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智德性:值得钦慕的品质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方环非(译) 《伦理学术》 2019年第2期274-287,共14页
本文提出,无论是道德德性还是理智德性,都是值得钦慕的品质。在反思之后,我们会钦慕所有这样的德性。理智德性指向那些智识上深层的、后天获得的持久的特质。在实现真理时,它们不仅涉及值得钦慕的理智动机,还有可靠的过程。所有这些理... 本文提出,无论是道德德性还是理智德性,都是值得钦慕的品质。在反思之后,我们会钦慕所有这样的德性。理智德性指向那些智识上深层的、后天获得的持久的特质。在实现真理时,它们不仅涉及值得钦慕的理智动机,还有可靠的过程。所有这些理智德性的特征,均可以通过反思我们在他人身上所钦慕的东西而得以辨识。钦慕会产生对值得钦慕的那些人的模仿,并因此激发出合情理的行为。与此同时,由于知识主要就是通过值得钦慕的(符合德性的)相信行为而获得真理,因此钦慕也是知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慕 德性 理智德性 道德德性 动机 知识 模仿
原文传递
知识的本质与德性知识论——以“原因”关系消解两类认知运气 被引量:3
2
作者 文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6,共6页
在盖梯尔问题产生以来,传统的知识界定受到了极大挑战,形成了"知识的本质"问题。德性知识论相较于其他的知识论进路,对知识的本质问题有更强的说服力。它将"认知运气"视作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而"辩护"成... 在盖梯尔问题产生以来,传统的知识界定受到了极大挑战,形成了"知识的本质"问题。德性知识论相较于其他的知识论进路,对知识的本质问题有更强的说服力。它将"认知运气"视作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而"辩护"成分与"真理"成分之间的"独立"则是根本原因。笔者认为,"认知运气"主要包括干扰性的和环境性的运气类型,德性论者强调在认知德性与真理二者间建立强的解释性关系,即"原因"关系,不仅可以有效地消解两类认知运气,也可以很好地排除"独立"问题。由此,我们得到的知识定义是,知识是产生自理智德性的真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的本质 干扰性认知运气 环境性认知运气 理智德性 “原因”关系
原文传递
理智德性及其在知识价值问题当中扮演的驱动性角色——扎格泽博斯基对盖梯尔问题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麒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0,共7页
本文试图展示扎格泽博斯基关于知识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与理智德行的驱动性组分之间存在着理论张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盖梯尔问题与知识价值问题直接的理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扎格泽博斯基基于理智德性而提... 本文试图展示扎格泽博斯基关于知识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与理智德行的驱动性组分之间存在着理论张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盖梯尔问题与知识价值问题直接的理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扎格泽博斯基基于理智德性而提出的关于知识的定义,通过对于理智德性所扮演的驱策性角色的细致分析,本文指出,在反事实条件句的分析框架下,扎格泽博斯基的对于知识的概念分析是与可靠主义十分类似的,扎格泽博斯基带来的理论上的丰富化主要是心理层面而非概念层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智德性 盖梯尔问题 知识价值问题 美德知识论 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
作者 谢文亮 王丽婷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5-59,共5页
当前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道德德性培育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理智德性实现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观与实践观的结合;道德德性... 当前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道德德性培育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理智德性实现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观与实践观的结合;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两者在公正德性下的合一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实现最高的善,即生态文明的终极关怀与终极目标:人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尼各马可伦理学 生态文明 道德德性 理智德性
下载PDF
认知增强技术的知识论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8-146,共9页
人类有提升探究活动的天性。因为这种天性,人类可以取得某些领域的认知成就,从而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随着当代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出现,我们的认知官能得到了多样性的提升,但我们也对认知增强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担忧。在知识论领域,一个... 人类有提升探究活动的天性。因为这种天性,人类可以取得某些领域的认知成就,从而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随着当代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出现,我们的认知官能得到了多样性的提升,但我们也对认知增强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担忧。在知识论领域,一个迫切的问题是,应用认知增强技术的知识论意蕴是什么?认知增强技术的支持者认为该技术可以带来更多的认知成就,而反对者则主张该技术削弱了认知者的能动性,使得认知成就变得更廉价。本文指出,认知成就的定义问题不能与认知成就的价值问题相混淆。认知成就要求认知主体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从而完成认知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认知主体所展现的理性能力和意志力都成为了认知成就内在价值的来源。虽然认知增强可以带来更多的认知成就,但由于需要克服的困难减少,意志力的使用随之减少,成就的内在价值因而减少。此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由于认知增强技术具有的快捷性和高效性,一个潜在的危险是理智美德(如理智谦逊)的边缘化。因此,为了保持人类独特的认知探究模式,我们应该保持对认知增强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态度,并且不能遗忘在这个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对理智美德的追求和守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增强 认知成就 德性知识论 理智美德
原文传递
罗素儿童教育观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景正 范金钰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16-22,共7页
罗素的儿童教育观是其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思想融合在教育上的体现,彰显了教育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儿童教育上,罗素认为,早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品性,开展得越早越好。在儿童教育维度上,他反对由来已久的过分强调知... 罗素的儿童教育观是其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思想融合在教育上的体现,彰显了教育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儿童教育上,罗素认为,早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品性,开展得越早越好。在儿童教育维度上,他反对由来已久的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的做法,认为应当重视身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品性教育、“智力美德”和建设性技能的培养,强调通过全面教育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儿童教育路径上,罗素提出了“儿童中心”式的教育方式,即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促进儿童伙伴间的交往及适宜的评价等,以保障其愉快、自由、主动学习。罗素的儿童教育观在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 儿童品性教育 建设性技能 智力美德 “欢乐屋”
下载PDF
普兰廷加的恰当功能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红庆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5,共9页
普兰廷加主张知识是被保证的真信念,而保证由三个密切相关的核心要件构成:恰当功能、设计计划和可靠性。无疑,恰当功能主义存在诸多问题,如与可靠论的区别问题、知识论的本体论蕴含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普兰廷加把为知识寻找"... 普兰廷加主张知识是被保证的真信念,而保证由三个密切相关的核心要件构成:恰当功能、设计计划和可靠性。无疑,恰当功能主义存在诸多问题,如与可靠论的区别问题、知识论的本体论蕴含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普兰廷加把为知识寻找"第三个条件"的后葛梯尔式知识论路径视为理所当然,导致其既不能坚持认知官能本身的探究,又不能在新的视角下重新审视知识的构成与本质。因此,为了弥补这两方面的缺陷,一种合理的建议就是引入当代德性知识论所实践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即深入挖掘人的理智德性及其认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证 恰当功能 设计计划 可靠性 理智德性
原文传递
德性认识论与先秦儒家“仁智统一”研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耿芳朝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5-64,共10页
20世纪下半叶,盖梯尔问题的提出和德性伦理学的出现,推进了传统认识论和伦理学研究思路的更新,由此也促进了德性认识论的产生。该思潮将伦理的规范性纳入认识论领域,强调理智德性对于主体认知的意义和作用。德性认识论对理智德性的关注... 20世纪下半叶,盖梯尔问题的提出和德性伦理学的出现,推进了传统认识论和伦理学研究思路的更新,由此也促进了德性认识论的产生。该思潮将伦理的规范性纳入认识论领域,强调理智德性对于主体认知的意义和作用。德性认识论对理智德性的关注,有助于启发先秦儒家德性论的解读,对“推崇道德德性、忽略理智德性”的思想传统具有一定的平衡作用。因此,德性认识论思路的引入,不仅有利于重新解读先秦儒家“仁智统一”思想的历史内涵和当代意义,也有助于反思先秦儒家伦理学和认识论的内在理路,据此可重新定位或拓宽先秦儒家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认识论 德性伦理学 理智德性 “仁智统一”
下载PDF
论儿童哲学“开放性”的遮蔽与澄明
9
作者 张铜小琳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2,共8页
儿童哲学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就在于其具有"开放性"。但当前儿童哲学的开展仍停驻于"开放性问题"上,导致虚假对话、思维停顿、结果导向的实践困境,从而也遮蔽了儿童哲学"爱智"背后所隐含的&qu... 儿童哲学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就在于其具有"开放性"。但当前儿童哲学的开展仍停驻于"开放性问题"上,导致虚假对话、思维停顿、结果导向的实践困境,从而也遮蔽了儿童哲学"爱智"背后所隐含的"爱人"本旨。因此,儿童哲学还应当深入到对儿童"开放的心灵(Open-mindness)"的关照与培育上来。"开放的心灵"是从儿童本有而来,是儿童理智德性的展现,亦推动了儿童的认知进程,是开展儿童哲学的逻辑起点与实现目标。深化儿童哲学的"开放性",还需要坚持交还给儿童"质疑"的权力,学会成为"无知的"教师,以及接纳儿童的"不确定性"的实践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哲学 开放的心灵 理智德性 天性引领 智性解放
下载PDF
作为理智德性的理解 被引量:12
10
作者 斯蒂芬·格林 王昕桐(译)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在本文中,我阐述了理解可以以哪些方式被视为心灵之卓越状态(品质)或理智德性。在此过程中,我讨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即:什么是一个有理解力的人?我说的不是一个理解自然界许多事情的人,而是这样一个人:在对别人进行评价时,她能够避免... 在本文中,我阐述了理解可以以哪些方式被视为心灵之卓越状态(品质)或理智德性。在此过程中,我讨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即:什么是一个有理解力的人?我说的不是一个理解自然界许多事情的人,而是这样一个人:在对别人进行评价时,她能够避免道德审判主义,进入别人的视角,并以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们。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个有理解力的人似乎是一种性格层面的德性,它有趣地结合了道德和认知元素。在我们这个分裂的时代,它似乎也是一种特别需要的德性,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之所以分裂,部分是因为相互理解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理智德性 道德审判 知识
原文传递
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论欧内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 被引量:8
11
作者 郝苑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4,共5页
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的启发,索萨系统建构了德性知识论。通过将"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引入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力图超越传统知识论的局限,合理把握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张力。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不仅在当... 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的启发,索萨系统建构了德性知识论。通过将"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引入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力图超越传统知识论的局限,合理把握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张力。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不仅在当代知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首创性和重要性,而且也为重新审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智德性 认知视角 德性视角主义 德性知识论
原文传递
重新发现智德——儒家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省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付长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3,共11页
围绕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德性知识论进路。一种是索萨代表的德性可靠论,一种是扎格泽博斯基所代表的德性责任论,可谓当代德性知识论领域最具竞争性的前沿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儒家伦理学是一种以人格特质为基础的德性... 围绕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德性知识论进路。一种是索萨代表的德性可靠论,一种是扎格泽博斯基所代表的德性责任论,可谓当代德性知识论领域最具竞争性的前沿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儒家伦理学是一种以人格特质为基础的德性知识论,以好学近乎知、知与仁的统一为标识。这种以“学以成人”为中心的伦理知识体系,很难归入任何一种规范伦理学的理论类型,与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美德伦理学也有诸多差异。重新发现并激活儒家重知的德性论传统,使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在本体论层面上确立起来,重建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实践智慧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知识论 智德 儒家伦理学 知识体系 好学近乎知 实践智慧
下载PDF
理性的“理论活动”高于“实践活动”——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幸福观”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裕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0,共16页
作为最高之善,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美德)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但并不是其幸福观的独特之处。其灵魂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理性"划分为"理性本身"与"在欲求力里的理性"或"... 作为最高之善,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美德)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但并不是其幸福观的独特之处。其灵魂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理性"划分为"理性本身"与"在欲求力里的理性"或"被欲求力分有的理性",不仅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幸福理论的基础,而且也构成了其幸福学说的特别之处。通过这个区分,亚里士多德找到了成就"伦理德性"的基础,同时也确定了理性本身的活动也即"纯粹理论活动"之所以高于理性的"实践活动"的理由。因而,虽然合乎伦理德性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却只是"次级的幸福",只有合乎理智德性的生活才是真正最高的幸福。这种生活一方面是合乎神性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是成就每个人真正自己的生活。这意味着,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并非只关乎人性,亦关乎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 幸福 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
下载PDF
托马斯·阿奎那论德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74,共12页
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庞大神学德性伦理学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有关德性一般性问题的论述。作为他整个德性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德性论的创造性综合。他认为,德性是的人灵魂的完善能力,体现为习惯。他根据德... 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庞大神学德性伦理学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有关德性一般性问题的论述。作为他整个德性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德性论的创造性综合。他认为,德性是的人灵魂的完善能力,体现为习惯。他根据德性的不同本性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主要德性和神学德性三种类型。除了完全来自外部的神学德性之外,其他德性都在本性上存在于我们身上。德性的本性在于它将引导人向善。道德德性应遵循中道;理智德性的善就其服从一种尺度而言,也在于遵循中道;神学德性的尺度则可能是双重的。托马斯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德性的平等性问题。托马斯的德性思想成一家之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也存在神学性质的局限以及其他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阿奎那 德性 理智德性 道德德性 神学德性
下载PDF
索萨德性可靠论中的理智德性
15
作者 雷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德性可靠论中的理智德性主要指直觉、知觉、内省、记忆等认知能力,比起德性责任论中作为认知品格的理智德性,作为认知能力的理智德性更难把握。全面理解索萨的“理智德性”概念,需要从背景、定义、功能、目的和价值等维度对其进行分析... 德性可靠论中的理智德性主要指直觉、知觉、内省、记忆等认知能力,比起德性责任论中作为认知品格的理智德性,作为认知能力的理智德性更难把握。全面理解索萨的“理智德性”概念,需要从背景、定义、功能、目的和价值等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索萨提出“理智德性”的目的在于解决信念的确证问题。确证的随附性是理智德性能够作为可靠来源的关键,理智德性的内在可靠性是德性可靠论的立论基础。理智德性的可靠性与环境密不可分,这是索萨解决新恶魔问题和提出“适切”概念的前提。德性视角主义强调认知主体与环境的配合,通过理智德性获得信念的确证与适切。索萨的“理智德性”理论不仅为解决传统知识论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也深化了我们对认知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萨 理智德性 随附性 德性可靠论 德性视角主义
下载PDF
智德与道德:德性知识论的当代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米建国 《伦理学术》 2019年第2期242-255,共14页
"德性"这个概念是个传统复古的概念,也是个现代创新的用词。在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中,"德性"这个概念就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后世的研究都希望透过对这个概念的厘清,进一步掌握"实践智慧&q... "德性"这个概念是个传统复古的概念,也是个现代创新的用词。在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中,"德性"这个概念就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后世的研究都希望透过对这个概念的厘清,进一步掌握"实践智慧"的想法,"幸福"的终极目标也才得以逐步实现。"德性"作为一个现代创新的用词中,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发展以"德性"作为"伦理规范性"之依据,而当代德性知识论的发展也以"德性"作为"知态规范性"之基础。在这个当代伦理学与知识论之创新想法的交互解释与发展之下,面对与解决道德的规范本质与知识的本质和价值问题,似乎都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契机,也为当代全球哲学发展开创出一个崭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德 道德 德性知识论 德性伦理学
原文传递
论知识管理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人的认知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环非 方环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0-65,共6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社会构成中最主要的资产形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单位。汉迪(Charles Handy)早已对此有过专门论述,艾米顿(D.M.Amidon)对此也有经典诠释。在社会组织资产形式转变中,当其他资产形式退隐后,第四阶段的知识作为...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社会构成中最主要的资产形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单位。汉迪(Charles Handy)早已对此有过专门论述,艾米顿(D.M.Amidon)对此也有经典诠释。在社会组织资产形式转变中,当其他资产形式退隐后,第四阶段的知识作为资产渐趋成熟,创新的飞跃具备了最富有实质意义的现实条件,其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任何社会组织或企业组织的主体,知识恰恰是他们认知活动的载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对社会进步事业的成败乃至知识管理框架下的创新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本文从汉迪的S型曲线出发,结合知识论中的理智德性、信念认知、社会研究中的价值介入论等,在知识管理框架下探讨知识创新中人的认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 认知 理智德性 价值介入 信念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对医德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莲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4,共4页
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对德性的论述,结合医务人员心理过程的变化分析,对如何处理德性与医学伦理的关系、德性与医学德性的关系以及德性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当代仍然需要培养医德,而医德的内容、形成过程和培养方式都符合亚... 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对德性的论述,结合医务人员心理过程的变化分析,对如何处理德性与医学伦理的关系、德性与医学德性的关系以及德性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当代仍然需要培养医德,而医德的内容、形成过程和培养方式都符合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论述。因此,医德培养并非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而是现实中从规范到行为必然的过程;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和了解规范上,而应当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以及终身教育,在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上都需要进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 医学伦理教育
下载PDF
知识确证的新路径:索萨的德性知识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明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11,共6页
欧内斯特·索萨深刻地批判了当代主流知识论对知识确证不充分的问题,并将伦理学的德性概念引入知识论中,构建了德性知识论。该理论将认知主体作为关注点,在充分考虑认知主体的内部主观因素与外部客观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认知主体... 欧内斯特·索萨深刻地批判了当代主流知识论对知识确证不充分的问题,并将伦理学的德性概念引入知识论中,构建了德性知识论。该理论将认知主体作为关注点,在充分考虑认知主体的内部主观因素与外部客观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认知主体拥有理智德性与德性的视角,以引领当代知识论的合理构建。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注重可靠的认知能力;对理智德性的界定过于模糊;构建的德性视角在实际运用中根本无从达到。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对德性知识论进行了指责与批判。索萨坚决维护德性知识论,并对该理论诞生之后的两大分野——德性可靠主义与德性责任主义——进行有机融合,认为认知主体拥有的可靠的认知能力与良好的品质都是知识确证必不可少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知识论 知识论 理智德性 德性的视角
下载PDF
两种德性知识论:争论与融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红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6,共8页
德性知识论可以分为德性可靠论和德性责任论,前者准确地把握了认知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却忽视了人类认知的能动性,后者通过把德性解释为品格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但是很难解释知觉知识这样的低级知识。两种德性知识论在知识的德性解释... 德性知识论可以分为德性可靠论和德性责任论,前者准确地把握了认知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却忽视了人类认知的能动性,后者通过把德性解释为品格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但是很难解释知觉知识这样的低级知识。两种德性知识论在知识的德性解释的可能性、理智德性与知识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但是它们之间存在融合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基础就在于两种理智德性实际上是同一个德性的两种解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知识论 德性可靠论 德性责任论 理智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