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DAD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思萌 刘睿 +2 位作者 任晓亮 戚爱棣 李遇伯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利用HPLC-DAD法建立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GCOP)、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 目的利用HPLC-DAD法建立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GCOP)、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0.05%甲酸–乙腈);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1%、100.8%,RSD值分别为0.4%、0.3%、0.7%。结论该分析方法能简便、快速地测定苦碟子中黄酮类成分,可为评价不同产地、药用部位及采收期的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黄酮类成分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HPLC—DAD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冰洁 彭缨 +2 位作者 周玲艳 李玲芝 宋少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3,80,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为1.0%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730~5.84 mg.L-1、0.530~4.24 mg.L-1、0.990~7.92 mg.L-1和2.00~16.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9%、99.6%和100.6%,RSD分别为0.8%、1.1%、1.0%和0.6%(n=5)。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苦碟子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碟子注射液 绿原酸 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 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 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彭振宇 宋玉国 申玉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1期29-32,共4页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苦碟子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方法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菊苣酸混合对照品为参照物;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 4.6mm×250mm,5μm;柱温40℃;检测波长为327nm;以乙...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苦碟子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方法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菊苣酸混合对照品为参照物;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 4.6mm×250mm,5μm;柱温40℃;检测波长为327nm;以乙腈-0.4%磷酸溶液系统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ml/min。结果 30批供试品液相色谱图中,均检出10个特征峰,相似度不低于0.9。结论为苦碟子注射液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校正因子法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坤 徐瑾 +3 位作者 陈正收 曾光尧 谭建兵 周应军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8期577-580,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校正因子,建立以1种对照品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的... 目的通过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校正因子,建立以1种对照品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A)-0.05%磷酸(B),梯度洗脱:0~10 min:30%A,10~30 min:30%~50%A,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129、0.873 3、1.320、1.129(RSD=1.6%~2.1%),苦碟子提取物中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分别为4.2%、29.5%、6.5%、23.0%、5.0%。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苦碟子提取物和制剂的定量分析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因子 苦碟子提取物 咖啡酸 菊苣酸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