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荧光物质浸泡标记胭脂鱼仔、稚鱼耳石 被引量:29
1
作者 付自东 李静 +1 位作者 岳碧松 宋昭彬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5,共6页
用茜素络合物和盐酸四环素溶液分别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仔、稚鱼浸泡标记,结果表明,100~200mg/L的茜素络合物溶液浸泡24h对胭脂鱼仔、稚鱼耳石有很好的标记效果.相同浸泡浓度下,随着日龄的增长,耳石上的荧光反应强度降低... 用茜素络合物和盐酸四环素溶液分别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仔、稚鱼浸泡标记,结果表明,100~200mg/L的茜素络合物溶液浸泡24h对胭脂鱼仔、稚鱼耳石有很好的标记效果.相同浸泡浓度下,随着日龄的增长,耳石上的荧光反应强度降低.三对耳石中,微耳石和矢耳石对茜素络合物较敏感,星耳石敏感性则较低.盐酸四环素溶液对仔、稚鱼耳石的标记效果很差,浸泡液浓度为100mg/L和120mg/L时,仅能在微耳石上检测到较弱的荧光标记,而150mg/L及以上浓度的浸泡液对稚鱼有较高的致死作用.因此,茜素络合物是对胭脂鱼早期鱼苗进行化学标记比较合适的荧光物质,而盐酸四环素不适于标记该鱼的耳石.在对标记鱼进行荧光检测时,矢耳石和微耳石是适合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鱼 稚鱼 耳石 茜素络合物 盐酸四环素 标记
下载PDF
用荧光物质浸泡标记重口裂腹鱼仔鱼耳石 被引量:21
2
作者 何春林 付自东 +1 位作者 严太明 宋昭彬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用荧光物质对重口裂腹鱼仔鱼浸泡标记表明,200~300mg/L的茜素络合物溶液浸泡12h对重口裂腹鱼仔鱼耳石有很好的标记效果,荧光和可见光下均能检测到明显的标记环;100~150mg/L的标记能检测到荧光标记环,但可见光下标记环较微弱。相同浸... 用荧光物质对重口裂腹鱼仔鱼浸泡标记表明,200~300mg/L的茜素络合物溶液浸泡12h对重口裂腹鱼仔鱼耳石有很好的标记效果,荧光和可见光下均能检测到明显的标记环;100~150mg/L的标记能检测到荧光标记环,但可见光下标记环较微弱。相同浸泡时间,随着浸泡浓度的增加,耳石上标记环强度增加;相同浸泡浓度,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耳石上标记环强度增加。3对耳石中,微耳石和矢耳石对茜素络合物较敏感,星耳石敏感性较低。盐酸四环素的标记效果很差,浸泡浓度为50~160mg/L时,3对耳石上均不能检测到标记环,同时110~160mg/L的盐酸四环素浸泡液对仔鱼有较高的致昏或致死作用。因此,茜素络合物是对重口裂腹鱼鱼苗进行化学标记比较合适的荧光物质,而盐酸四环素不适合于标记该鱼的耳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口裂腹鱼 仔鱼 耳石标记 茜素络合物 盐酸四环素
下载PDF
茜素络合物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以及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正鲲 赵天 +3 位作者 林小涛 许忠能 孙军 刘明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9-194,共6页
用茜素络合物(ALC)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进行荧光标记,通过测定唐鱼耳石的标记率、死亡率、SGR和DWG等指标,讨论不同浓度ALC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和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探讨应用该标记技术追踪唐鱼野外种群迁移行为的可行... 用茜素络合物(ALC)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进行荧光标记,通过测定唐鱼耳石的标记率、死亡率、SGR和DWG等指标,讨论不同浓度ALC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和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探讨应用该标记技术追踪唐鱼野外种群迁移行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28~30℃,浓度50 mg·L-1、80 mg·L-1茜素络合物溶液中浸泡24 h,唐鱼仔鱼、稚鱼死亡率为0,其中8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荧光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在100mg·L-1浓度下,仔、稚鱼死亡率均达到80%;幼鱼在浓度为80、100 mg·L-1条件下无死亡,其中10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150 mg·L-1浓度下幼鱼死亡率为44%;成鱼在100、150 mg·L-1浓度下无死亡,且耳石标记率均为100%,而在200mg·L-1浓度下成鱼死亡率达到100%;此外,稚鱼在80 mg·L-1最适浓度下浸泡24 h后继续饲养90 d,标记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均为0,两组体质量、SGR和DWG差异不显著;唐鱼仔稚鱼、幼鱼和成鱼耳石标记的最适茜素络合物浓度分别为80、100和15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耳石 荧光标记环 茜素络合物
原文传递
耳石锶标记在识别鳙(Aristichthys nobilis)放流个体的可行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秀启 丛旭日 +3 位作者 师吉华 高云芳 姜涛 杨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4-922,共9页
为探讨耳石微化学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在鳙(Aristichthys nobilis)放流群体识别中的应用,以鳙的1龄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1、2、4、8、16 mg/L 5个浓度梯度的Sr Cl2溶液标记,利用元素电子显微探针技术(EPMA)检测获得了良好的标记图谱.面... 为探讨耳石微化学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在鳙(Aristichthys nobilis)放流群体识别中的应用,以鳙的1龄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1、2、4、8、16 mg/L 5个浓度梯度的Sr Cl2溶液标记,利用元素电子显微探针技术(EPMA)检测获得了良好的标记图谱.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暂养28 d后外源Sr在耳石的边缘形成明显的标记环,与对照组的蓝色边缘相比,高锶环带从黄绿色过渡到橘红色,随着标记浓度增大有加深的趋势.定量线分析表明对照组的Sr/Ca比值处于稳定的2.14±0.39,而不同浓度Sr的实验组Sr/Ca比值均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峰值范围(5.04~32.32),且外源Sr浓度与耳石边缘的Sr/Ca比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标记过程中对照组和标记浓度间的死亡率并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锶标记原理和方法在鳙的大规模放流群体标记是可靠和安全的,验证了耳石锶标记在识别鳙放流个体上的可行性.建议选择鳙放流前仔稚鱼和幼鱼,以4 mg/L设为外源Sr的最适标记浓度,标记持续时间为28 d以上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电子探针 群体标记技术
下载PDF
锶元素对黑鲷幼鱼耳石的标记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翼 姜亚洲 +5 位作者 徐开达 蒋宏雷 焦海峰 张辉 程家骅 李圣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通过开展不同锶浓度养殖水体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耳石浸泡标记实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开展黑鲷幼鱼耳石指纹标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经7 d的浸泡标记,4个处理组幼鱼在特定耳石区位的Sr/Ca值均显著增加,形成了明显的耳石... 通过开展不同锶浓度养殖水体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耳石浸泡标记实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开展黑鲷幼鱼耳石指纹标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经7 d的浸泡标记,4个处理组幼鱼在特定耳石区位的Sr/Ca值均显著增加,形成了明显的耳石元素指纹标记;各标记处理组的标记成功率均为1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和对照组黑鲷幼鱼在标记实验期间的生长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标记方法不会对受试黑鲷幼鱼产生显著负影响。浸泡标记处理可使受试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明显提升;标记结束17 d后,各处理组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大幅下降,18 mg·L^(-1)标记组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可降至对照个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耳石 标志技术 元素分析
下载PDF
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秦岭细鳞鲑发眼卵及仔鱼耳石 被引量:15
6
作者 靳建波 危起伟 +2 位作者 孙庆亮 李罗新 甘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7,共8页
采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发眼卵和仔鱼阶段进行浸泡标记试验,为确定合适浸泡浓度和持续浸泡时间,试验设置了6个的浓度组和4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浸泡的仔鱼和经浸泡... 采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发眼卵和仔鱼阶段进行浸泡标记试验,为确定合适浸泡浓度和持续浸泡时间,试验设置了6个的浓度组和4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浸泡的仔鱼和经浸泡处理的发眼卵而出膜后的仔鱼,其耳石都出现橘红色荧光标记。浸泡发眼卵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30 mg/L持续浸泡18 h,标记率100%,孵化率91%,出膜后15 d仔鱼存活率91%,标记环"非常明显";仔鱼浸泡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120 mg/L持续浸泡12 h,标记率83.3%,处理15 d后仔鱼存活率92.3%,相比对照组统计检验无差异(P<0.05),标记环"较明显"。相比上述两种方法,浸泡发眼卵试验组相比浸泡30日龄仔鱼试验组所需要的茜素络合物(ALC)溶液浓度更低,而且在标记成功率、标记效果、标记后仔鱼存活率以及标记成本等方面也更为理想。因此,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发眼卵阶段进行荧光标记是可行的,这种方法也可在其它鱼类标记中尝试,同时将人工繁育鱼苗与野生鱼苗加以区别,有利于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效果及早期生活史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茜素络合物 耳石 标记 发眼卵及仔鱼
下载PDF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耳石的茜素红及茜素络合物标志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亚鹏 潘晓赋 +3 位作者 杨君兴 陈小勇 王晓爱 李再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9-503,共5页
该文使用不同浓度梯度(50~200 mg/L)和浸泡时间(4~24 h)的茜素络合物(ALC)及茜素红(ARS)水溶液对6、20及90日龄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仔稚鱼进行标志。两种标志物均能在其耳石上形成深红色标记环带,510~560 nm绿色激发光... 该文使用不同浓度梯度(50~200 mg/L)和浸泡时间(4~24 h)的茜素络合物(ALC)及茜素红(ARS)水溶液对6、20及90日龄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仔稚鱼进行标志。两种标志物均能在其耳石上形成深红色标记环带,510~560 nm绿色激发光下,标志带呈猩红色荧光反应。50 mg/L ALC或ARS溶液浸泡6日龄仔鱼8 h、50 mg/L ALC溶液或100 mg/L ARS溶液浸泡20日龄仔鱼24 h及100 mg/L ALC或150 mg/L ARS溶液浸泡90日龄稚鱼24 h,可见光下即可见清晰深红色标记带。50 mg/L ARS或ALC溶液浸泡6日龄仔鱼4 h或浸泡20、90日龄仔鱼24 h,绿色激光下即绿色可见猩红色标记带。且以上浸泡条件均可保证100%标记率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标志 滇池金线鲃 茜素络合物 茜素红
下载PDF
茜素络合物对鲤仔鱼耳石标记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邱晨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4-1765,共12页
利用100 mg/L的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对鲤仔鱼进行48 h的水环境浸泡标记,以探讨该ALC标记方法的特征,及其对矢耳石、星耳石和微耳石的标记效果以及鱼体ALC浸泡、续养恢复与耳石ALC标记区域形成和消失的时滞进行研究。结... 利用100 mg/L的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对鲤仔鱼进行48 h的水环境浸泡标记,以探讨该ALC标记方法的特征,及其对矢耳石、星耳石和微耳石的标记效果以及鱼体ALC浸泡、续养恢复与耳石ALC标记区域形成和消失的时滞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种耳石在可见光和荧光下均能检测到明显的标记环。其中星耳石的标记效果最佳,微耳石次之。耳石上荧光信号出现和消失的时间与鱼体ALC浸泡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均存在1 d的时滞。此外,浸泡标记过的鲤仔鱼在进行了长达50 d的续养恢复后,其耳石上的ALC标记环仍清晰可见。研究表明,ALC标记法所形成的标记环在耳石上可长期存在,使用ALC对鲤仔鱼进行生态标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茜素络合物 荧光标记
下载PDF
鲤(Cyprinus carpio)仔鱼耳石锶(Sr)标记及其时滞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邱晨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3-912,共10页
本研究以确认鱼类早期个体规模化耳石锶(Sr)标记的可行性及其时滞特征为目的,选择鲤(Cyprinus carpio)仔鱼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2d的活体浸泡标记研究。结果显示,该浸泡标记过程对鲤存活、生长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以确认鱼类早期个体规模化耳石锶(Sr)标记的可行性及其时滞特征为目的,选择鲤(Cyprinus carpio)仔鱼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2d的活体浸泡标记研究。结果显示,该浸泡标记过程对鲤存活、生长无显著影响。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进行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Sr/Ca比值(3.0左右)趋于稳定,标记组却均出现了明显的标记峰值(远>3.0);面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在标记组鲤耳石上均呈现出一圈明显、清晰可见的红色“高Sr标记环”。此外,对比对照组和标记组微化学结果发现,“高Sr标记环”在恢复续养250d后的鲤耳石仍然可见,说明Sr标记可长期存在。观察鲤仔鱼耳石微结构,发现Sr在耳石上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首次得出在开始浸泡后的第3天,耳石上才开始出现Sr标记,在浸泡结束后的第6天,耳石Sr标记区才会完全消失的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出,外源Sr标记的方法在鲤仔鱼种群大规模增殖放流标记和评价中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增殖放流 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下载PDF
茜素络合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耳石的染色标记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1 位作者 史宝 翟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8,共8页
采用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分别浸泡标记70 d和170 d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耳石,设置了5个浓度组和3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ALC对半滑舌鳎70–170 d苗种的耳石染色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存活率和标记效果,AL... 采用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分别浸泡标记70 d和170 d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耳石,设置了5个浓度组和3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ALC对半滑舌鳎70–170 d苗种的耳石染色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存活率和标记效果,ALC浸泡标记半滑舌鳎苗种耳石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36 h浸泡处理)和150 mg/L(24 h浸泡处理)。相同浸泡时间下,随着ALC浓度的增加,耳石上标记信号强度增加,但实验鱼死亡率升高;相同浸泡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耳石上标记信号强度增加,实验鱼死亡率也会升高。对标记的170 d苗种进行养殖实验,每30 d取样矢耳石进行观察,发现4个月后实验鱼生长良好,且耳石荧光信号仍可清晰检测到,表明ALC在半滑舌鳎矢耳石上形成的荧光标记可长期存续,标记效果好。研究结果可为半滑舌鳎大规模标志放流及早期生活史研究提供群体身份识别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络合指示剂 半滑舌鳎 耳石 标记效果
下载PDF
基于浸泡法的鮻耳石锶标记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彪 王硕 +6 位作者 张博伦 刘克奉 陈卫 杨健 姜涛 曾祥茜 于莹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2-541,共10页
为了探究耳石锶标记技术在鮻(Liza haematocheila)增殖放流中的应用,以体长1 cm左右的鮻幼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养殖海水中Sr^(2+)质量浓度分别调至50、100、200、400 mg·L^(-1),以自然海水(Sr^(2+)质量浓度为7.9 mg·L^(-1))为... 为了探究耳石锶标记技术在鮻(Liza haematocheila)增殖放流中的应用,以体长1 cm左右的鮻幼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养殖海水中Sr^(2+)质量浓度分别调至50、100、200、400 mg·L^(-1),以自然海水(Sr^(2+)质量浓度为7.9 mg·L^(-1))为对照组,人为改变鮻幼鱼生存环境中Sr^(2+)质量浓度48 h。待标记鮻幼鱼长至10 cm左右,采集鮻耳石样品,并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EPMA)对耳石样本进行分析。耳石EPMA面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标记组鮻耳石均出现明显的“高锶标记环”,并且整个实验期间标记组与对照组鮻的存活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耳石锶标记技术作为鮻小规格苗种大规模标记的方法是可行的、安全的。耳石EPMA线性分析结果显示,鮻耳石中的Sr/Ca峰值和Sr/Ca显著变化阶段均值与水体中Sr/Ca是呈线性变化的,而鮻耳石高锶标记环的宽度与水体中Sr/Ca是呈对数关系变化的。综合实验结果,50 mg·L^(-1) Sr^(2+)的标记浓度完全可以实现小规格鮻苗种大规模标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Sr^(2+)质量浓度
下载PDF
鲈鲤早期鱼苗的耳石标记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坤 刘小帅 +4 位作者 李天才 向成权 赵宇航 饶强 宋昭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897,共9页
为研究鲈鲤早期鱼苗耳石标记的可行性,先采用高温水(20.8±0.3)℃和低温水(10.8±1.2)℃交替饲养对20日龄鲈鲤进行热标记,然后将经热标记的35和45日龄鲈鲤浸泡在50—200 mg/L的茜素络合物(AC)或茜素红S(ARS)溶液中进行荧光标记... 为研究鲈鲤早期鱼苗耳石标记的可行性,先采用高温水(20.8±0.3)℃和低温水(10.8±1.2)℃交替饲养对20日龄鲈鲤进行热标记,然后将经热标记的35和45日龄鲈鲤浸泡在50—200 mg/L的茜素络合物(AC)或茜素红S(ARS)溶液中进行荧光标记。热标记的耳石生长轮清晰可见,明显区别于其他轮纹,微耳石热标记轮轮纹宽度(IW)和高温期持续时间(T)的线性回归方程为IW=0.16462+0.24762T。经荧光物质浸泡后鲈鲤耳石在绿光下均能检测到橘红色标记;AC标记质量受溶液浓度影响显著(P<0.05),受全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间的标记质量差异显著(P<0.05);ARS标记质量受全长和溶液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间的标记质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耳石热标记、荧光标记及两者结合使用均可用于大规模标记鲈鲤早期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耳石 热标记 荧光标记
下载PDF
耳石锶标记识别鮻放流群体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硕 张博伦 +5 位作者 郭彪 姜涛 陈卫 杨健 高燕 曾祥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探究耳石锶(Sr;)标记技术在鮻(Liza haematocheila)增殖放流群体识别的可行性,以体长5 cm左右的鮻幼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养殖海水中Sr;的质量浓度分别调至50、100、200和400 mg/L,以自然海水(Sr;质量浓度为7.9 mg/L)为对照组,人为改变... 为探究耳石锶(Sr;)标记技术在鮻(Liza haematocheila)增殖放流群体识别的可行性,以体长5 cm左右的鮻幼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养殖海水中Sr;的质量浓度分别调至50、100、200和400 mg/L,以自然海水(Sr;质量浓度为7.9 mg/L)为对照组,人为改变鮻幼鱼生存环境中Sr;的质量浓度标记48 h。同时开展双环标记实验(在鮻3 cm幼鱼时进行Sr;质量浓度200 mg/L海水96 h标记,待其长至5 cm幼鱼时进行Sr;质量浓度100 mg/L海水48 h标记)。实验结果显示,Sr;质量浓度50;00 mg/L的海水48 h标记的鮻耳石Sr/Ca比均出现一个显著的上升阶段且面分析出现明显的"高Sr;标记环"。综合本研究结果和标记效率,推荐采用Sr;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海水进行鮻耳石Sr;标记。双环标记实验鮻耳石Sr;元素面分布结果出现层次分明的双环,且双环标记组鮻耳石2条不同标记环的线性分析结果与其相对应的单环标记组基本一致,这表明通过Sr;标记次数来进行不同放流群体识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Sr^(2+)标记 Sr^(2+)质量浓度 双环标记
下载PDF
鮻耳石锶标记阈值及标记效率研究
14
作者 张博伦 王硕 +2 位作者 郭彪 郑德斌 曾祥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62-67,共6页
为确定鮻耳石锶标记48 h的最低外源添加浓度,以鮻稚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外源Sr^(2+)质量浓度(2.5、5、10、15、20、40、80 mg·L^(-1))对鮻耳石标记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20 mg·L^(-1)以上的外源Sr^(2+),鮻耳石均... 为确定鮻耳石锶标记48 h的最低外源添加浓度,以鮻稚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外源Sr^(2+)质量浓度(2.5、5、10、15、20、40、80 mg·L^(-1))对鮻耳石标记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20 mg·L^(-1)以上的外源Sr^(2+),鮻耳石均出现“高锶标记环”,并且在成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增加外源Sr^(2+)质量浓度,可以提高耳石Sr/Ca值波峰数值和标记环宽度,但标准化标记效率明显下降。综上,鮻耳石锶标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笔者推荐将海水Sr^(2+)浓度提升至20 mg·L^(-1)且标记48 h作为优化标记模式,可有效降低小规格鮻的大规模标记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阈值 标记效率
下载PDF
茜素红S标记鳙耳石的效果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阙江龙 王生 +3 位作者 万锦涛 李涵 贺刚 张燕萍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3,共5页
在水温25~28℃下,将20日龄、全长3cm左右的鳙Aristichthys nobilis幼鱼充气浸泡在茜素红S(ARS)中8h和24h,浓度为0mg/L(对照组)、50mg/L、100mg/L、150mg/L、200mg/L和250mg/L,分析茜素红S染料在耳石上的沉积及动态变化,为评估四大家鱼... 在水温25~28℃下,将20日龄、全长3cm左右的鳙Aristichthys nobilis幼鱼充气浸泡在茜素红S(ARS)中8h和24h,浓度为0mg/L(对照组)、50mg/L、100mg/L、150mg/L、200mg/L和250mg/L,分析茜素红S染料在耳石上的沉积及动态变化,为评估四大家鱼标志放流效果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当ARS浓度高于200mg/L,鳙全部死亡;当ARS浓度在50~150 mg/L时,茜素红能在耳石上形成标记环,可见光下,标记环呈紫红色,24h浸泡标记效果优于8h,24h、50mg/L ARS标记效果清晰,100 mg/L和150 mg/L标记效果强烈,鳙ARS最佳染色方式为24h、100 mg/L ARS。鱼体暂养90d后,在可见光下耳石上的标记环仍清晰可见,表明ARS标记所形成的标记环在耳石上可长期保存。随着暂养天数的增加,鳙耳石上形成的沉积轮越来越大,确系为日轮。鳙仔稚鱼耳石生长长度与饲养周数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利于了解放流鱼种早期生活史阶段的生长特征和生态习性,为评估增殖放流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标记 增殖放流 茜素红S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鱼类耳石研究分析
16
作者 金岳 单秀娟 金显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400,共11页
耳石蕴藏了鱼类个体生活史全过程的信息,是研究鱼类生态学的良好材料。基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年以来关于鱼类耳石研究的发文量、发文期刊、合作网络、研究热点等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 耳石蕴藏了鱼类个体生活史全过程的信息,是研究鱼类生态学的良好材料。基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年以来关于鱼类耳石研究的发文量、发文期刊、合作网络、研究热点等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目前对耳石的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性论文主要发表在水产和渔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其次为生态学、生物学等相关期刊;研究国家主要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排名第六;以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等单位为核心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网络,我国台湾大学也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耳石研究热点方向主要包括:1)基于耳石的年龄与生长;2)耳石微结构及其生态学含义;3)耳石形态特征;4)耳石微化学与稳定同位素分析;5)基于耳石的标记放流。最后,分析了当前耳石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利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整合耳石研究成果,可深入解析长期环境变化对鱼类的生态影响,并减少生物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重点关注深海、极地和淡水鱼类的耳石研究,以深入了解鱼类生活史策略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耳石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生活史 年龄与生长 微化学 标记
下载PDF
茜素络合物在青鱼幼鱼耳石上的标记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亚华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0,共8页
放流标记技术研究是支撑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重要内容。该研究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茜素络合物(ALC)对约2月龄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幼鱼进行48 h浸泡,随后移入正常水体中恢复续养20 d。对其3种耳石在可见光和不同... 放流标记技术研究是支撑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重要内容。该研究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茜素络合物(ALC)对约2月龄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幼鱼进行48 h浸泡,随后移入正常水体中恢复续养20 d。对其3种耳石在可见光和不同的激发光下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了茜素络合物在不同耳石上的沉积情况与标记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在可见光和不同的激发光下进行观察,其3种耳石上均可见明显的标记区,标记率达100%。在对标记鱼恢复续养20 d后发现,耳石上的荧光标记区强度仍很高,表现出了较好的标记效果。此外,相关标记的最佳检测光源为蓝色激发光,绿色激发光次之。微耳石是用于青鱼幼鱼耳石荧光标记观察的最适类型,同时也是用于时滞检测的最适类型,其次是星耳石。此外,将鱼体浸泡入茜素络合物溶液中至其在耳石上形成标记沉积,以及将鱼体移出浸泡溶液至其耳石上标记区域消失,均存在1 d时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耳石 荧光标记 茜素络合物 增殖放流
下载PDF
草鱼仔鱼耳石茜素络合物标记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亚华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36,共9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增殖放流经济鱼种之一,探索有效的标志方法对其增殖放流的技术保障和效果评价无疑至关重要。本研究对草鱼仔鱼耳石进行了1 d茜素络合物(ALC)荧光标记,以确认该方法的可行性及适宜条件。结果显...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增殖放流经济鱼种之一,探索有效的标志方法对其增殖放流的技术保障和效果评价无疑至关重要。本研究对草鱼仔鱼耳石进行了1 d茜素络合物(ALC)荧光标记,以确认该方法的可行性及适宜条件。结果显示,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均能被标记。标记环在可见光及荧光下均能被观察到。其中,后者使用蓝色激发光(WBS)观察效果最佳。总体上,微耳石的标记效果最好,矢耳石次之。ALC浸泡对鱼体的生存及生长无显著影响,耳石上荧光信号出现和消失与鱼体开始浸泡和结束均存在约12h的时滞。浸泡标记过的实验鱼在经过长达60 d的恢复续养后,标记环仍清晰可见,表明ALC标记效果明显且可长期存在。该方法对草鱼仔鱼的增殖放流标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仔鱼 耳石 茜素络合物 荧光标记
下载PDF
不同体长鮻耳石锶标记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红 王硕 +3 位作者 张博伦 郑德斌 曾祥茜 郭彪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35-39,共5页
为了探究鮻耳石锶标记中较为适宜的标记体长,采用Sr^(2+)质量浓度为50 mg·L^(-1)的海水(通过添加SrCl_(2)·6H_(2)O实现)作为标记实验用水,将体长1、3、5 cm的鮻浸泡在标记环境中48 h,同时选取1 cm鮻在正常海水中进行养殖作为... 为了探究鮻耳石锶标记中较为适宜的标记体长,采用Sr^(2+)质量浓度为50 mg·L^(-1)的海水(通过添加SrCl_(2)·6H_(2)O实现)作为标记实验用水,将体长1、3、5 cm的鮻浸泡在标记环境中48 h,同时选取1 cm鮻在正常海水中进行养殖作为对照组。待标记鮻幼鱼长至10 cm左右,采集鮻耳石样品并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EPMA)对耳石样本进行分析。耳石EPMA面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体长组鮻耳石均出现明显的“高锶标记环”,且标记期间和标记后暂养阶段鮻的存活率在各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耳石锶标记技术作为鮻小规格苗种大规模标记的方法,在不同体长鮻间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随着标记用鱼体长的增加,其标记环宽度在下降、标记环距耳石核心距离在增大,上述变化与鱼类耳石生长的规律相吻合。Sr/Ca峰值在标记个体之间不稳定,这种现象在体长1 cm鮻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因此,在增殖放流实践中,鮻苗种体长不是进行大规模标记的限制性因素,但是从标记效果的稳定性上考虑,建议采用3 cm以上的鮻进行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不同体长
下载PDF
耳石标记中水体锶浓度对梭鱼代谢与免疫相关酶学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郭彪 张博伦 +4 位作者 王硕 郑德斌 曾祥茜 高燕 张晶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8-637,共10页
为探讨耳石标记中水体锶离子(Sr^(2+))浓度对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代谢与免疫相关酶学指标的影响,设计一个对照组(C0)和两个试验组(S1和S2),其中C0组梭鱼在正常海水(Sr^(2+)浓度为7.9 mg·L^(-1))中进行培养;S1和S2组梭鱼培养... 为探讨耳石标记中水体锶离子(Sr^(2+))浓度对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代谢与免疫相关酶学指标的影响,设计一个对照组(C0)和两个试验组(S1和S2),其中C0组梭鱼在正常海水(Sr^(2+)浓度为7.9 mg·L^(-1))中进行培养;S1和S2组梭鱼培养所用海水Sr^(2+)质量浓度分别为50 mg·L^(-1)和200 mg·L^(-1)。在标记实验开始后0.5、1、3、6、9、12、24、48、72、96 h,以及标记实验完成后24 h(即120 h),分别测定梭鱼的代谢相关酶学指标(PK和LDH)和免疫相关酶学指标(SOD和NOS)。结果显示:1)和C0组相比,S1组梭鱼代谢相关酶学指标(PK和LDH)和免疫相关酶学指标(SOD和NOS)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2)实验期间,S2组梭鱼PK值显著高于C0组(P<0.05);S2组梭鱼PK值在标记初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后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其变化趋势与C0组(PK值在实验开始后直接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有所不同;S2组梭鱼PK值在1、3、6、9 h时均显著高于C0组和S1组(P<0.05);3)和C0组相比,S2组梭鱼LDH、SOD和NOS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Sr^(2+)质量浓度50 mg·L^(-1)的标记环境对于梭鱼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均没有明显影响,而Sr^(2+)质量浓度200 mg·L^(-1)的标记环境仅提高了标记初期梭鱼对能量需求以应对高Sr^(2+)环境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尚未引起梭鱼机体缺氧现象的发生,免疫功能也未受到明显影响。从本研究结果可知,梭鱼耳石高Sr^(2+)标记期间,养殖管理措施可与正常梭鱼养殖管理措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耳石锶标记 代谢酶 免疫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