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γ-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被引量:19
1
作者 许金俊 秦爱建 +2 位作者 刘岳龙 金文杰 李瑞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根据奶牛γ干扰素 ( Bov IFN-γ)基因的 c DNA序列设计 1对引物 ,应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技术从奶牛脾淋巴细胞的总 RNA中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将 RT-PCR产物克隆到 Pucm-T载体中 ,经过限制性酶切分析、测序证实扩增得... 根据奶牛γ干扰素 ( Bov IFN-γ)基因的 c DNA序列设计 1对引物 ,应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技术从奶牛脾淋巴细胞的总 RNA中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将 RT-PCR产物克隆到 Pucm-T载体中 ,经过限制性酶切分析、测序证实扩增得到的 Bov IFN-γ基因序列正确。将该基因片段切下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GEX-6P-1谷光甘肽 S 转移酶基因的下游 ,经 IPTG诱导后 ,表达出 42 ku的融合蛋白 ,薄层扫描测定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可溶性总蛋白的 2 5 %。通过细胞病变抑制试验证实 ,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在牛肾细胞上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活性可达到 1 63 84U· mg- 1 ,有望成为预防和控制奶牛疾病的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Γ-干扰素基因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的体外免疫效应功能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雷虹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章卫平 周正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巨噬细胞既是免疫效应细胞又是抗原提呈细胞,为研究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过继回输疗法,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小鼠IFN-γcDNA转染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了对其体外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N-γ基因转染1... 巨噬细胞既是免疫效应细胞又是抗原提呈细胞,为研究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过继回输疗法,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小鼠IFN-γcDNA转染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了对其体外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N-γ基因转染18h后巨噬细胞上清中存在高水平IFN-γ,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高,其分泌TNF、IL-1、NO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表明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将IFN-γ基因成功地转染入巨噬细胞并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基因转染 巨噬细胞 腺病毒载体 免疫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IFN-γ基因转染的瘤苗体内抗肿瘤转移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雷虹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章卫平 叶天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6,共8页
通过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的介导将小鼠IFN-γ基因转染入肿瘤细胞,经5000rad60Co照射后制备成瘤苗,观察其对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作用的免疫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IFN-γ基因转移瘤苗治... 通过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的介导将小鼠IFN-γ基因转染入肿瘤细胞,经5000rad60Co照射后制备成瘤苗,观察其对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作用的免疫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IFN-γ基因转移瘤苗治疗后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结节明显减少,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体内免疫功能检测表明;经IFN-γ基因转染瘤苗治疗后小鼠脾淋巴细胞诱导的CTL,LAK及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均明显升高,但NK活性变化不明显。本实验表明:通过腺病毒载体的介导而制备的IFN-γ基因转染瘤苗能有效地通过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而对实验性黑色素瘤肺转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腺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瘤苗 肿瘤
下载PDF
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智勇 周莉 +1 位作者 刘志杰 梁海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153,共3页
为获得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基因,以提取的经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的贵州白香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全长猪γ干扰素基因,并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IFN-γ基因全长501bp,可编码166个氨基酸,其中前23位氨... 为获得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基因,以提取的经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的贵州白香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全长猪γ干扰素基因,并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IFN-γ基因全长501bp,可编码166个氨基酸,其中前23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pIFN-γ含有2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贵州白香猪与国内地方猪种之间pIFN-γ基因差异不大,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中与藏猪、成华猪、枫径猪、梅山猪的同源性达100%,而与内江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与荣昌猪(DQ902588)亲缘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白香猪 干扰素-Γ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瘤内/瘤周注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和)干扰素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雷虹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陈国友 马施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干扰素γ(IFNγ)基因单独或联合转染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对局部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免疫机理。方法荷瘤小鼠经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治疗后,观察其长期...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干扰素γ(IFNγ)基因单独或联合转染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对局部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免疫机理。方法荷瘤小鼠经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治疗后,观察其长期存活期并检测其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用4小时5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间接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常规方法检测脾细胞诱导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活性,局部肿瘤经治疗后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经IFNγ基因及联合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治疗后的荷瘤小鼠有25%能长期存活,体外诱导的CTL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强,脾细胞经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常规病理显示,MCSF和IFNγ联合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治疗的小鼠肿瘤局部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MCSF和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瘤内瘤周注射对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除了与巨噬细胞在局部直接接触杀伤瘤细胞有关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M-CSF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干扰素-γ+874(A/T)位点基因多态性和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焦桂微 刘晓民 马雨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基因内含子1区+874(A/T)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因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特异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基因内含子1区+874(A/T)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因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特异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PCR-SSP)方法对75例哮喘患者及73例正常人作IFN-γ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 75例哮喘组IFN-γ基因型中,T/T 0例(0%),T/A12例(16.0%),A/A63例(84.0%),73例非哮喘组IFN-γ基因型中,T/T 0例(0%),T/A 28例(38.36%),A/A 45例(61.64%)。两组IFN-γ基因型有明显差异(χ2=9.375,P<0.005)。哮喘组IFN-γ等位基因T和A的频率分别为8%和92%,非哮喘组IFN-γ等位基因T和A的频率分别为19.18%和80.82%,哮喘组IFN-γ等位基因A的频率比非哮喘组IFN-γ等位基因A的频率高(χ2=3.955,P<0.05)。两组IFN-γ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IFN-γ基因内含子1区+874(A/T)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干扰素-Γ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M-CSF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对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雷虹 曹雪涛 +3 位作者 于益芝 朱学军 陈国友 张明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9-402,共4页
研究观察了M-CSF和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体外抗原提呈能力,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IFN-γ基因转染及M-CSF/IFN-γ联合基因转染的Mφ抗原提呈功能显著增强... 研究观察了M-CSF和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体外抗原提呈能力,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IFN-γ基因转染及M-CSF/IFN-γ联合基因转染的Mφ抗原提呈功能显著增强,联合基因转染组优于单基因转染组(P<0.05),Mφ表面Ia、B7-1、ICAM-1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细胞表面相关分子的高表达可能与其抗原提呈能力增加有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提示,当用5倍于Mφ量的肿瘤细胞制备的肿瘤抗原触发4h,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该结果为过继回输肿瘤抗原体外触发的基因转染的Mφ治疗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CSF IFN-Γ 基因转染 抗原提呈 肿瘤
下载PDF
IFN-γ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及原发性肝细胞癌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柏桦 仇小强 +3 位作者 刘顺 贝春华 曾小云 余红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FN-γ基因-1615C/T和+5171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影响。方法设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375名HCC患者、377名HBV携带者和406健康对...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FN-γ基因-1615C/T和+5171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影响。方法设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375名HCC患者、377名HBV携带者和406健康对照进行频数匹配,采用Taq-Man MGB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位点进行分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在三组中的分布差异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1615C/T和+5171 A/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三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和肝癌相关家族史与基因存在交互作用;饮酒联合-1615C/T位点突变型基因T能增加HBV感染风险(OR=1.72,95%CI:1.11~3.26);两个位点的突变型基因T和G联合肝癌相关家族史能增加HCC患病风险(OR:29.24、52.03,95%CI:6.91~123.6、7.02~385.4)。IFN-γ的-1615C/T和+5171A/G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976,P=2.22-16),但单倍型分布在HCC组与总对照组(HBV携带者对照和健康对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FN-γ的-1615C/T和+5171A/G位点的突变型基因可能不是广西人患HCC和感染HBV的直接危险因素,但环境危险因素对HCC发生和HBV感染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感染 IFN-Γ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干扰素γ诱导离体猪心脏iNOS、HSP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永武 余开颜 +4 位作者 孙益峰 李钦传 冯靖 蔡建志 周永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评价IFNγ在诱导晚期预处理保护心肌中的应用前景。方法30头上海白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IFNγ(20000U/kg)和IFNγ+...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评价IFNγ在诱导晚期预处理保护心肌中的应用前景。方法30头上海白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IFNγ(20000U/kg)和IFNγ+氨基胍(150mg/kg)皮下注射,24小时后用冷心肌保护液灌注使心脏停跳并在0℃下离体保存。4小时后用温血灌注使离体心脏复跳,在复跳60min后迅速取心肌组织保存于液氮中,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基因iNOS和HSP70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iNOS和HSP7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肌动蛋白作为参照物,单位%)对照组分别为274和432,IFNγ组分别为1715(P<005)和2271(P<005),IFNγ+氨基胍组分别为239(P>005)和1849(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HSP70表达在两个实验组明显增高,iNOS表达在IFNγ组明显增高,氨基胍能完全阻断IFNγ对iNOS的诱导作用。结论IFNγ能够明显诱导iNOS和HSP基因表达的上调,对离体猪心的保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NOS 干扰素Γ 氨基胍 HSP 诱导 基因表达 猪心 WESTERN-BLOT 表达量
原文传递
叶酸缺乏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玉萍 肖锐 +2 位作者 方维丽 李海东 刘文天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691,共5页
目的观察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叶酸缺乏是否导致干扰素γ基因(IFNG)低甲基化,使IFN-γ高表达而促进UC的发生、发展。方法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即叶酸缺乏并DSS造模(D/DSS^+)组,标准... 目的观察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叶酸缺乏是否导致干扰素γ基因(IFNG)低甲基化,使IFN-γ高表达而促进UC的发生、发展。方法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即叶酸缺乏并DSS造模(D/DSS^+)组,标准饮食并DSS造模(C/DSS^+)组,标准饮食未造模(C/DSS^-)组,叶酸缺乏未造模(D/DSS^-)组,每组6只。自饲养第6周起,造模组小鼠给予5%DSS溶液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于第6周末实验结束,计算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进行组织学评价,应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静脉血清叶酸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小鼠结肠黏膜组织IFN-γ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IFNG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D/DSS^+组和D/DSS^-组小鼠的外周静脉血叶酸水平[(2.70±0.19)、(2.80±0.25)μg/L]分别较C/DSS^+组和C/DSS^-明显降低[(13.62±0.38)、(13.52±0.77)μg/L,t=-63.33、32.27,P均〈0.01)。D/DSS^+组和C/DSS^+组结肠黏膜组织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DSS^-组和C/DSS^-组(χ^2=22.18,P〈0.05),且D/DSS^+组较C/DSS^+组也明显增高(χ^2=12.00,P〈0.05)。D/DSS^+组和C/DSS^+组的IFN-γ表达水平与DAI呈正相关(r=0.998、0.953,P均〈0.01)。D/DSS^+组血清叶酸水平分别与IFN-γ表达水平、DAI呈负相关(r=-0.880、-0.926,P均〈0.05);各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未检测到IFNG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异常。结论在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叶酸缺乏可导致炎性因子IFN-γ表达增高,加重结肠黏膜炎性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叶酸缺乏 干扰素Ⅱ型 干扰素基因 甲基化 CPG岛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与IL-2、IFN-γ基因多态性关系
11
作者 柏桦 仇小强 +4 位作者 刘顺 贝春华 杨艳 曾小云 余红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基因-330T/G(rs2069762)位点和IFN-γ基因-1615C/T(rs2069705)、+5171A/G(rs20697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07年6月—2010年7月在广西医...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基因-330T/G(rs2069762)位点和IFN-γ基因-1615C/T(rs2069705)、+5171A/G(rs20697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07年6月—2010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肿瘤医院收集784例HCC患者和同期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西区医院体检中心1 017名健康对照人群进行环境暴露调查;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位点进行分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组间基因-环境和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 IFN-γ的-1615C/T和+5171A/G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976,r2=0.549,P=2.22-16),单倍型CG在人群中发生频率<0.03,其他3种单倍型CA、TA、TG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330T/G和IFN-γ-1615C/T、+5171A/G 3个位点的基因型在HCC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和携带HBV等环境暴露因素与-330T/G位点的突变基因G对HCC的发生有协同作用,交互作用指数S分别为1.38、1.50、1.03;吸烟、饮酒、有肝癌相关家族史和携带HBV等环境暴露因素与-1615C/T、+5171A/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HCC患病风险中存在负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携带IL-2的-330T/G位点突变基因G并且同时携带IFN-γ的-1615C/T、+5171A/G位点的突变纯合子TT/GG能增加HCC患病风险(OR=1.84,95%CI=1.08~3.83)。结论 IL-2基因-330T/G和IFN-γ基因-1615C/T、+5171A/G位点多态性与环境暴露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基因-环境、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可能增加HCC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病例对照研究 IL-2 IFN-Γ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原文传递
猪γ干扰素的基因克隆、改造、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32
12
作者 曹瑞兵 周斌 +1 位作者 陈德胜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5,共5页
提取经ConA诱导培养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RNA ,RT -PCR扩增出猪IFN -γ基因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 ,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是含有信号肽的猪IFN -γ的完整基因。设计 1对引物亚克隆猪IFN -γ成熟蛋白基因并对其5′端前 2个稀有密码子... 提取经ConA诱导培养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RNA ,RT -PCR扩增出猪IFN -γ基因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 ,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是含有信号肽的猪IFN -γ的完整基因。设计 1对引物亚克隆猪IFN -γ成熟蛋白基因并对其5′端前 2个稀有密码子进行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经测序鉴定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RLC ,并实现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经 7mol·L-1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 0 5mol·L-1盐酸胍复性液复性处理 ,表达产物进行脱盐、凝胶层析纯化。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 ,重组猪IFN -γ具有较高的干扰素活性 ,约为 4 5× 10 6U·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Γ干扰素 基因克隆 基因改造 基因表达 活性 细胞病变抑制法
下载PDF
转ChIFN-γ基因烟草抗虫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拥军 赵德刚 +2 位作者 许文钊 李耀中 詹寿年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31,643,F0002,F0003,共6页
对田间烟蚜的自然发生情况观察和抗虫试验的研究显示,转ChIFN-γ基因烟叶具有显著的抗虫效果.为探索转基因烟草的抗虫机理,测定了叶片中烟碱含量并对植株组织进行切片染色.结果表明,烟碱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转基因烟草叶片增厚,细胞致... 对田间烟蚜的自然发生情况观察和抗虫试验的研究显示,转ChIFN-γ基因烟叶具有显著的抗虫效果.为探索转基因烟草的抗虫机理,测定了叶片中烟碱含量并对植株组织进行切片染色.结果表明,烟碱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转基因烟草叶片增厚,细胞致密,细胞壁增厚可能是导致抗蚜虫、抗斜纹夜蛾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FN-γ基因 烟草 烟碱 组织切片 抗虫机制
原文传递
重组犬IFN-γ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14
作者 李海珠 曹众达 +8 位作者 刘妍 李乐琴 杜吉革 王团结 朱真 陈小云 罗玉峰 欧长波 印春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共9页
为了探究犬γ干扰素(canine interferon gamma,CaIFN-γ)的原核可溶性表达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试验首先采用PCR方法扩增优化后的CaIFN-γ基因成熟肽序列,以此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SUMO-10His-CaIFN-γ;然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表达菌... 为了探究犬γ干扰素(canine interferon gamma,CaIFN-γ)的原核可溶性表达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试验首先采用PCR方法扩增优化后的CaIFN-γ基因成熟肽序列,以此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SUMO-10His-CaIFN-γ;然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表达菌株Lyophilized BL21(DE3)Chaprone中,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最后对表达的重组蛋白rCaIFN-γ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IPTG浓度优化、Ni-IDA亲和层析,以及采用CCK-8法测定重组蛋白rCaIFN-γ的细胞毒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转录水平变化,用细胞病变(CPE)法测定抗水疱性口炎病毒(VSV)效价,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法测定抗犬流感病毒(CIV)H3N2亚型感染的能力。结果表明:优化后的CaIFN-γ基因PCR扩增产物大小为494 bp,且重组表达质粒pCold-SUMO-10His-CaIFN-γ经菌液PCR、双酶切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阳性菌株经诱导后表达的重组蛋白rCaIFN-γ大小为35.1 ku,该蛋白质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且可以与His Tag和HA Tag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IPTG最佳诱导表达浓度为0.05 mmol/L;纯化后的重组蛋白rCaIFN-γ最大安全浓度为20μg/mL。以最大安全浓度的重组蛋白rCaIFN-γ分别作用MDCK细胞、MDCK(PB_(2))细胞4 h和6 h后,促凋亡基因p53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γ干扰素受体2(IFNGR2)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或P<0.01);MDCK细胞中,作用6 h IFNGR2、STAT1和IRF1基因相对表达量略高于4 h,但差异不显著(P>0.05);MDCK(PB_(2))细胞中,作用6 h IFNGR2和IRF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4 h(P<0.01),而STAT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4 h(P<0.05)。再以最大安全浓度的重组蛋白rCaIFN-γ分别刺激MDCK和MDCK(PB_(2))细胞24 h,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FITM1)、抗黏病毒蛋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犬γ干扰素 原核表达 凋亡 干扰素刺激基因 生物学活性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对胰岛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庆 刘铭 +5 位作者 于德民 苏京 王保平 王晶 陈克勤 尹潍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对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UNEL法检测高浓度TNFα和IFNγ培养后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凋亡百分率,应用半定量RT-PCR(sQRT-PCR)...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对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UNEL法检测高浓度TNFα和IFNγ培养后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凋亡百分率,应用半定量RT-PCR(sQRT-PCR)检测培养后bcl-2、bax、c-myc、p53和fas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胰岛细胞经高浓度TNFα和IFNγ处理后,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明显下降,由(169.69±1.62)mIU/L降为(136.1±1.44)mIU/L(P<0.01);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由(10.25±1.71)%升为(17.25±1.71)%(P<0.01)。βTC-3细胞经高浓度TNFα和IFNγ处理后,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明显下降,由(254.13±4.35)mIU/L降为(221.42±3.98)mIU/L(P<0.01);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由(20.25±2.22)%升为(38.75±3.4)%(P<0.01)。大鼠胰岛细胞和βTC-3细胞经高浓度TNFα和IFNγ处理后,致凋亡基因bax、c-myc、fas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抗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bcl-2/bax mRNA表达比率明显下降(P<0.01);p53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TNFα和IFNγ可能通过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导致或加重糖尿病,其中bcl-2/bax mRNA表达比率变化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基因表达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肺结核易感性与γ-干扰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新霞 陆芳 +2 位作者 沈斌 童涌 宋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945-2949,共5页
目的探究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并将同期于医院体检的70名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γ-干扰素rs2430561... 目的探究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并将同期于医院体检的70名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研究组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AT、TT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A型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T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较对照组低(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粉尘接触、有害空气接触、卡痕、肺结核家族史、肺结核接触史及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AA基因型是肺结核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AA基因型OR值最高;另研究组70例患者中21例抗酸痰液涂片阳性,49例抗酸痰液涂片阴性,涂片结果阳性患者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AA基因型、携带γ-干扰素rs2430561位点A等位基因患者比例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粉尘及有毒空气接触、卡痕、肺结核家族史及接触史以及γ-干扰素基因多态性AA基因型等因素均与结核病患者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明显关系,AA基因型与患者易感性及感染性差异关系明显,γ-干扰素基因多态性及受检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对临床防治结核病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肺结核 γ-干扰素基因多态性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干扰素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平安 吴健民 李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转归的关系,探讨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231例慢性HBV携带患者、165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和135...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转归的关系,探讨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231例慢性HBV携带患者、165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和135名正常对照者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T/A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慢性HBV感染组IFN-γ基因+874位点AA基因型频率(TT、TA、AA频率分别为9.1%、12.1%、78.8%)高于正常对照组(TT、TA、AA频率分别为12.6%、23.0%、64.4%)(χ2=9.60,P=0.008);而自限性HBV感染组(TT、TA、AA频率分别为13.9%、23.7%、62.4%)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16,P=0.92)。结论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有关,该位点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HBV感染遗传易感性方面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γ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 易感性
原文传递
高危型HPV载量及IFNγ基因多态性与LEEP术后CIN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艳 林琳 +1 位作者 贾志强 陈尼娅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载量及γ干扰素(IFN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经环状电圈切除(LEEP)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关系,以及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所选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行LEEP术的HPV阳性患者...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载量及γ干扰素(IFN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经环状电圈切除(LEEP)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关系,以及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所选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行LEEP术的HPV阳性患者共439例,并选取同期体检HPV阴性的健康女性120例作为对照,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IFNγ基因多态性,术后3、6、9、12个月时复查高危型HPV DNA及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IFNγ基因多态性rs243056l位点TT基因型为HPV感染发病的保护因素(OR为0.471,95%CI:0.283~0.783;x2=8.702;P=0.003),AA基因型为HPV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OR为1.688,95%CI:1.108~2.572;x2=6.005;P=0.014),术前及术后3个月HPV载量与病灶残留/复发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AA与TT基因型HPV感染累积阴性率有显著差异(log-rank=15.414,P〈0.001),AA基因型女性HPV感染的累积阴性率最低,病灶残留/复发率为45.65%。结论:术前及术后3个月高危型HPV载量与CIN的发生、进展及CIN患者LEEP术预后有关。IFNγ基因rs2430561位点多态性影响女性宫颈HPV的易感性,AA基因型女性感染风险更高,并易于HPV感染的持续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γ干扰素基因多态性 乳头状瘤病毒 病毒负荷量
下载PDF
INF-γ/A+874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琳 黄志英 +3 位作者 陈小芳 周晓聪 李锦燕 林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干扰素-γ(IFN-γ)分泌不足可能在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IFN-γ/A+874T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可能与RSV感染的病情存在关联。该研究分析INF-γ/A+874T基因位点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I... 目的干扰素-γ(IFN-γ)分泌不足可能在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IFN-γ/A+874T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可能与RSV感染的病情存在关联。该研究分析INF-γ/A+874T基因位点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INF-γ/A+874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病情的相关性及对鼻咽分泌物INF-γ和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114例住院的汉族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90例汉族健康体检儿童INF-γ/A+874T位点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鼻咽分泌物INF-γ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两组均存在INF-γ/A+874T位点基因多态性,以AA纯合子基因型为主,其中RSV毛细支气管炎组AA、A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5%,17.5%,对照组分别为AA77.8%,AT21.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例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A90.4%,T9.6%,对照组分别为A88.3%,T11.7%,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轻度和中重度患儿INF-γ/+874位点2种基因型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病例组2种基因型鼻咽分泌物INF-γ及血清总IgE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温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INF-γ/A+874T位点基因多态性,但未发现该位点变异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病情、鼻咽分泌物INF-γ及血清总IgE水平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干扰素-Γ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原文传递
多种诊断技术在全身播散性结核病诊治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峣 刘晓清 +2 位作者 张丽帆 朱朝晖 赵智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3-458,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CT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在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中的应用,探讨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要点。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慢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CT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在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中的应用,探讨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要点。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慢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以及其T-SPOT.TB、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的结果。结果患者临床符合慢性结核病表现,外周血T-SPOT.TB检测显示结核特异性抗原即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T细胞分别为:3908和3400斑点形成细胞(SFCs)/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全身PET/CT检查显示全身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病变,累及双肺、淋巴结和骨骼,行淋巴结、肺部、右髂后上嵴活检,病理显示为肉芽肿病变。组织培养为分枝杆菌,基因芯片分析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敏感。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体温正常,治疗10周后T-SPOT.TB检测显示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T细胞分别为:1528SFCs/106PBMCs、1460SFCs/106PBMC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播散性结核病的及时诊断有赖于对该病的充分了解和重视。T-SPOT.TB、PET/CT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结核病 T-SPOT.TB γ干扰素释放分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基因芯片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