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玉聃 何塞.穆巴恩.圭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57,156-157,共23页
音乐是一种流动性较强的社会文化产品,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国际社会中,权力对音乐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影响:首先,以国家和民族为代表的政治主体与音乐之间存在因果性的权力关系,这表现在音乐正统的确立、本国音乐的对外传播和对... 音乐是一种流动性较强的社会文化产品,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国际社会中,权力对音乐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影响:首先,以国家和民族为代表的政治主体与音乐之间存在因果性的权力关系,这表现在音乐正统的确立、本国音乐的对外传播和对敌对音乐的禁止等诸方面,在这种权力关系中,既有强制性的"刚"的一面,又有选择性、诱导性的"柔"的一面。其次,社会权力又对音乐存在着建构性作用:音乐在跨国传播中表达和反映着社会权力结构、音乐塑造着跨国社会群体的认知及其间的权力关系、音乐体现了全球性资本的力量,也就是说,社会权力蕴涵于音乐之中,通过音乐的跨国流动而对全球社会产生影响。而音乐作为能动的主体,又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之中疏远、偏离和反思权力,但这种主体性更多地体现在对因果性权力关系的反抗中,对于内蕴在自身之中的建构性权力,音乐本身是难以回避的。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有着复杂的相遇模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更多元地理解国际关系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国际关系 音乐与政治 权力
原文传递
《乐纬》音乐理论论略
2
作者 刘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6-131,共6页
由于"乐经"的失传,《乐纬》似乎缺少了与之对应的"经书"对"乐"的阐释与附庸。但存在于两汉音乐思想与音乐文化的大环境中,《乐纬》广泛吸收先秦以来尤其是《乐记》的音乐理论,并加入了以"天人感应&q... 由于"乐经"的失传,《乐纬》似乎缺少了与之对应的"经书"对"乐"的阐释与附庸。但存在于两汉音乐思想与音乐文化的大环境中,《乐纬》广泛吸收先秦以来尤其是《乐记》的音乐理论,并加入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纬学内容,其在解释音乐的来源、乐器与政教之间的关系、审乐以观政的方式等方面都对儒家乐论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而独特的音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纬》 作乐五元论 闻乐知政
下载PDF
公共空间的音乐传播现象研究——评坦娜鲍姆的《地下的和谐:纽约地铁中的音乐和政治》 被引量:2
3
作者 柯扬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美国学者苏西·坦娜鲍姆(Susie J.Tanenbaum)出版于1995年的著作《地下的和谐:纽约地铁中的音乐和政治》可视为学术界对城市地铁文化现象的首次关注。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政府管理政策文本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地铁... 美国学者苏西·坦娜鲍姆(Susie J.Tanenbaum)出版于1995年的著作《地下的和谐:纽约地铁中的音乐和政治》可视为学术界对城市地铁文化现象的首次关注。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政府管理政策文本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地铁站中的音乐生态,并暗示出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运用欧文·戈夫曼的互动理论来审视地铁音乐表演情境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关系,并采用非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娜鲍姆 《地下的和谐:纽约地铁中的音乐和政治》 地铁文化 互动理论 价值中立
下载PDF
声音之道 与政通矣—浅释音乐与政治
4
作者 兰萌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88-92,96,共6页
本文论述了音乐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关系。即音乐内容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又是对政治的反映 ;政治不仅影响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 ,还影响着它的体裁形式 ;音乐既从属于政治 ,又影响政治。
关键词 音乐 政治 互相作用 体裁形式 音乐内容 中国
下载PDF
罗迪·多伊尔《责任》中的音乐、政治与身份
5
作者 龚璇 杨金才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109,共8页
《责任》是罗迪.多伊尔“巴利镇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它以都柏林北部巴利镇上一群年青人组建乐队的经历为叙事内容,生动描绘了乐队的排练和演出过程。通过挖掘小说中音乐元素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考察多伊尔对爱尔兰身份问题的深度思考... 《责任》是罗迪.多伊尔“巴利镇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它以都柏林北部巴利镇上一群年青人组建乐队的经历为叙事内容,生动描绘了乐队的排练和演出过程。通过挖掘小说中音乐元素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考察多伊尔对爱尔兰身份问题的深度思考。他似乎希望摆脱那种只把爱尔兰视为英国“他者”的程式化思维模式,进而更好地从经济全球化带给爱尔兰的影响来进一步审视本民族文化生产与身份建构的关系,以及文化生产者应有的责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迪·多伊尔 《责任》 音乐 身份 政治
下载PDF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
6
作者 付林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9,213,214,共12页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一是出自对“礼崩乐坏”政治环境的讨论,二是出自对具体政治事件进行评论时的现场发挥,三是出于诸侯卿大夫对礼乐知识的主动学习和了解,均发生在特定的政治语境之下,因而有着共同的理论聚焦和政治关切,特别是他们所提出的“乐以成政”理论,可视为对西周以来乐政体系的学理总结。具体表现为:将和平之声确立为周代乐政的生成条件,由心、耳关系反映出周代乐政的运作机理,由“乐以殖财”实现周代乐政的作用效果,等等。另外,早期乐论话语还十分关注“乐”与“德”之间的关系,将德礼观念确立为周代乐政的价值内涵。可以说,早期乐论话语紧紧围绕着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为孔子以后儒家乐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孔子时代 乐论话语 乐以成政 德礼观念
下载PDF
中苏“蜜月期”(1954-1960)钢琴家李赫特访华音乐外交考
7
作者 明鑫 《北方音乐》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文章用音乐政治学原理与方法,通过当时官媒报道、档案史料、各界评论史料,回顾与论述中苏"蜜月期"(1954-1960)所发生的音乐外交事件,还原钢琴大师李赫特访华演出的始末,阐述其访华演出的政治意义、社会影响。文章认为,李赫特... 文章用音乐政治学原理与方法,通过当时官媒报道、档案史料、各界评论史料,回顾与论述中苏"蜜月期"(1954-1960)所发生的音乐外交事件,还原钢琴大师李赫特访华演出的始末,阐述其访华演出的政治意义、社会影响。文章认为,李赫特在中国的演出,强化与促进了我国音乐创演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与中国音乐的民族性。文章认为,我们可以借鉴苏联时期音乐外交逻辑,来丰富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中国音乐维度,以促进中国音乐的民族性("中国风味")创演风格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蜜月期" 李赫特 音乐政治学 音乐外交
下载PDF
儒家乐论视域下的朝鲜音乐政治
8
作者 张寿 于继森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4-21,140,共9页
儒家认为,乐是一种以仁德为内在根据的,具有象德性、和同性、同乐性特征的综合艺术活动,这种乐不仅是道德教化的手段,也是治国善政的工具。朝鲜强调,劳动党的音乐政治是以主体音乐艺术为媒介,突出大众性、通俗性、多样性、感召性,在情... 儒家认为,乐是一种以仁德为内在根据的,具有象德性、和同性、同乐性特征的综合艺术活动,这种乐不仅是道德教化的手段,也是治国善政的工具。朝鲜强调,劳动党的音乐政治是以主体音乐艺术为媒介,突出大众性、通俗性、多样性、感召性,在情感情绪上有力支撑政治,推动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新型的政治方式。这种音乐政治不仅是思想斗争武器,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政治手段。可以说,儒家乐论和朝鲜音乐政治在道德教化、政治功效、音乐制作、实施途径、排斥对象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支撑朝鲜体制的文化体系的构建逻辑和组织框架,而且有利于我们将儒家的乐作为突破口,努力寻找儒家文化的原型,掌握其精髓和真谛,积极探索一条儒家文化当代复兴的合理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乐论 朝鲜 音乐政治 关联性
下载PDF
《吕氏春秋》审美功能论对儒道墨法学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9
作者 马雯雯 《美育学刊》 2019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从文艺的功能角度来考察《吕氏春秋》"生""义"以及"乐教"之美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吕氏春秋》的文艺功能论思想是在儒道墨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君主"治国""治身"思想... 从文艺的功能角度来考察《吕氏春秋》"生""义"以及"乐教"之美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吕氏春秋》的文艺功能论思想是在儒道墨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君主"治国""治身"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生”与“欲” “义”与“利” “乐”与“政”
下载PDF
红色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习译之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0,共6页
红色音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号召和鼓舞作用。红色音乐在音乐专业思政课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红色音乐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宝贵资源以及有效实施途径,二者同行同质、... 红色音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号召和鼓舞作用。红色音乐在音乐专业思政课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红色音乐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宝贵资源以及有效实施途径,二者同行同质、功能相同、目的契合。红色音乐所具有的审美培养、价值引导、榜样塑造、感召激励等功能,能够为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增强课程教学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提供正确价值导向。因此,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确立红色音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红色音乐思政内容,创新红色音乐思政教学研究,将红色音乐融入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确立正确“三观”,在润物无声中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 课程思政 音乐思政 高校音乐专业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论唐太宗的音乐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柏红秀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8-42,共5页
唐太宗的音乐思想打破了儒家传统的“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观念,将政治与音乐疏离,认为政治高于音乐。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特定的政治历史使命是他的音乐思想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唐代雅乐简陋和俗乐繁荣与他的音乐思想密切相关。
关键词 唐太宗 乐政一体 雅乐 俗乐
下载PDF
《尚书·秦誓》与早期秦国礼乐政治
12
作者 孙尚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秦誓》与“穆公之霸”有关,是穆公“遂霸西戎”之后用于秦宗庙的仪式文本。此篇短短二百多字,既有批判和自省,亦流露出造就强盛秦国的成就感,又见文化担当的责任感。其言说指向是省思国君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任用人才,以达成国家治理... 《秦誓》与“穆公之霸”有关,是穆公“遂霸西戎”之后用于秦宗庙的仪式文本。此篇短短二百多字,既有批判和自省,亦流露出造就强盛秦国的成就感,又见文化担当的责任感。其言说指向是省思国君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任用人才,以达成国家治理的完善。《秦誓》标志着穆公时期秦国学习周礼的巨大成就,可视为早期秦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总结性文本。早期秦国诗书礼乐建设的成功,证明西周礼乐政治对“非我族类”的强大吸引力及其所赋有的文化改造功能。《尚书·秦誓》和《诗·秦风》共同体现了早期秦国在诗书礼乐法度方面的成果,意味着秦国在未来本有可能继续礼乐政治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誓》 早期秦国 礼乐政治
下载PDF
胡祗遹的戏曲理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5,180,共5页
胡祗遹一生虽不曾染指杂剧创作,但他对杂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强调和推重杂剧的教化功能,是其杂剧理论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观点,他又提出了"九美说"和要求杂剧内容的广与奇的主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胡祗遹 艺术理论 “乐音与政通” “九美说” 杂与奇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现代西方政治题材音乐之典范——评析美国当代作曲家热夫斯基钢琴变奏曲《不屈之民》
14
作者 邓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10,161-162,共5页
热夫斯基(Rzewski)极为出名的钢琴变奏曲《不屈之民》(The People United Will Never Be Defeated)为一政治题材创新作品,其中包含了广泛的混合音乐风格,从古典变奏曲到复调,再到爵士风格和流行音乐,也不乏乡村音乐,其演奏时间长度大约... 热夫斯基(Rzewski)极为出名的钢琴变奏曲《不屈之民》(The People United Will Never Be Defeated)为一政治题材创新作品,其中包含了广泛的混合音乐风格,从古典变奏曲到复调,再到爵士风格和流行音乐,也不乏乡村音乐,其演奏时间长度大约为1小时左右。介于这些因素,此曲成为了20世纪超长独奏钢琴作品中音乐价值较高的作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音乐 热夫斯基 现代钢琴作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