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模拟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春明 张会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5,共7页
介绍国内外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模拟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杉木为研究对象,考虑初植密度的随机效应,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来构造优势... 介绍国内外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模拟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杉木为研究对象,考虑初植密度的随机效应,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来构造优势木平均高和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确定系数、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残差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Richards形式还是Logistic形式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其估计精度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明显提高;但是增加随机效应参数个数并不一定绝对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相反估计精度有可能下降。以(4)式为基础的Logistic方程中,3个参数都作为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优势木平均高 Richards形式 Logistic形式
下载PDF
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34
2
作者 芮建中 张震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作者介绍了PPK/PPD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模型确定和参数验证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杉木优势木平均高 被引量:21
3
作者 符利勇 张会儒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71,共6页
从理论上介绍一阶线性化算法和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求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并利用这2种算法分别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选用常用的Logistic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把区组作为随机效应因子)。结果表明:2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 从理论上介绍一阶线性化算法和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求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并利用这2种算法分别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选用常用的Logistic模型作为基础模型,把区组作为随机效应因子)。结果表明:2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时精度都很高。通过对2种线性化算法进一步比较可得,在分析单木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时,2种算法拟合效果非常接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算法对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模型 一阶线性化算法 一阶条件期望线性化算法 杉木 优势木平均高
下载PDF
奥卡西平的代谢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彬 王刚 +4 位作者 何翠瑶 吴青 袁拥华 李思 黄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6-531,共6页
目的:建立奥卡西平(OCBZ)的代谢物单羟基卡马西平(MHD)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获取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作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11年12月某院诊断为癫痫,服用OCBZ治疗的1 370例患儿血药浓度监测及临... 目的:建立奥卡西平(OCBZ)的代谢物单羟基卡马西平(MHD)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获取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作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11年12月某院诊断为癫痫,服用OCBZ治疗的1 370例患儿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资料,利用NONMEM程序对其中1 270例患儿资料数据拟合群体药动学模型,按Jackknife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以平均误差(MP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来衡量模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并尝试通过模型制定个体治疗方案对100例患儿实施临床治疗验证。结果:最终模型典型方程为:CL=0.218(0.13+Age/14)0.202+0.832VPATAMT(DoseVPA)0.735+1.041PBTAMT(DosePB)0.137+1.027DPHTAMT(DoseDPH)0.337,单用OCBZ与合用肝药酶药物制剂后MHD的药动学参数t1/2β、Vd、Ke、CL分别为(8.15±1.82)h、(23.29±5.67)L、(0.085±0.011)h-1、(1.98±0.26)L·h-1,(6.42±1.35)h、(25.11±9.52)L、(0.108±0.017)h-1、(2.71±0.62)L·h-1。结论:性别、身高、体质量校正剂量以及合并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托吡酯、氯硝西泮、硝西泮等效应因素对MHD的CL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儿童年龄、合并丙戊酸、苯巴比妥、苯妥英等因素对CL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该群体药动学模型结合Bayesian原理可获取MHD癫痫患儿的药动学参数,为制定并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儿童 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混合效应的人工落叶松树冠轮廓模型 被引量:17
5
作者 高慧淋 董利虎 李凤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93,共10页
【目的】以林木易测因子为预测变量,构建黑龙江省人工落叶松树冠最大外部轮廓及内部轮廓(未着叶部分)的预估模型,为进一步估计人工落叶松树冠表面积、树冠体积和树冠生物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49株解析木的枝解析... 【目的】以林木易测因子为预测变量,构建黑龙江省人工落叶松树冠最大外部轮廓及内部轮廓(未着叶部分)的预估模型,为进一步估计人工落叶松树冠表面积、树冠体积和树冠生物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49株解析木的枝解析数据,树冠外部轮廓模型采用分段回归技术,构建带有约束条件并满足生物学意义的连续性分段曲线模型,即在梢头处树冠半径为"0",在整个树冠内外部轮廓的拐点的存在是唯一的,且在拐点处树冠半径达到最大值;内部轮廓直接采用线性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模型参数与林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关系密切的树木变量或变量组合引入到模型中并选出最优模型,以此作为基础模型分别建立单水平的外部轮廓及内部轮廓的混合效应模型,利用混合模型的固定效应部分对外部轮廓及内部轮廓进行模拟。【结果】以林木因子胸径、高径比、冠长及冠长率构建的分段抛物线模型能准确预估树冠的外部轮廓形状,利用胸径、高径比及冠长能有效预测树冠的内部轮廓形状。基于模型的拟合优度及检验指标,采用单水平(样地)混合模型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外部轮廓混合效应预估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根(RMSE)和平均偏差(Bias)分别为0.914 2、0.232 7 m和0.001 2 m,内部轮廓混合效应预估模型的R^2、RMSE和Bias分别为0.723 5、0.147 0 m和-0.000 034 m。与基础模型相比,混合模型的R^2都有所提高,RMSE、Bias都有所降低。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外部轮廓半径分别随着胸径、冠长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径比、冠长的增大而减小;内部轮廓半径均随着胸径、高径比及冠长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分段抛物线模型和线性模型分别能够有效描述人工落叶松树冠外部轮廓及内部轮廓的形状变化特征,加入混合效应后能够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长白落叶松 外部轮廓 内部轮廓 非线性混合模型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他克莫司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凌斐 赵晨妍 +4 位作者 焦正 刘艺茜 张慧芬 王珏 毛建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70,共8页
他克莫司是治疗儿童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常用药物。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间儿童PNS患者100例、357次常规监测的谷浓度数据,以及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他克莫司日剂量、合用药物、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 他克莫司是治疗儿童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常用药物。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间儿童PNS患者100例、357次常规监测的谷浓度数据,以及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他克莫司日剂量、合用药物、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建立了他克莫司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结果显示:具有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房室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数据,他克莫司的表观清除率(CL/F)为6.54 L·h^(-1),表观分布容积(V/F)为86.2 L,患儿的体重(WT,kg)、他克莫司日剂量(DD,mg·day^(-1))、合用唑类抗真菌药对CL/F有显著影响。CL/F的最终模型为:CL/F=(28)6.54×(WT/25)~K×(DD/1.5)^(0.293)×0.657^(Az?k),K=WT^(-30.9)/(WT^(-30.9)+10.4^(-30.9))。其中合并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时Azole为1,反之为0。本研究为国内外首次在儿童PNS患者中开展的他克莫司的PPK研究,可为该药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儿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估算门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相对清除率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敏 张静华 +2 位作者 孙鹤 施孝金 俞丽云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NONMEM)法估算门疹癫患者丙戊酸 (VPA)的相对清除率。方法 :5 6例门诊癫患者 po VPA达稳态 ,得到谷浓度数据 71点 ,用 FPIA法进行检测。采用 NONMEM法估算其清除率 (CL ) ,并定量考察体重、合并用药、... 目的 :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NONMEM)法估算门疹癫患者丙戊酸 (VPA)的相对清除率。方法 :5 6例门诊癫患者 po VPA达稳态 ,得到谷浓度数据 71点 ,用 FPIA法进行检测。采用 NONMEM法估算其清除率 (CL ) ,并定量考察体重、合并用药、VPA剂量对清除率的影响。结果 :按口服一房室开放模型得到 CL(L/ h)的最终回归方程为 :CL=(0 .0 0 896· WT+0 .0 919·L+0 .787· DCBZ)· (1+0 .2 96· m)。其中 WT为患者的体重 (kg) ;L 的值当体重小于 30 kg时为 1,其余为 0 ;DCBZ的值为卡马西平 (CBZ)按体表面积折算的日剂量 (g· m- 2 · d- 1 ) ;m的值当 VPA剂量大于 1.3g/ d时为 1,否则为 0。结论 :当VPA剂量 >1.3g/ d或合并使用 CBZ时 ,CL 增加 ,儿童 CL/ WT大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癫痫患者 血药浓度 监测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天然椴树单木冠幅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8
作者 吕乐 董利虎 李凤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7-42,共6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46块样地共2009株天然椴树为研究对象,从已有的10个冠幅预测模型中选出较好的冠幅直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且考虑样地、林木因子、立地因子、竞争和其它因素等对冠幅大小的影响,构建基于样地水平的非线性混...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46块样地共2009株天然椴树为研究对象,从已有的10个冠幅预测模型中选出较好的冠幅直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且考虑样地、林木因子、立地因子、竞争和其它因素等对冠幅大小的影响,构建基于样地水平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逻辑斯蒂形式的冠幅直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第一活枝高(HCB)、优势木平均高(Ht)和椴树的树种组成系数(P)是影响冠幅的主要因子,且冠幅均随着变量HCB、Ht和P的增加而减少;混合效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adj)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5250和0.4247m,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47m、0.3557m和17.9365%。与基础模型相比,混合效应模型的R2adj提高了17.6%,RMSE降低了7.4%。此外,基于数据结构的特点,构建的椴树单木冠幅模型,只适用于对阔叶混交林中小径阶椴树的冠幅进行预测,而不适用于对大径阶椴树的冠幅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 单木冠幅模型 阔叶混交林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基于纵向数据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春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3,共6页
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修改的Richards模型形式,考虑样地效应,采用SAS软件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模拟,利用AIC和BIC值评价模型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考虑优势木平均高连续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性... 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修改的Richards模型形式,考虑样地效应,采用SAS软件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模拟,利用AIC和BIC值评价模型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考虑优势木平均高连续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性,并把初植密度以哑变量形式考虑进去,再进行混合模型的模拟。最后,利用验证数据对混合模型方法与传统的非线性回归模拟方法进行精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修改的Richards形式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其估计精度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明显提高,增加随机效应参数个数能够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一阶自回归误差结构矩阵模型在解释优势木平均高的时间序列相关性时不仅提高了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而且能够很好的表达连续观测数据间误差分布情况;同时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性及不同初植密度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比传统的非线性回归方法模拟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优势木平均高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时间序列相关性
下载PDF
MDR1基因多态性对口服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焦正 梁惠琪 +3 位作者 丁俊杰 李中东 施孝金 钟明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71-974,共4页
目的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考察中国健康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中26外显子的C3435T 多态性与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特性间的关系。方法 HPLC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单次口服CsA微乳溶液制 剂500mg后24h内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 目的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考察中国健康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中26外显子的C3435T 多态性与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特性间的关系。方法 HPLC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单次口服CsA微乳溶液制 剂500mg后24h内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MDR1的基因多态性测定采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并用基 因测序法验证。数据处理与模型拟合采用NONMEM法。结果 中国健康人中含MDR1C3435TCC或CT型的相对 生物利用度较TT型高40%。结论 MDR1中C3435T多态性是个体间CsA相对生物利用度差异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P-糖蛋白 多药耐药基因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贾炜玮 罗天泽 李凤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共12页
【目的】分析抚育间伐对红松人工林枝条数量的影响,建立基于间伐效应的生物数学模型,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间伐体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和东京城林业局不同林分条件及抚育间伐强度下的红松人工林49株解析木4 ... 【目的】分析抚育间伐对红松人工林枝条数量的影响,建立基于间伐效应的生物数学模型,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间伐体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和东京城林业局不同林分条件及抚育间伐强度下的红松人工林49株解析木4 370组枝解析数据,利用R语言的nlme包,建立了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枝条密度单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并利用调整决定系数(Ra2)、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数似然值(Log-likelihood)以及似然比检验(LRT)等评价指标对所收敛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当地位指数和树木等级相近时,抚育间伐强度和冠长越大,枝条密度越大;当抚育间伐强度和树木等级相近时,地位指数和冠长越大,枝条密度越大;而抚育间伐强度和地位指数相近时,树木胸径与枝条密度呈负相关。基于样地效应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均高于基础模型和基于样木效应的混合模型,最终选用含有总着枝深度(DINC)、相对着枝深度的自然对数(lnRDINC)、相对着枝深度的平方(RDINC2)、胸径(DBH)、抚育间伐强度与间伐年龄的比值(TI/TA)这5个随机效应参数的非线性混合模型为枝条密度最优预测模型,其R_(a)^(2)为0.825 7,均方根误差(RMSE)为2.171 4。【结论】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枝条密度最优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不但能提高模型精度,还能更加准确地体现抚育间伐对林木枝条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 枝条密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红松人工林
下载PDF
丙戊酸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焦正 钟明康 +5 位作者 胡敏 施孝金 李中东 张静华 王大猷 王宏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5-517,共3页
目的 :建立中国癫痫病患者丙戊酸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 :前瞻性收集上海、北京两地 4所医院服用丙戊酸的 35 0名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 (n =4 35 )。数据分析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 :最终模型为 :CL(L·h-1) =0 .0 4 2 ... 目的 :建立中国癫痫病患者丙戊酸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 :前瞻性收集上海、北京两地 4所医院服用丙戊酸的 35 0名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 (n =4 35 )。数据分析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 :最终模型为 :CL(L·h-1) =0 .0 4 2 2·Dose·BSA0 .2 69·1.4 1(如果合用卡马西平 ,否则为 1)·1.37(如果合用苯妥因 ,否则为 1)·(0 .0 0 735·PBS +0 .80 7) (如果合用苯巴比妥 ,否则为 1)·(Dose/ 95 0 ) (如果Dose大于 95 0mg·m-2 ·d-1,否则为 1)·1.2 1(如果BSA大于 1.7m2 ,否则为 1)·1.2 4 (如果年龄小于 6 ,否则为 1)。上式中Dose为日剂量 (mg·m-2 ·d-1) ;BSA为体表面积 (m2 ) ;PBS为苯巴比妥的日剂量 (mg·m-2 ·d-1)。结论 :根据患者的生理用药资料 ,结合上述模型 ,可估算其清除率 ,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清除率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马尾松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浩 罗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8,共10页
以贵州省东北部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54块样地的15 275株马尾松数据,随机选取80%样地数据用于模型建立,20%样地数据用于模型检验。对11个常用的树高-胸径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效果最佳的为基础模型,并将密度、优势木平均高、... 以贵州省东北部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54块样地的15 275株马尾松数据,随机选取80%样地数据用于模型建立,20%样地数据用于模型检验。对11个常用的树高-胸径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效果最佳的为基础模型,并将密度、优势木平均高、胸高断面积以不同个数及组合形式加入基础模型,筛选最优广义模型。同时考虑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对应构建基础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评价固定效应模型(两个)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两个)的拟合能力和预测精度,获得最佳树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基础模型为Chapman-Richards模型,其决定系数(R^(2)=0.636)最大,均方根误差(RMSE=2.472 m)、平均绝对误差(MAE=1.917 m)、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14.597%)最小;广义模型精度均优于基础模型,以含林分密度、优势木平均高、胸高断面积的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最高(R^(2)=0.797、RMSE=1.845 m、MAE=1.383 m、RMA=10.913%);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预测能力优于固定效应模型,表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树高-胸径关系,其中基础混合效应模型(R^(2)=0.864、RMSE=1.512 m、MAE=1.107 m、RMA=8.627%)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R^(2)=0.863、RMSE=1.516 m、MAE=1.113 m、RMA=8.657%)拟合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与传统回归方法建立的基础模型和广义模型相比,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构建的树高-胸径模型预测效果更具有优越性,用基础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预测马尾松人工林树高值,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树高-胸径模型 随机效应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贵州省东北部
下载PDF
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盛玉成 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33-1337,共5页
近年来新药临床研究越来越重视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应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可以定量地描述病理、生理、合并用药等多种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可将PK参数中的各种变异区分开 ,指导用药方案的调整 ,从而增强对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本文... 近年来新药临床研究越来越重视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应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可以定量地描述病理、生理、合并用药等多种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可将PK参数中的各种变异区分开 ,指导用药方案的调整 ,从而增强对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本文对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代动力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 数学模型 固定效应
下载PDF
用NONMEM法估算肾移植患者术后口服普乐可复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弨 翟所迪 马潞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考察肾移植患者口服普乐可复(FK506)胶囊常规监测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88例肾移植患者的366个FK506全血稳态浓度样本,建立FK506群体分析数据库,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进行模... 目的考察肾移植患者口服普乐可复(FK506)胶囊常规监测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88例肾移植患者的366个FK506全血稳态浓度样本,建立FK506群体分析数据库,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进行模型优化,确定FK506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和统计学模型。分别考察性别、年龄、体重、术后时间等因素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得到模型方程并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结果FK506数据用稳态药代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通过模型优化表明,剂量、肌酐和尿素氮对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临床调整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药代动力学 普乐可复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个体化给药
下载PDF
基于修正Kozak方程的人工樟子松树冠轮廓预估模型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慧淋 董利虎 李凤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94,共11页
【目的】对Kozak方程进行修正,采用树木易测因子为预测变量,构建人工樟子松树冠外部轮廓预估模型,为研究树木生理和树木竞争提供依据,为模拟单木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黑龙江省14块固定样地70株人工樟子松解析木90... 【目的】对Kozak方程进行修正,采用树木易测因子为预测变量,构建人工樟子松树冠外部轮廓预估模型,为研究树木生理和树木竞争提供依据,为模拟单木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黑龙江省14块固定样地70株人工樟子松解析木907个最大枝条数据,以Kozak方程基本形式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修正,选出构建人工樟子松树冠外部轮廓基础模型的最优模型形式。在最优模型基础上,建立分别考虑样地效应、样木效应及同时考虑样地和样木效应两水平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利用R软件的nlme软件包求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采用AIC、BIC、-2LL对混合效应模型中不同随机效应参数组合形式、不同随机效应矩阵、方差-协方差矩阵和方差函数进行比较,选出最优模型形式,并对人工樟子松外部轮廓随树木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以林分密度为哑变量,构建不同密度的人工樟子松树冠外部轮廓预估模型。【结果】人工樟子松树冠外部轮廓预估模型因子包含胸径(DBH)、冠长率(CR)和高径比(HD)。与基础模型相比,分别考虑样地效应、样木效应的混合模型能够显著提高模型拟合效果,外部轮廓模型差异主要来源于样木效应。以样木为单水平的混合效应模型中,a2、a6为随机参数,对角矩阵为方差-协方差矩阵形式,ARMA(1,1)为解释组内方差的矩阵,采用幂函数消除异方差的模型形式为最优模型。同时考虑样地和样木效应两水平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单水平混合模型有所提高。以两水平混合模型的固定效应部分模拟外部轮廓与树木因子之间的关系,在分别固定另外2个变量的情况下,树冠半径随着DBH、CR增大均逐渐增大,树冠上半部分半径随着HD增大而增大,下半部分半径随着HD增大而减小。外部轮廓拐点的变化范围为0.6250~0.9170,拐点平均位置为0.8413,随着林木在林分中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樟子松 树冠 外部轮廓 Kozak模型 非线性混合模型
下载PDF
中国癫[疒间]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7
作者 郁莉斐 丁俊杰 +3 位作者 石珩 李智平 焦正 王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建立癫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为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至2008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并应用丙戊酸常规治疗的癫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药浓度数据、生理指标及与... 目的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建立癫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为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至2008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并应用丙戊酸常规治疗的癫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药浓度数据、生理指标及与其他抗癫药联合用药情况。采用NONMEM法建立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采用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房室模型拟合丙戊酸的药动学过程,吸收速率常数固定为1.9.h-1,个体间变异用对数模型,采用个体间变异和残差变异有交互作用的一级速率条件算法计算。考察生理和联合用药对表观分布容积(V/F)和相对清除率(CL/F)的影响。模型验证采用200次bootstrap法。结果纳入癫患儿321例,收集血药浓度数据点390个,每例患儿采样1~5个。丙戊酸单药治疗115/321例(35.8%),与其他抗癫药合用206/321例(64.2%)。年龄中位数为1.8(0.1~13.6)岁,体重中位数为11.5(2.6~84)kg,丙戊酸剂量为30.8(4.8~88.9)mg.d-1.kg-1。患儿年龄,与氯硝西泮、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均是丙戊酸CL/F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参数为:CL/F=0.223.(Age/1.8)0.353.1.22CLO.1.36LEI,V/F=13.0.(Total body weight/11.5);与氯硝西泮合用,CLO=1,否则为0;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LEI=1,否则为0。与氯硝西泮合用可增加丙戊酸CL/F约22%,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可增加丙戊酸CL/F约36%。最终模型较基本模型可降低CL/F的个体间变异(34.3%vs51.5%)。Bootstrap法的验证结果与模型计算值相符。结论建立的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有一定代表性,可为采用Bayesian法进行个体化给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群体药动学 癫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儿童
下载PDF
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敏 张静华 +3 位作者 施孝金 俞丽云 钟明康 孙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建立门诊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血药浓度预测。方法:162例门诊癫痫患者连续服用丙戊酸钠达稳态,测定其谷浓度附近血样标本共196个。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考察固定效应对丙戊酸相对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建立门诊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血药浓度预测。方法:162例门诊癫痫患者连续服用丙戊酸钠达稳态,测定其谷浓度附近血样标本共196个。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考察固定效应对丙戊酸相对清除率的影响。结果:体重、丙戊酸钠日剂量、合并用药等因素与清除率CL(L/h)之间的拟舍模型为:CL=0.00 482×WT+0.110×TAMT+0.394×CBZS+0.108×PHT+0.0822×PB+0.0 583。将11例患者血药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作线性回归,其方程为:DV=1.0 632×PRED-3.2 665(μg/ml),r=0.9 663。结论:丙戊酸日剂量>1 300mg或合并应用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均可使丙戊酸的清除率增加,故临床合并用药时应注意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避免丙戊酸浓度过低而引起癫痫发作。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稳定性好,可用于估算门诊癫痫患者血液中丙戊酸的相对清除率,并可定量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模型 临床应用 血药浓度 群体药代动力学 抗癫痫药
下载PDF
权重配方模型的非线性混合效应分析:一个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实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继汉 张密 +1 位作者 王民 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基于权重配方模型,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分析(NONMEM),对尿囊素、甲硝唑及地塞米松联合抗炎作用的组方合理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与原算法比较。方法:实验数据为昆明种小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样品于405nm处的吸光度值,以权重配... 目的:基于权重配方模型,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分析(NONMEM),对尿囊素、甲硝唑及地塞米松联合抗炎作用的组方合理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与原算法比较。方法:实验数据为昆明种小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样品于405nm处的吸光度值,以权重配方模型为基本模型,组方间相互作用为固定效应,并考虑随机效应,通过NONMEM法建立最终模型,定量评价尿囊素、甲硝唑和地塞米松的联合抗炎作用及其交互作用。结果:基于整体效应的权重配方模型建立成功(P<0.001),X1X2(X1尿囊素,X2地塞米松)作为固定效应加入模型,最终模型中甲硝唑对整体药效作用不明显,尿囊素与地塞米松存在较强协同作用,都是主要起效组分,最优剂量配比尿囊素∶甲硝唑∶地塞米松=400∶131∶8.0(mg/kg,i.p.)。结论:采用NONMEM法,可全面考虑各组分间交互作用及个体间和个体内误差等随机效应,使权重配方模型更加严谨,与原算法比较,提供的信息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重配方法 药物相互作用 非线性混合效应 组方优化
下载PDF
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拯 宋柏力 +2 位作者 刘赟心 邹建军 朱余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建立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定量考察影响奥美拉唑临床药动学的显著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于2016年4~6月招募的20名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LC-MS/MS... 目的建立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定量考察影响奥美拉唑临床药动学的显著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于2016年4~6月招募的20名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LC-MS/MS法测定奥美拉唑血药浓度,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CYP2C19基因型,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奥美拉唑群体药动学模型,自举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奥美拉唑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可用一级消除的一房室模型来描述,个体间变异符合指数模型。奥美拉唑清除率(CL/F)、分布容积(V/F)和吸收常数(Ka)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9.5 L/h、16 L和0.633/h。尿素氮对Ka有显著性影响,CYP2C19代谢表型对CL/F有显著性影响。自举法的验证结果与模型计算值相符。结论所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能较好的解释奥美拉唑药动学个体差异的原因,可为奥美拉唑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药动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群体药动学 中国健康受试者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CYP2C1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