中夯实自身的学理性基础,在深化整体融会视域中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在深化两个"问题"视域的辩证统一中推进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历史唯物主义诠释学 恩格斯 视域融合 学理化 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金峰 杨正军 黄雨馨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阐释和时代回应,有其自身的现实逻辑:顺应新时代我国国情面临的新变化,适用于新时代我国...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阐释和时代回应,有其自身的现实逻辑:顺应新时代我国国情面临的新变化,适用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契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宗旨。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要坚持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撑、激发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构建和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振兴模式、推动和拓宽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群众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振兴新路子,切实解决农村群众致富难题,确保乡村振兴振到点上和振到根上,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学全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传统“实体化”的社会观,到马克思“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再到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观,人的主体地位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传统“实体化”的社会观,到马克思“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再到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观,人的主体地位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当前,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才能真正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实体化 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丙剑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26-228,共3页
大学宿舍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本文从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时期的宿... 大学宿舍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本文从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时期的宿舍文化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舍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宿舍文化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 模式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农地制度百年变革的规律、经验与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房绍坤 周敏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的农地制度百年变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遵循了"土地配人口,耕者有其田"的政治规律和"从所有到利用,释放土地价值"的经济规律。在此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因应不同的社会条件和革命形势,形成了集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农地制度百年变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遵循了"土地配人口,耕者有其田"的政治规律和"从所有到利用,释放土地价值"的经济规律。在此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因应不同的社会条件和革命形势,形成了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为一体的基本经验,找到了一个有效应对私有化、土地兼并怪圈的理想方案。我国由此形成社会主义特色的农地制度模式,即具有多层权利结构、产权清晰的集体所有制。未来农地经济价值的进一步释放,依赖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推进和城乡融合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百年变革 党的领导 以人民为中心 集体所有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生成·科学内涵·实现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艳秀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中的新形态,它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统一的新型概念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溯历史发展的概念,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划分依据,可知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时性考察人类文明形态这一相近概念中呈现,在共...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中的新形态,它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统一的新型概念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溯历史发展的概念,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划分依据,可知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时性考察人类文明形态这一相近概念中呈现,在共时性对比前苏联创造的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和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形态的对应概念中生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答现实课题的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维度和中国特色的语境下,它表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概念,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需要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现机制中处理好道路与理论、传承与创新、全面性与协调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形态 以人民为中心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互动建构视阈下的中国话语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彬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132-140,179,共10页
媒介话语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不断被建构与延伸,成为媒介记忆与社会现实变迁的映射,影响社会认同和社会发展,同时,媒介记忆框架又深刻影响媒介话语的生成。文章以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理论为基础,以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互动建构为研究对象,... 媒介话语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不断被建构与延伸,成为媒介记忆与社会现实变迁的映射,影响社会认同和社会发展,同时,媒介记忆框架又深刻影响媒介话语的生成。文章以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理论为基础,以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互动建构为研究对象,历时性的分析话语与记忆在媒介中不断相互建构的动态过程,强调在书写和传播史实的过程中,蕴含意识形态属性的媒介话语在公众记忆的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立足于当下语境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话语的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话语 媒介记忆 中国话语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