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子宫的卵巢性索样肿瘤诊治分析
1
作者 刘国炳 李学农 周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0-661,共2页
子宫的卵巢性索样肿瘤于国外文献报道较多,但国内报道较为少见.作者诊治l例,随访22个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卵巢性索肿瘤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郑旻 李芳 董颖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18-120,142,共4页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的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观察HE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测,对病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2例临床上分别表现为子宫内膜息肉及腺肌瘤。例1于息肉内见多样的形态改变,且细胞核级别高...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的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观察HE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测,对病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2例临床上分别表现为子宫内膜息肉及腺肌瘤。例1于息肉内见多样的形态改变,且细胞核级别高,部分细胞黄素化,免疫组化CD10、inhibin均(+);例2组织形态单一,于平滑肌束间见肿瘤细胞条索分布,细胞温和,可见核膜折叠或核沟,免疫组化CD10(-),inhibin散在弱(+)。结论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诊断需注意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其分化与成熟度可能具有预后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性索样分化
下载PDF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颈肿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赖瑾 张羡 +2 位作者 郑少烈 高雪松 王晓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8-950,共3页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是一种罕见的子宫疾病,其具有低度恶性潜能。文献报道该肿瘤多发生于子宫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子宫颈的UTROSCT,以期提高临床及病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1病历摘要患者43岁,因'月经淋漓不尽,发...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是一种罕见的子宫疾病,其具有低度恶性潜能。文献报道该肿瘤多发生于子宫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子宫颈的UTROSCT,以期提高临床及病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1病历摘要患者43岁,因'月经淋漓不尽,发现宫颈肿物13d'于2018-05-02收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患者13d前月经淋漓不尽,于当地医院妇检发现宫颈肿物,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未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宫颈肿瘤
原文传递
激素治疗在复发或难治型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慧 白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1-484,共4页
卵巢颗粒细胞瘤有特殊的激素活性,治疗以手术为主,短期预后良好,有远期复发的特点。进展期和复发型颗粒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限,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与放化疗相比,激素治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易被接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卵巢颗粒细胞瘤有特殊的激素活性,治疗以手术为主,短期预后良好,有远期复发的特点。进展期和复发型颗粒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限,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与放化疗相比,激素治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易被接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在进展期复发型颗粒细胞瘤中应用激素治疗药物,以延长无瘤间期、减慢疾病进程。激素联合应用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找出使临床获益最大的激素治疗药物,比较不同方案联合应用的效果,以及合成能高选择性地激动颗粒细胞瘤中雌激素受体β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瘤 激素治疗 联合应用 远期复发 难治 治疗药物 雌激素受体Β 以手术为主
原文传递
恶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辅助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曹冬焱 杨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组来源于原始体腔间叶组织、具有异质性的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部分为低度恶性,极少发生复发转移危及生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有危险因素者可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辅助治疗是否使患者受益缺乏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组来源于原始体腔间叶组织、具有异质性的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部分为低度恶性,极少发生复发转移危及生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有危险因素者可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辅助治疗是否使患者受益缺乏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数据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辅助治疗 化疗
原文传递
CT在外突性子宫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何重阳 文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CT对外突性子宫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外突性子宫肌瘤(n=43)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n=36)患者资料。分析CT平扫及增强图像,将数据传输至ADW4.... 目的:探讨CT对外突性子宫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外突性子宫肌瘤(n=43)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n=36)患者资料。分析CT平扫及增强图像,将数据传输至ADW4.5工作站完成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重建等CT后处理重建。观察并记录肿瘤与输尿管位置、肿瘤供血动脉、卵巢静脉与肿瘤关系、肿瘤强化程度及方式、有无腹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诊断准确率。结果:外突性子宫肌瘤位于输尿管前或内前方,主要由子宫动脉供血,分支多且于瘤体内呈较均匀分布,肌瘤实性部分呈漩涡样中度或明显强化改变,追踪卵巢静脉可见正常卵巢组织,不易合并腹水;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位于输尿管前或内前方,主要由卵巢动脉供血,分支少且于肿瘤实质内呈较均匀分布,静脉期见卵巢血管蒂征,肿瘤实性部分呈无或轻度强化改变,追踪卵巢静脉不能显示正常卵巢组织,常合并腹水,可见卵巢血管蒂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术前CT诊断外突性子宫肌瘤准确率为93.03%,术前CT诊断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准确率为80.56%。结论:根据CT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可较好地对外突性子宫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做出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突性子宫肌瘤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巢蛋白和α-抑制素蛋白在不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
7
作者 吴宝 吴崇铭 +1 位作者 白玉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18-1123,共6页
目的:探讨巢蛋白(Nestin)和α-抑制素(α-inhibin)蛋白在不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卵泡膜细胞瘤、卵巢纤维瘤、成年型粒层细胞瘤、卵巢微囊性间质瘤和卵巢低分化支持-莱迪(Sertoli-Leydig)细胞瘤组织标本,制... 目的:探讨巢蛋白(Nestin)和α-抑制素(α-inhibin)蛋白在不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卵泡膜细胞瘤、卵巢纤维瘤、成年型粒层细胞瘤、卵巢微囊性间质瘤和卵巢低分化支持-莱迪(Sertoli-Leydig)细胞瘤组织标本,制备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α-inhibin、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earman法分析Nestin和α-inhibin表达评分的相关性。结果:Nestin在SCST中的卵泡膜细胞瘤、卵巢纤维瘤、成年型粒层细胞瘤中呈阴性表达,在卵巢微囊性间质瘤和卵巢低分化Sertoli-Leydig细胞瘤组织中Leydig细胞呈阳性表达。α-inhibin在卵泡膜细胞瘤、卵巢纤维瘤和成年型粒层细胞瘤呈阳性表达,在卵巢微囊性间质瘤和卵巢低分化Sertoli-Leydig细胞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Nestin与α-inhibin表达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卵巢纤维瘤、成人型颗粒细胞瘤组织中Nestin蛋白阴性表达,α-inhibin蛋白阳性表达。卵巢微囊性间质瘤、卵巢低分化Sertoli-Leydig细胞瘤组织中Nestin蛋白阳性表达,α-inhibin蛋白阴性表达,且Nestin与α-inhibin蛋白表达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巢蛋白 α-抑制素 苏木精-伊红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关性
下载PDF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小慧 郭欣 +4 位作者 李佳 张潍 陈必良 刘淑娟 王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409-4412,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道4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的临床诊治过程、病理特征及随诊情况。结果:4例SCTAT患者中,1例合并黏膜黑斑-息...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道4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的临床诊治过程、病理特征及随诊情况。结果:4例SCTAT患者中,1例合并黏膜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平均发病年龄28岁,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盆腔包块。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形成单一或复合的闭合环状小管,其核心为嗜酸性透明物质。治疗以手术为主。2例术后随访良好,2例出现复发,其中1例多次复发,且发生远处转移,死亡。复发以原肿瘤部位同侧的盆、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见。5年总生存率为100%。结论:患侧附件切除+患侧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SCTAT的有效方法,复发病例建议完全切除肿瘤,长期随访。尽管复发风险高,但SCTAT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肿瘤 环状小管 黏膜黑斑-息肉综合征
下载PDF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3
9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12 位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分会 王玉东 张师前 范江涛 陈司邦 叶元 黄建邕 王建东 张颐 王延洲 孙阳 陈刚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1期2161-2172,2209,共13页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相对罕见,亚型众多,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案应依据病理类型个体化决策。规范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对于恶性倾向者,化疗仅作为可选的辅助治疗。早期恶性SCST的年轻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围手术期需综合评...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相对罕见,亚型众多,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案应依据病理类型个体化决策。规范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对于恶性倾向者,化疗仅作为可选的辅助治疗。早期恶性SCST的年轻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围手术期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提供生育指导。鉴于国内尚缺乏相关诊治指南,特制定此专家共识,以供临床诊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青春期前女童双侧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一例
10
作者 刘阳 周慧梅 +3 位作者 曹冬焱 杨佳欣 向阳 郎景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85-389,共5页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ovarian sclerosing stromal tumor,OSS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目前文献报道的病例总数约为100例。OSST主要发病群体为20~30岁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为腹痛、附件包块,肿瘤可具有内分泌功能,易导致月经紊...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ovarian sclerosing stromal tumor,OSS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目前文献报道的病例总数约为100例。OSST主要发病群体为20~30岁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为腹痛、附件包块,肿瘤可具有内分泌功能,易导致月经紊乱、不孕,少数患者出现多毛痤疮、声音低沉等男性化表现。该病在青春期前女童中极为罕见,半数OSST患儿为体检时发现盆腔肿物,也有因性激素升高引起临床表现而就诊。其通常为单侧卵巢发病,目前仅有3例报道发生于双侧卵巢。对于双侧OSST的年轻女性患者,可行双侧卵巢肿物切除术或至少保留一侧正常卵巢组织手术,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生育力。该病预后良好且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及转移。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青春期前女童双侧OSST病例,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男性化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下载PDF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Ovarian Sex Cord Stromal Tumors at the Egyptian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1
作者 Ihab Samy Fayek Gamal Amira +1 位作者 Nevine Fayez Habashy Mohamed A. Abd Elrauf Attia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9年第12期920-937,共18页
Background: Ovarian sex cord-stromal tumors are an uncommon heterogeneous group of tumors with different biological behaviors and clinico-patho- logic aspects. Aim of the Work: This study will review the clinico-patho... Background: Ovarian sex cord-stromal tumors are an uncommon heterogeneous group of tumors with different biological behaviors and clinico-patho- logic aspects. Aim of the Work: This study will review the clinico-pathologic aspects of sex-cord stromal ovarian tumors at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Cairo University, Egypt, as well as their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regarding disease 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airo University, Egypt on female patients with ovarian sex cord stromal tumors in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2 with a follow-up period of 24 to 84 months.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different clinical presentations, radiological findings, associated uterine bleeding (need for endometrial biopsy), pre-operative CA125 levels, surgical management done, different histopathological types, different biological behaviors, presence of ascit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histopathology), Adjuvant chemotherapy (according to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athological type), and follow-up of non-benign cases for up to 84 months will all be documented and studied. Results: The mean age at presentation was 47.34;abdominal pain and mass were the commonest presentations 54.5% and 53.2% respectively;the main radiologic findings were a pelvic mass +/- ascites which had no correlation to the pathological type (p = 0.075).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 were associated with 22% and 2.5% of cases respectively. Stages I and II represented 95% of patients with non-benign tumors (48 patients). Panhysterectomy +/- infracolic omentectomy or fertility sparing surgery were done in 70.1% and 29.9% of patients respectively. AGCTs were the commonest pathological type (49.4%). 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given to 14 patients (46.7%) with non-benign tumors. 6 recurrences (20%) in 30 patients with non-benign tumors on regular follow-up were documented. The median of 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 was 50.5 mo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sex cord STROMAL tumor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Egypt GRANULOSA Cell tumor
下载PDF
GATA-4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秀娟 尹晓娜 +2 位作者 陈祥义 陈国荣 董磊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45例卵泡膜细胞瘤、28例颗粒细胞瘤及7例支持-间质细胞瘤中GATA-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GATA-4在正常卵巢...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45例卵泡膜细胞瘤、28例颗粒细胞瘤及7例支持-间质细胞瘤中GATA-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GATA-4在正常卵巢、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及支持-间质细胞瘤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89%、68%、71%。颗粒细胞瘤组中GATA-4的表达低于卵泡膜细胞瘤组及正常卵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泡膜细胞瘤组与正常卵巢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间质细胞瘤组与正常卵巢组、卵泡膜细胞瘤组、颗粒细胞瘤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颗粒细胞瘤中,不同临床分期GATA-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组织学类型GATA-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TA-4的高表达是正常卵巢性索间质细胞分化成熟的一个标记,且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分化表型中起作用。GATA-4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降低可能代表了肿瘤细胞的分化障碍。检测GATA-4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指导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颗粒细胞瘤 GATA-4
下载PDF
CT联合血清CA125在外突性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重阳 刘楠 陈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联合血清CA125在外突性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突性肌瘤(A组)6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B组)51例,CT图像...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联合血清CA125在外突性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突性肌瘤(A组)6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B组)51例,CT图像分别观察2组肿瘤供血动脉、卵巢静脉与肿瘤的关系、肿瘤强化特点、有无腹水,作出CT诊断;再结合血清CA125结果作出最终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组肿瘤中2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A组肿瘤由子宫动脉子宫支伴或不伴卵巢动脉供血;追踪卵巢静脉多数可见正常卵巢组织;肿瘤强化明显,可见“漩涡征”;血清CA125多为正常,不易合并腹水;B组肿瘤主要由卵巢动脉伴或不伴子宫动脉卵巢支供血;可见卵巢血管蒂征(ovarian vascular sign,OVPS),追踪卵巢静脉不能显示完整卵巢组织;增强后肿瘤无或轻度延迟强化,血清CA125多升高,常合并腹水。2组肿瘤单独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48%(57/63)、80.39%(41/51),联合血清CA125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65%(59/63)、86.27%(44/51)。结论:根据肿瘤的CT特点并结合血清CA125结果,对女性盆腔内外突性肌瘤及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突性肌瘤 性索间质肿瘤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CA125 诊断
下载PDF
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帆 熊艳 +1 位作者 芦玉兰 李蓁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628-633,共6页
目的:讨论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收治OSCST患者127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12例复发性OSCS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患者首次复发距初... 目的:讨论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收治OSCST患者127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12例复发性OSCS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患者首次复发距初次治疗结束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期(PFS)为67.5(6~120)月,除2例仅复发一次外,其余10例患者均经历了2~6次不等的复发过程,总共有33次复发,多次复发的中位PFS为24(1~110)月,最终6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存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治疗后的治疗方式(P=0.001)、术后残余瘤(P=0.012)、复发治疗后可测量病灶(P=0.003)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复发治疗后治疗方式、可测量病灶大小是复发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复发性OSCST患者需根据复发转移部位、残余肿瘤大小等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尽可能消灭复发转移病灶来延长患者PFS、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复发 预后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CT、MRI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怡琳 张海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5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CT以及磁共振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10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左侧3例,右侧7例,8例实性改变,2例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多以轻度或轻-中度强化为主。7例MRI检查,2...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CT以及磁共振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10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左侧3例,右侧7例,8例实性改变,2例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多以轻度或轻-中度强化为主。7例MRI检查,2例增强,左侧2例,右侧5例,实性肿块6例,囊实性1例,T1WI显示6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混杂信号,7例T2WI信号均呈等或稍高不均信号,压脂序列信号均无改变,实性部分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CT、MRI可用于OSCST的诊断以及良恶性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具有内分泌异常表现的儿童卵巢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16
作者 陈可欣 严向明 +4 位作者 张振乾 张婷 付明翠 周云 曹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探讨具有内分泌功能异常表现的儿童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例具有性早熟、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异常等内分泌功能异常表... 目的探讨具有内分泌功能异常表现的儿童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例具有性早熟、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异常等内分泌功能异常表现的卵巢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15例患儿年龄范围为3岁11个月至16岁5个月,中位年龄为10岁1个月。因性早熟就诊发现卵巢肿瘤7例,月经异常8例(经期延长3例,月经不规律3例,停经2例)。共8例术前完善性激素检查,8例雌二醇均升高。15例患儿均行腹腔镜探查,其中2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余13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结果病理检查提示上皮细胞肿瘤5例,生殖细胞肿瘤4例,性索-间质肿瘤6例;其中3例恶性肿瘤(2例幼年型颗粒细胞瘤,1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环状小管性索肿瘤为交界性肿瘤。术后1例未成熟畸胎瘤行化疗,余无特殊治疗。随访14例患儿均无复发,性早熟患儿症状消失,月经紊乱患儿月经恢复正常。结论有内分泌功能异常表现的儿童卵巢肿瘤中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尤以性索-间质肿瘤多见,术前应予以完善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抑制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术中予以快速冰冻病理评估肿瘤的性质,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以及切除范围;并依据术后病理诊断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儿童 内分泌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原文传递
联合MSCT及低场磁共振在诊断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詹志鹏 劳国荣 +2 位作者 张剑 刘超凡 徐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MSCT及低场磁共振(MRI)在诊断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28例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联合MSCT及低场MRI影像学特... 目的探讨联合MSCT及低场磁共振(MRI)在诊断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28例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联合MSCT及低场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均符合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低场MRI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实性肿块,MSCT可显示患者的骨化情况,弥补MRI不足,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高,对诊断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低场磁共振 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
下载PDF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都吉雅 郭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罕见的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UTROSCT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肿瘤组织界限不清,向周围平滑肌组织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呈上皮样,小梁... 目的探讨罕见的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UTROSCT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肿瘤组织界限不清,向周围平滑肌组织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呈上皮样,小梁、条索、巢状及假腺样排列伴坏死,有的呈网状、乳头状。瘤细胞胞质嗜酸或透亮,核圆形、卵圆形,可见小核仁,偶见核分裂象;间质玻璃样变、胆固醇裂隙形成伴钙化。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性索标记物calretinin、CD99、inhibin、CK、vimentin、CD10、ER和PR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和CD56等(+)。结论 UTROSCT是子宫少见的具有卵巢性索肿瘤样形态特征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性索样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齐静雯 杨建萍 +1 位作者 王玉豪 陈奎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经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会诊为UTROSCT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由上皮样细胞构成,呈梁状... 目的探讨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经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会诊为UTROSCT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由上皮样细胞构成,呈梁状、条索状、巢状或管状排列,其间有簇状分布的泡沫样细胞;瘤细胞胞质呈嗜酸或泡沫样,核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间质玻璃样变。免疫组化:瘤细胞AE1/AE3、vimentin、desmin、calretinin、WT-1、CD99、inhibin、CD10、ER和PR(+),EMA、Pax-8、CK7、melan A和caldesmon均为(-)。结论 UTROSCT是子宫罕见的具有卵巢性索肿瘤样形态特征的肿瘤,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多数肿瘤呈良性经过,少数可有复发和转移。临床及影像学不能明确诊断,最终确诊依赖于组织学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肿瘤 子宫肿瘤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桂明 陈慧萍 +6 位作者 冯怡锟 付文静 吴会芳 张敏 常佳 顾斌 任景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8例UTROS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8例均为绝经前患者,年龄27~52岁。肿瘤均为单发,直径2.1~14.0 cm。5例表现为子宫出...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8例UTROS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8例均为绝经前患者,年龄27~52岁。肿瘤均为单发,直径2.1~14.0 cm。5例表现为子宫出血,2例表现为腹痛,1例在体检时发现。5例位于子宫肌壁间,3例位于黏膜下。镜下肿瘤均由上皮样或性索样细胞构成,呈小梁状、巢片状或性索样排列。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明确坏死及核分裂。肿瘤细胞同时表达性索标记(α-inhibin,WT-1,CD56,CR)、肌源性标记(SMA,desmin)及上皮性标记(CK、CAM5.2、EMA),ER与PR均为阳性表达,但H-caldesmon常为阴性表达。4例不同程度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 N、NSE、Cg A)。1例子宫全切术后30个月复发,1例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后26个月后死于肺癌,其余6例均无病生存。结论:UTROSCT确诊主要依靠特征性的形态及免疫表型,多呈良性临床经过,但可复发或转移,患者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