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英汉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曦颖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通过对英汉两种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粗略比较,来探究英汉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汉谚语 动物 比喻形象
下载PDF
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人物形象 被引量:5
2
作者 诸葛晓初 吴世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6,共4页
本文以海丝特的人生历程"罪-罚-赎"为主线,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海丝特人物形象。研究表明:霍桑首先通过一系列微喻构建"罪是物体"的博喻描写海丝特的"罪";其次借助"红字""邢台""... 本文以海丝特的人生历程"罪-罚-赎"为主线,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海丝特人物形象。研究表明:霍桑首先通过一系列微喻构建"罪是物体"的博喻描写海丝特的"罪";其次借助"红字""邢台""圈""链子""迷宫""荒野"等意象以及"人是物体""言语是物体"概念隐喻描述海丝特的"罚";最后以"救赎是珠儿""救赎是红字"概念隐喻呈现出海丝特的"赎"。可见,隐喻意象的运用在海丝特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上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丝特·白兰 概念隐喻 隐喻意象
原文传递
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比喻意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杨莉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髓,是形象思维即神思或想象的产物。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最能反映出诗人的创作风格,表现出诗歌艺术的境界。莎士比亚的明喻意象经历了从传统风格到与戏剧完美融合的历程,其隐喻意象由彼特拉克式隐喻发展到混合隐...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髓,是形象思维即神思或想象的产物。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最能反映出诗人的创作风格,表现出诗歌艺术的境界。莎士比亚的明喻意象经历了从传统风格到与戏剧完美融合的历程,其隐喻意象由彼特拉克式隐喻发展到混合隐喻意象,其曲喻意象经历了承袭、发展和创新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明喻意象 隐喻意象 曲喻意象
下载PDF
析托妮·莫里森小说《柏油孩子》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 被引量:2
4
作者 谷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9-511,共3页
从女权主义话语的视角对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子》进行关照,诠释小说中体现女权主义话语的"黑色"声音、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颠覆以及消解、重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的路径——喻指。小说以人名、物名、地名喻指白人文化主... 从女权主义话语的视角对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子》进行关照,诠释小说中体现女权主义话语的"黑色"声音、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颠覆以及消解、重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的路径——喻指。小说以人名、物名、地名喻指白人文化主导下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折射出黑人妇女在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的成长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权主义话语叙述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柏油孩子》 黑人女性 女权主义 女性文化身份 喻指
下载PDF
浅析“心为实物”的隐喻意象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金贵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9-91,共3页
隐喻是语言的基本特征。隐喻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揭示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1]。隐喻意义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2]。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自身行为的一种基本模式,人类的概念始于对自身的认知。本文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 隐喻是语言的基本特征。隐喻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揭示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1]。隐喻意义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2]。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自身行为的一种基本模式,人类的概念始于对自身的认知。本文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心为实物"的隐喻意象,通过起源域为"心",目标域分别为"物"和"人"的映射语言实例进行简单的认知分析,即从"心"的外观形状、位置地位、容器属性、唯一存在、客体属性、轻重软硬、冷热特征、颜色特征等意象映射,探讨"心"在汉、英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方式,揭示隐喻认知主体的认知过程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为实物 隐喻意象 映射
下载PDF
英语面称呼语中隐喻形象的语用功效
6
作者 李钢 陈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3-54,共2页
面称呼语是人际关系、社会等级、情感交流的标志词,它能直接影响话语中说者和听者之间的社交距离,也能很好地体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势性和平等性。同时,面称呼语中的隐喻常常能把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形象特征投射到对受话人的印象之... 面称呼语是人际关系、社会等级、情感交流的标志词,它能直接影响话语中说者和听者之间的社交距离,也能很好地体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势性和平等性。同时,面称呼语中的隐喻常常能把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形象特征投射到对受话人的印象之中,从而形象并深刻地达到一定的语用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面称呼语 隐喻形象 文化
下载PDF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隐喻思维
7
作者 周艳鲜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借助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壮、泰语谚语中的"大米"、"鱼"和"牛"等三种隐喻意象,结果表明,壮、泰语谚语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隐喻意象,反映了壮、... 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借助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壮、泰语谚语中的"大米"、"鱼"和"牛"等三种隐喻意象,结果表明,壮、泰语谚语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隐喻意象,反映了壮、泰民族相似的稻作文化特征;"大米"、"鱼"和"牛"意象的源语义域常常被映射到"人"这个目标域上,反映了壮/泰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但是,由于壮泰民族对现实生活面貌有各自不同的体认,这些意象在谚语中被赋予不尽相同的隐喻意义和文化含义。解读谚语中壮、泰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特性,是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壮泰民族 隐喻意象 隐喻思维
下载PDF
论“笑”之俄译种种
8
作者 梅春才 刘旭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笑是人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交际手段。汉语中"笑"一词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方式基本上都可以用相应的俄语来表达。为了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准确地把握"笑"一词的俄语表现形式,使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准... 笑是人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交际手段。汉语中"笑"一词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方式基本上都可以用相应的俄语来表达。为了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准确地把握"笑"一词的俄语表现形式,使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准确,本文拟从笑的外部特征、内涵特点和隐喻形象等方面探讨俄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译法,为广大俄语爱好者的俄语学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特点 隐喻形象 拟态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