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劳昕 薛澜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3,共8页
本研究从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高等教育规模(高校在校生数)入手,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呈多中心分布结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资源集... 本研究从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高等教育规模(高校在校生数)入手,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呈多中心分布结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资源集中程度较高;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与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且近年来西南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较快,使得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呈均衡化发展态势;由东北往西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在省内及区域间的公平配置,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区域公平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分省数据,采用高校数、学生数、教育经费投入、师生比、生均经费等五种指标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GIS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分省数据,采用高校数、学生数、教育经费投入、师生比、生均经费等五种指标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GIS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基尼系数测算及分解结果表明,以总量指标衡量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地区差距要远远高于相对指标衡量的地区差距;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3)极化测度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极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空间分布 非均衡 极化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基于成渝经济区现状的考察及思考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成端 叶怀凡 程碧英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来,政府、高校和企业三类主体,关于聚集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高校为中心,政府间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等四种共建共享模式。但...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来,政府、高校和企业三类主体,关于聚集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高校为中心,政府间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等四种共建共享模式。但通过考察发现,成渝经济区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目前仍存在共建共享意识不足、共建共享资源分配不协调、体制壁垒阻碍共建共享融合等问题。进一步推动成渝经济区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应突破思维定势,树立区域共建共享意识;消除体制壁垒,建立健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划定权责边界,维护共建共享下的大学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高等教育资源 共建共享
原文传递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5
4
作者 柯文进 王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0-53,共4页
"双一流"的出台是国家教育战略的重大调整,其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构建了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双一流"高校所在的37个城市2016年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 "双一流"的出台是国家教育战略的重大调整,其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构建了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双一流"高校所在的37个城市2016年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高等教育核心资源及城市基础资源是影响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等结论,并根据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贴切度指标排名将37个城市划分为四个区间,分别对四个区间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定位及资源配置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承载力 熵权法 TOPSIS模型 “双一流”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及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光礼 赵之灿 耿孟茹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5,112,共11页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现出长期高集聚度-单中心的不均衡分布状态,且质量资源集聚程度要高于数量资源。数量资源单中心分布和集聚格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质量资源则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基于此,应分地区合理分配两类高等教育资源,构建“中心-承接”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程度,增强内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科技增长极;加快中小城市应用型大学布局,增强外溢创新能力,做好区域科技溢出承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城市群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空间布局 雄安新区 知识溢出 人才集聚 挤出效应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结构变迁及其创新效应——基于我国三大城市群 被引量:19
6
作者 梁爽 姜文宁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85,共8页
采用位序规模法和空间基尼系数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格局进行测度,运用全面FGLS分析其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均呈现单中心形态,专任教师的空间集聚程度高于在校... 采用位序规模法和空间基尼系数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格局进行测度,运用全面FGLS分析其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均呈现单中心形态,专任教师的空间集聚程度高于在校学生;考虑城市群产业规模后,京津冀、长三角的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与产业分布较为一致,而珠三角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分布在广州,其他经济发达城市则资源投入不足;高校兼具教育和科研功能,不同类型的高校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校生数多中心分布对城市群创新更有利,而科研资源未表现出空间分散效应,因此,教学型和应用型院校宜采用城市群多中心结构,研究型院校则应根据城市的科研基础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创新
原文传递
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姜世健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20,30,共6页
高考移民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争论此起彼伏。从体制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升学率的差异、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基础教育阶段的差异与户籍政策上的漏洞等是导致高考移民现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高考移民 高等教育资源 户籍政策
原文传递
简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惠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必将影响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布局的形成是由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决定的 ,要从机制、目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 21世纪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管理 教育经费
下载PDF
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齐艳杰 薛彦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0,共6页
随着近几年"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进入政府积极推动和理性深化阶段,"高等教育一体化"作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工具或策略被动触发,并逐渐取得合法性基础。但就目前"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的... 随着近几年"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进入政府积极推动和理性深化阶段,"高等教育一体化"作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工具或策略被动触发,并逐渐取得合法性基础。但就目前"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功能、定位问题,一体化进程中的地理疆界与行政壁垒问题,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差异与整体水平提升问题尚缺乏科学界定和合理布局。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应该通过政府推动与科学建制,提高政策、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通过高等教育资源跨府际调配,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质共享和有效使用;通过高等教育要素重组,加强"一体化"课程模块到学分结构的整体改革与系统推进,才能有效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高等教育一体化 高等教育资源
下载PDF
高教资源能否转化为城市创新优势?——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宗晓华 王立成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9,共9页
高等教育资源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区域的创新优势,是当前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2001—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借助工具变量来探究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水平的... 高等教育资源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区域的创新优势,是当前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2001—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借助工具变量来探究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资源仅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城市技术创新效益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分阶段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高等教育资源向城市创新优势的转化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平衡特征,即更快转化为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非技术创新效益。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两种影响效应差异预示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创新动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耦合衔接,建立高校与城市联动机制,引导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城市创新水平 长三角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9
11
作者 瞿锦秀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6,共10页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且存在配置不均衡、效率不高等问题,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必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从功能作用、品质效用和交易专用三个维度理解高等教育资源...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且存在配置不均衡、效率不高等问题,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必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从功能作用、品质效用和交易专用三个维度理解高等教育资源是其共享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共享经济为理论基础,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形成合力、释放潜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是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价值的实现机制。建立协同驱动机制、建设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长三角产业创新生态链是凸显长三角综合优势、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创建长三角高等教育示范区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资源 长三角一体化
下载PDF
公有高等教育资源产权问题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国生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3,共6页
当前公有高校由于资源产权的社团性、高等教育资源价值评估的困难性、高等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性以及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限制性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产权不明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束缚和妨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 当前公有高校由于资源产权的社团性、高等教育资源价值评估的困难性、高等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性以及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限制性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产权不明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束缚和妨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 ,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因此 ,从高等教育资源产权市场的产权界定、交易权规定和交易制度确立三方面综合研究我国教育资源产权混合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在深层次分析产权不明的基础上 ,提出了从抓紧高等教育资源价值估算工作、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对高校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几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资源产权制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问题 中国 主要障碍 混合市场 交易权 产权市场 资源产权 高等教育资源 现代高等教育 高校管理体制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段从宇 甘健侯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8,共6页
"互联网+"带来了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引领并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新常态,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主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高等教育资... "互联网+"带来了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引领并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新常态,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主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变高等教育自我评价为客户定义高等教育价值,以协调发展思想取代局部调整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理念,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高等教育服务模式。与此同时,"大平台+小前端"的共享教育将成为未来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跨区域教育合作联盟势必在高等学校联合发展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上,快速反应正变得比预测市场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 知识操作
下载PDF
论市场机制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福华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条件。普通高等教育的非营利性、外在性等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不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高等教育不能市场化。但高等教育领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在生源市场、资金市场、劳...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条件。普通高等教育的非营利性、外在性等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不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高等教育不能市场化。但高等教育领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在生源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引入市场机制 ,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利用效率 运行机制 生源市场 资金市场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同城化”空间整合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学敏 姚姿臣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9-95,共7页
为促使城市资源更自由流动、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工更加完善,城市群发展迈入“同城化”阶段。持续推进“同城化”谋求区域高等教育更强、更有层次的服务能力,需要把握全面的“空间-区域”视界、寻求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空间转向、探索成熟... 为促使城市资源更自由流动、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工更加完善,城市群发展迈入“同城化”阶段。持续推进“同城化”谋求区域高等教育更强、更有层次的服务能力,需要把握全面的“空间-区域”视界、寻求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空间转向、探索成熟的“一体化”发展以促成高等教育空间整合。作为新兴的国家级都市圈,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难以支撑高质量协同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空间规模与质量不匹配、高校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诉求不协调、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错配凸显、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融合有限。基于此,探索提出打破高等教育空间对立、优化高等教育多层布局、构筑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完善高等教育集群发展长效机制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 高等教育资源 社会空间
原文传递
失衡与调适: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9
16
作者 蔡文伯 黄晋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4,共7页
文章以教育规模和财力投入为指标分析了我国2004-2015年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变化,以极差率和泰尔指数比较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是2004-201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表现为东... 文章以教育规模和财力投入为指标分析了我国2004-2015年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变化,以极差率和泰尔指数比较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是2004-201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但是近年来区域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二是2004-201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省际差异和地区内部差异在缩小,地区内部差异可排序为东部>西部>中部。要继续加强对中部、西部地区的财政扶持,鼓励高校发展优势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地区差距 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成熟度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29,共9页
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其本质在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数据,从区域与整体两个层面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成熟度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整体成熟度水平不高,但在政府的政策... 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其本质在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数据,从区域与整体两个层面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成熟度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整体成熟度水平不高,但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除2011-2014年间略有下降外,发展度指数、协调度指数以及协调发展度指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成熟度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03-2014年间成熟度的区域差异总体下降了15.3%,成熟度差异约70%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且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内部差异;高校的区域分布和类型结构对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成熟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承载力 成熟度指数 泰尔指数
原文传递
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傅剑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突出表现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和阶层差异等方面。本文在教育公平理念指引下,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突出表现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和阶层差异等方面。本文在教育公平理念指引下,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带来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并寻求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国家制订科学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资源 配置失衡 教育分层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基于资源的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从宇 李松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103,共7页
在资源总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协调,形成了"极度失调区、严重失调区、中度失调区、轻度失调区、中级协调区、初级协调区"多元并举的格局。针对不同的协调发展区,分别采用"培... 在资源总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协调,形成了"极度失调区、严重失调区、中度失调区、轻度失调区、中级协调区、初级协调区"多元并举的格局。针对不同的协调发展区,分别采用"培育增长极、梯度推进、网格开发"的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模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资源配置的具体制度设计上,鉴于增长极区域较强的高等教育资源要素汇集能力,理应充分发挥增长极地区的资源获取优势,实施向增长极重点倾斜的系列政策;鉴于非增长极区域相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获取能力,理应系统考虑非增长极地区资源配置的回流效应,实施向非增长极区域辐射的系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 路径选择 制度安排
下载PDF
“地方保护主义”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分配不公的元凶吗——基于2005到2015年间211大学高招录取率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万国威 靳慧琴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近年来,有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分配不公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地方保护主义"往往被归咎为其元凶。利用涵盖111所"211"大学的综合数据库,希望通过量化统计挖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地方保护主义... 近年来,有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分配不公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地方保护主义"往往被归咎为其元凶。利用涵盖111所"211"大学的综合数据库,希望通过量化统计挖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内在关联,透析何种因素是造成省际分化的真实诱因。目前,"211"大学的教育资源分配的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省际分化,且近十年间这种省际分化并未有明显的消弭趋势;同时,各个省份之间的资源分配分化并非主要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所引起,而是与本省市所掌握的招生规模及外省市的名额分配具有更为密切的联系。政府应当在未来合理调控教育资源的省际分布,并强化对弱势省份的外省名额调剂,以更为有效的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主义 高等教育资源 “211”大学 教育不公平 高招录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