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剑波 吴跃进 +2 位作者 吴李君 吴家道 余增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用离子束介导法将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的gue基因引入受体植物细胞,并实现瞬间表达。水稻悬浮细胞经离子束辐照后,电镜下能观察到细胞表面留下的溅射和刻蚀痕迹,细胞存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将离子束(30keV,2&... 用离子束介导法将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的gue基因引入受体植物细胞,并实现瞬间表达。水稻悬浮细胞经离子束辐照后,电镜下能观察到细胞表面留下的溅射和刻蚀痕迹,细胞存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将离子束(30keV,2×l015N+/cm2)处理后的水稻悬浮细胞,浸入含有gus基因外源DNA的SSC温育介质,两天后,观察到受离子束直接作用的细胞团的一面有外源gus基因的导入和表达。gus基因瞬间表达的最佳处理剂量悬浮细胞为2×l015N+/cm2,成熟胚为20×l015N+/cm2,而且30keV能量的离子束处理明显较20keV优越。SSC缓冲导入介质最为理想,而添加DMSO(一种细胞促渗透剂)的SSC和富含ca2+的kren’sF溶液(ca2+对促进质膜稳定性有好处)对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外源基因 水稻 细胞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姚方印 周学标 刘理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在水稻自花授粉 1~ 3h后 ,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 ,将提取的含有抗白叶枯病Xa2 1基因的水稻IRBB2 1的总DNA直接导入受体水稻豫粳 6号中 ,经白叶枯病菌接种鉴定 ,在D1代获得抗白叶枯病材料 3株。利用RAPD技术对该组合的受体、供体及转... 在水稻自花授粉 1~ 3h后 ,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 ,将提取的含有抗白叶枯病Xa2 1基因的水稻IRBB2 1的总DNA直接导入受体水稻豫粳 6号中 ,经白叶枯病菌接种鉴定 ,在D1代获得抗白叶枯病材料 3株。利用RAPD技术对该组合的受体、供体及转化后代进行分析 ,证明供体DNA片段已整合到受体基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外源dna RAPD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大豆其后代的同工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卢翠华 雷勃钧 +2 位作者 李希臣 钱华 吕云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通过外源DNA导入法所获的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酶谱分析。其结果是酶谱谱带清晰,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并与该材料的表型性状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同工酶分析... 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通过外源DNA导入法所获的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酶谱分析。其结果是酶谱谱带清晰,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并与该材料的表型性状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同工酶分析法做为鉴定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过氧化物酶 酯酶
下载PDF
多聚鸟氨酸介导外源基因的直接转化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南相日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利用多聚鸟氨可以改变本来都带负电荷的原生质体或外源 DNA表面电性 ,使其中之一带正电荷 ,从而达到原生质体和外源 DNA正负相吸 ,并且促进外源DNA进入到原生质体中。本实验采用以多聚鸟氨酸改变外源 DNA表面负电荷为正电荷的方法。在... 利用多聚鸟氨可以改变本来都带负电荷的原生质体或外源 DNA表面电性 ,使其中之一带正电荷 ,从而达到原生质体和外源 DNA正负相吸 ,并且促进外源DNA进入到原生质体中。本实验采用以多聚鸟氨酸改变外源 DNA表面负电荷为正电荷的方法。在大豆品种黑农 35和黑农 37的多聚鸟氨酸介导 BT基因的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转化效率达到 0 .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鸟氨酸 原生质体 外源dna 转基因 PLO 大豆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大豆后代种皮颜色变异的过氧化物酶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卢翠华 雷勃钧 +3 位作者 尹光初 周思君 钱华 李希臣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实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外源DNA导入大豆引起种皮颜色变异的后代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皮颜色的后代含有供体的谱带.这说明了外源DNA片断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同功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DNA降解和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兴敏 于洪敏 +2 位作者 魏健 高冠男 张可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2-57,共6页
综述了转基因食品中外源DNA在加工过程、生物体胃肠道中的代谢降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压力和酸碱等物理和/或化学因素都能使DNA产生一定的降解,不同加工方式对DNA的降解程度不同;大部分DNA在动物胃肠道中被消化降解... 综述了转基因食品中外源DNA在加工过程、生物体胃肠道中的代谢降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压力和酸碱等物理和/或化学因素都能使DNA产生一定的降解,不同加工方式对DNA的降解程度不同;大部分DNA在动物胃肠道中被消化降解,有一些DNA片段可能在胃肠道、血液及其他组织和器官中残留;外源基因能否向胃肠道微生物、口腔微生物或体细胞转移尚缺少确凿证据,争论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外源dna 水平转移 胃肠道微生物 降解
下载PDF
利用激光诱导将枸杞DNA导入番茄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转斌 张建民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67-268,共2页
用激光诱导将枸杞 DNA分子导入番茄原生质体 ,经筛选培育出含有外源
关键词 番茄 枸杞 激光 外源dna
原文传递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创造燕麦新种质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世锋 田长叶 +4 位作者 陈淑萍 黄文胜 刘根齐 赵世民 徐金相 《河北农业科学》 2002年第1期8-13,共6页
采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将人工提取的不同倍性燕麦以及花生、大豆、小麦等作物DNA导入裸燕麦早熟品种“品二号”、中晚熟品种“冀张莜四号”和晚熟品种“冀张莜五号”,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变异,经过逐代选择鉴定,育成了一批裸燕麦新种质。组织... 采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将人工提取的不同倍性燕麦以及花生、大豆、小麦等作物DNA导入裸燕麦早熟品种“品二号”、中晚熟品种“冀张莜四号”和晚熟品种“冀张莜五号”,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变异,经过逐代选择鉴定,育成了一批裸燕麦新种质。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应用同样方法导入的GUS标记某因已在D_1代植株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外源dna 燕麦 种质创新 基因转化
下载PDF
以精子为载体把外源DNA导入中华绒螯蟹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向宇 王铁辉 +2 位作者 张菁 邱涛 陆仁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外源dna导入 精子 载体
下载PDF
辐照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诱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玉琴 卢翠华 +4 位作者 李希臣 周思军 刘昭军 雷勃均 钱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4-256,共3页
提取农作物总DNA ,采用软x射线 ,剂量为 2Gy、2 0Gy、2 0 0Gy和 60C0γ射线 ,剂量为 1Gy、3Gy和 5Gy进行照射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其直接导入大豆。以导入不经照射的DNA为对照 ,实验结果表明 :导入受照射的DNA明显的降低了D0 代的结... 提取农作物总DNA ,采用软x射线 ,剂量为 2Gy、2 0Gy、2 0 0Gy和 60C0γ射线 ,剂量为 1Gy、3Gy和 5Gy进行照射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其直接导入大豆。以导入不经照射的DNA为对照 ,实验结果表明 :导入受照射的DNA明显的降低了D0 代的结实率和D1代的成苗率 ,但后代材料的变异率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辐照
下载PDF
外源DNA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文 乐国伟 施用晖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综述了外源DNA在动物体内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命运。外源DNA经核酸酶不完全降解后可以通过胃肠道被哺乳动物吸收,外源DNA片段能够被哺乳动物细胞吸收并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关键词 外源dna 哺乳动物细胞 吸收 代谢 核酸酶 胃肠道
下载PDF
商品化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及其检测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俊 郑秀丽 +1 位作者 邓平建 刘国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39,共9页
随着多种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分子生物学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被批准大田释放的转基因植物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转基因植物涉及的外源基因,包括辅助转化的基因、改良植物性状的目的基因及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序列等3大类44个基因;列举了美... 随着多种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分子生物学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被批准大田释放的转基因植物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转基因植物涉及的外源基因,包括辅助转化的基因、改良植物性状的目的基因及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序列等3大类44个基因;列举了美国和欧盟批准大田释放的转基因植物及品系;我国农业部批准的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植物。对转基因植物及加工产品的定性、定量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普通、定量及多重PCR技术、多重PCR结合芯片或肽核酸检测技术,以及基于表达蛋白质的检测技术等,最后对转基因植物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外源基因 遗传标记 PCR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山羊精子转染外源DNA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景胜 赵永聚 +2 位作者 徐恢仲 王岭斌 于明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将采集的山羊精液去除精清,分为鲜精组、冻精组、反复冻融致死组3组进行处理后,与地高辛标记的线性化PCS2EGFP质粒共育转染,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精子转染外源DNA的效率.结果显示鲜精、冻精和反复冻融致死3种处理组的阳性转染效率分别为... 将采集的山羊精液去除精清,分为鲜精组、冻精组、反复冻融致死组3组进行处理后,与地高辛标记的线性化PCS2EGFP质粒共育转染,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精子转染外源DNA的效率.结果显示鲜精、冻精和反复冻融致死3种处理组的阳性转染效率分别为(36.61±7.91)%,(32.68±3.38)%,(69.36±4.79)%.反复冻融致死组转染率极显著高于鲜精组和冻精组(p<0.01),鲜精组和冻精组转染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精子 外源dna 转染
下载PDF
辐照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翠华 韩玉琴 +4 位作者 李希臣 周思君 刘昭军 雷勃钧 钱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2期17-18,共2页
本研究采用软X射线和6 0 Coγ射线照射外源DNA ,通过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结果表明 :不同的射线、不同的剂量照射使DNA的紫外吸收值发生变化 ,并影响导入后代的出苗率 ,使后代在第一代发生变异。
关键词 辐照 外源dna 大豆 花粉管道法 品种改良
下载PDF
半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其后代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翠华 雷勃钧 +2 位作者 李希臣 钱华 吕云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1,共2页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外源DNA所获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间有明显差异,后代含有供体的谱带,这说明了外源DNA片段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外源DNA所获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间有明显差异,后代含有供体的谱带,这说明了外源DNA片段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在后代中得到了表达。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同工酶酶谱分析的结果作为鉴定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导入 半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下载PDF
水稻浸穗法直接导入外源DNA
16
作者 尹若春 陈启锋 季慧强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以5种外源DNA作供体,首次用浸穗法直接导入水稻,设置3种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第1代和第2代.结果表明:浸穗法向水稻导入外源DNA能引起广泛的性状变异,变异率达1.81%;外源DNA供体与受体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影响变... 以5种外源DNA作供体,首次用浸穗法直接导入水稻,设置3种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第1代和第2代.结果表明:浸穗法向水稻导入外源DNA能引起广泛的性状变异,变异率达1.81%;外源DNA供体与受体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影响变异率的高低;所试验的3种处理时间对变异率的影响不太明显.文中设计了水稻浸穗法导入DNA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源dna 浸穗法 直接导入 育种
下载PDF
DNA片段大小对制备转基因小鼠整合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池骏 匡颖 +4 位作者 石吉晶 龚慧 毛积芳 费俭 王铸钢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16-119,128,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量显微注射实践工作中相关数据的分析,寻求DNA片段长度与制备转基因小鼠整合效率的相关性的规律。方法随机抽样29个制备转基因的项目的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整合效率随着DNA片段长度增加而降低。根据... 目的通过对大量显微注射实践工作中相关数据的分析,寻求DNA片段长度与制备转基因小鼠整合效率的相关性的规律。方法随机抽样29个制备转基因的项目的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整合效率随着DNA片段长度增加而降低。根据回归方程,如果片段长度能控制在6000bp以内基本上可以维持10%左右的整合阳性率(P〈0.001)。结论制备转基因小鼠的DNA片段长度与整合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dna 转基因小鼠 整合
下载PDF
不同山羊个体的精子结合和内化外源DNA能力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福兵 赵永聚 +2 位作者 周建华 孙新民 魏泓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46-349,F00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山羊个体的精子结合和内化外源DNA能力差异性,以及精子内化能力对制备转基因山羊胚胎阳性率的影响.方法用地高辛标记与检测试剂盒检测12只山羊的精子分别结合、内化质粒DNApEGFP-N1的效率;体外受精实验检测胚胎阳性率与精... 目的探讨不同山羊个体的精子结合和内化外源DNA能力差异性,以及精子内化能力对制备转基因山羊胚胎阳性率的影响.方法用地高辛标记与检测试剂盒检测12只山羊的精子分别结合、内化质粒DNApEGFP-N1的效率;体外受精实验检测胚胎阳性率与精子内化pEGFP-N1能力的关系.结果不同山羊个体的精子结合和内化pEGFP-N1的效率存在差异,内化效率最高为53.7%,最低为3.1%;3号公羊的精子体外转染外源基因后行体外受精,所得的2~8细胞胚胎表达外源基因pEGFP-N1的阳性率最高,7、8、10、11号公羊的精子体外转染外源基因后行体外受精,所得的2~8细胞胚胎均未表达GFP蛋白.结论不同山羊个体的精子自发结合、内化外源DNA的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山羊个体的精子体外转染外源基因后行体外受精,所得的2~8细胞胚胎表达外源基因的比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内化 结合 外源dna
下载PDF
青鳉鱼早期胚胎中外源DNA的复制行为的研究
19
作者 朱健 王燕 +3 位作者 包绍文 沈子威 邱黎明 杨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26,共7页
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外源DNA与标有生物素的dATP一起导入处于1细胞期的青鱼(Medaka)受精卵细胞质中,鱼卵在25℃孵化一天至胚孔封闭期,从胚胎细胞质中提取DNA,经分子杂交发现外源DNA在胚胎中可进行复制。DN... 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外源DNA与标有生物素的dATP一起导入处于1细胞期的青鱼(Medaka)受精卵细胞质中,鱼卵在25℃孵化一天至胚孔封闭期,从胚胎细胞质中提取DNA,经分子杂交发现外源DNA在胚胎中可进行复制。DNA样品再经核酸电镜分析,发现了几种类型的复制分子,并发现多复制叉及成熟前复制现象。由此认为外源DNA可以多种方式在青鱼早期胚胎细胞质中进行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jiang鱼 外源dna 复制 胚胎 早期
原文传递
外源DNA导入转移烟草抗赤星病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吴中心 张同庆 +3 位作者 王振坤 沈金昌 姚根怀 郭芳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烟草赤星病抗源材料净叶黄总DNA为供体,感病材料NC89为受体,通过涂抹柱头法和注射子房法进行了外源DNA导入处理。在人工接种及自然发病条件下,对处理后代进行了赤星病抗性鉴定。结果约2%~4%的处理材料抗性较NC8... 以烟草赤星病抗源材料净叶黄总DNA为供体,感病材料NC89为受体,通过涂抹柱头法和注射子房法进行了外源DNA导入处理。在人工接种及自然发病条件下,对处理后代进行了赤星病抗性鉴定。结果约2%~4%的处理材料抗性较NC89有所提高,个别植株已接近净叶黄。从中选取3株抗赤星病性状及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的单株,自交收种后于次年在大田条件下对其后代(D_2代)的抗性性状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其中1个株系(TN-A_1)的抗赤星病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dna导入 烟草 赤星病 抗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