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reduction and organic amendments supplementation on soil nutrient,enzyme activity and heavy metal content 被引量:75
1
作者 NING Chuan-chuan GAO Peng-dong +3 位作者 WANG Bing-qing LIN Wei-peng JIANG Ni-hao CAI Kun-z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19-1831,共13页
Excessive use of agro-chemicals (such as mineral fertilizers) poses potential risks to soil quality.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and reduc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are economically feasible and environmenta... Excessive use of agro-chemicals (such as mineral fertilizers) poses potential risks to soil quality.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and reduc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are economically feasible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approaches to de- velop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mineral fertilizer reduction and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 on soil fertility and heavy metal content in a 10-season continually planted vegetable field during 2009-2012.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treatments: 100% chemical fertilizer (CF100), 80% chemical fertilizer (CF80), 60%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20% organic fertilizer (CF60+OM20), and 40%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40% organic fertilizer (CF40+OM40). Soil nutrients, enzyme activity and heavy metal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gle chemical fertilizer reduction (CF80)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oil catalase activity and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but slightly reduced soil available N, P, K, and soil urease activity,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Compared with CF100, 40 or 60% reduc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supplemented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CF60+OM20, CF40+OM4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catalase activity and urease activity especially in last several seasons, but reduced soil available P, K, and soil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addition, continu- ous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resulted in higher accumulation of Zn, Cd, and Cr in soil in the late stage of experiment, which may induce adverse effects on soil health and food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fertilizer organic amendments soil fertility VEGETABLE soil health heavy metal
下载PDF
有机改良剂在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洪连 黄俊丽 袁红霞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5,共7页
本文综述了有机改良剂的类型及其在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应用情况 ,包括壳质粗粉、植物残体、绿肥、饼肥、堆肥和粪肥 ;概括了有机改良剂的防病机制 ,如直接的抑菌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调节、诱导抗病性、改良土壤结构和促进植物生长... 本文综述了有机改良剂的类型及其在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应用情况 ,包括壳质粗粉、植物残体、绿肥、饼肥、堆肥和粪肥 ;概括了有机改良剂的防病机制 ,如直接的抑菌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调节、诱导抗病性、改良土壤结构和促进植物生长等 ;讨论了当前有机改良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良剂 防治 植物土传病害 应用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桂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04-208,共5页
概述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微生物活性、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因原有土壤肥力、施肥时间长短、肥料数量等不同而对不同施肥措施做出不同的响应。施肥是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的最主要农业措施,而土壤中的碳和氮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 概述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微生物活性、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因原有土壤肥力、施肥时间长短、肥料数量等不同而对不同施肥措施做出不同的响应。施肥是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的最主要农业措施,而土壤中的碳和氮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是土壤养分转化的活的驱动力。化肥对微生物数量、活性和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很有限,但它可通过增加作物产量、秸秆还田量和土壤有机质的方式间接增加微生物活性。化肥尤其氮肥的另外一个间接作用就是使土壤酸化,从而对微生物有显著负影响。而有机肥可直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或通过促作物生长和秸秆还田为微生物间接提供碳源。总之,长期不同施肥改变土壤养分的转化途径,从而影响土壤供氮能力和碳贮备能力,最终影响土壤可持续性和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污染土壤上水稻重金属吸收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利强 尹斌 +1 位作者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2,共6页
采用重金属污染水稻土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有机碳源、菜籽饼和猪粪对不同水稻(汕优63,简称“SY63”;中浙优1号,简称“ZZYl”)重金属吸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ZZYl具有一定的耐性,相同处理时ZZYl糙米、砻... 采用重金属污染水稻土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有机碳源、菜籽饼和猪粪对不同水稻(汕优63,简称“SY63”;中浙优1号,简称“ZZYl”)重金属吸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ZZYl具有一定的耐性,相同处理时ZZYl糙米、砻糠、秸秆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SY63品种,糙米中Cd含量较SY63低57.5%~83.8%,Cu含量低37.8%~69.1%,Zn含量低0.88%~31.7%,食物链风险较SY63品种低。3种有机物料中,施用菜籽饼使两水稻品种糙米中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施用菜籽饼使SY63糙米中Cd、Cu和zn含量降低73.5%、52.6%和32.1%,ZZYl糙米Cd含量降低30.5%。在供试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可选择具有一定重金属耐性的水稻品种ZZYl进行粮食生产,同时施用适量的菜籽饼以增强其抵御重金属毒害的能力,降低糙米中Cd、Cu和Zn含量及其食物链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水稻 重金属 土壤
下载PDF
短期翻耕和有机物还田对东北暗棕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娜 龙静泓 +4 位作者 韩晓增 张凤琴 雷琬莹 盛明 韩智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7,共9页
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是解决农田土壤耕层“变浅、变薄、变硬”和透气透水性差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于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来说,更是如此。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较为典型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在黑河市爱辉农业示范园区设置不同耕... 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是解决农田土壤耕层“变浅、变薄、变硬”和透气透水性差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于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来说,更是如此。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较为典型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在黑河市爱辉农业示范园区设置不同耕层构建模式试验,分析不同翻耕深度(15、35 cm)和不同有机物还田(秸秆和牛粪)对暗棕壤物理性质、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田间试验包括:1)对照处理:常规浅翻15 cm,无有机物还田(T15);2)深翻35 cm,无有机物还田(T35);3)浅翻15 cm,秸秆浅混还田(T15+S);4)深翻35 cm,秸秆深混还田(T35+S);5)免耕秸秆全覆盖(NT+SM1);6)免耕秸秆条覆盖(NT+SM2);7)深翻35 cm,有机肥深混还田(T35+OM);8)深翻35 cm,有机肥加秸秆深混还田(T35+S+OM),秸秆和有机肥的还田量分别为10000和30000 kg/hm^(2)。2019年和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和有机物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较大,与T15处理相比,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减少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优化土壤三相比;T15+S处理对0~15 cm耕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土壤三相比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影响显著,而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改善15~35 cm亚耕层的土壤物理性质。不同耕层构建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也产生影响,且在不同降水年型间存在差异:与T15处理相比,在降水正常年(2019年),T35+S、T35+OM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丰水年(2020年),T15+S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增加最显著,分别增加了27.6%~37.0%和22.75%~28.57%(P<0.05),免耕可导致玉米减产。翻耕配合有机物还田通过增加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减少秃顶长,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深翻配合秸秆或有机肥还田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优化土壤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有机物还田 物理性质 三相比 玉米产量 暗棕壤
下载PDF
华北潮土区长期有机培肥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状况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水清 黄绍敏 +5 位作者 李慧 娄翼来 钱小平 三島慎一郎 聂胜委 郭斗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47-2253,共7页
以郑州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试验为基础,分析了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23年的土壤肥力演变特征,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的演变,阐明有机肥与秸秆的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条件下土壤肥力缓慢提升,土壤... 以郑州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试验为基础,分析了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23年的土壤肥力演变特征,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的演变,阐明有机肥与秸秆的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条件下土壤肥力缓慢提升,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每年分别上升0.17、0.01、0.01、1.27 mg·kg-1;与单施化肥相比,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提升速率较快,其中常量有机肥下每年分别提升0.35、0.02、0.01和5.01 mg·kg-1,且除了全磷之外,有机肥的效果整体略优于秸秆还田的0.23、0.02、0.02和4.88 mg·kg-1。综上所述,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对于提升土壤肥力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培肥 土壤肥力 演变
下载PDF
Effects of Long-Term Organic Amendmen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 Paddy Field: A Case Study on Red Soil 被引量:9
7
作者 HUANG Qing-hai LI Da-ming +8 位作者 LIU Kai-lou YU Xi-chu YE Hui-cai HU Hui-wen XU Xiao-lin WANG Sai-lian ZHOU Li-jun DUAN Ying-hua ZHANG Wen-j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70-576,共7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s one of the main 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SOC dynamics and effects of organic carbon amendments in paddy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vest expa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s one of the main 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SOC dynamics and effects of organic carbon amendments in paddy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vest expansion in south China.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 content and organic carbon input under various organic amendments at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that was established on a red soil under a double rice cropping system in 1981.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non-fertilization (CK), 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 fertilization in early rice only (NPK), green manure (Astragalus sinicus L.) in early rice only (OM1), high rate of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only (OM2), combined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and farmyard manure in late rice (OM3), combined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farmyard manure in late rice and rice straw mulching in winter (OM4), combined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and rice straw mulching in winter (OMS). 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SOC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under OM3 and OM4, followed by OM1, OM2 and OM5, then NPK fertilization, and the lowest under non-fertilization. However, our analyses in SOC stock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M3 (33.9 t ha^-1) and OM4 (31.8 t ha^-1), but no difference between NPK fertilization (27 t ha^-1) and nonfertilization (28.1 t ha^-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linear increase in SOC over time for all treatments, and the slop of linear equation was greater in organic manure treatments (0.276-0.344 g kg-1 yr^-1) than in chemical fertilizer (0.216 g kg^-1 yr^-1) and no fertilizer (0.127 g kg^-1 y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organic amendments soil organic carbon paddy soil derived from red earth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钾素利用及盈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花可可 王道中 +1 位作者 郭志彬 李丛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8-988,共11页
以砂姜黑土长期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下作物钾素吸收量、钾素回收率、土壤钾素盈亏量和速效钾含量的演变特征,探明土壤速效钾与外源钾投入、土壤累积钾盈亏的响应关系,分析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 以砂姜黑土长期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下作物钾素吸收量、钾素回收率、土壤钾素盈亏量和速效钾含量的演变特征,探明土壤速效钾与外源钾投入、土壤累积钾盈亏的响应关系,分析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麦秆(SCF)、化肥+猪粪(PCF)、化肥+牛粪(CCF)等施肥方式对土壤钾素利用及盈亏的影响,以期探寻砂姜黑土地区高产高效的施钾方式。结果表明:29 a作物钾素平均回收率在55.1%~66.1%,高低顺序为CCF>PCF>SCF>CF。土壤累积钾盈亏与土壤速效钾增量呈显著线性关系(p<0.05),土壤中钾素每盈余100 kg hm-2,CF、SCF、PCF和CCF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4、1.8、2.3和15.8 mg kg-1;土壤钾素投入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线性关系(p<0.05),CF处理每投入钾100 kg 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0.4 mg kg-1,而SCF、PCF和CCF处理每投入钾100 kg 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0.5、0.6和4.3 mg kg-1,这说明适当增施有机肥可提升土壤钾素的供应能力。综上所述,投入有机物料是影响土壤钾素利用的重要调控措施,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提高作物钾素回收率以及土壤中盈余的钾素向速效钾的转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增施牛粪效果最好,猪粪和秸秆次之。因此,砂姜黑土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下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一种推荐施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物料 钾素利用 钾素盈亏 土壤速效钾
下载PDF
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30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伟 李文西 +6 位作者 陈明 高晖 宓文海 姜义 杭天文 龚鑫鑫 张月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1,共7页
调查分析扬州市1984、1994、2005、2014年4个时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成土母质、土壤质地以及各时期的耕作制度、施用化肥品种和数量,参照第2次土壤普查的分级标准将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5级,研究扬州市近30年肥料用量、有机... 调查分析扬州市1984、1994、2005、2014年4个时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成土母质、土壤质地以及各时期的耕作制度、施用化肥品种和数量,参照第2次土壤普查的分级标准将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5级,研究扬州市近30年肥料用量、有机物料投入、秸秆还田等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4、1994、2005、201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1.62、16.15、28.39和27.63 g·kg^-1;1984~201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丘陵地区、通南高沙土区呈递减趋势。1984、1994年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以Ⅲ、Ⅳ级为主,占总面积的85%以上;2005、2014年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以Ⅱ、Ⅲ级为主,占总面积的85%以上。30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0年间成土母质、土壤质地的有机质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30年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与有机物料投入呈正相关关系,其中1984~1994年有机物料投入量大幅度下降是导致前10年土壤有机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后20年合理施肥及秸秆还田量增加是土壤有机质大幅度大面积上升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合理施肥、有机物料投入、秸秆还田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时空演变 成土母质 施肥 有机物料 秸秆还田
下载PDF
植物有机质处理土壤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辉志 李洪连 +3 位作者 袁虹霞 邢小萍 王振跃 孙炳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60,共3页
用12种植物有机质处理土壤,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蓖麻叶、麦糠、楝叶和花生饼粕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70.44%、68.17%、56.0... 用12种植物有机质处理土壤,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蓖麻叶、麦糠、楝叶和花生饼粕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70.44%、68.17%、56.09%、54.92%;田间小区的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防效较好的有麦糠、楝叶、蓖麻叶和菜籽饼粕4个处理,防效分别达到71.55%、69.99%、63.14%和62.19%。通过分析应用不同植物有机质处理地土壤对黄瓜植株的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以及株高的影响,发现麦糠、楝叶、松树锯末和菜籽饼粕对黄瓜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麦糠的促生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麦糠 土壤 鲜重 促生作用 有机质 根结线虫病 处理 影响 防治
下载PDF
Fertilization and Soil Ploughing Practices under Chang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Lead to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under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in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A Scoping Review
11
作者 Salwinder Singh Dhaliwal Arvind Kumar Shukla +8 位作者 Sanjib Kumar Behera Sarwan Kumar Dubey Agniva Mandal Mehakpreet Kaur Randhawa Sharanjit Kaur Brar Gagandeep Kaur Amardeep Singh Toor Sohan Singh Walia Priyadarshani Arun Khambalk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1期82-113,共32页
Ploughing and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in rice-wheat system have deteriorated the soil carbon (C) pools.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CA) based management approaches have proven to enhance C sequestration and reverse the ... Ploughing and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in rice-wheat system have deteriorated the soil carbon (C) pools.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CA) based management approaches have proven to enhance C sequestration and reverse the loss of soil-organic-carbon (SOC), which further enhances soil fertility. Different fractions of SOC pools react to the alterations 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dicate changes in SOC dynamics as compared to total C in the soil. Higher SOC levels in soil have been observed in case of reduced/no-till (NT) practices than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However, between CT and zero tillage/NT, total SOC stocks diminished with an increase in soil depth,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benefits of SOC are more pronounced in the topsoil under NT. Soil aggregation provides physical protection to C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sized particles, thus, the improvement in soil aggregation through CA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itigate soil C loss. Along with less soil disturbance, residual management, suitable crop rotation,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manures and fertilizers, and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have been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not only improving soil C stock but also enhancing the soil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Thus, CA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method in the build-up of SOC of soil in rice-whea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LAGE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Soil organic Carbon Carbon Fractions Rice-Wheat System organic amendments
下载PDF
菜籽饼施加对镉-铜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转化及其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炳奎 黄满红 +1 位作者 张大磊 陈亮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79-3883,共5页
选择菜籽饼作为有机物料,模拟水田条件,研究菜籽饼施用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镉-铜的赋存形态的变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饼施加后,土壤pH波动在0.5内,变化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促进土壤中镉、铜由弱酸提取态向可还原态转化,残渣... 选择菜籽饼作为有机物料,模拟水田条件,研究菜籽饼施用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镉-铜的赋存形态的变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饼施加后,土壤pH波动在0.5内,变化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促进土壤中镉、铜由弱酸提取态向可还原态转化,残渣态占比变化均较小。经培养一定时间,植物有效态DTPA-Cd由1.26±0.03下降至0.69±0.03,下降幅度约为45.2%,DTPA-Cu由82.9±0.09下降至48.7±0.09,最大下降幅度约为41.3%,下降较为明显。同时,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碳(DOC)和可溶性氮(DON)的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约4.14倍和6.48倍,因此,菜籽饼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水稻土改良,可以间接降低水稻中重金属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 重金属形态 有机改良 土壤
原文传递
不同种类有机物对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倪中应 邱志腾 +1 位作者 石一珺 章明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17-524,共8页
为了解施用不同种类有机物对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行为的影响,布设了田间小区试验,观察研究施用6种不同类型有机物对土壤水溶性重金属和农作物对重金属吸收等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施有机肥)、施新鲜水稻秸秆、新鲜鸡粪、... 为了解施用不同种类有机物对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行为的影响,布设了田间小区试验,观察研究施用6种不同类型有机物对土壤水溶性重金属和农作物对重金属吸收等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施有机肥)、施新鲜水稻秸秆、新鲜鸡粪、鸡粪堆肥、新鲜猪粪、猪粪堆肥和商品有机肥,动态检测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田面水中重金属浓度及收获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有机物的对照处理比较,施用各类有机物在试验前期均可明显提高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和田面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总体上以施用新鲜猪粪的最高,其次为新鲜鸡粪,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最低。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随试验时间增长逐渐下降。施用各类有机物对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积累影响不明显。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及田面水中重金属含量均与相应的水溶性碳(DOC)浓度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因有机物施用增加土壤中DOC浓度可能是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不同有机物对土壤重金属活性影响的差异可能与有机物本身的分解程度及可释放DOC大小有关。但施用有机物引起的农田土壤水溶性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是暂时的,对水稻生长后期籽粒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重金属 活化 农产品安全
下载PDF
有机改良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洪连 袁虹霞 +1 位作者 黄俊丽 唐文华 《山东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26-29,共4页
用7种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土壤,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它们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几丁质(蟹壳粉)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盆栽和小区试验中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2.21%和62.26%;豆秸粉和绿... 用7种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土壤,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它们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几丁质(蟹壳粉)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盆栽和小区试验中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2.21%和62.26%;豆秸粉和绿肥(新鲜油菜叶腐熟物)也有较好的防效,在盆栽和小区试验中均达到50%以上。田间小区的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土壤后根际微生物群体数量显著增加,种类增多,区系组成更加复杂,而且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和放线菌比率也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良剂 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 根际微生物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在盐渍化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林 刘璐瑶 +3 位作者 张涛 聂阿秀 李志明 张金龙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92-99,共8页
对土壤改良剂在盐渍化土壤生态修复中的研究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分别对无机改良剂、有机改良剂以及生物改良剂等三种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机理和改良效果进行系统总结。不同改良剂的改良效果和改良机理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改良剂有其... 对土壤改良剂在盐渍化土壤生态修复中的研究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分别对无机改良剂、有机改良剂以及生物改良剂等三种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机理和改良效果进行系统总结。不同改良剂的改良效果和改良机理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改良剂有其适宜应用的土壤类型,为土壤改良剂在盐渍化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土壤改良剂 有机改良剂 无机改良剂
下载PDF
生物质炭配施有机物料对红壤碳组分及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6
作者 章磊 徐祎萌 +4 位作者 白美霞 周燕 秦华 徐秋芳 陈俊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6,共11页
【目的】分析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施用对旱地红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探明微生物的碳氮磷元素限制特征,为提升红壤有机碳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有机物料对照(ck)、玉米Zea mays秸秆单施、羊粪单施及... 【目的】分析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施用对旱地红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探明微生物的碳氮磷元素限制特征,为提升红壤有机碳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有机物料对照(ck)、玉米Zea mays秸秆单施、羊粪单施及其分别与生物质炭(玉米秸秆炭)配施等6个处理。试验开始2 a后测定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碳氮磷循环相关碱解酶活性和氧化酶活性。【结果】与单施秸秆和羊粪相比,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质量分数(P<0.05),提高了土壤碳氮比和碳磷比及惰性碳组分质量分数,降低了有机碳活性指数。有机物料施用显著提高了纤维二糖水解酶(CB)、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过氧化物酶(PERO)活性(P<0.05);与单施羊粪相比,生物质炭与羊粪配施处理显著降低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50.9%、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32.1%、NAG活性45.3%、酸性磷酸酶(PHOS)活性40.0%(P<0.05)。与单施秸秆相比,生物质炭与秸秆配施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HOX)活性28.6%和PERO活性22.2%,但对其他酶的活性无影响。与单施秸秆相比,生物质炭配施秸秆降低了向量长度;与单施羊粪相比,生物质炭配施羊粪对酶化学计量比、向量长度及向量角度均无显著影响。PERO和PHOX与土壤惰性碳质量分数、碳氮比、碳磷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惰性碳质量分数、碳氮比和碳磷比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子。【结论】与有机物料单施相比,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配施可以更好地提高旱地红壤养分和惰性碳组分质量分数,降低有机碳分解酶活性,缓解碳磷限制,可作为改善红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和提高碳汇能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有机物料 生物质炭 碳组分 酶活性
下载PDF
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镉赋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珂 杨秋云 +5 位作者 化党领 王代长 赵颖 刘芳 张亚丽 刘世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筛选和评估褐煤基材料对镉污染的修复效果,降低通过垂直入渗进入地下水或通过地面径流污染更大面积水土的镉通量,通过将3%各种材料均匀混入污染土壤并培养120 d,提取其胶散分组复合体并测定镉化学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各改良剂处... 为筛选和评估褐煤基材料对镉污染的修复效果,降低通过垂直入渗进入地下水或通过地面径流污染更大面积水土的镉通量,通过将3%各种材料均匀混入污染土壤并培养120 d,提取其胶散分组复合体并测定镉化学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各改良剂处理的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质量分数在复合体中分布均为G0〉G1〉G2,而弱有机态、强有机态质量分数分布的顺序相反。残渣态镉质量分数具有G0组复合体低于G1组和G2组复合体内镉质量分数的趋势,除钙化处理,其他处理3组复合体中残渣态之间均无显著差异。2)施用褐煤基材料普遍提高土壤中弱有机结合态镉质量分数,主要提高水稳性复合体中弱有机态镉,G0、G1和G2中施用材料的比对照分别提高5.27%、20.74%和17.82%。褐煤、硝化褐煤、腐植酸显著提高水稳性复合体强有机态镉质量分数,平均分别提高27.26%、23.90%和40.05%,显著降低交换态镉质量分数和水稳性复合体碳酸盐态镉质量分数,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14.63%~22.79%和14.31%~34.56%。硝化褐煤和腐植酸显著降低G1和G2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的质量分数。3)褐煤改性后多数提高了交换态镉和碳酸盐态镉质量分数,以碱化、钙化、去矿化和活性炭在改性后提高交换态镉质量分数的幅度较大,较褐煤提高幅度最大值分别是29.41%、34.03%、33.82%和43.32%。改性后所有材料普遍降低土壤弱有机结合态镉的质量分数,除腐植酸外,强有机态镉质量分数均比改性前降低。残渣态镉质量分数有向易利用态转化的趋势。总之,非水稳性复合体主要由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等易效性镉赋存,水稳性复合体中主要由有机态和残渣态等难效性镉赋存。褐煤、硝化、腐植酸处理显著降低污染土复合体中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物态镉质量分数,显著提高水稳性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褐煤 有机改良剂 石灰性土壤 胶散复合体 镉污染 化学形态转化 钝化 固定
下载PDF
利用有机质防治黄瓜枯萎病 被引量:5
18
作者 郝永娟 刘春艳 +2 位作者 王勇 王万立 魏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28,共3页
采用室内抑菌测定及盆栽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2种有机物对黄瓜枯萎病发生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有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菇渣和鸡粪的抑菌效果较好,分别为48.35%和47.85%;盆栽... 采用室内抑菌测定及盆栽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2种有机物对黄瓜枯萎病发生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有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菇渣和鸡粪的抑菌效果较好,分别为48.35%和47.85%;盆栽试验以菇渣、壳粉、鸡粪及芝麻饼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较好,接种后的防效分别为100.0%、83.8%、78.8%和62.0%,且菇渣和鸡粪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防治 黄瓜枯萎病
下载PDF
3种有机改良剂对铅锌矿尾砂适生性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代德敏 蒋旭升 +3 位作者 刘杰 王路洋 陈诗奇 韩庆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4-793,共10页
铅锌矿尾砂由于肥力低、物理结构差且重金属镉(Cd)铅(Pb)锌(Zn)浓度高,植物难以生长,从而严重制约了尾砂库的生态恢复。利用改良剂改善尾砂的适生性是尾砂库生态恢复的重要方法。通过基质改良试验探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2.5%、5%)的... 铅锌矿尾砂由于肥力低、物理结构差且重金属镉(Cd)铅(Pb)锌(Zn)浓度高,植物难以生长,从而严重制约了尾砂库的生态恢复。利用改良剂改善尾砂的适生性是尾砂库生态恢复的重要方法。通过基质改良试验探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2.5%、5%)的发酵羊粪、污泥和椰壳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砂养分、物理结构的改良效果和对重金属镉铅锌的固定效果,再通过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盆栽试验验证对适生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改良剂使有效态氮、磷、钾以及有机质分别提高了0.87-9.56、1.87-37.7、1.87-43.7和0.85-7.28倍。添加质量分数为2.5%时,3种改良剂对尾砂的导水性、总孔隙度和持水性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表现为发酵羊粪>生物炭>污泥。此外,3种改良剂显著(P<0.05)降低有效态重金属质量分数,Cd、Pb、Zn分别降低了28.6%-64.6%、30.4%-70.6%、14.4%-45.5%。其中,椰壳生物炭对3种重金属的固定效果最好。添加改良剂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的发芽率、总高度和总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6.1%-20.3%、10.8%-48.9%和7.55%-19.5%,其中发酵羊粪效果最好。因此,发酵羊粪、污泥和椰壳生物炭可作为改良剂改善铅锌矿尾砂的适生性并促进植物生长。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株高与阳离子交换量和速效钾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饱和导水率和有效态重金属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植物根干质量和根长均与饱和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1-2 mm的粒径呈显著负相关。该文可为养分贫瘠、物理结构差和高重金属污染尾砂库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砂 基质改良 有机改良剂 养分 物理性质 适生性
下载PDF
添加有机物对莠去津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超兰 徐建民 姚斌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9-84,共6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C和 N及其 C/ N比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污染土壤 (每 kg土壤中含莠去津 10 mg)中分别添加 3种不同有机物料 (腐熟猪粪、水稻秸秆和紫云英 ,用量均为每 1kg土壤中加入有机物料 10 g)对...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C和 N及其 C/ N比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污染土壤 (每 kg土壤中含莠去津 10 mg)中分别添加 3种不同有机物料 (腐熟猪粪、水稻秸秆和紫云英 ,用量均为每 1kg土壤中加入有机物料 10 g)对上述生物学指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 ,莠去津污染土壤后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C和 N及其 C/ N比率均明显降低 ;加入有机物料后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C和 N及其 C/ N比率均显著增加 ,增加幅度与加入有机物料的组成和生物特性有关 ,依次为腐熟猪粪 >紫云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莠去津污染土壤 有机物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