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学江 荆林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43,共9页
消费金融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国家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金融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国家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各类研究观点,分析了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消费金融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金融服务 经济转型 消费信用
下载PDF
金融系统气候风险的评估、定价与政策应对:基于文献的评述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帅 陆利平 +1 位作者 张兴敏 王晖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20,124,共23页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议题。气候变化不仅对人身和社会财富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气候变化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渠道影响金融部门,前者主要表现为直接物理损失,后者则与高碳行业的资产...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议题。气候变化不仅对人身和社会财富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气候变化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渠道影响金融部门,前者主要表现为直接物理损失,后者则与高碳行业的资产搁浅有关。通过金融市场的传染,转型风险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气候金融风险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厚尾分布的特点,对现有建模和评估方法提出挑战。央行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作为维护价格和金融稳定的执行机构,应考虑将气候金融风险纳入监管之中,推动各方金融参与者披露相关气候风险,完善数据平台建设,并应进一步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激励资金向低碳部门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金融 金融稳定 转型风险 资产搁浅 宏观审慎政策
原文传递
“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角色转变与公共财政体系重构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玉波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3,共8页
"后土地财政时代"是一种相对概念,指的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及土地资源(耕地)瓶颈约束,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不能再长久维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依靠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费收入及土地储备抵押融资收入维持地... "后土地财政时代"是一种相对概念,指的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及土地资源(耕地)瓶颈约束,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不能再长久维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依靠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费收入及土地储备抵押融资收入维持地方支出的情形。在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面临两大困局,即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刚性与地方政府利益间的矛盾,其行为策略是以风险与破坏行为推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实现顺利转型,应引导地方政府向城市公共治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城镇化动力机制,赋予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发债权,征收物业税,约束地方政府风险与破坏行为,完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公开"三公"经费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政府转型 城镇化 公共财政
下载PDF
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21
4
作者 翟胜宝 王菡 陆正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9,共7页
作者以2006—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指数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创... 作者以2006—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指数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将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相结合,验证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为切实解决经济转型中存在的创新瓶颈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制造业 企业创新 经济转型
下载PDF
转型中的融资便利: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及经济效应——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融资问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160,共9页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阜阳市民间融资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扩张是民间融资趋热的基本需求基础;第二,民间融资的比较优势在于其自发性的市场运作本质,构成了民间融资的供给基础;第三,民...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阜阳市民间融资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扩张是民间融资趋热的基本需求基础;第二,民间融资的比较优势在于其自发性的市场运作本质,构成了民间融资的供给基础;第三,民间融资的经济效应在于推动了资金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但由于其非监管性,其引起的风险极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宏观政策的重要因素;第四,民问融资的发展关键是如何将其发展引入正途,对此本文提出了规范其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融资 正规金融 比较优势 融资便利 非正规金融 经济效应 经济欠发达地区
原文传递
经济转型期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鹏飞 周长林 《工程经济》 2016年第11期5-8,共4页
分析经济转型期下建筑企业的经营环境,基于主要财务指标研究我国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结果表明建筑企业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且净现金流波动风险是主要财务风险。然后,结合建筑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探讨财务风险的成因,... 分析经济转型期下建筑企业的经营环境,基于主要财务指标研究我国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结果表明建筑企业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且净现金流波动风险是主要财务风险。然后,结合建筑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探讨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财务风险 经济转型 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资产证券化创新视角下的金融结构变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82,共11页
作为一种市场型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创新不仅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拓展市场型业务的空间,还通过发挥融资中介功能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进行挤占,由此引导银行主导型结构向市场主导型结构变迁,但该趋势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这反映... 作为一种市场型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创新不仅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拓展市场型业务的空间,还通过发挥融资中介功能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进行挤占,由此引导银行主导型结构向市场主导型结构变迁,但该趋势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这反映资产证券化创新与金融结构之间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虽然市场主导型结构是未来金融结构变迁的主要方向,但由于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比较优势,商业银行将是该变迁的主导者,资产证券化作为融资中介的趋势将有所收敛。对于中国而言,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资产证券化创新,通过制度设计清晰界定资产证券化的功能边界,并基于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构建针对资产证券化创新与金融结构变迁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结构 变迁
下载PDF
金融变革中的中国国债市场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7
8
作者 白钦先 汪洋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20-28,共9页
国债市场发展与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更是离不开国债市场金融功能的完善及有效发挥。但转型背景中确立的中国国债市场,其定位存在着重财政筹资和轻金融调控的功能扭曲。因此金融变革对于中国国债市场的... 国债市场发展与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更是离不开国债市场金融功能的完善及有效发挥。但转型背景中确立的中国国债市场,其定位存在着重财政筹资和轻金融调控的功能扭曲。因此金融变革对于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一方面完善包括立法在内的国债运行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完善国债市场体系。这对于中国国债市场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变革 国债市场 功能定位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融资约束、企业储蓄和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发现 被引量:8
9
作者 赵秋运 马晶 胡巧玉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75-94,共20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令人费解且着迷的非同寻常的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之谜"。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之谜"中高储蓄和低劳动收入份额并存的典型失衡事实?我们从融资约束和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令人费解且着迷的非同寻常的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之谜"。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之谜"中高储蓄和低劳动收入份额并存的典型失衡事实?我们从融资约束和企业储蓄这一视角重新对这一现象加以解读。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信贷市场的不完善使得非国有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储蓄"挤占"劳动者报酬来进行内源性融资,这使得储蓄率不断上升、而劳动收入份额偏低且持续下降。本文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理论逻辑。进而,我们构建了一个描述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论模型,模型校准与定量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加快与最终结束,中国的储蓄率将在达到顶峰后下降,而劳动收入份额则会触底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储蓄 融资约束 劳动收入份额 经济转型
下载PDF
中国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义奇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提出了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假说。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决定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在地方政府和民间部门的共同作用下 ,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成本上升导致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伴随着经济转型 ,三种... 本文提出了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假说。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决定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在地方政府和民间部门的共同作用下 ,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成本上升导致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伴随着经济转型 ,三种推动力量的此消彼长将最终推动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下的银行体系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改革 金融控制 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走出危机:上海制造业企业转型的“纵横”路径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旭东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8,共7页
肇事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各个发达经济体,目前这一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及外向型经济前沿的上海制造业受波及极深,低迷程度在上海工业发展史上非常罕见。同时,近... 肇事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各个发达经济体,目前这一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及外向型经济前沿的上海制造业受波及极深,低迷程度在上海工业发展史上非常罕见。同时,近期中央提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推进上海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眼于上海制造业如何走出危机,提出了纵向及横向的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上海制造业 转型 纵横路径
下载PDF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解读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成 龚杰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8-41,共4页
交易费用理论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用交易费用解析金融监管制度,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制度改变了金融交易行为集,降低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交易规模扩大。我国1977年以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设立金融监... 交易费用理论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用交易费用解析金融监管制度,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制度改变了金融交易行为集,降低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交易规模扩大。我国1977年以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设立金融监管不能降低交易费用,因而,没有金融监管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从集中到分业监管的变迁,节约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未来我国的分业金融监管将逐步走向统一监管,但是,现阶段选择协调监管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制度变迁 交易费用
下载PDF
传统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红 向雅菲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年第5期23-25,共3页
随着财政部对管理会计的大力推广,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我国目前会计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探讨了当前我国传统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的必然性,提出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的具体路径,为有效分析会... 随着财政部对管理会计的大力推广,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我国目前会计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探讨了当前我国传统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的必然性,提出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的具体路径,为有效分析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提供了转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财务人员 管理会计人才 转型 路径
下载PDF
转轨国家制度与金融自由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滑冬玲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制度、初始条件、结构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会影响金融自由化,但制度是影响转轨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制度对金融自由化的影响超过其他因素,而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自由化的影响较弱,小于经济学家预想。... 制度、初始条件、结构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会影响金融自由化,但制度是影响转轨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制度对金融自由化的影响超过其他因素,而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自由化的影响较弱,小于经济学家预想。根据这些实证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制度 转轨
原文传递
金融危机下中东欧转型模式再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南平 李享 +1 位作者 吴皓伟 梁菁均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4,共26页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与政治体制转型是转型问题研究的焦点,而中东欧国家的转型模式也作为一个范例持续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关注。本研究以金融危机发生、演化为背景,旨在检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国家的整体经济表现与金融市场表现...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与政治体制转型是转型问题研究的焦点,而中东欧国家的转型模式也作为一个范例持续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关注。本研究以金融危机发生、演化为背景,旨在检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国家的整体经济表现与金融市场表现,并通过分析对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转型优等生"中东欧国家的转型模式进行再评估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东欧 转型模式
下载PDF
金融改革:“转型”与“定型”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广谦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8,共12页
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不断地改变与逐步的确立是两个紧密相联的方面。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无疑属于转型的前期阶段,但目前确立的重要性已开始显现。为加快金融转型进而推进新型式的确立,金融改革... 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不断地改变与逐步的确立是两个紧密相联的方面。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无疑属于转型的前期阶段,但目前确立的重要性已开始显现。为加快金融转型进而推进新型式的确立,金融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的方面还有很多,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21个问题。当这些问题的改革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之后,一个新的金融体系和运行机制便会建立起来,金融体制改革也将从"转型"为主导转变为以"定型"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 转型 定型
原文传递
民间金融发展路径和趋势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江日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31,共8页
本文基于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视角,提出两者之间存在动态的耦合关系。从短期来看,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完全耦合"是可能的,也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总存在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两者趋向"完全耦合... 本文基于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视角,提出两者之间存在动态的耦合关系。从短期来看,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完全耦合"是可能的,也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总存在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两者趋向"完全耦合"的均衡状态。在考察两者耦合关系以及明确民间金融边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民间金融演变路径及其内在规律,并提出民间金融制度变迁"四阶段"模型。结果表明,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是金融制度与经济制度向"完全耦合"均衡状态变迁的渐进过程;对民间金融"疏堵结合"具有合理性,即疏通民间金融正规化路径,堵住其异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民营金融 经济制度 金融制度 制度变迁 耦合关系
原文传递
转型经济中法律与金融的发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皮天雷 汪燕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4-31,共8页
本文利用1980—200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技术研究了中国法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法律制度的完善,会促进金融中介的增长以及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金融深度的深化;(2)同时还有助于推动银行业的竞争;(3)在转型中国的... 本文利用1980—200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技术研究了中国法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法律制度的完善,会促进金融中介的增长以及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金融深度的深化;(2)同时还有助于推动银行业的竞争;(3)在转型中国的股票市场中,法律的不完备性可能导致正式法律制度的失灵,反而可能是一些正式执法之外的机制在起作用。这表明: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一些正式执法之外的机制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可能更明显。为了使法律体系有效地运作起来,转型经济应该发展除执法之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金融发展 转型经济
原文传递
中国体制内金融漏损的再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安强身 姜占英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7,共9页
体制内金融漏损现象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普遍存在,其引致的风险逐步累积,一旦形成系统性风险势必阻滞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体制内部门对正规金融资源的垄断和低效利用是金融漏损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则... 体制内金融漏损现象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普遍存在,其引致的风险逐步累积,一旦形成系统性风险势必阻滞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体制内部门对正规金融资源的垄断和低效利用是金融漏损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则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交织与共振。立足于中国体制内金融漏损的客观现状与事实,文章认为必须修正制度安排,立足市场化原则,深化银行业体制改革,严格界定、控制政府行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以逐步消除体制内金融漏损风险,促进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金融漏损 转轨经济
原文传递
在供给侧改革中加快金融创新 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康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6,共10页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是把握"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要领,并要求市场、政府作用的合理结合。这一改革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问题导向下引领新常态激活要素潜力的动力体系再造创新,通盘规划...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是把握"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要领,并要求市场、政府作用的合理结合。这一改革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问题导向下引领新常态激活要素潜力的动力体系再造创新,通盘规划的系统工程式全局长远创新,以及以改革为核心现代化为主轴的制度供给创新。文本讨论有关我国以制度供给为龙头的深化改革中,如何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些基本看法,并提出在引领新常态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金融创新于供给侧改革中"六个方面的势在必行":1.以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升级换代势在必行;2.支持实体经济升级换代发展客观要求金融多样化,促使金融多样化的改革势在必行;3.金融多样化的"光谱"还应进一步拓展,在战略层面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势在必行;4.在金融创新中对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势在必行;5.金融发展与PPP机制创新的结合势在必行;6.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创造条件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创新 实体经济 转型 升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