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硐室形变围岩压力弹塑性分析的统一解 被引量:28
1
作者 范文 俞茂宏 +1 位作者 孙萍 吉嶺充俊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 ,推导得出了硐室形变围岩压力的统一解 ,可以广泛适用于岩土类材料 ,修正的芬纳公式为其特例。当不同程度地考虑σ2 的影响时 ,可得出一系列的围岩压力和塑性松动圈半径 ,根据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和实际工程情况 ,合...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 ,推导得出了硐室形变围岩压力的统一解 ,可以广泛适用于岩土类材料 ,修正的芬纳公式为其特例。当不同程度地考虑σ2 的影响时 ,可得出一系列的围岩压力和塑性松动圈半径 ,根据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和实际工程情况 ,合理确定统一强度理论参数 b,可正确地确定围岩压力的大小 ,从而合理地选择支护结构。由计算结果得出 ,取不同的 b值对塑性圈半径影响不大 ,但对围岩压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形变 围岩压力 弹塑性 统一强度理论 岩石力学 岩土工程
下载PDF
空间网壳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及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范峰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32-37,共6页
首次利用圆管截面空间梁系弹塑性本构关系,综合有限分割有限元法、Netwark逐步积分法和Euler一次Newton-Raphson迭代法,成功地对空间网壳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和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程序。通过对一... 首次利用圆管截面空间梁系弹塑性本构关系,综合有限分割有限元法、Netwark逐步积分法和Euler一次Newton-Raphson迭代法,成功地对空间网壳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和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程序。通过对一个典型球壳算例的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和有限元程序的正确性,并得到有关网壳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架结构 空间网壳结构 地震响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围岩塑性松动压力Caquot公式的推广和改进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文 俞茂宏 +1 位作者 石耀武 孙萍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了塑性松动压力的统一解,可以广泛适用于不同的围岩类型,Caquot(卡柯)公式为其特例。当不同程度地考虑σ2的影响时,可得出一系列的围岩松动压力。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弹塑性 松动压力 围岩
下载PDF
结构抗震性态谱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文锋 陈贡联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7,共8页
为了克服反应谱无法反映性能目标对地震的需求,提出了性态谱的新概念。以地震地面运动数字记录为输入,计算单自由度体系最大地震加速度的统计平均值。在三维坐标中,根据性能目标,建立地震需求和结构周期、弹塑性状态的函数关系。获取具... 为了克服反应谱无法反映性能目标对地震的需求,提出了性态谱的新概念。以地震地面运动数字记录为输入,计算单自由度体系最大地震加速度的统计平均值。在三维坐标中,根据性能目标,建立地震需求和结构周期、弹塑性状态的函数关系。获取具有统计意义的、按照地震波分类的弹性和弹塑性性态谱,研究了性态谱特征和谱曲线规律,拟合了弹性和弹塑性性态谱的设计公式,并对拟合公式进行了验证。性态谱为多目标抗震性能设计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目标 性态谱 统计平均值 地震需求 弹塑性 性态谱特征 谱曲线规律 拟合公式
下载PDF
生物柔性变形与弹性、塑性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东 任露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8-80,共3页
首次定义了生物柔性及与其相关的概念 ;将生物柔性特征与其弹性和塑性模型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并通过实例将生物柔性、弹性、塑性变形与仿生柔性在变形程度、恢复变形时间、变形量与外力的关系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生物柔性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变形特征 仿生柔性
下载PDF
Study on magneto-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erromagnetic rectangular plate with simple supports 被引量:2
6
作者 Yuanwen Gao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9-147,共9页
In this paper, the magnetic-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 is studied for a ferromagnetic plate with simple supports. The perturbation formula of magnetic force is first derived based on the perturbation techniq... In this paper, the magnetic-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 is studied for a ferromagnetic plate with simple supports. The perturbation formula of magnetic force is first derived based on the perturbation technique, and is then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emphasis laid on the analyses of modes, symmetry of deformation and influences of incident angle of applied magnetic field on the plate deformati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offer explanations why the configuration offer- romagnetic rectangular plate with simple supports under an oblique magnetic field is in-wavy type along the x-direction, and why the largest deformation of the ferromagnetic plate occurs at the incident angle of 45°for the magnetic field. A numerical code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quantitatively behaviors of the nonlinearly coupled multi-field problem. Some characteristic curves are plotted to illustrate the magneto--elastic-plastic deflections, and to reveal how the deflections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incident angle of applied magnetic field.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btained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fou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omagnetic rectangular plat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Magneto-elastic-plastic coupling - plastic yield
下载PDF
考虑弹塑性变形阶段的干气密封接触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小成 丁雪兴 陈金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7-1245,共9页
为探究干气密封摩擦界面在变形全阶段的接触特性,基于分形接触理论及微观接触力学理论,充分考虑微凸体变形的3个阶段,通过余弦函数构建干气密封全阶段接触模型,并分别与GW模型、KE模型和ZMC模型三种经典接触模型及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作... 为探究干气密封摩擦界面在变形全阶段的接触特性,基于分形接触理论及微观接触力学理论,充分考虑微凸体变形的3个阶段,通过余弦函数构建干气密封全阶段接触模型,并分别与GW模型、KE模型和ZMC模型三种经典接触模型及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作对比,验证本文中接触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最后对干气密封摩擦界面接触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干气密封摩擦界面的接触特性与分形维数、特征尺度及两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有关.接触特性与分形维数和两表面真实接触面积呈正相关,与特征尺度呈负相关.分形维数越大,接触载荷与接触刚度的数量级就越大,且接触载荷变化范围相对较大.当特征尺度每次以1个数量级递增时,接触载荷与接触刚度的变化范围较小,都在1个数量级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分形理论 弹塑性阶段 接触模型 接触特性
下载PDF
弹塑性含水砂性地基-路基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常世清 《铁道建筑技术》 2016年第12期67-72,77,共7页
列车运行时会产生激烈的振动荷载,会使铁路地基与路基发生振动。铁路地基过大的振动反应将会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乘车舒适性,同时也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进一步研究和认识铁路地基与路基的动力特性意义重大。文章以Bio... 列车运行时会产生激烈的振动荷载,会使铁路地基与路基发生振动。铁路地基过大的振动反应将会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乘车舒适性,同时也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进一步研究和认识铁路地基与路基的动力特性意义重大。文章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用弹塑性土本构模型(Pastor-Zienkiewicz Mark Model III)描述弹塑性砂土的动力行为;以有限元软件FSSI-CAS 2D与Mat Lab为工具进一步研究富含地下水环境下的弹塑性砂土路基-地基系统在列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动力特性。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地基内部加速度、速度及位移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荷载 数值模拟 弹塑性地基 铁路地基 动力特性
下载PDF
时效强化高镍合金Inconel-718的高温弹塑性特征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屈华鹏 王留兵 +5 位作者 王东辉 吴冰洁 冯翰秋 许斌 宋丹戎 郎宇平 《金属热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研究了核反应堆弹簧材料用0Cr20Ni55Mo3Nb5Ti(Inconel-718)镍基合金材料时效强化状态下在150~650℃范围内的高温弹塑性特征,并采用多种函数模型对其高温应力-应变实测数据进行了本构关系拟合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970℃×1 h,空... 研究了核反应堆弹簧材料用0Cr20Ni55Mo3Nb5Ti(Inconel-718)镍基合金材料时效强化状态下在150~650℃范围内的高温弹塑性特征,并采用多种函数模型对其高温应力-应变实测数据进行了本构关系拟合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970℃×1 h,空冷+720℃×8 h,炉冷+620℃×8 h,空冷的三步法时效强化处理后,Inconel-718合金兼具较高的R_(p0.01)值和室温伸长率。Boltzmann函数模型对时效强化Inconel-718合金材料在1.5%应变范围内的高温σ-ε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计算精度,适用于核反应堆弹簧材料的选材和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强化 Inconel-718合金 弹塑性特征 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弹性介质中平面P波通过弹性夹层时的传播特性
10
作者 徐红玉 杨先健 +1 位作者 陈殿云 刘丰军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7-81,共5页
运用波的传播理论及Snell定律研究了平面P波通过弹性层状介质时的传播特性 ,求得波动方程的解析解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计算绘出了反射 透射系数与介质参数及入射角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透射系数不仅与介质参数有关 ,而且与夹层厚度和... 运用波的传播理论及Snell定律研究了平面P波通过弹性层状介质时的传播特性 ,求得波动方程的解析解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计算绘出了反射 透射系数与介质参数及入射角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透射系数不仅与介质参数有关 ,而且与夹层厚度和入射角有关 ,严格控制夹层厚度和入射角可获得满意的隔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介质 弹性夹层 传播特性 平面P波 屏障隔振理论 弹性波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壳体结构弹性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莹莹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期64-65,共2页
本章介绍了壳体结构的力学特征并根据薄壳的弹塑性理论建立拱壳的基本方程,从而分析其力学特征,对工程实际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壳体 弹塑性 力学特征
下载PDF
分形粗糙表面加卸载接触特性演变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楷安 徐颖强 +1 位作者 吴正海 李万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6-53,共8页
粗糙表面加卸载接触特性演变行为对研究界面接触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粗糙表面分形理论,依据修正的双参数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函数,采用点云处理技术和Coons patch曲面拟合方法生成三维分形粗糙表面数字模型。... 粗糙表面加卸载接触特性演变行为对研究界面接触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粗糙表面分形理论,依据修正的双参数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函数,采用点云处理技术和Coons patch曲面拟合方法生成三维分形粗糙表面数字模型。根据Prandtl-Reuss本构关系和von Mises屈服准则,选择双线性等向强化非线性材料,建立了精确的分形粗糙表面与刚性平面接触有限元模型。探讨加卸载过程中分形维数和尺度参数对粗糙表面接触载荷、接触面积和变形量的影响;同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不同接触状态下粗糙表面形貌高度参数分布的演变规律,并从分形参数和能量角度揭示分形粗糙表面接触特性的内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粗糙表面接触力学性能和载荷传递效率与增强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表面 弹塑性接触 加卸载 接触特性
下载PDF
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杰 何杰 张可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4-249,共6页
对桩及承台采用线弹性有限元模型 ,对承台下桩周土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对群桩以外的土体采用线弹性无限元模型 ,在桩土接触面上设置接触面单元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对桩%D土%D承台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承台下桩顶... 对桩及承台采用线弹性有限元模型 ,对承台下桩周土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对群桩以外的土体采用线弹性无限元模型 ,在桩土接触面上设置接触面单元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对桩%D土%D承台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承台下桩顶反力总体表现出角桩最大 ,边桩次之 ,中桩最小的分布规律 ,随着作用在承台上的荷载增大 ,桩顶反力趋于均匀分布 ,承台下桩侧摩阻力是由桩端向桩顶逐渐发展的 ,承台对桩上部侧摩擦阻力存在“削弱作用”。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对承台下有九桩的情况进行了静载试验 ,将试验结果与本文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相互作用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 无限元 承载特性
下载PDF
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焊接残余应力及振动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江超 陈相飞 +2 位作者 牛业兴 杜仕忠 申超男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8-215,共8页
[目的]旨在评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复杂焊接残余应力及其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等。[方法]首先,采用二氧化碳气保焊实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焊接,使用非破坏性的X(XRD)测量关键区域焊接后以及退火热处理后的焊接纵向残余应力。其次,通过高效的... [目的]旨在评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复杂焊接残余应力及其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等。[方法]首先,采用二氧化碳气保焊实现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焊接,使用非破坏性的X(XRD)测量关键区域焊接后以及退火热处理后的焊接纵向残余应力。其次,通过高效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并研究移动体热源和固定热源模型对焊接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后,在自由状态下测试环形加筋圆柱壳焊接后以及退火热处理后的结构振动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法预测结构振动模态及其固有频率。[结果]基于试验测量、焊接热−弹−塑性以及结构模态有限元计算,得到了环形加筋圆柱壳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和振动特性。[结论]固定热源模型可以高效地预测环形加筋圆柱壳的热力学响应,预测的焊接残余应力与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退火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且焊接残余应力对环形加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肋圆柱壳 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焊接残余应力 振动特性 退火热处理
下载PDF
单/多离层作用下锚杆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潇 谷拴成 +1 位作者 何晖 张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99-4305,共7页
巷道围岩由于变形的不协调常常会产生单个或多个离层。根据岩层相对移动时拉拔载荷对锚杆的作用机制,对单个离层产生的锚杆附加应力建立弹塑性力学模型,讨论了弹性状态下离层对锚固体荷载的影响,随着离层进一步扩展,锚固体界面进入弹塑... 巷道围岩由于变形的不协调常常会产生单个或多个离层。根据岩层相对移动时拉拔载荷对锚杆的作用机制,对单个离层产生的锚杆附加应力建立弹塑性力学模型,讨论了弹性状态下离层对锚固体荷载的影响,随着离层进一步扩展,锚固体界面进入弹塑性阶段,基于剪切滑移模型,确定出离层左右两侧的滑移范围。总结出离层作用下锚杆受力全过程分为5个阶段:全弹性、单侧弹塑性、两侧弹塑性、一侧全滑移而另一侧滑移范围增大、全塑性直至锚杆承受极限拉拔荷载而破坏。采用模型试验数据对岩体离层-锚杆轴力曲线特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推导出多离层情况下锚杆的应力求解公式,得出应力分布为多峰曲线。通过实例对离层值、离层位置做了参数分析,离层对锚杆的荷载影响应在今后的锚固设计中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离层 多离层 锚杆 弹塑性力学模型 受力特性
下载PDF
隔振器广义弹塑性力学模型建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束立红 吕志强 何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2,共7页
钢丝绳隔振器是一种最常用的干摩擦隔振器。它具有强非线性,性能重复性很差,通常解析法很难为之建模。应用广义弹塑性模型对具有干摩擦特性的钢丝绳隔振器进行了力学建模。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建模过程简单,可以很好地解释和描述钢丝绳隔... 钢丝绳隔振器是一种最常用的干摩擦隔振器。它具有强非线性,性能重复性很差,通常解析法很难为之建模。应用广义弹塑性模型对具有干摩擦特性的钢丝绳隔振器进行了力学建模。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建模过程简单,可以很好地解释和描述钢丝绳隔振器的静刚度渐软特性和动刚度的振幅依赖性。以HGGS-1200钢丝绳隔振器为例,说明了建模过程及试验验证。证明这一模型同时符合静态、振动和冲击试验结果,能够较准确地描述钢丝绳隔振器的力学特性。该方法可从易于得到的静态试验结果直接获取钢丝绳隔振器振动和冲击特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弹塑性模型 隔振器 钢丝绳 摩擦 静动态特性
下载PDF
基于焊点参数识别的白车身动态特性
17
作者 杨越东 陈吉清 +1 位作者 兰凤崇 周云郊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9-1386,共8页
推导了焊点质量、刚度矩阵修改与白车身结构动态特性之间的关系,以试验频率与振型为目标,对白车身类板壳点焊结构焊点参数进行识别,提出了利用参数识别的弹塑性梁单元方法对点焊结构进行模拟。与弹塑性梁单元焊点建模方法在动态特性分... 推导了焊点质量、刚度矩阵修改与白车身结构动态特性之间的关系,以试验频率与振型为目标,对白车身类板壳点焊结构焊点参数进行识别,提出了利用参数识别的弹塑性梁单元方法对点焊结构进行模拟。与弹塑性梁单元焊点建模方法在动态特性分析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应用于实车白车身动态特性仿真进一步验证仿真精度。结果表明,参数识别的弹塑性梁单元焊点建模方法提高了板壳类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仿真精度,为点焊的数值模拟仿真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参数识别 弹塑性梁单元 动态特性 仿真精度
下载PDF
SPH方法中本构模型及在侵彻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岳青 郑茂军 赵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6期3609-3614,共6页
研究侵彻问题中,在自编的光滑流体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adanamic)程序中引入两类本构模型,一类考虑状态方程的影响,一类采用弹塑性本构积分。对相同子弹冲击飞机蒙皮的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弹性预估-塑性校... 研究侵彻问题中,在自编的光滑流体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adanamic)程序中引入两类本构模型,一类考虑状态方程的影响,一类采用弹塑性本构积分。对相同子弹冲击飞机蒙皮的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弹性预估-塑性校正算法的稳定性和求解精度,给出了侵彻过程中靶板的破坏形式、等效应力等的演化规律,并分析了物态方程和弹塑性本构模型对侵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方法 弹塑性本构 侵彻机理 状态方程
下载PDF
裂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分析
19
作者 代涛 王康敏 胡其天 《价值工程》 2017年第18期153-156,共4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凝土梁开裂后的力学行为,本文以我国桥梁建设中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研究原型,采用ANSYS中三维弹塑性实体solid65单元建立了预应力T梁从开始受荷至结构破坏全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获取了预应力T梁加载全过程的... 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凝土梁开裂后的力学行为,本文以我国桥梁建设中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研究原型,采用ANSYS中三维弹塑性实体solid65单元建立了预应力T梁从开始受荷至结构破坏全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获取了预应力T梁加载全过程的变形、应变、裂缝等结构响应规律,分析了开裂后预应力T梁的力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也探索了适合实桥有限元仿真计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三维弹塑性实体单元 非线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时效强化X-750镍基合金高温弹塑性特征及本构模型计算研究
20
作者 屈华鹏 许斌 +5 位作者 张宏亮 王留兵 陈海涛 冯翰秋 郎宇平 宋丹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4-59,共6页
研究了时效强化状态0Cr15Ni70Ti3AlNb(X-750)镍基合金材料在300~600℃内的高温弹塑性特征。采用Johnson-Cook本构关系式模型对该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两步法时效强化处理后的X-750镍基合金材料在0.006~0.3 mi... 研究了时效强化状态0Cr15Ni70Ti3AlNb(X-750)镍基合金材料在300~600℃内的高温弹塑性特征。采用Johnson-Cook本构关系式模型对该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两步法时效强化处理后的X-750镍基合金材料在0.006~0.3 min(-1)的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其高温抗拉强度随测试温度的升高从约1113 MPa显著降低至825 MPa。然而高温屈服强度的变化幅度仅为约50 MPa,且受测试温度的影响不规律,导致热软化因子m的拟合结果不规则。另外,应变硬化因子B、加工硬化指数n和应变速率硬化因子C在内的其他参数的拟合一致性显著优于热软化因子m,这表明热变形对X-750合金高温强度的影响较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50合金 高温弹塑性 Johnson-Cook模型 屈服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