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5
1
作者 常明 卢红艳 +1 位作者 相虹 兰厚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力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5例,HFOV+PS组25例,CMV+PS...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力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5例,HFOV+PS组25例,CMV+PS组30例,CMV组20例,前两组应用PS 70 mg/kg一次,分别检测机械通气0、12、24、48、72 h的PaO_2、PaCO_2、PaO_2/Fi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HFOV+PS组在机械通气12、24、48 h比较PaO_2均高于CMV+PS、CMV组,PaCO_2均低于CMV+PS、CMV组(P<0.05);在机械通气12、24、48、72 h比较PaO_2/FiO_2均高于CMV+PS、CMV组,OI、RI均低于CMV+PS、CMV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比较均低于CMV+PS、CMV组(P<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ARDS可及时改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力学 新生儿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2
作者 高淑强 巨容 +3 位作者 胡旭红 叶正蔚 毛劲 杜维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SIL)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89例PPHN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HFOV组、常频机械通气(CMV)组、HFOV联合...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SIL)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89例PPHN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HFOV组、常频机械通气(CMV)组、HFOV联合SIL组(HFOV+SIL组)及CMV联合SIL组(CMV+SIL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分别进行动脉血气、肺动脉压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治疗前后组间均数比较采用SNK组间多重比较法,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治疗后CMV+SIL组、HFOV组以及HFOV+SIL组的动脉血氧分压[(79.1±13.7)mmHg(1mmHg=0.133kPa)、(77.9±14.6)mmHg、(85.4±15.2)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7.8±13.4)%、(88.4±15.6)%、(96.1±15.9)%]、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2.5±11.3)mmHg、(40.2±10.5)mmHg、(35.6±8.7)mmHg]以及肺动脉压[(31.1±8.1)mmHg、(30.4±9.5)mmHg、(25.8±7.3)mmHg]均较CMV组[(69.9±12.3)mmHg、(81.1±14.9)%、(48.1±9.5)mmHg、(35.6±8.9)mmHg]改善明显(F=4.6293、3.6732、5.8653、4.8495,P〈0.05),而HFOV+SIL组效果最为明显(P〈0.05),CMV+SIL组和HFOV组改善效果相同(P〉0.05)。HFOV+SIL组治疗有效率(90%)为4组最高(χ^2=7.938,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SIL和HFOV联合使用治疗PPHN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肺动脉高压 西地那非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翠青 崔泽 +2 位作者 夏耀方 马莉 范丽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6-699,共4页
目的评价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重症NRDS患儿随机分为3组:同步间歇正压加容量保证通气组(SIPPV+VG,31例)、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23例)、间歇指令通气组(IMV... 目的评价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重症NRDS患儿随机分为3组:同步间歇正压加容量保证通气组(SIPPV+VG,31例)、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23例)、间歇指令通气组(IMV,30例)。观察各组氧合情况、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IPPV+VG组、HFOV组患儿在上机12 h时氧合明显改善,P/F值、a/APO2与上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V组直至24 h氧合方有改善;SIPPV+VG、HFOV组患儿氧疗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低于IMV组(P<0.05);SIPPV+VG、HFOV组患儿气漏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均低于IMV组(P<0.05);HFOV组III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比率高于SIPPV+VG和IMV组。结论 SIPPV+VG和HFOV比IMV能更迅速地改善重症NRDS患儿氧合状况,缩短氧暴露和呼吸机应用时间,减少气漏、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 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荟萃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海旭 孙同文 +1 位作者 万有栋 阚全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2-55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传统机械通气(C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2014年5月之前... 目的:系统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传统机械通气(C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2014年5月之前有关对比HFOV与CV对ARDS成人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STATA 12.0软件就HFOV与CV对病死率及生理参数的影响进行荟萃分析,用TSA 0.9软件对病死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用Excel 2003软件对生理参数绘制折线图。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731例患者。7篇研究均提供了患者的生理参数数据,6篇研究(1705例患者)提供了病死率。结果显示:与CV相比,HFOV并不能降低ARDS患者院内或30 d病死率〔相对危险度(RR)=0.93,95%可信区间(95%CI)=0.70~1.24,P=0.63〕,不能提高脱离呼吸机生存率(RR=1.05,95%CI=0.72~1.54,P=0.80)、依赖呼吸机生存率(RR=1.23,95%CI=0.65~2.35,P=0.52),亦不能降低治疗失败率(RR=0.89,95%CI=0.50~1.56,P=0.67);不良事件如低血压(RR=0.89,95%CI=0.07~10.99,P=0.93)、酸中毒(RR=1.05,95%CI=0.43~2.56,P=0.91)、呼吸机漏气(RR=0.74,95%CI=0.31~1.80,P=0.51)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是HFOV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及降低呼吸机参数,包括氧合指数、呼气末正压、潮气量、平均气道压、动脉血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采用试验序贯分析病死率,通过校正随机误差、计算界值曲线的方法发现,能得出最终结论所需样本量应为3874例;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显示:累计Z值未穿过传统界值(即传统意义上的P=0.05),同时也未跨过序贯分析界值,表明在尚未达到期望样本量(3874例)之前, HFOV与CV在病死率上无差异,目前的证据尚无法提前得出最终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试验序贯分析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均 彭锡兰 +3 位作者 吴雄基 侯春阳 梁西岚 谢彦奇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该病的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新生儿科治疗的NRDS患儿70例,其中治疗组37例(HFOV),对照组33例(常频通气CMV)...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该病的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新生儿科治疗的NRDS患儿70例,其中治疗组37例(HFOV),对照组33例(常频通气CMV),两组都给予PS和一般治疗。比较两组上机后的血气分析、上机时间以及合并症等指标。结果:与CMV组比较,HFOV组改善血气分析异常和下调给氧浓度更快,且并发症更少。结论: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震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刁诗光 邱燕玲 +1 位作者 王冬妹 刘晓燕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6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内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按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6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内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按200 mg/kg快速滴注固尔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的改变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经HFOV治疗1 h后氧分压明显上升为(72.2±12.5)mm Hg(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为(50.9±8.9)mm Hg(P<0.01),氧合指数迅速下降为6.0±2.5(P<0.05),A-aDO2,上升为(0.45±0.11)mm Hg(P<0.05)。治疗3 h、6 h、12 h、24 h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A-aD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7
作者 封永顺 强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高频振荡通气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至2015年入院治疗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引发ARDS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选择常规机械通气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高频振荡通气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至2015年入院治疗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引发ARDS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选择常规机械通气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aO_2、PaCO_2、PaO_2/FiO_2均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患者30 d内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引发ARDS,提高患者氧合指标,在临床预后改善方面没有发现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潜 迟姗姗 +2 位作者 郝丹丹 陈春燕 刘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60-62,66,共4页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指标变化情况和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CO 2)]、氧合指数(OI)及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 2)均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 a(O 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 a(CO 2)、OI及FiO 2均低于对照组,p a(O 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胎粪吸入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氧合指标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尊 刘芳 邓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3期101-105,共5页
背景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是危害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而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 背景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是危害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而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BNP、C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PAS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促进血气分析指标的恢复,降低BNP、CRP及肺动脉压,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婴儿 新生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高频振荡通气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瑞英 刘友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1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频通气治疗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58例... 目的探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1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频通气治疗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58例)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2组新生儿的存活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铁蛋白(SF)及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等指标变化以及患儿用机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存活率(100.00%)高于对照组(98.28%),P>0.05;观察组新生儿临床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93.10%),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45%)低于对照组(13.79%),P<0.05;治疗前,2组新生儿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 h后2组新生儿pH值及PaO_(2)、PaCO_(2)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新生儿治疗24 h后pH值及PaO_(2)、PaCO_(2)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新生儿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F、CC16及BMP-7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MDA.GSH-Px.SOD、SF、CC16及BMP-7等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用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患儿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疗效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高频振荡通气 存活率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霞 黄奕霖 +1 位作者 段玉会 韩进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目的 研究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80例MAS并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 目的 研究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80例MAS并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研究组行HFOV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行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循环指标(呼吸频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道阻力(Raw)、最大自主通气(MVV)、呼气峰流速值(Sa O_(2))]、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血气指标[p H、经皮血氧饱和度(Sa O_(2))、肺动脉压(PAP)、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水平与治疗后肺部啰音、发绀消失时间、通气、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循环指标、呼吸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血气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较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Raw、IL-8、PAP、Pa CO_(2)水平明显降低,舒张压、收缩压、MVV、PEFR、IL-10、Sa O_(2)、Pa O_(2)、p H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Raw、IL-8、PAP、Pa 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MVV、PEFR、IL-10、Sa O_(2)、Pa O_(2)、p 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发绀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为(2.08±0.52)、(2.01±0.29)、(6.19±1.52)、(7.32±1.68) d,明显短于对照组[(3.37±0.71)、(3.58±0.57)、(9.91±1.18)、(12.22±3.4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FOV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MAS并PPHN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外周循环、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胎粪吸入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高频振荡通气 猪肺磷脂注射液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符晓虹 轩妍 钟丽花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5期880-883,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前两组患儿Pa O_2、Pa 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6h两组患儿Pa O_2、Pa CO_2水平均较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通气后24h则较通气后6h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儿通气后各时间段Pa O_2、Pa CO_2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儿通气时间、肺出血停止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肺出血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光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3期1559-1560,1571,共3页
目的:为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常频组:20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高频组:20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监测48h内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 目的:为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常频组:20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高频组:20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监测48h内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结果:FiO2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1h后就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24h后,高频组的FiO2低于常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治疗后两组患儿肺的OI均呈降低趋势,与通气前相比较,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通气1h后就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通气12h后高频组OI显著低于常频组(P<0.05),高频组的PPHN和ALS发生率低于常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 高频振荡通气 呼吸衰竭 新生儿
下载PDF
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牟静飞 覃敏 +1 位作者 李燕 陈传斯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PPHN患儿在高频振荡通气下联合NO吸入,浓度从20×10-6mg/L(20ppm)开始,有效后可逐渐调低NO的浓度,降至5×10-6mg/L后维持...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PPHN患儿在高频振荡通气下联合NO吸入,浓度从20×10-6mg/L(20ppm)开始,有效后可逐渐调低NO的浓度,降至5×10-6mg/L后维持3672 h。治疗时监测NO吸入前、吸入1 h、24 h和48 h后的pH值、肺动脉压力(PAP)、平均气道压(MAP)、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动脉导管前及动脉导管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率、吸入前后监测二氧化氮(NO2)的浓度。结果与吸入前比较,吸入1 h、24 h、48 h时MAP、PAP、OI均下降(P〈0.05),动脉导管前、后SpO2、PaO2、pH值升高(P〈0.05),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期间,监测NO2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 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PPHN有显著疗效,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虹余 邱其周 +3 位作者 程贵辉 熊伟 梁菊芳 肖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67-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每组29例。2组均于上机治疗前及上...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每组29例。2组均于上机治疗前及上机治疗后每隔2 h监测并记录血气分析、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搏动指数(PI),同时行床边心脏彩超测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结果 2组通气后各时间点血气分析均较通气前明显改善,Sp(O_2)、血压较通气前好转(P均<0.05),心率、PI、EF及SV无明显改变;2组通气后各时间点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均可明显改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血气分析,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无明显差异,效果相近。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通气模式,需结合临床转归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通气 常频通气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锦有 梁小静 林桃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10-713,共4页
目的了解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牛肺表面活性剂)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4例MAS患儿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 目的了解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牛肺表面活性剂)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4例MAS患儿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使用呼吸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吸氧浓度、氧合指数、肺动脉氧分压差、二氧分碳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均有明显改善,以实验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和氧疗时间更短(P<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更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8.0%vs 11.7%,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MAS效果显著,减少患儿使用呼吸机时间和氧疗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牛肺表面活性剂 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婉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12月 30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例治愈 ,2例家人放弃治疗 ,自动出院 ,死...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12月 30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例治愈 ,2例家人放弃治疗 ,自动出院 ,死亡11例。发生肺过度扩张 1例 ,二氧化碳潴留 2例。结论 :使用HFOV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培训 ,进行严密的监护 ,才能减少和及时发现肺过度扩张、二氧化碳潴留、低血压、坏死性气管支气管炎、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降低患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并发症 预防措施 护理措施 HFOV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频通气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晨美 杨子浩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84-1386,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之一。其中,高频振荡通气具有小潮气量、低呼吸道压、减少肺泡损伤的特点,是一种治疗ARDS安全有效的手段。现就ARDS的高频通气治疗现状和再认识作一阐述。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震荡通气 儿童
原文传递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宏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儿回顾性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儿回顾性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主要症状恢复时间以及血气p H值、动脉氧分压(PO2)、吸入氧浓度(Fi 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24 h内呼吸平稳、哭声有力、肌张力恢复、原始反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随上机时间的延长p H值、Fi O2值逐渐降低,PO2值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上机1 h、8 h、24 h时p H值、Fi O2值、PO2值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方案疗效确切,较单纯高频震荡通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高频震荡通气 纳洛酮
下载PDF
HFO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鹏程 黄晓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商品名:珂立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MAS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商品名:珂立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MAS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NBN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4.59±11.03)mm Hg(1 mm Hg=0.133 kPa)、SpO2(97.46±2.92)%均高于对照组的(75.46±11.24)mm Hg、(92.46±2.49)%,PaCO2(46.49±4.58)mm Hg低于对照组的(58.67±4.6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4.37±0.61)d、氧疗时间(11.25±1.39)d及住院时间(12.58±1.19)d均短于对照组的(7.15±1.28)、(16.48±1.46)、(18.24±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观察组NBNA评分(38.41±0.68)分高于对照组的(35.96±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MAS效果显著,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牛肺表面活性剂 血气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