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周作人人学理论的思考
1
作者 胡勇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1-65,共5页
周作人从生物学的角度切入,对人的动物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个性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正确认识人的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站在个人主义的视点上,试图模糊和消解国家、民族、阶级等观念以及为... 周作人从生物学的角度切入,对人的动物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个性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正确认识人的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站在个人主义的视点上,试图模糊和消解国家、民族、阶级等观念以及为调整这些社会关系而产生的各种规范、准则和价值观,这是极端错误的。他留给后人的教训和思索是异常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人的动物性个人主义“消解”倾向
下载PDF
对周作人人性问题的思考
2
作者 胡勇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周作人从生物学的角度切入,对人的动物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个性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正确认识人的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站在个人主义的视点上,试图模糊和消解国家、民族、阶级等观念以及为... 周作人从生物学的角度切入,对人的动物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个性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正确认识人的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站在个人主义的视点上,试图模糊和消解国家、民族、阶级等观念以及为调整这些社会关系而产生的各种规范、准则和价值观,这是极端错误的。他留给后人的教训和思索是异常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人的动物性 个人主义 “消解”倾向
下载PDF
浅论卡西尔符号人性论——从《人论》看人的本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玲玲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51-152,共2页
卡西尔从文化层面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不等于信号,符号因具有"普遍有效性""多变性""抽象性"而创造了文化。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是"劳作"。由于人这个存在物的本... 卡西尔从文化层面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不等于信号,符号因具有"普遍有效性""多变性""抽象性"而创造了文化。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是"劳作"。由于人这个存在物的本性很复杂,任何一种关于人本质的理论只是从某一侧面概括人的本质,都不具有全面性,但也不能因此质疑它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人是符号的动物 符号人性论 劳作 反思
原文传递
论朱子“人禽之辨”的内涵及其逻辑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闻文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42-54,共13页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其所关注的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在先秦汉唐时期,儒者主要是从德性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朱子在这一问题上,不同于他们的做法,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来讨论。首先,他以理气为基点,分别从“...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其所关注的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在先秦汉唐时期,儒者主要是从德性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朱子在这一问题上,不同于他们的做法,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来讨论。首先,他以理气为基点,分别从“理同气异“”气同理异“”气异理异”等维度讨论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指出人与禽兽的同异所在;接着,又在理气的基础上,阐明了人性与物性的区别,旨在说明,人虽具有物性,但更为人性;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他又从人的反思和觉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推”的思想,以“能不能推”作为人和动物不同的关键,并以此确立人的主体性,这是朱子对人禽之辨问题的创新和贡献。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朱子的哲学体系乃至宋明理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人禽之辨 觉解 人性 物性
下载PDF
孟子性善论的逻辑展开及其思想意义
5
作者 孙敏博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1期95-98,共4页
孟子的性善论虽是接续孔子仁学而开出,然其展开却是以人禽之辨作为逻辑起点。在人禽之分的视域下,孟子肯定了人之“性善”。由此出发,孟子以“心”而显“性”,以“心善”作为“性善”的具体表现。以此至善之“心”作为内在价值根源,孟... 孟子的性善论虽是接续孔子仁学而开出,然其展开却是以人禽之辨作为逻辑起点。在人禽之分的视域下,孟子肯定了人之“性善”。由此出发,孟子以“心”而显“性”,以“心善”作为“性善”的具体表现。以此至善之“心”作为内在价值根源,孟子进而提出了他成德成治的设想。从辨分人禽之别到肯定“仁义内在,性由心显”,再到以“心”为本开出其成德论、仁政说,孟子性善论的逻辑展开大体如是。性善论的确立,高扬孔子的道德理想精神,强化了儒家的道德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 人禽之辨 以心显性 成德成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