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民幸福统计研究十年简史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洪 孙求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3,共7页
本文回顾了10年来中国国民幸福统计研究的历程,对国民幸福统计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国民幸福 统计研究 统计实践
下载PDF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演化与生态悖论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惠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6-36,共11页
"青山绿水"是山水环境内生一致性的传统机理,并成为一些"治山得水"公共政策的出发点。随着工业现代化发展,人地系统中的山水联系机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山青水不绿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生态悖论。探讨工业化过程中... "青山绿水"是山水环境内生一致性的传统机理,并成为一些"治山得水"公共政策的出发点。随着工业现代化发展,人地系统中的山水联系机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山青水不绿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生态悖论。探讨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变迁,有助于我们透析现代水生态的影响机制,考虑更加综合的人文影响因子,从源头改进水资源治理模式。本文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实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可能存在的低效率情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水资源管理由关注"山"向关注"地"转变的公共政策建议:本文运用"虚拟水"贸易理论,解析了目前我国存在的以缺水区弥补富水区的水资源管理逆向选择情形,揭示了由此可能导致我国南北方流域水危机同时加剧的发展模式根源。鉴此,本文提出我国必须改变末端治理型工业化模式,改变基于比较利益与GDP中心导向的水资源配置方式,实行幸福导向的水资源管理新模式。以全面协调解决中国的水危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现代化 人地关系 水资源管理 国民幸福 公共政策改进
原文传递
政府治理、国民幸福感及其增进适配路径——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志远 刘珊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7,共12页
国民幸福感作为"隐藏的国民财富"及反映民生的重要指标,已被看作是指导公共政策的"标尺"与"试金石"。采用以组态研究见长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依据"世界幸福报告"和"世界治理指数&qu... 国民幸福感作为"隐藏的国民财富"及反映民生的重要指标,已被看作是指导公共政策的"标尺"与"试金石"。采用以组态研究见长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依据"世界幸福报告"和"世界治理指数"两大权威数据库均涵盖的全球152个国家(地区)2007—2016年国民幸福指数与政府治理指标数据信息,可研究不同经济体国民幸福感增益空间提升及改进路径架构问题,探索性地识别出"西式民主主导型""民主-技术结构调适复合驱动型"和"技术质量偏向驱动型"三类异质性国民幸福感增益空间提升、改进路径架构之治理适配模式。面对全球经济体追寻"善治"之道过程中良莠不齐的表现,以及"发达国家幸福感正在丧失"的严峻现实情境,民主激进与技术偏废无疑有损于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中国特色治国理政实践和"民主-技术结构调适复合驱动型"治理模式无疑为全球各具特色经济体增进国民幸福感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幸福感 政府治理 治理结构 QCA
下载PDF
保险发展与居民幸福感——来自WVS中国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宏兵 苏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2-59,共8页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考察保险发展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个体微观变量和人均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后得出结论:财险业和寿险业都能够影响居民幸福感,但是具有差异性。从财险业来看,保险...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考察保险发展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个体微观变量和人均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后得出结论:财险业和寿险业都能够影响居民幸福感,但是具有差异性。从财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人均赔付的影响不显著;从寿险业来看,保险密度和人均赔付均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本文首次将保险发展纳入居民幸福感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发展 居民幸福感 财险业 寿险业
下载PDF
朴槿惠政府的国政哲学及政府3.0:一种新的行政模式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胜钟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3-148,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朴瑾惠政府的国政愿景及国政哲学,及其在政府3.0理念下的实现基础和具体战略。政府3.0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理念,超越了以往以GDP为重心的国家发展基调,将国民幸福与国政哲学的思想基础相结合,讨论政府运营模式的变化。政府3.... 本文详细介绍了朴瑾惠政府的国政愿景及国政哲学,及其在政府3.0理念下的实现基础和具体战略。政府3.0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理念,超越了以往以GDP为重心的国家发展基调,将国民幸福与国政哲学的思想基础相结合,讨论政府运营模式的变化。政府3.0以沟通的透明政府、能干的有能政府、以国民为中心的服务政府为程序和促进体系,进一步探讨将行政模式扩大到地方政府3.0所需的实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幸福 政府3.0 国政哲学 地方政府3.0
原文传递
文化自觉与国民幸福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政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8,共5页
文化自觉是国民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需要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社会和生态条件,但如果没有文化自觉,幸福就失去了精神支撑,就无法认识幸福,无法感受幸福,无法确认幸福,甚至无法定义幸福。幸福角度的文化自觉,就是对幸福的经济、政治、社... 文化自觉是国民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需要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社会和生态条件,但如果没有文化自觉,幸福就失去了精神支撑,就无法认识幸福,无法感受幸福,无法确认幸福,甚至无法定义幸福。幸福角度的文化自觉,就是对幸福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基础的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国民幸福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国民幸福视角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先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89,218,共4页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兴起对国民幸福造成不良影响,以GDP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无法如实反映国民幸福水平,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问题冲击着国民幸福,这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国民幸福水平的提升,而"...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兴起对国民幸福造成不良影响,以GDP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无法如实反映国民幸福水平,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问题冲击着国民幸福,这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国民幸福水平的提升,而"不丹模式"下"国民幸福总值"的理念和实践则对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科学地构建和测评国民幸福指数,将国民幸福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正确看待经济因素对国民幸福的影响,注意社会转型期提升国民幸福的关键,这是从国民幸福的视角思考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幸福 国民幸福总值 国民幸福指数 社会转型
下载PDF
国民幸福理论与广州国民幸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洪 曲博 温拓 《城市观察》 2011年第1期145-157,共13页
本文分析了国民幸福理论的起源,梳理了有关幸福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比较了国民幸福指数与其他相近或相似指标的关联。
关键词 国民幸福 广州 幸福指数
下载PDF
国民幸福与幸福指数论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艳丽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发展目标。幸福即幸福感,是人们为着预定目标、人生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以及实现预定目标、人生理想时感到满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体验。幸福指数即用于测度和评价人们幸福感强弱的综合指标体系,是人们主观感... 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发展目标。幸福即幸福感,是人们为着预定目标、人生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以及实现预定目标、人生理想时感到满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体验。幸福指数即用于测度和评价人们幸福感强弱的综合指标体系,是人们主观感受见之于客观数据的反映。国民幸福与幸福指数关系密切且复杂,既非正相关,也非负相关。纯粹以幸福指数提升与否作为评判国民幸福的标准和依据,亦不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幸福 幸福指数 关联性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中的“幸福悖论”及其制度化解之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映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155,共8页
追求幸福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幸福悖论"是指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以与经济增长相同的比率增长,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化解"幸福悖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社会制度选... 追求幸福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幸福悖论"是指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以与经济增长相同的比率增长,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化解"幸福悖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社会制度选择要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向追求"国民幸福总值的提高"上来,并通过确立保障公民社会福利权利的法律制度、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幸福测评制度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悖论” 国民幸福 优良制度 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基于幸福视角的亲贫式支出最优规模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能生 钟发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6,共9页
利用中国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了亲贫式支出对国民幸福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亲贫式支出与国民幸福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结构,并且当亲贫式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36.9%时,国民幸福水平最高;分... 利用中国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了亲贫式支出对国民幸福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亲贫式支出与国民幸福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结构,并且当亲贫式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36.9%时,国民幸福水平最高;分层样本回归显示,亲贫式支出与国民幸福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国民幸福水平较低区域的拐点比国民幸福水平较高区域的拐点更为靠后,说明国民幸福相对较低区域需要更多的亲贫式支出;对亲贫式支出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与国民幸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国民幸福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国民幸福水平的提升更依赖于医疗卫生支出规模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贫式支出 倒U型曲线 国民幸福
下载PDF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提升国民幸福水平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清蓉 姜媛媛 《科教导刊》 2019年第14期168-170,共3页
个体心理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幸福,是提升国民幸福水平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亚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家庭.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国民幸福水平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设立心理健... 个体心理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幸福,是提升国民幸福水平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亚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家庭.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国民幸福水平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设立心理健康综合指导委员会、加强宣传教育、将心理咨询服务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实施三级预防制度、企事业单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师服务制度、政府购买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和设立精神卫生相关基金等九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服务 国民幸福
下载PDF
心理健康服务助力国民幸福指数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铭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幸福"一词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同时也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心理健康对幸福指数的意义以及心理健康在幸福感测...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幸福"一词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同时也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心理健康对幸福指数的意义以及心理健康在幸福感测量指标体系里的表现等,探讨通过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意义和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服务 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
下载PDF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创业与居民幸福感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福中 卢景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3-84,共12页
进入"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问题逐步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为进一步缓解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因应之道。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验证了创业与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性,并... 进入"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问题逐步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为进一步缓解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因应之道。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验证了创业与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业与居民的幸福感正相关;居民幸福感可随着创业参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持平或盈利的创业项目可以提升居民幸福感,盈利水平与居民幸福感提升水平正相关。因此,应抓住"双创"的机遇,合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提升人力资本,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进而提升居民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幸福感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有序Probit回归模型 创新 创业参与
下载PDF
完善教育制度是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连伟 谢一凡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在当代社会,机遇平等是决定人民群众幸福水平的重要因素。确保人民可以平等地追求幸福生活是新时代政府应尽的责任。因此,使教育制度发挥积极作用至关重要。政府须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管控力度,向青少年平等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根... 在当代社会,机遇平等是决定人民群众幸福水平的重要因素。确保人民可以平等地追求幸福生活是新时代政府应尽的责任。因此,使教育制度发挥积极作用至关重要。政府须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管控力度,向青少年平等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根据当代需求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为了切实增强中国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新时代教育制度应着重培养新一代人的健全人格、生活能力和爱国意识,从而为提升国民幸福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遇平等 教育制度 国民幸福感 教育公平 教育公务员
下载PDF
提升国民幸福感的心理剖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凌艳 杨兰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11-12,148,共3页
幸福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强烈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十二五"把提升国民幸福感作为我国政府施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之由一种抽象的个体心理感受化身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文章从分析国民幸福感的... 幸福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强烈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十二五"把提升国民幸福感作为我国政府施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之由一种抽象的个体心理感受化身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文章从分析国民幸福感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了国民幸福感产生的心理过程,从而为我们研究和探寻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途径和措施,使国民真正有幸福的体验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幸福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 韦伯-费希纳定律
下载PDF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及现实价值
17
作者 邓杨 《河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1-76,共6页
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西方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西方伦理学思想史上最早的唯物主义幸福论代表人物。他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于"幸福的来源","什么是幸福","如何才... 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西方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西方伦理学思想史上最早的唯物主义幸福论代表人物。他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于"幸福的来源","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等问题作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随着我国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变,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再是社会财富的最大化,而在于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国民幸福最大化。因此,研究德谟克利特唯物主义幸福论的合理内核,对提高我国国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谟克利特 唯物主义幸福论 国民幸福感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幸福观及其经验启示
18
作者 周良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13,共4页
作为杰出的政治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幸福问题予以较多关注。毛泽东的幸福观经历了从"为他人谋幸福"到"为人民谋幸福"的转变,主张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的幸福观以人民群众为... 作为杰出的政治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幸福问题予以较多关注。毛泽东的幸福观经历了从"为他人谋幸福"到"为人民谋幸福"的转变,主张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的幸福观以人民群众为本位,以人民生活是否富裕为界定标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幸福观对当前"幸福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幸福观 国民幸福
下载PDF
以追求国民幸福为终极目标——当代不丹国家治理的独特道路
19
作者 李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1,共8页
20世纪70年代,不丹四世国王辛格·旺楚克将“国民幸福总值”这一内向探求生命愉悦的心理体验,直接转化为不丹国家治理的核心概念,并以行政力量在整个社会推广开来。其主要内容是以王权促政治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的逻辑以及幸福教... 20世纪70年代,不丹四世国王辛格·旺楚克将“国民幸福总值”这一内向探求生命愉悦的心理体验,直接转化为不丹国家治理的核心概念,并以行政力量在整个社会推广开来。其主要内容是以王权促政治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的逻辑以及幸福教育。“不丹模式”国家治理的独特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丹君主制政权渐进的政治改革与佛教理念熏陶下政治文化和价值观的历史产物。“幸福教育”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实践操作则存在较多困难,并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强制实行以民族融合和同化为特征的民族不丹化政策,造成难民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尽管如此,“以追求国民幸福为终极目标”的“不丹模式”国家发展道路在世界治理史上仍具有独特个性和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幸福 “不丹模式” 国家治理
下载PDF
教育期望、社会流动与国民幸福感——基于高校扩招的准自然实验
20
作者 刘琼 刘珊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08-214,共7页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历了跨越式的迅猛增长。基于前景理论并借鉴斯普瑞教育“分类机器”的思想,尝试将社会流动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关键中间变量,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高校持续扩张...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历了跨越式的迅猛增长。基于前景理论并借鉴斯普瑞教育“分类机器”的思想,尝试将社会流动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关键中间变量,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高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及国民幸福感的平均效应呈下降趋势,这或许有悖于高等教育扩招的初衷。因此,有必要以科学、系统的思维重新审视现行扩招政策,通过构建完善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增进并拓展国民幸福感的适配路径,注重教育资源配给的公平优化,切实强化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与阶层重构功能,更好地激发社会成员向上社会流动的潜能和动力,进而提升国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国民幸福感 高校扩招 前景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