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保护不可克减的权利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祯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101,共5页
对不可克减的权利的保护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不可克减的权利制度,对于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维护法治原则,加强人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建立不可克减的权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现有紧急... 对不可克减的权利的保护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不可克减的权利制度,对于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维护法治原则,加强人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建立不可克减的权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现有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发展为建立不可克减的权利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我国不可克减的权利制度的建立应该通过统一、完善现有紧急状态制度,将不可克减的权利明确规定于宪法中以及完善不可克减的权利的救济制度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克减的权利 紧急状态 宪法 人权公约
原文传递
国际人权法之于中国人权法制建设的历时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严冬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二战以后,国际人权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经历了面临世界范围内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对立,国际人权法开始推动普遍的人权价值。60年间,中国人权法制建设在国内法与国际法层面有着紧密的关联。中国加入国际人权公约是一个后发的、稳... 二战以后,国际人权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经历了面临世界范围内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对立,国际人权法开始推动普遍的人权价值。60年间,中国人权法制建设在国内法与国际法层面有着紧密的关联。中国加入国际人权公约是一个后发的、稳步向前的过程。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进入国际人权公约领域。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权法制建设重新起步,加入了人道法以及少数群体、特殊群体的国际人权公约;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中国的人权保障制度有了深刻的发展,并加快了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的进程。当前,中国在人权法制建设中致力于构建人权话语体系,寻求人权普遍性与地方性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公约 冷战 人权法制 人权话语
原文传递
国际人权条约机构“一般性意见”在人权实践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研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0-54,共5页
"一般性意见"在当代国际人权法的发展过程中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是通过对"一般性意见"进行制度性分析,探讨其在国际人权法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工具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一般性意见 人权条约 人权条约机构 条约的解释
下载PDF
浅谈人权保护的国际法程序
4
作者 王水成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人权条约和决议与关于解决国际争端和国家责任的一般国际法规则共同构成了人权保护国际程序的法律依据,联合国机构和人权条约机构为国际法程序提供了运作机制。人权保护的国际法程序可以概括为监督程序、控诉程序、调查程序、司法程序... 人权条约和决议与关于解决国际争端和国家责任的一般国际法规则共同构成了人权保护国际程序的法律依据,联合国机构和人权条约机构为国际法程序提供了运作机制。人权保护的国际法程序可以概括为监督程序、控诉程序、调查程序、司法程序及其他程序。借口人道危机,西方大国未经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干涉,缺乏法律支持。以暴制暴不应成为人权国际保护程序的启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条约 人权机构 国际保护程序
下载PDF
企业人权尽责实施的模式、取向及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卓伦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3期127-143,共17页
实施企业人权尽责是遵循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落实《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政府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庄严承诺“实施人权尽责”,国家层面更需明确实施人权尽责的具体路径。通... 实施企业人权尽责是遵循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落实《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政府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庄严承诺“实施人权尽责”,国家层面更需明确实施人权尽责的具体路径。通过类型化方式分析各国实施人权尽责的实践因而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政策化、法律化和条约化是实施企业人权尽责的三种典型模式,它们在表现形式、义务性质、适用范围与发展趋势上各擅胜场。我国政府可以在实施企业人权尽责既有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以政策化为主、条约化和防御式的法律化为辅的混合模式,并通过分别在国内行动、国际立场和立法对策中采取引导式、对话式和防御式的行动策略,推动人权保障与经济发展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尽责 工商业与人权国家行动计划 人权尽责立法 工商业与人权条约
下载PDF
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人权立法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镡春鑫 李司佳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国际人权公约所确立的普遍人权的多数内容在我国的法律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但我国的人权立法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与国际人权公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人权立法可从以下方面丰富完善:1.从人权种类上丰富;2.从人权内涵上丰富;3... 国际人权公约所确立的普遍人权的多数内容在我国的法律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但我国的人权立法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与国际人权公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人权立法可从以下方面丰富完善:1.从人权种类上丰富;2.从人权内涵上丰富;3.从国际人权的国内法适用上丰富;4.从国际人权的国内法救济上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公约 人权立法 立法体系 法律保障 人权内涵
下载PDF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体系改革:基于现实的评价
7
作者 苏珊娜·伊根 石慧(译) 《人权研究》 2023年第1期103-124,共22页
通过回应对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体系价值的持续性批评以及为改善其有效性所作出的不断努力,相关讨论虽然没有涉及具体的改革战略,但是借鉴企业转型这一新兴领域的理论见解,足以分析条约机构体系改革如此棘手的原因。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如... 通过回应对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体系价值的持续性批评以及为改善其有效性所作出的不断努力,相关讨论虽然没有涉及具体的改革战略,但是借鉴企业转型这一新兴领域的理论见解,足以分析条约机构体系改革如此棘手的原因。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如何对联合国2020年条约机构改革计划进行修订和重构。通过对条约机构体系建立和运作的背景及内涵进行梳理,有助于分析多年来在实践中提高条约机构体系有效性所遇到的挑战以及迄今为止的改革措施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人权机制 人权条约机构体系改革 企业转型理论
下载PDF
论联合国人权条约监督机制改革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晓晖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1年第1期92-111,共20页
通过简要回顾国际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发展历史,从而指出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发展受制于系统缺陷和能力亏缺,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对条约监督机制的改革应着重于构建人权条约缔约国政府的集体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减少和消除系统... 通过简要回顾国际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发展历史,从而指出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发展受制于系统缺陷和能力亏缺,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对条约监督机制的改革应着重于构建人权条约缔约国政府的集体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减少和消除系统缺陷。人权条约监督机制改革必须回归其本质,着重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从而创造一个激励人权公约缔约国实施和报告的有利环境。这是决定今后条约监督机制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国际人权公约 人权条约机制改革
下载PDF
论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趋同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鹏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132-152,共21页
人权条约实施的内在约束力更多地依赖于人类社会公共道德和良知,其吸引力明显低于那些实际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人权条约的种类繁多,各人权条约往往按照自身的条约规定独立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因而各监督机制之间表现出歧异化的一面,为... 人权条约实施的内在约束力更多地依赖于人类社会公共道德和良知,其吸引力明显低于那些实际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人权条约的种类繁多,各人权条约往往按照自身的条约规定独立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因而各监督机制之间表现出歧异化的一面,为人权标准的统一实施增添了难度。但是,另一方面,人权条约的共同内涵为各人权条约机构寻求共同的实施方式奠定了基础。在人权条约的渐进发展过程中,各人权条约机构纷纷遵循和模仿其他人权条约机构的最佳实践。在联合国的组织和推动下,人权条约机构之间相互协调以提高人权条约实施的效率。人权条约监督机构的设置、监督程序的种类以及监督机构的实践已然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条约 国际人权机构 人权条约监督机制 趋同化
下载PDF
工商业人权条约的适用范围研究--兼论中国参与工商业人权条约进程的必要性与途径
10
作者 李卓伦 《南海法学》 2020年第2期89-104,共16页
《联合国指导原则》实施以来,要求通过国际立法弥补治理间隙以规范企业人权责任的呼声日渐高涨,工商业人权条约进程应时而生。《文书草案的要素》《零号草案》和《修正草案》代表着工商业人权条约进程的发展现状,国际层面对条约适用范... 《联合国指导原则》实施以来,要求通过国际立法弥补治理间隙以规范企业人权责任的呼声日渐高涨,工商业人权条约进程应时而生。《文书草案的要素》《零号草案》和《修正草案》代表着工商业人权条约进程的发展现状,国际层面对条约适用范围的理解未成共识。工商业人权条约的适用主体应是所有国家和所有企业;适用行为涵盖所有商业活动,包括不具有跨国性质的商业活动;界定受保护的权利时应采用列举式和概括式的组合,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中国有必要积极参与工商业人权条约进程,通过联合国、政府、企业与民间团体的不同路径,提出中国方案,促进工商业人权条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权法 工商业人权条约 《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 《工商业人权条约修正草案》 多中心治理理论
下载PDF
The Right to Work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Replies to Concer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UN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11
作者 李累 LI Man(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8年第5期532-544,共13页
The UN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have repeatedly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fulfillment of its obligations to safeguard the right to work of ethnic minorities, includ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mate... The UN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have repeatedly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fulfillment of its obligations to safeguard the right to work of ethnic minorities, includ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materials, the asymmetry of employment conditions between migrating Han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as well as so-called pervasiv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non-Han ethnic workers. The UN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raised these concerns based on various facts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ir suggestions differ. China has replied accordingly.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reply based on the facts, and it should accept those suggestions that are reasonable and on facts.When addressing suggestions that are not based on facts, we should identify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s and eliminate misunderstanding by clarifying the facts and encouraging friendly dialo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concluding observations ethnic minority rights to work
下载PDF
人权国际司法保护及其限度——基于对“蒂默诉荷兰”案的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华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360-372,共13页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新近处理的“蒂默诉荷兰”案,不仅涉及到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具有准司法性质的人权条约机构,委员会出具的意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拘束力?而且触及一个更深层的命题:人权国际保护是否正在呈现出一种司法化的...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新近处理的“蒂默诉荷兰”案,不仅涉及到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具有准司法性质的人权条约机构,委员会出具的意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拘束力?而且触及一个更深层的命题:人权国际保护是否正在呈现出一种司法化的趋势,人权国际司法保护的空间究竟能有多大,限度又是在哪里?“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层面国际人权条约监督实施机制和区域层面人权司法保护体系日益发展,人权国际保护机制在属性和运作上呈现出从纯粹政治属性到司法或准司法、类司法属性要素逐渐增多的某种迹象,人权国际保护蕴含着一定程度走向司法化的趋势及命题。但同时,源自于人权国际司法保护的艰巨性以及国家主权、大国政治、世界格局的复杂性,人权观念的差异性,国际司法机制本身的局限性,人权国际保护的多元性和补充性等因素,人权国际司法保护面对着极大的挑战与局限,构成了人权国际保护司法化的限度。随着全球化、国际法治和全球治理的兴起,人类命运一致性与人类文明共融性的凸显,以及人类精神、认知和学习能力的不断突破和国际合作机制的日益成熟,人权国际司法保护将可能走得更远,对此中国也将应当考虑如何参与其中和应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国际司法保护 限度 人权条约机构 个人来文“蒂默诉荷兰”案
下载PDF
人权条约机构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的解释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亮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人权条约机构的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并无法律约束力,但具有解释人权条约的作用。从条约解释的习惯法规则、国际法院判例法、国际法协会和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相关报告来看,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中的规范性内容在对其表示同意的国家... 人权条约机构的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并无法律约束力,但具有解释人权条约的作用。从条约解释的习惯法规则、国际法院判例法、国际法协会和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相关报告来看,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中的规范性内容在对其表示同意的国家之间构成嗣后实践。对于人权条约机构在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中对人权条约的解释,缔约国有义务作出赞同或反对的回应。国家对一般性评论或结论性意见保持沉默并不妨碍它们成为嗣后实践。人权条约机构作出的关于国家控烟义务、经社文权利国家义务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域外义务的一般性评论和结论性意见在多数保持沉默的缔约国之间构成嗣后实践,在少数明确表示反对的缔约国之间虽不构成嗣后实践,但仍可作为解释条约的补充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条约机构 一般性评论 结论性意见 条约解释 嗣后实践
下载PDF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的历史与改革进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士球 《人权研究》 2020年第3期42-59,共18页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设立之初是为了监督和促进世界范围内的人权保护和实现,但自其成立以来就一直饱受诸如缔约国无法按时提交履约报告、条约机构运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困扰。故自最早的人权条约机构正式运作以来,至今共经历了五个阶段、...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设立之初是为了监督和促进世界范围内的人权保护和实现,但自其成立以来就一直饱受诸如缔约国无法按时提交履约报告、条约机构运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困扰。故自最早的人权条约机构正式运作以来,至今共经历了五个阶段、长达三十多年的改革。不过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条约机构需要改革的最根本的问题至今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在条约机构的改革过程中,条约机构的专家们和缔约国代表们对改革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期望:前者希望进一步增强机构的权威,而后者则希望更多地参与到条约机构的运行中,进一步增加条约机构工作程序的透明度。在2020年这个关键的改革节点,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和联合国秘书长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关于人权条约机构改革的待审议报告可以看出,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因而改革的方式仍需更多学者和专家的探究。若想寻求人权条约机构改革的真正出路,需要条约机构的专家和联合国秘书长同缔约国各国就根本性问题进行不回避的讨论和磋商,得出双赢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人权条约机构 改革 困境与出路
下载PDF
论人权条约监督机构的国家报告程序对食物权的保障——以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的实践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宁立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4-49,共6页
迄今为止,国家报告程序是人权条约监督机构保障食物权的主要程序,该程序不仅能指出报告国在食物权保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而且能够表扬其成功之处,在全世界推广其先进经验。由于缺乏公众参与,报告国刻意逃避问题,以及延迟提... 迄今为止,国家报告程序是人权条约监督机构保障食物权的主要程序,该程序不仅能指出报告国在食物权保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而且能够表扬其成功之处,在全世界推广其先进经验。由于缺乏公众参与,报告国刻意逃避问题,以及延迟提交报告等原因,报告程序在保障食物权时仍然面临困难。为此,应该加强报告制定过程中以及审议报告时的市民社会参与,并加强事后监督。另外,还应充分利用其他三种程序,并谋求人权条约监督机构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程序 食物权 人权条约监督机构
下载PDF
论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对国内法治的促进——基于法治动力理论的分析与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贺伟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7年第2期18-34,共17页
法治具有多层次的含义,同时法治又是动态的,法治要素在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等多个领域内相互影响和推动。法治的动力不仅来源于国内,也来源于国外。国际机构在推动一国国内法治进步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能够... 法治具有多层次的含义,同时法治又是动态的,法治要素在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等多个领域内相互影响和推动。法治的动力不仅来源于国内,也来源于国外。国际机构在推动一国国内法治进步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能够促进国内法治发展的原因是其自身具备法治动力主体的必要条件、人权和法治具有不可分性等。这些机构通过一般性建议或意见、结论性意见以及来文意见等方式促进了国际人权法标准的国内法治化,促进了一国宪法和法律的"良法"化发展,促进了司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一国法治的实质性内容进步,促进了人权与法治知识的传播等。从现实来看,这些机构对法治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我国应重视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对法治进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 法治动力 国内法治
下载PDF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改革应往何处去?——中国政府的立场与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3,共8页
2014年4月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联大")第68届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增进人权条约机构体系有效运作"的决议,这一决议作为"政府间进程"的改革成果,标志着人权条约机构改革的协商和谈判告一段落,进入对决议... 2014年4月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联大")第68届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增进人权条约机构体系有效运作"的决议,这一决议作为"政府间进程"的改革成果,标志着人权条约机构改革的协商和谈判告一段落,进入对决议实施的阶段。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参与"政府间进程",坚持国家对该进程的主导地位;要求相关措施以客观和公正为原则,促进最广泛的一致意见;保证条约机构遵守条约的授权。中国政府这些以国际法为基础提出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赞成,为维护国际法治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条约机构 政府间进程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司法适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戴瑞君 《人权》 2020年第1期135-154,共20页
中国宪法未对国际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做出规定,国内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可否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学界主流意见认为法院不能直接适用人权条约,而近年来司法实践已经出现多起法院主动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案例。这与国... 中国宪法未对国际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做出规定,国内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可否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学界主流意见认为法院不能直接适用人权条约,而近年来司法实践已经出现多起法院主动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案例。这与国际人权条约固有的内向性特征、人权条约的具体要求以及中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空间不无关系。从履行人权条约义务角度看,应充分肯定适用人权条约的既有实践。同时也应看到,相关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认识不统一、适用不规范等问题。故需从顶层设计角度为法院的实践提供规范依据,使国际人权条约发挥应有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 人权条约 司法适用 国际法 国内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