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百年来的“新诗”与“旧诗”问题平议
1
作者
黄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8,237,共17页
1917年,胡适提出“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
1917年,胡适提出“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与被革命扭合在一起,以致百年来诗歌史的书写,大都是不分何人、何时,用何思想、何形式写的白话诗都认作是“新诗”,而将所有文言诗,几乎不分青红皂白地都视为“旧诗”。期间,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不愿接受给白话诗与文言诗戴上带有价值判断的“新”与“旧”的帽子,且坚持写文言诗。特别是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陆续提出要给现代的“旧诗”与“新诗”正名。回头看,现代“新”“旧”诗的提法,并不符合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真实,其理论基础是并不科学的进化论,而且对当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极易产生不良的影响,故亟须通过认清百年来的“白话诗”与“文言诗”的共存、共济、共荣的历史事实,为“新诗”与“旧诗”正名,对中国百年的诗歌史进行实事求是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诗史
新诗
旧诗
白话诗
文言诗
原文传递
新诗还是应该叫白话诗
被引量:
2
2
作者
毛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新诗,也曾称为白话诗、自由诗。但"新诗"一名不能标明其任何文体特征,"白话诗"古已有之,"自由诗"在格律体新诗出现之后已不能概括全部新诗。人们目前能够想到的命名,如"现代汉诗"、"现代...
新诗,也曾称为白话诗、自由诗。但"新诗"一名不能标明其任何文体特征,"白话诗"古已有之,"自由诗"在格律体新诗出现之后已不能概括全部新诗。人们目前能够想到的命名,如"现代汉诗"、"现代诗"、"语体诗"、"西诗"等,都不大得体。"胡诗"虽然比较传神,却不大可能被普遍接受。故这一诗体,还是叫回它最初的名称"白话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白话诗
自由诗
西诗
胡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诗创世何劳胡适尝试
被引量:
3
3
作者
毛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3,共6页
古人早有白话诗,唐宋词及元曲已不乏白话诗,明清歌谣已多白话诗、自由诗,学堂乐歌的歌词有的已是新诗,19世纪下半叶以来译诗已有白话诗,南社诗人已有白话诗、自由诗。胡适的历史功绩仅仅在于打出了"白话诗"的旗帜,他拿不出白...
古人早有白话诗,唐宋词及元曲已不乏白话诗,明清歌谣已多白话诗、自由诗,学堂乐歌的歌词有的已是新诗,19世纪下半叶以来译诗已有白话诗,南社诗人已有白话诗、自由诗。胡适的历史功绩仅仅在于打出了"白话诗"的旗帜,他拿不出白话诗的典范之作。五四时期如果不是由胡适来作"鞋样上总还是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的《尝试集》,而是直接从中国历代白话诗歌的创作及翻译中,精选一部《中国白话诗集》,集中展示一批成熟的、不乏经典意味的白话诗佳作,那对于现代新诗的启迪和示范作用一定会好得多,对于迅速奠定新诗的地位,昭示新诗的方向,一定会有效得多,中国新诗也会因此少走许多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尝试集》
新诗
白话诗
首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时期白话旧体诗词选本的传播策略与诗学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艳青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3-87,共5页
民国时期,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社会通用的语言工具。旧体诗词选本中也出现了以白话这个语言介质作为编纂标准的选本。这些白话旧体诗词选本拉近了读者与旧体诗词的距离,实现了旧体诗词的曲线传播,也为步入创作窘境的新诗提供了可...
民国时期,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社会通用的语言工具。旧体诗词选本中也出现了以白话这个语言介质作为编纂标准的选本。这些白话旧体诗词选本拉近了读者与旧体诗词的距离,实现了旧体诗词的曲线传播,也为步入创作窘境的新诗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同时,选家以白话为标准观照古今的诗词创作,也是探寻诗词创作规律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
诗词选本
旧体诗词
新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中国新诗形式的演变(1917-1927)
5
作者
郭洋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在中国新诗研究史上,诗歌形式演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新诗研究不外乎对"诗形"和"诗质"两方面的探索。大体上看,新诗是在"自由"与"格律"的此消彼长中渐进发展的,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反映出...
在中国新诗研究史上,诗歌形式演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新诗研究不外乎对"诗形"和"诗质"两方面的探索。大体上看,新诗是在"自由"与"格律"的此消彼长中渐进发展的,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各异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趋向。论文以1917-1927年有代表性的新诗形体为例,从历时性角度探讨新诗形式演变发生的时代背景、具体特征及其呈现出的意义价值。而围绕"白话诗""自由诗""格律诗"等展开的论述,有效彰显了不同时期新诗形式演变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形式
白话诗
自由诗
格律诗
诗形
诗质
原文传递
新诗十批判书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渡
周仲器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54,共8页
"新诗"宜改称现代"白话诗",它应该与文言诗一起改革与发展,以解除白话诗创作的危机,求得中华诗歌的伟大复兴。它不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不能提倡"诗的散文美",而要加强音乐性,批评诗的散文化、自由化,讲...
"新诗"宜改称现代"白话诗",它应该与文言诗一起改革与发展,以解除白话诗创作的危机,求得中华诗歌的伟大复兴。它不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不能提倡"诗的散文美",而要加强音乐性,批评诗的散文化、自由化,讲究诗美,讲究形式美,倡导新格律诗,与散文严格划清界限。为此,它必须首先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汲取古典诗词、民歌的营养,其次才是吸收、借鉴外国优秀诗歌的某些长处,并做到为我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现代白话诗
散文美
诗美
格律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新诗的价值取向与诗学意义——以《尝试集》中第三人称代词的运用为例
7
作者
王梦磊
苏永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8-75,共8页
早期新诗的创作,代表了大多数青年寻新求变的思想状态以及情感心理,其本身是内化于思想革命、社会改造的整体文化逻辑之中。胡适《尝试集》中运用第三人称代词表达的诗歌,将“白话新诗”从语言层面深入现实层面;从第三人称代词及其复数...
早期新诗的创作,代表了大多数青年寻新求变的思想状态以及情感心理,其本身是内化于思想革命、社会改造的整体文化逻辑之中。胡适《尝试集》中运用第三人称代词表达的诗歌,将“白话新诗”从语言层面深入现实层面;从第三人称代词及其复数变换的层面探寻到《尝试集》背后的主体意识,即主义与文学、历史及现实的关系。可以看出,第三人称代词在《尝试集》中的运用隐含着新诗中的自我与他者意识同各种政治力量、话语势力的协商周旋,关系着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早期新诗的诗学意义与立场建构,共同构成了思考近代中国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集》
人称代词
白话新诗
诗学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适《尝试集》旧体白话诗辩
8
作者
李国辉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胡适的《尝试集》中有一些旧体诗或变体旧诗 ,从语言、体式和思想上看 ,它们有了变化和革新 ,应属于新文学的白话诗。不同于新诗 ,它们是旧体或变体的格律诗。旧体或变体白话诗同新格律诗一起 ,构成白话格律诗的两个格局。
关键词
尝试集
白话诗
新格律诗
旧体白话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新诗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9
作者
黎志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89-94,共6页
中国新诗创立具有一定的诗学因素,诗人们难以在传统诗歌领域推陈出新。在其理论并不成熟,而且没有生产出优秀作品的前提下,新诗主要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一分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迅速确立其社会地位。新诗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中国新诗创立具有一定的诗学因素,诗人们难以在传统诗歌领域推陈出新。在其理论并不成熟,而且没有生产出优秀作品的前提下,新诗主要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一分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迅速确立其社会地位。新诗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关怀。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诗逐渐放弃社会责任,企图回归艺术。可是新诗的艺术成就本来不高,放弃社会责任对于新诗来说其实是放弃了存在的主要理由。摆在新诗面前的是一条漫长的艺术探索之路,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诗最终的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白话诗
社会
艺术
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杨鸿烈对中国诗学的创造性阐释
10
作者
任小青
《理论界》
2020年第1期83-88,共6页
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是很值得重视的一部论著。杨著根本目的是将中国诗学纳入世界文学的演进轨道。他自觉运用现代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诗学进行整理,引入西方的纯文学观及进化论解释中国诗学的演进...
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是很值得重视的一部论著。杨著根本目的是将中国诗学纳入世界文学的演进轨道。他自觉运用现代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诗学进行整理,引入西方的纯文学观及进化论解释中国诗学的演进,站在新文学的立场,对传统诗学予以评判。这些在当时来讲,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然而,“以西释中”“以新汰旧”未必合乎中国文学的实际,由此暴露出了不少缺点。研究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可以很好地窥测现代转型过程中中国诗学的实践路径,对当代诗学也有正反两方面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鸿烈
《中国诗学大纲》
新文学
原文传递
《新青年》与白话诗运动--以胡适等北大教师为中心
11
作者
陶永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7-83,共7页
以白话作诗的讨论与实验最初发生在胡适的私人圈子里,要想产生社会效应,需要从私人圈子走向公共空间。胡适在《新青年》第2-3卷公开号召国人从事白话诗写作,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系列白话诗,其号召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反响。《新...
以白话作诗的讨论与实验最初发生在胡适的私人圈子里,要想产生社会效应,需要从私人圈子走向公共空间。胡适在《新青年》第2-3卷公开号召国人从事白话诗写作,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系列白话诗,其号召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反响。《新青年》第4卷复刊后,更多北大教师参与到白话诗运动中来,进行白话诗写作、外国诗歌翻译以及理论建设。在北大教师与《新青年》的倡导下,逐渐有读者参与到白话诗运动中来,白话诗写作成为了一种"时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白话诗运动
胡适
北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年来的“新诗”与“旧诗”问题平议
1
作者
黄霖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8,237,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79)。
文摘
1917年,胡适提出“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与被革命扭合在一起,以致百年来诗歌史的书写,大都是不分何人、何时,用何思想、何形式写的白话诗都认作是“新诗”,而将所有文言诗,几乎不分青红皂白地都视为“旧诗”。期间,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不愿接受给白话诗与文言诗戴上带有价值判断的“新”与“旧”的帽子,且坚持写文言诗。特别是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陆续提出要给现代的“旧诗”与“新诗”正名。回头看,现代“新”“旧”诗的提法,并不符合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真实,其理论基础是并不科学的进化论,而且对当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极易产生不良的影响,故亟须通过认清百年来的“白话诗”与“文言诗”的共存、共济、共荣的历史事实,为“新诗”与“旧诗”正名,对中国百年的诗歌史进行实事求是的书写。
关键词
百年诗史
新诗
旧诗
白话诗
文言诗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poetry
in
the
past
100
years
new
poetry
old
poetry
vernacular
poetry
classical
poetr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诗还是应该叫白话诗
被引量:
2
2
作者
毛翰
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文摘
新诗,也曾称为白话诗、自由诗。但"新诗"一名不能标明其任何文体特征,"白话诗"古已有之,"自由诗"在格律体新诗出现之后已不能概括全部新诗。人们目前能够想到的命名,如"现代汉诗"、"现代诗"、"语体诗"、"西诗"等,都不大得体。"胡诗"虽然比较传神,却不大可能被普遍接受。故这一诗体,还是叫回它最初的名称"白话诗"为宜。
关键词
新诗
白话诗
自由诗
西诗
胡诗
Keywords
new
poetry
vernacular
poetry
free
poetry
western
poetry
Hu
poetr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诗创世何劳胡适尝试
被引量:
3
3
作者
毛翰
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3,共6页
文摘
古人早有白话诗,唐宋词及元曲已不乏白话诗,明清歌谣已多白话诗、自由诗,学堂乐歌的歌词有的已是新诗,19世纪下半叶以来译诗已有白话诗,南社诗人已有白话诗、自由诗。胡适的历史功绩仅仅在于打出了"白话诗"的旗帜,他拿不出白话诗的典范之作。五四时期如果不是由胡适来作"鞋样上总还是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的《尝试集》,而是直接从中国历代白话诗歌的创作及翻译中,精选一部《中国白话诗集》,集中展示一批成熟的、不乏经典意味的白话诗佳作,那对于现代新诗的启迪和示范作用一定会好得多,对于迅速奠定新诗的地位,昭示新诗的方向,一定会有效得多,中国新诗也会因此少走许多弯路。
关键词
胡适
《尝试集》
新诗
白话诗
首创
Keywords
Hu
Shi
Trial
Poems
(Chang
Shi
Ji)
new
poetry
vernacular
poetry
pioneer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时期白话旧体诗词选本的传播策略与诗学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艳青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3-8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YJC751028)
文摘
民国时期,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社会通用的语言工具。旧体诗词选本中也出现了以白话这个语言介质作为编纂标准的选本。这些白话旧体诗词选本拉近了读者与旧体诗词的距离,实现了旧体诗词的曲线传播,也为步入创作窘境的新诗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同时,选家以白话为标准观照古今的诗词创作,也是探寻诗词创作规律的尝试。
关键词
白话
诗词选本
旧体诗词
新诗
Keywords
vernacular
language
poetry
anthology
traditional
style
poetry
new
vernacular
poetr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国新诗形式的演变(1917-1927)
5
作者
郭洋洋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文摘
在中国新诗研究史上,诗歌形式演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新诗研究不外乎对"诗形"和"诗质"两方面的探索。大体上看,新诗是在"自由"与"格律"的此消彼长中渐进发展的,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各异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趋向。论文以1917-1927年有代表性的新诗形体为例,从历时性角度探讨新诗形式演变发生的时代背景、具体特征及其呈现出的意义价值。而围绕"白话诗""自由诗""格律诗"等展开的论述,有效彰显了不同时期新诗形式演变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
新诗形式
白话诗
自由诗
格律诗
诗形
诗质
Keywords
form
of
new
poetry
vernacular
poetry
free
verse
metrical
poetry
poetry
form
poetry
qualit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诗十批判书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渡
周仲器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大学杂志社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54,共8页
文摘
"新诗"宜改称现代"白话诗",它应该与文言诗一起改革与发展,以解除白话诗创作的危机,求得中华诗歌的伟大复兴。它不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不能提倡"诗的散文美",而要加强音乐性,批评诗的散文化、自由化,讲究诗美,讲究形式美,倡导新格律诗,与散文严格划清界限。为此,它必须首先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汲取古典诗词、民歌的营养,其次才是吸收、借鉴外国优秀诗歌的某些长处,并做到为我所用。
关键词
新诗
现代白话诗
散文美
诗美
格律化
Keywords
new
Chinese
poetry
modern
vernacular
poetry
prosaic
beauty
poetic
beauty
metricalization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新诗的价值取向与诗学意义——以《尝试集》中第三人称代词的运用为例
7
作者
王梦磊
苏永前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8-75,共8页
文摘
早期新诗的创作,代表了大多数青年寻新求变的思想状态以及情感心理,其本身是内化于思想革命、社会改造的整体文化逻辑之中。胡适《尝试集》中运用第三人称代词表达的诗歌,将“白话新诗”从语言层面深入现实层面;从第三人称代词及其复数变换的层面探寻到《尝试集》背后的主体意识,即主义与文学、历史及现实的关系。可以看出,第三人称代词在《尝试集》中的运用隐含着新诗中的自我与他者意识同各种政治力量、话语势力的协商周旋,关系着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早期新诗的诗学意义与立场建构,共同构成了思考近代中国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尝试集》
人称代词
白话新诗
诗学内涵
Keywords
A
Collection
of
new
Poems
personal
pronoun
vernacular
poetry
the
poetic
connotation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适《尝试集》旧体白话诗辩
8
作者
李国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新诗所
出处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文摘
胡适的《尝试集》中有一些旧体诗或变体旧诗 ,从语言、体式和思想上看 ,它们有了变化和革新 ,应属于新文学的白话诗。不同于新诗 ,它们是旧体或变体的格律诗。旧体或变体白话诗同新格律诗一起 ,构成白话格律诗的两个格局。
关键词
尝试集
白话诗
新格律诗
旧体白话诗
Keywords
A
Collection
of
Attempting
Modern
Language
Poem
new
vernacular
poetry
modern
metrical
verse
traditional
metrical
vernacular
v
ers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新诗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9
作者
黎志敏
机构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89-94,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社科项目(06YK02)
文摘
中国新诗创立具有一定的诗学因素,诗人们难以在传统诗歌领域推陈出新。在其理论并不成熟,而且没有生产出优秀作品的前提下,新诗主要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一分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迅速确立其社会地位。新诗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关怀。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诗逐渐放弃社会责任,企图回归艺术。可是新诗的艺术成就本来不高,放弃社会责任对于新诗来说其实是放弃了存在的主要理由。摆在新诗面前的是一条漫长的艺术探索之路,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诗最终的成败。
关键词
中国新诗
白话诗
社会
艺术
价值
Keywords
new
Chinese
poetry
vernacular
poetry
social
artistic
value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杨鸿烈对中国诗学的创造性阐释
10
作者
任小青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理论界》
2020年第1期83-8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传统诗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16JJD750011)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是很值得重视的一部论著。杨著根本目的是将中国诗学纳入世界文学的演进轨道。他自觉运用现代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诗学进行整理,引入西方的纯文学观及进化论解释中国诗学的演进,站在新文学的立场,对传统诗学予以评判。这些在当时来讲,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然而,“以西释中”“以新汰旧”未必合乎中国文学的实际,由此暴露出了不少缺点。研究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可以很好地窥测现代转型过程中中国诗学的实践路径,对当代诗学也有正反两方面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杨鸿烈
《中国诗学大纲》
新文学
Keywords
Yang
Honglie
outline
of
Chinese
poetics
new
-
vernacular
poetry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青年》与白话诗运动--以胡适等北大教师为中心
11
作者
陶永莉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7-83,共7页
基金
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郭沫若新诗创作与日本大学教育关系研究"(GY2016C07)
重庆邮电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校园文化与中国新诗的发生"(K2015-125)
文摘
以白话作诗的讨论与实验最初发生在胡适的私人圈子里,要想产生社会效应,需要从私人圈子走向公共空间。胡适在《新青年》第2-3卷公开号召国人从事白话诗写作,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系列白话诗,其号召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反响。《新青年》第4卷复刊后,更多北大教师参与到白话诗运动中来,进行白话诗写作、外国诗歌翻译以及理论建设。在北大教师与《新青年》的倡导下,逐渐有读者参与到白话诗运动中来,白话诗写作成为了一种"时尚"。
关键词
《新青年》
白话诗运动
胡适
北大
Keywords
new
Youth
Chinese
vernacular
poetry
Movement
Hu
Shi
Peking
University
分类号
K206.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百年来的“新诗”与“旧诗”问题平议
黄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新诗还是应该叫白话诗
毛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诗创世何劳胡适尝试
毛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国时期白话旧体诗词选本的传播策略与诗学意义
梁艳青
《临沂大学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中国新诗形式的演变(1917-1927)
郭洋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
0
原文传递
6
新诗十批判书
周渡
周仲器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早期新诗的价值取向与诗学意义——以《尝试集》中第三人称代词的运用为例
王梦磊
苏永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胡适《尝试集》旧体白话诗辩
李国辉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新诗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黎志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杨鸿烈对中国诗学的创造性阐释
任小青
《理论界》
2020
0
原文传递
11
《新青年》与白话诗运动--以胡适等北大教师为中心
陶永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