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创生和发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7,158,159,共13页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何种知识语境和社会情境下得以可能?本文从思想史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对过去半个世纪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寻找教师专业合法性是其根本诉求。社会-政治话语和学术-技术话语...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何种知识语境和社会情境下得以可能?本文从思想史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对过去半个世纪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寻找教师专业合法性是其根本诉求。社会-政治话语和学术-技术话语的时代演变与互动,影响着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不同取向的创生与发展。而研究者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之转变,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在维度。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关注焦点,从最初对教师专业实践的观测,走向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建构,最终回归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以专业精神中的伦理与德性赋予教师专业合法性的价值根基。通过描绘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复杂谱系,对我们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地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教师知识 教师教育 专业化 思想史 知识社会学
下载PDF
史书多维知识重组与可视化研究--以《史记》为对象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琪 王东波 +1 位作者 黄水清 邓三鸿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艰涩的古汉语文法和线性的内容呈现方式是普通读者从史籍原文获取所需信息的两大障碍。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实现史书知识重组与形式再造,即支持从时间、人物、地点等多个维度出发获取史书中的知识,并以图结构的方式呈现所返回的结构化知识... 艰涩的古汉语文法和线性的内容呈现方式是普通读者从史籍原文获取所需信息的两大障碍。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实现史书知识重组与形式再造,即支持从时间、人物、地点等多个维度出发获取史书中的知识,并以图结构的方式呈现所返回的结构化知识以及对应的史书原文,从而在降低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理解难度的同时,拉近读者与史籍原文的距离。然而,目前基于史书原文获取结构化知识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多在可视化呈现上与史书原文相割裂。因此,本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史书多维知识重组与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史书多维知识建模、基于古籍智能处理技术的史书多维知识库自动构建与多维知识可视化三部分。最终将该系统应用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实现了其以人物、时间、地点、社会集团、职官等不同维度为中心的自动重组与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组织 数字人文 史书体裁 史记 古籍智能处理技术
下载PDF
“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尔康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历史学是说故事的陈述之学,它讲道理,但表达方法是寓论于史,并非以讲求哲理、规律为特色。因此,历史学不宜放弃陈述之学的特征,而失去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历史学在19~20世纪之交告别传统的历史编纂学,实证史学与阶级论史学迭居主流地位... 历史学是说故事的陈述之学,它讲道理,但表达方法是寓论于史,并非以讲求哲理、规律为特色。因此,历史学不宜放弃陈述之学的特征,而失去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历史学在19~20世纪之交告别传统的历史编纂学,实证史学与阶级论史学迭居主流地位;20世纪末文化史和社会史的兴起,呈方兴未艾之势,可能会由此走向整体史的新史学,因而社会史成为实证史学、阶级论史学向整体史过渡的中间形态。史学特征及其发展历程表明,史学功能应当而且正在转换:由政治教化转向社会文化,研究成果由大众分享实现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历史研究走近古人生活世界,史学作品贴近今人生活。为此,史学著作应有大众文化的表达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就此而言,社会史研究赋予史学新的生命力。史学知识大众文化化,对史学工作者的专业要求会更高,并且需要继续克服居高临下的对待读者大众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故事 历史知识 大众文化 社会史 整体史
下载PDF
中华正朔与内亚边疆——兼论唐朝北部长城地带的意涵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鸿宾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9,共7页
冯建勇认为民族国家体系、殖民主义理论可用于解释西欧国家历史疆域和当代世界国家边界形成的一般过程,但亦应观察到民族国家体系、殖民主义理论是由特定经验条件催生的规范性体系。用这些理论解释中国历史疆域问题并不具有历史应然的... 冯建勇认为民族国家体系、殖民主义理论可用于解释西欧国家历史疆域和当代世界国家边界形成的一般过程,但亦应观察到民族国家体系、殖民主义理论是由特定经验条件催生的规范性体系。用这些理论解释中国历史疆域问题并不具有历史应然的超越性,对于中国而言,前近代王朝国家"天下主义"的疆域观维系中国历史疆域形态的解释,尊重了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无疑更具历史合理性。李鸿宾认为唐建立了兼跨长城南北两种(或多种)迥然有别的地域及其族群为一体的政权,并成功地实施达五十余年,主要建基于传统的天下观的思想意识,尤其是统治集团北方胡系文化血脉的促动使然。南北的兼跨,使得长城边缘地带的特性丧失,它转而成为沟通南北东西的战略要地。这样的尝试为后来蒙古和满洲贵族势力构建一统化异质型帝国奠定了新的基础。长城地带意涵的本质是中国传统王朝国家不断建构与变迁的展现。姚大力认为面对边疆民族史研究的主位取径以及对于族群认同问题的新认识,现地语史料的重要性只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因为大量的主位叙事,以及与主位叙事密切相关的其他种种历史信息,事实上是蕴藏在现地语史料之中。历史书写往上走必须上升到理论的宏观层面;向下走必须坐落在细部考察与分析所必不可少的精密技术的基础上。高亚滨认为新疆南疆绿洲社会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特征的社会文化结构,就现代国家的发展要求来看,这种文化结构则成为落后、保守的象征,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以完成社会的现代化。从生态环境、文化网络的角度理解绿洲社会的权力结构,则为探讨边疆地域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一种知识话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长城地带 中华 边疆 古典时代 唐帝国 合法性 宋朝
原文传递
地方性知识的文本世界——贵州地方志修纂源流考论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新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本文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详细勾勒了自宋元迄民国贵州地方志各阶段发展的具体面相,认为贵州方志的远源可追溯至《华阳国志》,正式出现则在宋代。元代继续发展,明代基本定型,清代鼎盛而有所提高,民国出现新的转型性变化。大量的... 本文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详细勾勒了自宋元迄民国贵州地方志各阶段发展的具体面相,认为贵州方志的远源可追溯至《华阳国志》,正式出现则在宋代。元代继续发展,明代基本定型,清代鼎盛而有所提高,民国出现新的转型性变化。大量的地方志乘的修纂,既体现了传统史学顽强保存文化记忆的历史性特征,同时也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地方性知识的文本世界。除了方志自身内部的发展理路外,行政理性力量的介入推动,地方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传统士大夫立言不朽的价值诉求,都促进了志乘事业的发展。作为地方性知识宝库的志书文本,其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政治之隆替,文化之盛衰,经济之荣瘁,民生之忧戚,均可依据相应的方隅区划考而得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地方志 地方性知识 学术史 史学史
原文传递
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兵 卢卫红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文主要分析作为人类学核心思想之一的“地方性知识”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的科学史研究案例,探讨地方性知识的研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编史学意义,并分析了由于此概念的引进而带来的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说法。作者认... 本文主要分析作为人类学核心思想之一的“地方性知识”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的科学史研究案例,探讨地方性知识的研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编史学意义,并分析了由于此概念的引进而带来的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说法。作者认为,带有文化相对主义特征的引进“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是对多元的历史的承认和尊重,是对其他民族和智力方式之合法性的认同,也更加有益于科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文化相对主义 人类学 科学史
下载PDF
关于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传利 薄艳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职前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实践性知识有:在课堂教学中要不要融入数学史、如何融入数学史、如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此,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具体结合数学史如何融入中学数学教学,探究中学数学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 职前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实践性知识有:在课堂教学中要不要融入数学史、如何融入数学史、如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此,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具体结合数学史如何融入中学数学教学,探究中学数学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数学史 融入 中学数学教学 职前教师 教学研究
下载PDF
知识史视域下的中医技术史研究向度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树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在知识史的视野下,知识不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一种生成过程,它包含知识的生产场域、传播路径与实现形态,以及赖以发生与承载的人物、文本、器物与场景。中医的无形知识如概念、理论、思想等与有形知识如技术、器物等相互依存,共同... 在知识史的视野下,知识不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一种生成过程,它包含知识的生产场域、传播路径与实现形态,以及赖以发生与承载的人物、文本、器物与场景。中医的无形知识如概念、理论、思想等与有形知识如技术、器物等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医的知识谱系。中医技术的发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具体的器物表现不仅仅是中医学术史研究重要课题,而且与社会思潮、社群关系、科学话语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内、外史研究的融通才能深得其中真味。回顾中医技术史研究的成绩并提出三个可能的研究向度:外科史、针灸史与器具史,冀有助于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史 中医技术史 内史与外史 无形知识与有形知识
下载PDF
甲骨文所揭示的殷人的光学知识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玄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9-88,共10页
甲骨文是《墨经》之前含有丰富光学内容的文献资料 ,从其造字的方法 ,对甲骨文中有关光学现象的词类进行分析 ,推知殷人对光的现象已有较多的认识 ,从而将中国光学史从墨子时代推到甲骨文一期的时代 ,向前推进了约八、九百年。
关键词 甲骨文 光学知识 光学现象 词类 光学史 光源 几何光学 颜色科学 颜色词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傅鹰的教育之道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彩玲 颜桂炀 郑柳萍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80,共4页
介绍了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傅鹰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精益求精的治学之风,别具一格的教学之道和光风霁月的品德之尊。结合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傅鹰的主要教学思想,包括注重基础教学、化学史实和化学实验,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和培... 介绍了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傅鹰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精益求精的治学之风,别具一格的教学之道和光风霁月的品德之尊。结合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傅鹰的主要教学思想,包括注重基础教学、化学史实和化学实验,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鹰 化学教育 教学思想 基础知识 化学史实 化学实验
下载PDF
地理学史研究范式——科学地理学史与知识地理学史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1 位作者 武友德 赫维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9-1384,共16页
当前主流地理学史研究可归结为两种互补性范式。一种是科学地理学史:1从近现代地理学形象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叙事模式,选择性地建构切合当前地理学的历史;2主张一元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导致了不同传统的对立;3其性质是建... 当前主流地理学史研究可归结为两种互补性范式。一种是科学地理学史:1从近现代地理学形象出发,遵循"自上而下"的叙事模式,选择性地建构切合当前地理学的历史;2主张一元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导致了不同传统的对立;3其性质是建构性的、抽象性的,造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分裂;4强纲领的叙事模式不仅造成了"古代思想的现代解读",且挣扎于科学分化的大潮中。另一种是在批判科学地理学史基础上兴起的知识地理学史:1从地理实践本身出发,遵循"自下而上"的叙事模式,从地理学知识体系的底层诠释历史;2主张多元论传统的科学史观,从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地理学传统之间的对立,为多样的地理学传统纳入叙事框架奠定了基础;3其历史的性质是实践论的或语境论的,旨在阐发不同地理学知识形态的意义;4表现为对称性原则的叙事纲领,大大扩展了地理学史研究的视野,为理解作为地理学与自然并社会统一的实践统一体提供了可能。科学地理学史和知识地理学史当前表现为一种批评性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制造更多的二元论对立,相反,整体的方向应当是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相互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史研究 科学史 知识史 科学观 科学史观 编史性质 叙事模式
原文传递
体育:一种“人化物”的延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强 唐立琬 董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0,共7页
"人化性质""非必要性"与"追求卓越"是蕴涵在体育之中的3个重要特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巴里·艾伦的"人化物"理论的基础上对这3个特性进行哲学化的描述与定位,以哲学人类学的方法在体... "人化性质""非必要性"与"追求卓越"是蕴涵在体育之中的3个重要特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巴里·艾伦的"人化物"理论的基础上对这3个特性进行哲学化的描述与定位,以哲学人类学的方法在体育史的维度上梳理在古希腊体育、中世纪体育与现代体育中"人化性质""非必要性"与"追求卓越"这3个特性的或隐或显的历史传递,由此实现在"人化物"理论与舍勒"内驱力"理论襄助下对体育史和体育概念的重新解读,形成对体育内在价值的挖掘,并在重构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哲学人类学方法在体育史中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化物 人化性质 体育哲学 知识 体育史 哲学人类学 身体教育 宗教仪规
原文传递
五十步笑百步:历史与传说的关系——以长辛店地名传说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施爱东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10,155,共10页
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叙述,形成了相互竞争的传说,正是基于更可靠的史料、更有效的逻辑,"历史"具有了高于一般"传说"的话语权威。人类知识需要积累,更需要不断地否定和淘汰,否定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权威和级差。而在... 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叙述,形成了相互竞争的传说,正是基于更可靠的史料、更有效的逻辑,"历史"具有了高于一般"传说"的话语权威。人类知识需要积累,更需要不断地否定和淘汰,否定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权威和级差。而在那些文字缺失的地方,历史望洋兴叹之处,却是传说的英雄用武之地。民间传说"历史文学化"的处理方式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文学历史化"的实际效果又让历史变得丰富完整;而历史的挑剔和淘汰作用,则让那些优秀的传说得以脱颖而出,免于泯然众说。研究者们所从事的,就是在不断否定的历史考辨中,以更加丰满的证据和更为科学的认识,一方面不断生产新的传说,一方面通过修正、淘汰或更替,建设起更丰富多彩、更稳定有效的人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霸权 知识生产 知识革命 历史文学化 文学历史化
原文传递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南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160,共16页
科举考试对于士子群体购阅书籍、储备知识等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自康熙朝以降,清代官方多次以皇帝的名义向各地颁行"御纂""御批""御定""钦定"等名目的各类书籍,并试图向科举制度渗透,以... 科举考试对于士子群体购阅书籍、储备知识等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自康熙朝以降,清代官方多次以皇帝的名义向各地颁行"御纂""御批""御定""钦定"等名目的各类书籍,并试图向科举制度渗透,以达到垂范士子、"道一风同"的目的。然而,清代乡会试衡文取士的实践却展现出重视首场乃至重视首场首艺的显著倾向,楷法的优劣也成为左右乡会试以外各项考试结果的关键因素,如此一来,科举考试的实践对官方的知识规划起到了"损之又损"、极度简化的作用。也因此,士子群体的阅读世界与知识世界往往偏重坊本制艺、试帖乃至闱墨、程文等文本,并多注意楷法的训练,从而与官方的期待渐行渐远。清代"历史知识"易涉忌讳的时代背景,外加考试实践对于史学的长期忽略,使得清代士子群体的"历史知识"尤其是关于本朝史事的知识极度匮乏,成为清代士子知识缺环的典型例证,也与晚清以来史学日益跃居"有用之学"乃至科举改制提高历史知识在考试中的比重与地位的趋向明显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钦定书籍 历史知识 阅读史 知识史
原文传递
论福柯知识考古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丽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作为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领军人物,福柯独创了一种研究人文科学的哲学方法:知识考古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知识不是属于"真理和思想自由"的客观领域,而是与权力相互指涉、相互生产。所谓对知识的考古,就... 作为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领军人物,福柯独创了一种研究人文科学的哲学方法:知识考古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知识不是属于"真理和思想自由"的客观领域,而是与权力相互指涉、相互生产。所谓对知识的考古,就是考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这种知识考古学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与启示,它瓦解了西方理性主体的先验地位,为现代性危机提供反思拯救的路径;揭露了西方宏观大写历史的虚伪性,让被总体性历史压抑的"沉默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的复杂冲突机制,击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考古 历史 主体
下载PDF
现代赛马:知识、创新与科研考核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曦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4,190,共6页
知识产品不占据时间和空间,由此产生的它与物质产品的六个区别决定了有效知识的充要条件是它能提供不同于先前知识且有意义的新信息。这意味着,知识生产总是以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为最低标准,后人生产出来的知识只有超越了前人才是有效知... 知识产品不占据时间和空间,由此产生的它与物质产品的六个区别决定了有效知识的充要条件是它能提供不同于先前知识且有意义的新信息。这意味着,知识生产总是以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为最低标准,后人生产出来的知识只有超越了前人才是有效知识,才是创新。以此为理论基础可知,在应用层面,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学术精英一定能出现。因此,对于科研管理,虽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完全使用量化考核,而当以量化考核为常规制度,并建立一些非常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知识 负知识 创新 文明史 科研考核
下载PDF
重建教学与人类知识史的结合——创新目标下的高校教科书改革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6-80,共5页
教学或教科书与人类知识史经历了一个从古代原始合一到近现代高度分离的发展演变过程。当今时代迫切需要重建教学或教科书与人类知识史的结合 。
关键词 教学 教科书 知识史 原著
原文传递
教师实践性知识养成的生活史探究: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银银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82,共5页
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一位优秀的初中特级教师Y老师的个人生活史进行探究,可以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养成得益于教师在一定的“场域”中,在特定的“惯习”驱动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复杂综合的知识... 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一位优秀的初中特级教师Y老师的个人生活史进行探究,可以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养成得益于教师在一定的“场域”中,在特定的“惯习”驱动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复杂综合的知识样态,是教师在一定“场域”中进行“文化再生产”时,他过往的“实践”积累下的“惯习”和“资本”的外在表征,它集历史经验与现实创造于一体,是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与教师内在创造力高度统一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生活史 布迪厄 社会实践理论
下载PDF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及其系列地图的版本和来源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靖国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9,共10页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所附地图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沿海地图,影响广泛,文献记载中与现存均有诸多摹绘(刻)版本。本文对其系列地图的绘制背景、版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梳理出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版本流传的轨迹以及所附地图上地理信...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所附地图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沿海地图,影响广泛,文献记载中与现存均有诸多摹绘(刻)版本。本文对其系列地图的绘制背景、版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梳理出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版本流传的轨迹以及所附地图上地理信息的层累,并对其地理信息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 地理知识 地图史
下载PDF
知识·权力·文学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再思考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光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知识谱系或关键词必然牵涉文学叙事的"权力"和它的实施步骤。文学叙事即构成了对一种权力普遍性的寻求。文学史并不是由中性材料堆垛成的一长串文学事实,而是文学叙事权力全面渗透、控制着的场域。... 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知识谱系或关键词必然牵涉文学叙事的"权力"和它的实施步骤。文学叙事即构成了对一种权力普遍性的寻求。文学史并不是由中性材料堆垛成的一长串文学事实,而是文学叙事权力全面渗透、控制着的场域。权力诉诸文学有多种表现方式:文学社团和办刊、翻译、文学批评和论争、作家创作对读者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权力 文学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