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影响下乡村空间治理中的伦理重塑——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国家在大力提倡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旅游开发常常渗透到地方社会,并成为推动乡村空间演变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使其原有的乡村空间根植的环境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乡村空间在现代旅游活动形成的"社会事实"... 国家在大力提倡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旅游开发常常渗透到地方社会,并成为推动乡村空间演变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使其原有的乡村空间根植的环境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乡村空间在现代旅游活动形成的"社会事实"中成为一个交织杂糅的问题域。因此,在现阶段如何从经济之外的视角更加理性审视乡村旅游发展,如何从空间治理的伦理视角来规范和引导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研究需要转向的自觉性理据。基于此,文章尝试将理论与具体研究问题相结合,通过对空间生产理论梳理和旅游乡村空间生产要素的架构,揭示旅游乡村空间生产中各种空间异化,并提出旅游乡村空间生产与治理结构逻辑重建的框架,为今后乡村旅游后续的经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乡村空间 伦理重建
下载PDF
从冲突到和谐:智能新文化环境中人机关系的伦理重构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瑞萍 吴选红 刁生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6,共11页
在智能新文化环境中,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代人机关系,不同于以往工业革命时代的人机关系。机器智能愈来愈逼近人类智能,甚至有超越人类智能的势头,人机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因受到人类理性的滥用、利益的零和博弈、智能机器的奴役,... 在智能新文化环境中,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代人机关系,不同于以往工业革命时代的人机关系。机器智能愈来愈逼近人类智能,甚至有超越人类智能的势头,人机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因受到人类理性的滥用、利益的零和博弈、智能机器的奴役,以及人工智能机器异化的渗透,导致人机关系的矛盾冲突愈来愈明显,需要从技术文化哲学的视角辨别人机关系的伦理本质,以期从敢于批判与重塑现实、对人机伦理进行赋值、对非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在拥抱理性选择中坚守"帕累托最优法则"、以社会规范弥补伦理失范加固伦理根基、以文化和谐超越文化冲突等维度,对人机关系进行伦理解构与伦理重构,从而走向人机关系的和谐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新文化环境 人机关系 伦理重构 冲突 和谐
原文传递
从积极伦理看大数据及其透明世界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欣荣 罗小燕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6,共9页
大数据将万物数据化并将世界透明化,于是习惯于隐藏起来的人性突然被彻底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中,由此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传统的伦理学从消极伦理观出发,认为大数据给人类带来了隐私、公平与安全等问题,于是开出了阻止和治理的药方,试图... 大数据将万物数据化并将世界透明化,于是习惯于隐藏起来的人性突然被彻底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中,由此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传统的伦理学从消极伦理观出发,认为大数据给人类带来了隐私、公平与安全等问题,于是开出了阻止和治理的药方,试图用旧伦理规制大数据。但从积极伦理观来看,大数据及其透明世界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真诚、平等、自由、安全和个性等人性的本真回归。大数据革命的历史车轮无法阻挡,只能坚持数据开放,提升数据能力,缩小数据鸿沟,并且改变隐私观念,重建伦理体系,追求有限自由,以积极的伦理态度拥抱大数据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透明世界 积极伦理 伦理重建
原文传递
科技实践与伦理重建的互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大椿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11,共7页
伦理是科技实践的一个内在维度,鉴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静态伦理体系的弊端日益凸现,因此,应建构一种开放性的伦理体系,以应对科技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应从现实性、前瞻性、反思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考量科技伦理精神的创新;并站在... 伦理是科技实践的一个内在维度,鉴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静态伦理体系的弊端日益凸现,因此,应建构一种开放性的伦理体系,以应对科技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应从现实性、前瞻性、反思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考量科技伦理精神的创新;并站在人类伦理实践发展史的角度,指出现代科技活动所引发和遭遇的诸多伦理问题都是人类伦理实践的必然延伸,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已有伦理向度在科技时代的延伸。最后指出,科技伦理所涉及的问题在四个层面的不断拓展,展现了科技伦理的新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实践 伦理重建 创新 延伸 新向度
下载PDF
伦理重建、信任重构与乡村现代化建设——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再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占锋 蒋晓雨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9,共13页
梁漱溟认为文化失调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他以乡村本位的主体性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以此培育新礼俗,型塑新的关系联结和社会整合形态。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以伦理重建为逻辑起点,以信任重构为动力机制,二... 梁漱溟认为文化失调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他以乡村本位的主体性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以此培育新礼俗,型塑新的关系联结和社会整合形态。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以伦理重建为逻辑起点,以信任重构为动力机制,二者都意在以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连续统。实践中两者相互嵌入,形成纵横交织的关系网络,共同促进乡村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视角下,梁漱溟这一思想蕴含着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思路、理性设计与感性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启发我们在当下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建设中要对农民主体性的培育、乡村伦理资源的挖掘以及整体性发展观的型塑做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重建 信任重构 乡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影视短视频的迷思与进路
6
作者 翟红蕾 文苇杭 刘金波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7期62-68,共7页
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但文科对现实的解释力与影响力却日趋式微,甚至陷入怀旧与自我指涉的循环之中。从“影视传播学”这一学科面向来看,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推动的高校“新文科”建设,为影视教育的深入反思和继续... 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但文科对现实的解释力与影响力却日趋式微,甚至陷入怀旧与自我指涉的循环之中。从“影视传播学”这一学科面向来看,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推动的高校“新文科”建设,为影视教育的深入反思和继续改革提供了契机。影视短视频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全方位兴起,标志着我国影视传播进入了深度去中心化、以大众为舞台的“影视传播2.0”阶段。这种全新的影视传播样态看似已在“人文精神”与“实用功能”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但现实传播中影视短视频却乱象丛生:软色情和性暗示、不良行为示范、身体和语言暴力等内容挑战着社会道德的底线;恶意剪辑篡改剧情、过分解读制造卖点、商业横滥收编文化等伦理失范现象也同样掣搦着网络空间的清朗。影视专业应承担起影视传播治理现代化的新使命,抓住新文科建设契机,突破以往人才培养的学科壁垒。同时,加大技术伦理及新媒体时代职业伦理的教育力度,提高影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伦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影视短视频 伦理失范 伦理重构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主体的伦理重塑与建构
7
作者 张清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7,共8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全方位践行艺术服务人民的初心。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重塑主体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知,通过“革命战士”“文艺工作者”两个文化符号的建构,一方面让文艺主体客体化,以适应彼时革命斗争环境之所需,另一方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全方位践行艺术服务人民的初心。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重塑主体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知,通过“革命战士”“文艺工作者”两个文化符号的建构,一方面让文艺主体客体化,以适应彼时革命斗争环境之所需,另一方面让文艺知识分子获得新的社会身份,由个体伦理关系转化为集体伦理关系,从而对广大民众产生心理和社会认同。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通过“集体创作”方式确立起文艺领域的“人民主体”原则,让普通民众的文艺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这一新的文艺实践极大增强了文艺家的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伦理重构 文化建构 “人民主体性”
下载PDF
粉丝情感劳动的异化逻辑和伦理重塑
8
作者 蒋淑媛 张唯肖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35-44,共10页
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思想基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审视媒介化社会中“粉丝”内涵和外延的拓展,选取“偶像养成”“网红孵化”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粉丝经济商业运行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从组织环节、生... 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思想基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审视媒介化社会中“粉丝”内涵和外延的拓展,选取“偶像养成”“网红孵化”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粉丝经济商业运行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从组织环节、生产环节、分配和交换环节、消费环节出发,梳理分析粉丝情感劳动从劳动关系异化—劳动产品异化—劳动行为异化—劳动主体异化的生成逻辑,进而提出倡导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个体情感劳动的获得感;面向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原点,强化网络文娱平台供给模式的创新;巩固数字技术图景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促使新型情感劳动伦理体系形成的学术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经济 情感劳动 异化逻辑 伦理重塑
下载PDF
消费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精神 被引量:1
9
作者 董玲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消费主义是当前消费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追问消费主义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批判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消费革命以来,西方消费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一是消费的去道德化;二是消费的伦理价值... 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消费主义是当前消费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追问消费主义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批判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消费革命以来,西方消费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一是消费的去道德化;二是消费的伦理价值重构。两次变革一方面以过度消费取代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消费;另一方面,还以奢侈消费为善的道德判断颠覆了节俭消费的美德传统。解读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消费伦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消费生活颠倒性的实质内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消费伦理 去道德化 “价值颠覆” 伦理重构
下载PDF
当代文学经典生产中的“伦理重建”意识——以“21世纪新经典文库(第一辑)”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彭婧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5-80,共6页
由《长篇小说选刊》推出的“21世纪新经典文库”书系,可以作为观察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生产进程的一扇窗口,展示着与文学经典焦虑同时发生的伦理重建焦虑。这些被命名为“新经典”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当代作家对于城乡二元伦理、性... 由《长篇小说选刊》推出的“21世纪新经典文库”书系,可以作为观察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生产进程的一扇窗口,展示着与文学经典焦虑同时发生的伦理重建焦虑。这些被命名为“新经典”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当代作家对于城乡二元伦理、性别分工伦理与普通人性等多方面的价值反思,并试图在文本层面弥合矛盾、构建共同体的努力,从中也可预见中国长篇小说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种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伦理重建 “21世纪新经典文库”
下载PDF
人文理念与当代社会的伦理重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来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3,共5页
伦理重建事实上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修复或修正,但任何带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生活色彩的伦理倡导都离不开对人的深邃本性的全面准确理解;对人的世界特殊性的领悟是人文思想的一个关键;文化传承包括对历史发展各阶段中关于人文的理念的继承与... 伦理重建事实上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修复或修正,但任何带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生活色彩的伦理倡导都离不开对人的深邃本性的全面准确理解;对人的世界特殊性的领悟是人文思想的一个关键;文化传承包括对历史发展各阶段中关于人文的理念的继承与发扬。在当代社会的伦理重建中我们需要平衡自然与超自然两个方向,并力求找到社会与个体的完美平衡点;向弱势群体倾斜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大趋势,也应成为伦理重建的一个要点;更多地建立起能够深入人心的个体性较强的内在伦理也是伦理重建的目标之一;人文理念中的理性意识也会造成伦理重建的一些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理念 当代社会 伦理重建 平衡
下载PDF
明代小说评点伦理意图的形成
12
作者 江守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3,共8页
古代小说评点的伦理意图一般是用儒家伦理德目作为规范来进行伦理说教,这一意图的形成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有所差异。就明代小说评点而言,其伦理意图的形成,与三个方面有关:其一,与经学注疏中的“微言大义”、选学传统中的价值取向、文... 古代小说评点的伦理意图一般是用儒家伦理德目作为规范来进行伦理说教,这一意图的形成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有所差异。就明代小说评点而言,其伦理意图的形成,与三个方面有关:其一,与经学注疏中的“微言大义”、选学传统中的价值取向、文章学传统中的文法意蕴有关;其二,与明代文人借评点来浇心中之块垒和书商借伦理说教来推销自己的刻本有关;其三,与评点中的小说主旨解读、人物情节分析、作者意图探寻、小说伦理重建等文本路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意图 小说评点 明代小说 伦理重建
下载PDF
略论现代商业企业的伦理再造
13
作者 袁芳 陈绪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7-40,共4页
企业应通过服务、富有创造性的发明和高尚道德伦理来为人类服务。因此,应该对现代商业企业进行反思,使其能够真正公开地与它的竞争对手和顾客进行对话、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伦理再造。现代商业企业应该与自然和顾客实现价值的互动,实现... 企业应通过服务、富有创造性的发明和高尚道德伦理来为人类服务。因此,应该对现代商业企业进行反思,使其能够真正公开地与它的竞争对手和顾客进行对话、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伦理再造。现代商业企业应该与自然和顾客实现价值的互动,实现企业出于自身的道德责任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关爱,重新恢复顾客对现代商业企业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商业企业 借用愿望 道德共生体 伦理再造
下载PDF
五典学说与新时代伦理建设
14
作者 马晓琴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206,共5页
五典学说是明清回儒学者会通伊儒两种文化而建构出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人伦观,颇富中国人伦文化的气质。在人伦次序的安排上,五典学说将夫妇之伦置于人伦首端,反映了回儒学者轻等级、重人伦的伦理思想。由于轻等级、重人伦,五典学说具有浓... 五典学说是明清回儒学者会通伊儒两种文化而建构出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人伦观,颇富中国人伦文化的气质。在人伦次序的安排上,五典学说将夫妇之伦置于人伦首端,反映了回儒学者轻等级、重人伦的伦理思想。由于轻等级、重人伦,五典学说具有浓厚的对等性、双向性特征。这一双向、平等的伦理要求,所形成的和谐人伦关系,对于新时代如何进行伦理重建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儒 五典学说 人伦次序 伦理重建
下载PDF
天主教伦理对科学的现实关注与理论旨趣
15
作者 孙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8,共6页
与传统天主教伦理学相比,天主教在现代转向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伦理学重构的过程,从对天主教权威的维护和形而上的对现实的隔绝到对现实的积极参与,从与对科学的冲突逐步走向了一种超越制约的"整合",天主教伦理学在对现实的... 与传统天主教伦理学相比,天主教在现代转向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伦理学重构的过程,从对天主教权威的维护和形而上的对现实的隔绝到对现实的积极参与,从与对科学的冲突逐步走向了一种超越制约的"整合",天主教伦理学在对现实的关注与参与中试图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借以恢复和保持了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与影响力,而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天主教的现实进路,也体现了其现代转向所呈现的理论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思想 伦理重构 科学 现实关注 理论旨趣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道德救世思想管窥
16
作者 赵炎才 《唐都学刊》 2004年第5期65-69,共5页
早期维新派从救世角度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道德堕落,围绕价值取向上的塑造时代理想人格、追求天下国家之利,道德学理上融汇中西伦理道德精华以重构时代道德内涵,具体精神与规范上崇尚知耻、自强不息、忠孝节义、诚信求实以及平等... 早期维新派从救世角度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道德堕落,围绕价值取向上的塑造时代理想人格、追求天下国家之利,道德学理上融汇中西伦理道德精华以重构时代道德内涵,具体精神与规范上崇尚知耻、自强不息、忠孝节义、诚信求实以及平等、自由等。在理论体系上,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等方面作了系统理论诠释,并主张从改革教育、注重修身、楷模示范、重禄劝士、抵制西方宗教负面影响等方面实现其救世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维新派 道德救世 理想人格 伦理重构
下载PDF
“新写实小说”对存在主义观念的接受与改造
17
作者 王晓平 陈半思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129,共11页
“新写实小说”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在今天应该重新检视。从“荒诞”和“烦恼”入手,可发现它表面上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体现了“存在先于本质”以及“存在是荒诞的”观点;但同时又走向了存在主义的反面,放弃了存在主义... “新写实小说”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在今天应该重新检视。从“荒诞”和“烦恼”入手,可发现它表面上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体现了“存在先于本质”以及“存在是荒诞的”观点;但同时又走向了存在主义的反面,放弃了存在主义哲学提倡的反抗荒诞和自由选择的原则。究其实质是社会和时代语境的不同:1980年代的中国世俗化、商品化不断加深的情境使得作家对时代、信仰与社会产生普遍性焦虑(即“烦恼”),但这被当作“现代化”进程中的“阵痛”。这导致“新写实小说”内在包含追求现代性与反思现代性的双重维度,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系列悖论:从反本质论到日常生活本质论;从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批判立场到平民主义的世俗化立场;从对日常意义的否定到世俗价值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荒诞 “新写实小说” 现代性 启蒙主义 价值重建
原文传递
牢笼与自由:《女巫的子孙》中的艺术救赎与伦理重建
18
作者 吕晓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4-110,共7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女巫的子孙》以改写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为契机,将其“牢笼与自由”的哲思由对女性的生存关怀延伸至对人类现代性困境的观照,在当下语境中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阿特伍德以“牢笼”为喻,揭示工具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女巫的子孙》以改写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为契机,将其“牢笼与自由”的哲思由对女性的生存关怀延伸至对人类现代性困境的观照,在当下语境中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阿特伍德以“牢笼”为喻,揭示工具理性扩张导致的艺术困境及其折射的人性与伦理之殇,并思考艺术如何在祛魅的世界中承担起审美救赎之职。主人公菲利克斯寻求艺术救赎的过程是走向审美化生存的过程,也是重建道德主体与伦理秩序的过程。艺术不仅具有超脱于日常理性精神的感性力量,也是帮助人类澄明自我、沟通主体间关系的介质。凭借艺术的真理潜能,人类穿透生活表象,抵达生存的内在实质;而艺术的交往功能则帮助人类调和感性与理性、融合审美-认知-道德领域,并促使道德伦理由冰冷的理性准则转化为人内心的神圣价值观念。审美个体只有融入这种神圣价值观念内核建构起来的伦理秩序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支点和自我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巫的子孙》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现代性困境 艺术救赎 伦理重建
下载PDF
传统伦理的批判继承与现代伦理重建——道教伦理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47-50,共4页
现代西方伦理已经走入一个思想绝地,面临着日益深刻的危机。而在道教伦理思想这个东方型的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有诸多可以医治现代伦理危机症根的独特而优秀的思想因素,值得引起重视和发掘研究。借鉴道教伦理中的优秀思想成分,不仅可以... 现代西方伦理已经走入一个思想绝地,面临着日益深刻的危机。而在道教伦理思想这个东方型的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有诸多可以医治现代伦理危机症根的独特而优秀的思想因素,值得引起重视和发掘研究。借鉴道教伦理中的优秀思想成分,不仅可以解决伦理危机和伦理重建中的思想需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 道教伦理 伦理危机与重建 社会控制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外文明视域下政治合法性的伦理向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新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33,共11页
政治合法性在深层次上是一个伦理问题,是一个如何确立和理解政治核心价值、如何为多种价值排序的问题。政治合法性的论证就是论证特定政体、政制、政策的合理性、正当性或合价值性。政治合法性包含的伦理内涵可以从中外文明视角来梳理,... 政治合法性在深层次上是一个伦理问题,是一个如何确立和理解政治核心价值、如何为多种价值排序的问题。政治合法性的论证就是论证特定政体、政制、政策的合理性、正当性或合价值性。政治合法性包含的伦理内涵可以从中外文明视角来梳理,指向两大价值群:一个是以人类福祉为核心的基础价值群,一个是以社会公正或正义为核心的目标价值群。其论证则可以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是为政治权力的来源、获得、维系、更新而进行的本源性论证,一是为建构政治权力结构、行使政治权力的方式方法辩护的后果性论证。历史和现实中这两类论证时常被割裂开来,从而使合法性论证或者走向独断论,或者趋于相对主义。要避免这两种倾向,我们就必须把本源性与后果性论证结合起来,重构作为现代社会基本构成机制和人类文明核心价值与精神的政治合法性中民主与法治、富强与公正、平等与自由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合法性 伦理重构 公平正义 核心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