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结构与意义的匹配类型 |
石毓智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2
|
论英语动词情态语法范畴 |
易仲良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18
|
|
3
|
汉语方言里的“使然”与“非使然” |
施其生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4
|
凉山彝语的被动句 |
小门典夫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5
|
“难道”的成词及其语法化 |
王兴才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6
|
|
6
|
对There be句型的探索性分析 |
许颖
|
《福建外语》
|
2000 |
6
|
|
7
|
《诗经》中“彼”的语法语用功能考察 |
崔达送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8
|
玛丽玛萨话的语法关系及标记来源 |
李子鹤
|
《民族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9
|
从语法体看疑问句的语法化 |
韩佳玲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0
|
汉语兼表原因和结果的语法标记 |
曾冬梅
邓云华
石毓智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1
|
武鸣壮语t■k^(7)的标记功能及形成路径 |
韦景云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2
|
英汉语法标记手段对比与翻译中原作内部意义的再现 |
张军平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江西永新赣方言的结构助词标记 |
龙安隆
|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4
|
广东吴川吉兆话kon33的多功能性及其来源 |
吴艳
李锦芳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论名词活用为动词 |
余海洋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4 |
1
|
|
16
|
韩国语接续词语法范畴设定研究 |
郑慧
黄进财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7
|
《周书》特殊的被动语法标记刍议 |
钱宗武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汉语进行体标记对中国德语学习者运动事件认知的影响——来自言语产出和眼动的证据 |
张钫炜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9
|
河北孟村方言动词的语法变调 |
董淑慧
肖宏伟
|
《中国方言学报》
|
2022 |
0 |
|
20
|
日语语法学习辞典中用例的翻译原则探究 |
杨玲
|
《高等日语教育》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