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记·乐记》的三重立论根据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礼记·乐记》的主旨是阐释礼乐教化的合法性。《乐记》给出了礼乐教化具有合法性的三重立论根据:其一,"人心"感于物形成音乐,人心是音乐和外物之间的中介,因而通过音乐就可以很好地协调外物与人心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 《礼记·乐记》的主旨是阐释礼乐教化的合法性。《乐记》给出了礼乐教化具有合法性的三重立论根据:其一,"人心"感于物形成音乐,人心是音乐和外物之间的中介,因而通过音乐就可以很好地协调外物与人心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其二,《乐记》将音乐的产生、音乐与人的关系,纳入到天地宇宙的运行模式之中,认为天地运行具有无可违抗的性质,遵循天地精神的礼乐也具有无可违抗的性质;其三,音乐与社会人生之间有着神秘的感应关系,因而音乐具有协调社会秩序的作用。三重立论依据共存,体现了《乐记》文化整合的时代意识,体现了《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丰富性,但也是形成《乐记》内在逻辑关系不够清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情感 象天法地 感应
原文传递
生态智慧与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研究(笔谈)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相占 马明 +2 位作者 李静 王萌 张乾坤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1-24,34,共5页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环境关学开始了理论研究与著作译介,表明环境关学的影响正在日渐扩大,并有望形成新的关学范式,这组学术笔谈旨在回应这一新的学术领域。程相占的《中国环境关学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从“重写中国美学...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环境关学开始了理论研究与著作译介,表明环境关学的影响正在日渐扩大,并有望形成新的关学范式,这组学术笔谈旨在回应这一新的学术领域。程相占的《中国环境关学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从“重写中国美学史”、“与西方环境美学展开理论对话”、“丰富当代生态智慧”3个方面讨论了中国环境关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并提出“探索生态智慧”应该成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思想主题。马明的《中国古代城市美学“象天法地”原则初探》借鉴美国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象天法地”原则是中国古代城市意象创造的根本原则。李静的《始宁别墅与谢灵运的环境美学思想》以谢灵运的始宁别墅为研究对象,提出其选址与建筑设计体现了参与式的环境审美思想,使人在自然环境中仰观俯察而返归自然之性,从而更好地体验与自然宇宙一致的“生命的节奏”。王萌的《宋代山水画论“气韵生动”命题的环境关学内涵》集中讨论了宋代山水画论继承了“气韵生动”命题.指出该命题在宋代成为一种环境感知与环境体验模式.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关学对于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有着浓厚的环境美学内涵。张乾坤的《从“取景在借”看李渔的环境美学思想》从审美模式、审美观照方式、审美体验等方面讨论了李渔的环境关学思想。5位作者分别从总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环境美学思想切入,试图粗略地勾勒出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关学 生态智慧 城市美学 象天法地 始宁别墅 适性自然 气韵生动 环境体验 李渔
下载PDF
象天法地,规矩方圆——中国古代都城、宫殿规划布局之构图比例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南 《建筑史》 2017年第2期77-125,共49页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中国古代都城与宫殿建筑群(包括偃师二里头夏代晚期1、2号宫殿遗址;偃师商城及3、4号宫殿遗址;西汉长安城及未央宫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及太极宫、大明宫遗址;隋唐洛阳城及皇城、宫城遗址;元大都及皇城、宫城;明北京内...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中国古代都城与宫殿建筑群(包括偃师二里头夏代晚期1、2号宫殿遗址;偃师商城及3、4号宫殿遗址;西汉长安城及未央宫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及太极宫、大明宫遗址;隋唐洛阳城及皇城、宫城遗址;元大都及皇城、宫城;明北京内城、皇城与紫禁城)的实测图或复原图进行几何作图,结合实测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与宫殿建筑群布局的基本构图比例,尤其是基于方圆作图的21/2和31/2/2构图比例。同时结合对北宋《营造法式》第一幅插图'圆方方圆图'的解读,揭示了规矩方圆作图比例背后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追求天、地、人和谐的文化理念,并集中反映在都城、宫殿规划设计'象天法地'的思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矩方圆 比例 21/2 31/2/2 象天法地
原文传递
法天地而居之——汉长安象天法地规划思想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斌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83-111,共29页
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逐渐发展出“天一地一人”关联思维。在先秦至秦汉时期,象天法地的都城规划思想开始形成并付诸实际。本文以汉长安为例,以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基础,尝试复原汉武帝时期的... 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逐渐发展出“天一地一人”关联思维。在先秦至秦汉时期,象天法地的都城规划思想开始形成并付诸实际。本文以汉长安为例,以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基础,尝试复原汉武帝时期的天空结构和都城布局,揭示古人天地对应、时空一体的规划思想。这种法天地而居之的建城意境,对重建当代中国人居环境的山水和文化秩序将南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史 象天法地 汉长安 城市规划
下载PDF
汉长安“斗城”之说试论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廷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59,共5页
汉长安“斗城”之说由来已久,体现了中国古代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挖掘中国古代“斗为帝车”观念之内涵,分析未央宫与长乐宫的空间关联,推测汉长安斗城说可能与萧何营建未央宫时附会“斗为帝车”的社会文化有关,揭示出汉长安象天法地的... 汉长安“斗城”之说由来已久,体现了中国古代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挖掘中国古代“斗为帝车”观念之内涵,分析未央宫与长乐宫的空间关联,推测汉长安斗城说可能与萧何营建未央宫时附会“斗为帝车”的社会文化有关,揭示出汉长安象天法地的一种可能空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 斗城 象天法地 斗为帝车 城市规划
下载PDF
规天矩地:汉墓建筑布局的典型形式与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姜生 马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5,共13页
作为遗存至今最多的汉代建筑遗迹,汉墓建筑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标准化营造的思想和技术传统,反映了两汉时期等级礼制的分明和发展,更承载了汉人对死后信仰的表达。汉墓建筑通过灵活运用规矩和方圆作图来完成整体平面布局的规划,方圆元... 作为遗存至今最多的汉代建筑遗迹,汉墓建筑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标准化营造的思想和技术传统,反映了两汉时期等级礼制的分明和发展,更承载了汉人对死后信仰的表达。汉墓建筑通过灵活运用规矩和方圆作图来完成整体平面布局的规划,方圆元素的交替使用由此成为其布局形式的典型特征。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作为目前发掘的黄肠题凑墓中规格最高者,其平面布局反映了最完整、最典型的以方圆元素"象天法地"的汉墓建筑布局形式,亦是汉代统治阶层依托于墓葬建筑的最高信仰表达。使用此种布局形式,汉墓建筑既完成了对"天圆地方"宇宙观在直观形式上的仿拟,更借由方圆作图和比例上的契合达成了"象天法地"进而"交通天地"的意义赋予。正是这种建筑布局上的精心仿拟——所谓"规天矩地"——作为一套庞大、严密、规整的象征体系,参与架设起汉墓的神圣仪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建筑 定陶灵圣湖汉墓 建筑平面布局 规矩方圆 象天法地
原文传递
“天有求绎”与“地法九宫”——西周雒邑规划的“象天法地”
7
作者 徐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4-51,共8页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仰观俯察”精神,投射于城市规划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象天法地”传统。以西周都城雒邑规划为例,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为基础,探讨“象天法地”规划思想和方法的成型及其在雒邑营建中的表现。雒邑规划综合运用“象天”和...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仰观俯察”精神,投射于城市规划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象天法地”传统。以西周都城雒邑规划为例,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为基础,探讨“象天法地”规划思想和方法的成型及其在雒邑营建中的表现。雒邑规划综合运用“象天”和“法地”的手法,树立了中国古代城市“象天法地”规划的典范,影响深远。以雒邑规划为出发点,可以为商代都城和西汉长安的规划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都城规划 西周雒邑 象天法地
下载PDF
从《开元占经》看《三国演义》的星相占验
8
作者 张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成书于公元8世纪左右的《开元占经》集天文学与占星术于一体,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三材之道与占卜结合起来,可谓是最具东方特色的古代天文学专著。以《开元占经》作为《三国演义》中有关观天预卜、禳星求福、星象变异... 成书于公元8世纪左右的《开元占经》集天文学与占星术于一体,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三材之道与占卜结合起来,可谓是最具东方特色的古代天文学专著。以《开元占经》作为《三国演义》中有关观天预卜、禳星求福、星象变异、九州分野、灾异福瑞等现象的解读根据,分析其中星宿变化所对应的朝代更替、将相生死、人事变迁、行军布阵,可以帮助现代读者站在古代天文星象学角度更为全面地了解这部内蕴深厚、思想宏博的文学巨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开元占经》 天文学 占星术 九州分野 星象变异 象天法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