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地缘政治三大常混问题的辨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江河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80-86,共7页
在地缘政治的研究中,存在着对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地理政治和政治地理学的混淆。地缘政治是现实政治的现象之一,地缘政治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地缘政治是围绕地理空间的控制权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地理是讲自然范畴的关系,地理条... 在地缘政治的研究中,存在着对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地理政治和政治地理学的混淆。地缘政治是现实政治的现象之一,地缘政治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地缘政治是围绕地理空间的控制权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地理是讲自然范畴的关系,地理条件与地缘政治是或然关系,将地缘政治翻译成地理政治似乎欠妥;地缘政治论是政治学范畴的知识体系,政治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内容之一,两者属于不同的知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地理政治 地缘政治论 政治地理学
下载PDF
美日澳印“四边机制”与东盟关系:进展、制约因素及前景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大千 李庆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52,共13页
美国特朗普政府重启了搁置已久的美日澳印“四边机制”。拜登政府执政后,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竞争战略,其中就包括在制度、内容及形式上进一步强化“四边机制”,日澳印三国也积极呼应。东盟因其在“印太”地区重要的地缘地位而成为“四... 美国特朗普政府重启了搁置已久的美日澳印“四边机制”。拜登政府执政后,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竞争战略,其中就包括在制度、内容及形式上进一步强化“四边机制”,日澳印三国也积极呼应。东盟因其在“印太”地区重要的地缘地位而成为“四边机制”战略拉拢的主要对象,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利益重合。“四边机制”试图通过加强政治联系、扩大经济扶持、强化安全合作等对东盟施加战略影响,越发凸显其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双方的互动使本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但“四边机制”对东盟“中心主义”的挑战及东盟各国的利益分歧使后者的回应谨慎而有限,东盟不会在中美之间轻易选边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边机制” 东南亚国家联盟 地缘政治 中美关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海陆关系的超越与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雪莲 王勇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全球化时代,海陆关系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从理论上来看,传统地缘政治的内涵、外延以及逻辑起点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海陆关系要突破地理环境决定论、对抗性思维以及形而上学的思想桎梏,由片面的、静止的海陆关系向联合、互动的方向转变... 在全球化时代,海陆关系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从理论上来看,传统地缘政治的内涵、外延以及逻辑起点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海陆关系要突破地理环境决定论、对抗性思维以及形而上学的思想桎梏,由片面的、静止的海陆关系向联合、互动的方向转变;从实证角度看,通过回顾海陆大国处理地缘政治关系的历史事实,提出当今海陆大国合作意愿不断加强,融合性思维逐渐替代对抗性思维的论断。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在处理海陆关系上需要突出合作思想,把握地缘政治重点,处理好大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海陆关系 地缘政治 海陆统筹 中国
下载PDF
从不对称相互依赖视角看中缅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兰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6期50-64,154,155,共17页
中缅两国自1950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历经了短暂的曲折和多方面的考验,但始终保持向前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中国是对缅甸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周边大国,而缅甸是中国通向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重要陆上通道,具有特殊地缘战略意义,中缅在政治、... 中缅两国自1950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历经了短暂的曲折和多方面的考验,但始终保持向前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中国是对缅甸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周边大国,而缅甸是中国通向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重要陆上通道,具有特殊地缘战略意义,中缅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都互有影响、相互依赖。两国出于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战略安全的考量需要维护好双边关系,不断深化合作。中缅对于加强区域合作的共同立场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而大国博弈因素则对中缅关系具有复杂影响,尤其是美国对缅政策的变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缅甸的国际环境,从而影响中缅合作的密切程度。中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缅甸对中国的需求远大于中国对缅甸的需要。这一特点导致缅甸对中国同时存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一方面对中缅友好合作关系始终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担心中国的强大影响力会威胁缅甸的独立性,因此总是试图引入其他大国力量进行平衡,导致外部因素对中缅关系产生较大影响。但回顾70多年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缅甸总体上奉行偏向于中国的政策,中缅也总能找到双边利益的结合点,使得两国可以相向而行,基本上保持在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轨道上。基于对两国相互依赖关系的认知,可以判断不论缅甸国内局势如何变化,中缅友好合作的长期趋势不会轻易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缅甸 中缅关系 不对称相互依赖 地缘政治
下载PDF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在中东的利益和政策
5
作者 张加保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1-65,共5页
地缘政治是认识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从中国和中东的地缘政治现实来看,中国在中东具有地缘、能源、安全等重要战略利益,根据国家利益的效用,其利益排序依次为能源、安全、地缘。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的中东政策,从长远来... 地缘政治是认识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从中国和中东的地缘政治现实来看,中国在中东具有地缘、能源、安全等重要战略利益,根据国家利益的效用,其利益排序依次为能源、安全、地缘。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的中东政策,从长远来看,中国应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国家利益 中东政策
下载PDF
自杀式恐怖袭击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因素
6
作者 李建军 朱玉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3,共7页
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自杀性恐怖袭击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主流。自杀式恐怖袭击具有破坏性大、威慑性强、难以防范、成功率高的特点。其产生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复杂的现实政治背景。因为,文明更多的是一种手段... 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自杀性恐怖袭击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主流。自杀式恐怖袭击具有破坏性大、威慑性强、难以防范、成功率高的特点。其产生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复杂的现实政治背景。因为,文明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与工具而并非目的,文明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即便说存在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也只是人为制造的。在当今形势下,所谓"文明冲突"的表象背后,是持续数百年的西方列强的扩张政策和大国利益的无节制追求,今天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加之全球化进程造成的剧烈冲击和经济大国对贫穷国家的无情掠夺,结果导致的"马太效应",以及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才是激起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本原因,而非宗教分歧,更非文明冲突。当前恐怖主义的猖獗是强权压迫下的随机产物,而非文明或宗教冲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自杀性袭击 宗教因素 历史原因 地缘政治
下载PDF
地理政治变迁与21世纪前期的美国大战略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征宇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8,共8页
自冷战结束和苏联瓦解以来,世界政治中出现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欧亚大陆的地理政治重心正在从西欧向东亚发生明显转移,这种变迁对21世纪前期的美国大战略的挑战性在于,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如果要继续保持现有的世界领导者地位,势必... 自冷战结束和苏联瓦解以来,世界政治中出现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欧亚大陆的地理政治重心正在从西欧向东亚发生明显转移,这种变迁对21世纪前期的美国大战略的挑战性在于,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如果要继续保持现有的世界领导者地位,势必将对其现有大战略做出某些重大调整,以反映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地理政治现实。本文指出,与冷战后正在发生的地理政治变迁相对应(尤其是中国崛起),21世纪前期美国大战略的关注重点同样也将从西欧向东亚发生转移,而这点意味着美国将为此发展新的技术和缔结新的同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政治 美国 大战略 中国崛起 国际政治
原文传递
中国进口管输天然气的地缘优势 被引量:7
8
作者 白桦 《天然气技术》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通过对世界天然气分布、市场状况以及中国进口天然气的地缘分析,指出我国处于中亚天然气供应和东北亚天然气消费准枢纽的战略位置,具有进口中亚管输天然气的地缘优势;我国应在APEC等国际平台上发挥应有的政治作用,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 通过对世界天然气分布、市场状况以及中国进口天然气的地缘分析,指出我国处于中亚天然气供应和东北亚天然气消费准枢纽的战略位置,具有进口中亚管输天然气的地缘优势;我国应在APEC等国际平台上发挥应有的政治作用,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发挥地缘优势以规避风险,获取更多的天然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管道输送 进口 地缘政治 准枢纽 优势 劣势
下载PDF
“新布什主义”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
9
作者 吴疆 王先丽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新布什主义”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增强了美国在中亚影响力,引起了美俄两大主角在中亚这一“角斗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动摇了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塑造了中亚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中亚五国及诸如中国在内的国家力量的消长... “新布什主义”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增强了美国在中亚影响力,引起了美俄两大主角在中亚这一“角斗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动摇了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塑造了中亚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中亚五国及诸如中国在内的国家力量的消长变化,为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增添了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布什主义” 中亚 地缘政治格局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新疆定位与核心区建设 被引量:23
10
作者 许建英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7,共7页
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交通大动脉,在古代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交流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全人类的历史遗产,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品牌。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交通大动脉,在古代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交流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全人类的历史遗产,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品牌。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与品牌的继承与重塑。新疆在此过程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文化的构建也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疆 地缘政治 上海合作组织
下载PDF
论大国东亚地缘经济战略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 被引量:13
11
作者 段进军 陆大道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地缘战略是大国实施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缘政治斗争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斗争。东亚虽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东亚奇迹确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地缘战略是大国实施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缘政治斗争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斗争。东亚虽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东亚奇迹确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从长远来看,东亚地区仍将是美、日、欧等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斗争的焦点地区。各大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东亚地缘战略,特别是美日的东亚地缘战略,其目的在于主宰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其控制全球的战略目标。为了制衡美日的地缘战略,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根据东亚地区的实际,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地缘战略 经济合作 东亚
下载PDF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及其战略含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征宇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3,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地理战略观及其在现时代的意义。本文认为,斯皮克曼与麦金德的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斯皮克曼赋予“边缘地带”以更突出的战略地位及他在强调“边缘地带”某些地区重要性时表现出的选择。本... 本文主要探讨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地理战略观及其在现时代的意义。本文认为,斯皮克曼与麦金德的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斯皮克曼赋予“边缘地带”以更突出的战略地位及他在强调“边缘地带”某些地区重要性时表现出的选择。本文指出,尽管有许多学者将遏制战略的形成及其弊端同斯皮克曼的理论联系在一起,但这种政策所反映的主要是麦金德而不是斯皮克曼的理论,因为后者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涵义并没有在遏制政策中体现出来。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斯皮克曼的理论在后冷战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地带理论 地理政治 战略研究 国际政治理论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世界政治思想史
原文传递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构的地缘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东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52-56,共5页
中国与东盟在21世纪之初决定携手建构自由贸易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地缘上的邻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地影响着国家的战略选择。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地缘、政治地缘和人文地缘上的相连相近,为中国—东盟自由... 中国与东盟在21世纪之初决定携手建构自由贸易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地缘上的邻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地影响着国家的战略选择。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地缘、政治地缘和人文地缘上的相连相近,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成为中国与东盟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战略选择 决定 经济 地缘 国家 建构 人文 政治
下载PDF
普京的俄罗斯石油战略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殿华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6年第5期92-96,共5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短缺成为我国未来时期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中俄两国石油合作互补性强,俄罗斯石油的总储量约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短缺成为我国未来时期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中俄两国石油合作互补性强,俄罗斯石油的总储量约为200亿吨,而我国从俄罗斯和中亚的进口只占7.5%[1]。两国石油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但也存在许多波折和问题。通过对普京两任总统期间的石油战略分析,可以对中俄石油合作的前景进行理性的预测,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京 俄罗斯 尤科斯 石油战略 优先方向 能源实践 地缘政治 我国对策
下载PDF
国际恐怖主义的地缘政治分析
15
作者 孙建军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12,共5页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从宏观地域分布角度来看,冷战后主要集中于“破碎地带”,其中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从微观地缘特征来看,国际恐怖活动的一些环节往往有较强的环境选择倾向。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对世界...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从宏观地域分布角度来看,冷战后主要集中于“破碎地带”,其中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从微观地缘特征来看,国际恐怖活动的一些环节往往有较强的环境选择倾向。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方面,恐怖主义虽然没有改变总体战略格局,但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促进了大国关系的调整。恐怖主义活动和国际反恐斗争也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恐怖主义 地缘政治 战略格局 安全环境
下载PDF
萨维茨基欧亚主义思想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粟瑞雪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6-81,共6页
20世纪20年代初欧亚主义在俄国侨民中出现之后,马上成为批评家关注的对象。欧亚主义创始人之一——彼·尼·萨维茨基的作品,尤其是研究俄罗斯地理特征方面的,在俄侨界引起极大的兴趣。学者们对其经济和地理研究作出了科学的评... 20世纪20年代初欧亚主义在俄国侨民中出现之后,马上成为批评家关注的对象。欧亚主义创始人之一——彼·尼·萨维茨基的作品,尤其是研究俄罗斯地理特征方面的,在俄侨界引起极大的兴趣。学者们对其经济和地理研究作出了科学的评论。从各国学者后来的研究看来,萨维茨基的著作主要被放在了欧亚主义运动研究的共同主线中来分析,并对其中的地缘政治问题也有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维茨基 欧亚主义 欧亚大陆 地缘政治
下载PDF
地方主官异地交流与政策扩散:以“多规合一”改革为例 被引量:101
17
作者 张克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102,203-204,共24页
地方主官是政策创新与扩散过程中的重要行动者,但现有文献对中国党管干部体制下地方主官如何推动政策扩散缺乏关注。论文建立了地方主官异地交流与政策扩散的理论框架,通过"多规合一"改革案例分析,初步确证地方主官从原任地... 地方主官是政策创新与扩散过程中的重要行动者,但现有文献对中国党管干部体制下地方主官如何推动政策扩散缺乏关注。论文建立了地方主官异地交流与政策扩散的理论框架,通过"多规合一"改革案例分析,初步确证地方主官从原任地到履新地的政治流动对政策扩散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发现,政策企业家的支配性权威与问题界定,政策的绩效合法性与技术可行性是影响地方主官推动政策扩散的关键因素。这些发现为建构中国特色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理解中国地方官员行为逻辑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政策企业家 政治流动 多规合一
下载PDF
国际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及交叉
18
作者 李小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827,共12页
基于理论著作和其他文献,分析经济地理学家提出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和交叉,认为:政治经济地理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在制度研究上有交叉;政治经济地理与演化经济地... 基于理论著作和其他文献,分析经济地理学家提出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和交叉,认为:政治经济地理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在制度研究上有交叉;政治经济地理与演化经济地理学都重视“过程”或“演化”研究;政治经济地理与关系经济地理学在人与组织关系上有共同之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共同注重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地理学强调制度与经济演化的关系,关系经济地理学关注制度与经济互动的关系,它们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形成交错。各学派的核心特征为:政治经济地理聚焦政治经济(生产关系)的地理过程,制度经济地理学研究特定地域制度塑造或制约经济行为及经济结果,演化经济地理学关注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空间演化,关系经济地理学注重形成经济景观的各相关因素的关联作用。这些学派弥补了经济地理学规范分析的一些不足,同时在普遍规律研究上有明显缺陷。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建设在鼓励学术观点争鸣的同时,应注意兼顾现象的特殊性和理论的一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 经济地理学 政治经济地理 制度经济地理学 演化经济地理学 关系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东南亚与西亚北非教缘关系国际影响比较
19
作者 曹兴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1-80,共10页
当今世界和平需要和谐的教缘关系。没有和睦的教缘关系不可能实现地区的安定,实现世界和平就更不可能。该文通过对东南亚与西亚北非教缘关系的不同比较研究发现,西亚北非的教缘关系呈现世界最严重、最难解、历史最久远、死伤人数最多、... 当今世界和平需要和谐的教缘关系。没有和睦的教缘关系不可能实现地区的安定,实现世界和平就更不可能。该文通过对东南亚与西亚北非教缘关系的不同比较研究发现,西亚北非的教缘关系呈现世界最严重、最难解、历史最久远、死伤人数最多、社会危害性最大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宁的地区和威胁世界和平的最大隐患。相反,东南亚较为和睦的教缘关系为地区赢得社会的安定和国家间的良好合作,所以营造了东盟。东南亚和西亚北非是多元教缘关系的正反两极的典型。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问题,东南亚是和睦教缘关系赢得地区良好合作和地区安全的世界楷模,远比欧盟更具有世界性意义。因为世界是多教缘关系,而不是单一教缘关系。欧盟教缘关系只是基督教的内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教缘关系 教缘政治 世界和平 教缘冲突
下载PDF
空间经济研究的非主流学派:地理政治经济学
20
作者 陈秀山 左言庆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9,共9页
地理政治经济学将地理或空间因素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是当前空间经济研究的非主流学派。它秉承空间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异质空间的理论观念,主要运用定性和案例分析以及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研究方法。生产过程是地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 地理政治经济学将地理或空间因素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是当前空间经济研究的非主流学派。它秉承空间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异质空间的理论观念,主要运用定性和案例分析以及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研究方法。生产过程是地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强调生产的空间位置及其内部的阶级关系。地理政治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地理学将长期在冲突与融合中并存,数理模型可能成为其交流的语言,空间接近与异质空间是其冲突与融合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政治经济学 空间经济 空间生产 经济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