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灌溉方式下甘蔗光合特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娟 郭晋川 +6 位作者 吴建强 潘伟 白杨 黄凯 何令祖 吴卫熊 邵金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158,共9页
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积累的重要过程,作物产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为比较不同灌溉模式下甘蔗光合特性差异,探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柳城05-136号为试验甘蔗品种,于2015年3月-12月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试验基地开展6种灌溉模式甘蔗净光... 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积累的重要过程,作物产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为比较不同灌溉模式下甘蔗光合特性差异,探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柳城05-136号为试验甘蔗品种,于2015年3月-12月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试验基地开展6种灌溉模式甘蔗净光合速率及主要环境因子的田间观测。结果表明:地埋滴灌甘蔗净光合速率最高,平均值为29.23μmol/m2·s,无灌溉最低,为18.53μmol/m2·s,地埋滴灌分别比无灌溉、管灌、喷灌、微喷和地表滴灌高57.74%、23.54%、12.68%、9.68%和2.56%,灌溉能显著提高甘蔗的光合速率(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和土壤肥力是影响甘蔗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但各灌溉模式之间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无灌溉和地埋滴灌土壤肥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地表滴灌则是土壤含水率和速效氮的影响较为显著,管灌模式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速效钾和空气温度,而喷灌和微喷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均为土壤含水率和空气温度。采用地埋滴灌模式更有利于研究区域甘蔗净光合速率的提升,此外,针对不同灌溉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合理调控可有效提高甘蔗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甘蔗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光合作用 作物 灌溉模式 甘蔗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建平 曹凑贵 +3 位作者 潘圣刚 袁伟玲 王建漳 郑传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9,共4页
以杂交水稻二优培九为试验材料,利用测坑栽培,比较了4种灌溉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比淹水灌溉下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6.20%、减产12.90%和减产37.87%... 以杂交水稻二优培九为试验材料,利用测坑栽培,比较了4种灌溉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比淹水灌溉下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6.20%、减产12.90%和减产37.87%;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单株理论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892、0.57864、0.58591和0.62008,而单株有效穗数与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一次枝梗数呈较弱的负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间歇灌溉为南方稻区较适宜的灌溉方式。在制定水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加强稻田水分管理,在提高千粒重的同时,主攻并协调好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水稻 产量性状 相关性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及糙米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惠明 林小兵 +7 位作者 黄欠如 刘晖 俞莹 武琳 郭乃嘉 张鸿燕 周青辉 周利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3期152-158,共7页
为探讨降低土壤和糙米重金属的灌溉模式,选取江西省萍乡地区的中度重金属污染稻田,研究了灌浆期习惯性灌溉(间歇性灌溉)和长期淹水灌溉2种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糙米重金属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性灌溉相比,长期淹水灌... 为探讨降低土壤和糙米重金属的灌溉模式,选取江西省萍乡地区的中度重金属污染稻田,研究了灌浆期习惯性灌溉(间歇性灌溉)和长期淹水灌溉2种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糙米重金属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性灌溉相比,长期淹水灌溉条件下的水稻产量降低1.25%;糙米Cd和Pb含量分别降低42.79%和3.70%,其中糙米Cr含量显著降低44.81%,但糙米Hg含量显著增加200%,糙米无机As含量增加3.29%;土壤Cd含量降低38.77%,其中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降低72.08%和36.71%,但土壤pH和有机质增加0.97%和6.32%;同时相关性分析发现糙米Cr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与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糙米Hg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长期淹水灌溉可有效降低污染稻田土壤Cd进入水稻,实现水稻安全生产,但会增加糙米Hg积累和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稻田土壤 糙米 重金属 水稻产量
下载PDF
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智 张计峰 +1 位作者 井然 邹耀湘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4-1452,共9页
【目的】滴灌是新疆广泛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研究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地区枣园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施肥方式(挖沟撒施肥料、滴灌... 【目的】滴灌是新疆广泛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研究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地区枣园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施肥方式(挖沟撒施肥料、滴灌随水施肥、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5个施肥量水平15个处理,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监测枣树产量、品质和营养状况,分析滴灌下施肥方式与施肥量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施N 650 g/株、施P2O5650 g/株、施K2O 375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21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6.38 kg/kg;滴灌随水施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 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0.49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37kg/kg;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下,施N 520 g/株、施P2O5520 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34 k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97 kg/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枣果的裂果率也随之增加,但不同施肥方式下枣果的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不同,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枣果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最强,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次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最小;在高产施肥量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低为7.72%,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次之为13.75%,挖沟撒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高为17.18%;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较强,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则较弱;NPK肥料用量变化,不影响果实中Ca、Mg含量水平;滴灌随水施肥方式叶片P、K含量显著高于挖沟撒施肥料和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两种施肥方式,三种施肥方式的叶片N含量、果实N、P、K、Ca、Mg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滴灌随水施肥方式节水、节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滴灌 施肥方式 产量品质
下载PDF
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条件下玉米耗水、生长和产量对比 被引量:8
5
作者 袁江杰 李光永 袁子程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8,共6页
为比较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对玉米的影响,以膜下滴灌为对照,开展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膜下滴灌灌水量的70%、85%和100%)下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玉米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水量相同条件下,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多耗水... 为比较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对玉米的影响,以膜下滴灌为对照,开展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膜下滴灌灌水量的70%、85%和100%)下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玉米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水量相同条件下,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多耗水2.63%。地下滴灌玉米在抽雄开花期日均耗水达到最大,平均为4.10mm/d,膜下滴灌玉米在拔节期达到最大,为5.08mm/d。膜下滴灌玉米株高和茎粗分别在抽雄开花期之前和拔节期之前显著大于地下滴灌处理,进入灌浆期后株高、茎粗与地下滴灌相差不大;地下滴灌能够显著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地下滴灌吸水根长较膜下滴灌增加了18.13%,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对玉米株高、茎粗及根系影响不显著。灌水方式及地下滴灌灌水量均对产量影响显著。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平均增产12.59%。从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综合分析,地下滴灌适宜灌水量为膜下滴灌的85%,水分生产效率可达2.92kg/hm^2,产量达到11 15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方式 地下滴灌 灌水量 玉米
下载PDF
赣抚平原灌区双季稻优化灌溉方式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才硕 时红 +4 位作者 许亚群 崔远来 刘方平 杨文祥 谢文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双季早、晚稻的耗水量,研究2012年赣抚平原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双季早、晚稻的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方式下早、晚稻本田期的腾发量、地下渗漏量、作物系数均低于淹水灌溉;与淹水灌溉方式...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双季早、晚稻的耗水量,研究2012年赣抚平原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双季早、晚稻的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方式下早、晚稻本田期的腾发量、地下渗漏量、作物系数均低于淹水灌溉;与淹水灌溉方式相比,早、晚稻间歇灌溉处理本田期的耗水量分别减少4.35%和4.61%,作物系数(Kc)分别减少4.00%和3.4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37%和2.96%,产量分别增加3.30%和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抚平原灌区 双季稻 节水增产 灌溉方式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农业非点源田间产污强度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强坤 胡亚伟 +1 位作者 孙娟 李怀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揭示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田间产污强度的影响程度,基于已有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田间产污模型和该项研究监测试验资料,计算分析了不同灌水量、施肥量和施肥方案下水稻田的田间产污强度。结果表明,灌水量与田间产污强度呈指数增长关系,施肥量... 为揭示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田间产污强度的影响程度,基于已有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田间产污模型和该项研究监测试验资料,计算分析了不同灌水量、施肥量和施肥方案下水稻田的田间产污强度。结果表明,灌水量与田间产污强度呈指数增长关系,施肥量与田间产污强度呈正相关;其次,即使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施肥方案田间产污强度也有较大差别。综合对比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现阶段农田灌溉、施肥现状,讨论分析了田间水肥过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最终研究提出,田间水肥过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产出具有较大影响,应将开展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合理调整田间水肥过程等作为当前减轻和缓解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灌水 肥料 施肥方案 农业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丽华 赵洪祥 +2 位作者 谭国波 闫伟平 边少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3-616,共4页
设置均匀灌溉、固定隔沟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灌溉,每次单沟灌水量分为60、45和30 mm 3个水平,以不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可极显著提高大豆叶... 设置均匀灌溉、固定隔沟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灌溉,每次单沟灌水量分为60、45和30 mm 3个水平,以不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可极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大豆产量,交替隔沟灌45 mm的R4期光合速率、产量与交替隔沟灌60 mm差异不显著,而且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节水增产增效角度分析,交替隔沟灌溉45 mm的灌溉方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灌溉方式 光合速率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WUE)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小型农田水利配套技术与模式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渐飞 熊康宁 吴克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9,23,共5页
以贵州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借助3S技术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空间数据库,摸清不同等级石漠化分布的土地利用方式,结合经济社会和人地矛盾分析,揭示导致石漠化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根据水文地貌结构,水土资源条件等综合因素... 以贵州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借助3S技术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空间数据库,摸清不同等级石漠化分布的土地利用方式,结合经济社会和人地矛盾分析,揭示导致石漠化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根据水文地貌结构,水土资源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流域小型农田水利配套方式与布局,以洼地排涝解决内涝保护基本农田为核心,提水解决水资源短缺为重点;通过配套供水管网,田间道路,引导发展节水灌溉型早熟蔬菜。2008年工程实施,至2011年流域石漠化面积减少10.2%,强度等级明显降低,中度及以上石漠化面积减少21.23hm2,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204.45t/(km2.a)降低到156.31t/(km2.a);人均收入提高237.9%,农业产值增产66.7%,在几次重大干旱中,流域水资源均有保障,喀斯特洼地"洼地排涝+提水灌溉"模式有序地推进了流域整体石漠化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农田水利 技术与模式 配套 小流域
下载PDF
畦灌液施方式对夏玉米灌溉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剑民 邓忠 +3 位作者 吕谋超 宗洁 王军可 谷少委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6,共8页
通过田间夏玉米畦灌试验,分析畦灌液施方式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水氮的影响,评价不同处理下的灌溉施肥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探究适宜的畦灌液施方式。在畦田试验中选择不同畦宽、施肥时机和改水成数,采用正交设计选取最优的液施组合。结果表... 通过田间夏玉米畦灌试验,分析畦灌液施方式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水氮的影响,评价不同处理下的灌溉施肥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探究适宜的畦灌液施方式。在畦田试验中选择不同畦宽、施肥时机和改水成数,采用正交设计选取最优的液施组合。结果表明,不同畦灌处理对土壤水氮存储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水氮均匀度产生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存储效率(59%~63%)略低于氮素存储效率(61%~64%),而均匀度(95%~99%)略高于氮素均匀度(85%~94%)。畦宽、施肥时机和改水成数显著影响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各项指标考虑,畦宽为1.5m、改水成数为95%和灌溉到畦长1/2时施肥的畦灌灌水施肥方式下具有较高的土壤水氮储存效率(63.36%和64.01%)和均匀度(98.71%和94.42%),为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提供较为均匀的土壤状态,从而获得较高产量(9 886.1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2.62kg/(hm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灌水质量 施肥方式 硝态氮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最优综合效益的节水灌溉方案熵权系数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星星 王琴 +1 位作者 袁静 王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89,共4页
为比较不同节水灌溉方案综合效益优劣、合理选择灌溉方案,设计不同灌溉模式(喷灌、滴灌和浇灌)和不同灌溉量(140、180和220 m^3/hm^2)处理,以番茄为植物材料,观测不同处理下番茄可售产量、糖酸比和土壤盐分、孔隙度等指标。同时引入熵... 为比较不同节水灌溉方案综合效益优劣、合理选择灌溉方案,设计不同灌溉模式(喷灌、滴灌和浇灌)和不同灌溉量(140、180和220 m^3/hm^2)处理,以番茄为植物材料,观测不同处理下番茄可售产量、糖酸比和土壤盐分、孔隙度等指标。同时引入熵权系数评价模型,对不同节水灌溉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改进熵权系数评价模型可将主观和客观权重有机结合,充分遵循主观经验和客观规律,所得结果科学、可靠,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模型计算结果表明,D2处理(滴灌模式+180 m^3/hm^2灌溉定额)熵权系数评价值最高,达到0.93,表明D2节水灌溉方案具备最优综合效益。在该节水灌溉方案下,番茄可售产量、糖酸比、氮肥利用效率、盐分降低效率和土壤孔隙度分别为132.3 t/hm^2,10.73,62.1%,33.9%和5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系数 灌溉模式 滴灌 喷灌
下载PDF
湿地土壤及芦苇对造纸废水灌溉的响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芳莉 陈佳琦 +3 位作者 李春云 吴新梅 卢佳 王铁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137,共6页
为利用造纸废水促进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在沈阳农业大学综合试验场内构建小试装置模拟盘锦双台河口天然湿地,研究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芦苇生长作用影响效果,为辽河三角洲湿地提供可参考的废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废水灌... 为利用造纸废水促进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在沈阳农业大学综合试验场内构建小试装置模拟盘锦双台河口天然湿地,研究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芦苇生长作用影响效果,为辽河三角洲湿地提供可参考的废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废水灌溉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能促进湿地芦苇生长;不同灌溉方式对芦苇作用效果不同。废水灌溉组有机质含量显著好于清水灌溉组,全生长期灌溉组有机质含量最高。废水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垂直分布规律为:0~10 cm〉10~30 cm〉30~50 cm。废水不同灌溉方式对芦苇各生长指标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不同灌溉浓度下,生长指标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显著。废水经过湿地系统后,湿地出水水质得到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灌溉方式 有机质含量 芦苇生长 响应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顺生 孟鹏涛 +2 位作者 刘慧 王帅杰 元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118,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传统平作畦灌和宽垄沟灌)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畦灌,宽垄沟灌种植的冬小麦基本苗数及无效分蘖数均大幅减少,叶面积指数平均增幅9.12%,株高显著降低,地上干物质...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传统平作畦灌和宽垄沟灌)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畦灌,宽垄沟灌种植的冬小麦基本苗数及无效分蘖数均大幅减少,叶面积指数平均增幅9.12%,株高显著降低,地上干物质抽穗期以前低于畦灌,抽穗以后赶上并超过畦灌,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6.09%和3.79%,增产150.57-237.6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43%-10.39%;2种灌溉方式的耗水量和产量与水分处理呈正相关,但随着水分控制下限的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则先增大后减小;确定宽垄沟灌为冬小麦适宜种植方式,并在L-70水分处理获得了最优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91 kg/m3,能够获得较好的节水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冬小麦 宽垄沟灌 生长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Effects of arrangement of surge-root irrigation emitters on growth,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pple trees 被引量:5
14
作者 LI Zhongjie FEI Liangjun +4 位作者 HAO Kun LIU Teng CHEN Nanshu ZHANG Quanju HUANG Delia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3-719,共7页
Six-year old apple trees were selected for field experiment.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surge-root irrigation emitters in apple orchards.There were three factors:the buried ... Six-year old apple trees were selected for field experiment.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surge-root irrigation emitters in apple orchards.There were three factors:the buried depth H(25,40,55 cm),the horizontal distance L(30,40,60 cm)between the emitters and the trunk of the experimental tree,and the number of the irrigation emitters N(1,2,4).The effect of the arrangement of surge-root irrigation emitters on the growth,yield an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IWUE)of apple trees were studied in Northern Shaanxi where the irrigation quota takes 60%-75%of the field water capa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rangement of emitters for surge-root irriga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pple tree yield and IWUE,especially,the yield and IWUE reached 28388.17 kg/hm2 and 16.83 kg/m3 in treatment T3,respectively.At the same L and N levels(T1,T2,and T3),the yield and IWUE in treatment T3 were the highest,and the yields in treatments T1 and T2 were decreased by 26.22%and 31.48%,while IWUE is reduced by14.02%and 18.12%compared with T3,respectively.At the same H and N levels(T3,T4,and T5),the yield and IWUE of apple trees wer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 level.Especially,when L was 30 cm(T3),the yield and IWUE were the highest.The same L and H levels(T3,T6,and T7)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apple trees when N was 2(T3).Compared with treatment T3,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rement of new shoots was decreased by 8.07%-18.71%,and the fruit diameter was decreased by 5.41%-9.11%.Therefore,two emitters should b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both sides of an apple tree,each was buried at a 40 cm depth and 30 cm away from the trunk of the tre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IWUE of the apple tree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Northern Shaan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gation emitters surge-root irrigation apple trees arrangement modes YIEL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卫普 赵铭钦 +2 位作者 李元实 孙国伟 韩富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3-367,共5页
以烤烟品种JY-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以使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其中以注水处理最高;灌水处理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 以烤烟品种JY-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以使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其中以注水处理最高;灌水处理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较对照不灌水处理有很大提高,其中也以注水处理最高;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叶中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各处理化学成分含量比值均在适宜范围内。因此,在烟草栽培中可以采取注水的灌溉方法,以提高烟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灌溉方法 质体色素 降解产物
下载PDF
引黄供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延贵 万育生 刘峡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7,共5页
引黄供水灌溉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作者就各种供水灌溉模式的工程灌溉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从引黄形式、灌溉方式、泥沙处理和水沙综合利用等对供水灌溉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供水灌溉模式并存、水沙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
关键词 引黄供水灌溉模式 综合利用 泥沙治理 引黄形式 灌溉方式 发展方向
下载PDF
3种灌水方式对茄子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军用 姜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112,共3页
研究了设施塑料棚中固定灌溉、常规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水方式对茄子生长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生长前期,常规灌溉处理株高最低,固定灌溉处理株高最高;常规灌溉处理茄子的叶片数最少、叶面积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而交... 研究了设施塑料棚中固定灌溉、常规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水方式对茄子生长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生长前期,常规灌溉处理株高最低,固定灌溉处理株高最高;常规灌溉处理茄子的叶片数最少、叶面积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而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叶片数最多、叶面积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生长后期,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株高最低,常规灌溉处理的最高;光合速率是固定灌溉最低,交替隔沟灌溉的最高;叶片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前期基本相似。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3 044.25kg/hm2,比固定灌溉和常规灌溉分别增产19.74%和15.72%。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3.18%,分别比固定灌溉和常规灌溉提高24.89%和148.71%。经检测,交替隔沟灌溉处理茄子的品质最优,各项品质指标大都比固定灌溉和常规灌溉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灌水方式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强 李超 +6 位作者 方宝华 刘洋 匡炜 陈恺林 周学其 汪万祥 张玉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2-1641,共10页
为了探讨3种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Biolog-ECO板研究了双季稻田连续五年不同灌溉处理(长期灌溉,湿润灌溉,间歇灌溉)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 为了探讨3种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Biolog-ECO板研究了双季稻田连续五年不同灌溉处理(长期灌溉,湿润灌溉,间歇灌溉)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强度为间歇灌溉>湿润灌溉>长期淹水灌溉。在不同的处理中,α-环式糊精和D-葡萄胺酸解释了主要的差异。氨基酸和糖类碳源是间歇灌溉和湿润灌溉灌溉模式下主要被利用的碳源,而酯类在长期淹水灌溉模式被利用的最多。通过评价3种灌溉方式下稻田土壤的代谢特征,证实了间歇灌溉方式有利于提高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为稻田水分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稻田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原文传递
河北平原农田用水现状及灌溉方式和保证率对农田用水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道波 邢素丽 +1 位作者 李会龙 张广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针对目前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农田用水现状,在ArcGIS的支持下,采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线性代数模型,对河北南部平原各个县近年来的农田用水情况进行估算和时空分析;然后结合河北平原各个县的农田用水实际,讨论灌溉方式和灌溉保证率... 针对目前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农田用水现状,在ArcGIS的支持下,采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线性代数模型,对河北南部平原各个县近年来的农田用水情况进行估算和时空分析;然后结合河北平原各个县的农田用水实际,讨论灌溉方式和灌溉保证率对农田用水的影响,并在目前作物布局不变的基础上,对不同县的农田节水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用水有增加的趋势,灌溉保证率对农田用水影响较大;建议对农田用水变化大、节水潜力大的地区先建立节水示范基地,然后逐步推广到其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灌溉方式 用水现状 前作 作物布局 河北平原 南部 示范基地 增加 影响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阎亭廷 张玉龙 +1 位作者 李爽 祁金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8-282,共5页
以连续13年沟灌、滴灌和渗灌3种不同灌溉方式灌溉的保护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灌溉处理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的分布及其碳、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间,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均以渗灌处理最高,且0-10cm土层灌溉... 以连续13年沟灌、滴灌和渗灌3种不同灌溉方式灌溉的保护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灌溉处理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的分布及其碳、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间,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均以渗灌处理最高,且0-10cm土层灌溉处理间差异大于10-20cm土层;各灌溉处理0-10cm土层和1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均以0.01~0.05mm粒级为优势粒级,0.05~0.25mm粒级为次优势粒级,而<0.01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最少;灌溉处理间0-10cm和10-20cm土层各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布的总体趋势是滴灌高于沟灌和渗灌,且颗粒越小、这一处理间差异越明显,而处理间各粒级土壤微团聚体总碳含量差异不明显;0-10cm土层某粒级土壤微团聚体总碳和全氮含量高于10-20cm土层同粒级土壤微团聚体,而在同一土层微团聚体粒径越小、其总碳和全氮含量越高。从土壤结构及养分性状考虑,滴灌和渗灌比沟灌更适合于保护地蔬菜栽培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灌溉方式 土壤微团聚体 碳、氮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