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石漠化地区生态移民与人口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但新球 喻甦 吴协保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4期49-51,共3页
分析了石漠化地区的人口现状与特征;指出人口压力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解除和减轻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为控制人口和生态移民。
关键词 石漠化 人口控制 人口外迁 生态移民 生态难民
下载PDF
“三江源”生态难民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小梅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三江源”生态难民是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问题。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综合分析了生态难民形成的原因。认为只有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妥善安置源区生态贫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源区经济;科学管理,有计划地节制外来流动人员;发展教育,... “三江源”生态难民是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问题。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综合分析了生态难民形成的原因。认为只有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妥善安置源区生态贫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源区经济;科学管理,有计划地节制外来流动人员;发展教育,构建与源区生态相适宜的生态文化,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难民 草地退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无名的裘德》的生态伦理意识 被引量:3
3
作者 丁世忠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1-66,共6页
哈代小说《无名的裘德》反映了作者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识。作品中的动植物作为大自然共同体中的成员,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此人类应该善待它们,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如果破环了自然生态,人类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像... 哈代小说《无名的裘德》反映了作者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识。作品中的动植物作为大自然共同体中的成员,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此人类应该善待它们,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如果破环了自然生态,人类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像裘德那样的生态难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人类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而且要维护精神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导致道德的沦丧和理想的破灭。裘德、艾拉白拉、淑等人的悲剧,既有自然生态破坏的原因,更是他们精神生态失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动物保护 生态难民 精神生态 哈代
下载PDF
山西涉矿生态难民成因及制度保障
4
作者 肖峰昌 刘剑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解决山西涉矿生态难民问题,需要加强生态难民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从法律制度上为妥善解决生态难民问题提供保障,生态环境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成本评估,应该成为山西解决涉矿生态难民问题制度规范的指导性原则。
关键词 涉矿生态难民 制度保障 损害赔偿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移民模式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新军 杨娟 +1 位作者 邵超峰 黄磊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126,共5页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移民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生态移民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移民三个环节,即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安置区的开发与移民的安置以及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了迁出区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的扶贫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移民 可持续发展 生态难民
下载PDF
天然红松混交林的演化史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建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6-70,共5页
红松至少在第三纪的中新世就存在于东亚,距今约2500万年的历史。红松林是由第三纪植物区系分化、独立和与其它区系共同演化而形成的,特别是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冷热交替以及全新世的气候回暖,引起了植物不止一次的改变和混和,... 红松至少在第三纪的中新世就存在于东亚,距今约2500万年的历史。红松林是由第三纪植物区系分化、独立和与其它区系共同演化而形成的,特别是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冷热交替以及全新世的气候回暖,引起了植物不止一次的改变和混和,给红松林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初次出现含有红松的针阔混交林是在第三纪末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纪晚更新世晚期,东北地区的森林类型是以云冷杉占优势的代表冰缘气候的暗针叶林,此时,红松移至长白山南侧和朝鲜半岛一带避难。冰期后,红松混交林以平均每年约200m的突变迁移速度从朝鲜半岛经长白山向小兴安岭扩展,并经过了桦木林和阔叶林两个阶段。奠定现实红松混交林水平分布区的面貌只是晚全新世以来的事,距今不过2500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林冰期 生态避难 全新世 分布区迁移
下载PDF
生态难民法律保护的不足及其完善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士梅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1-232,共2页
本文将由于生态恶化所导致的流离失所者和生活水平低于一定社会适度的人群定义为生态难民。通过对我国生态难民保护在法律观念、立法以及法律保护机制上的不足的分析,提出转变观念、构建相关法律体系、设置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本文将由于生态恶化所导致的流离失所者和生活水平低于一定社会适度的人群定义为生态难民。通过对我国生态难民保护在法律观念、立法以及法律保护机制上的不足的分析,提出转变观念、构建相关法律体系、设置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等,完善生态难民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难民 法律保护 完善 法律机制
下载PDF
浅议生态难民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萱 《太原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4-18,39,共6页
生态难民,顾名思义可以简单描述为面对生态灾难而被迫逃离的人。生态难民现象古已有之,但生态难民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被国际难民法确认。国际上缺少专门的对生态难民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与措施。生态难民制度的存在从社会需求层面、法律需... 生态难民,顾名思义可以简单描述为面对生态灾难而被迫逃离的人。生态难民现象古已有之,但生态难民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被国际难民法确认。国际上缺少专门的对生态难民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与措施。生态难民制度的存在从社会需求层面、法律需求层面以及现实依据层面来说,是合理与必需的。生态难民与国际难民法所规定的政治难民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态灾害而造成。实际上,生态难民与政治难民是相联系的,很大一部分生态难民可以纳入到政治难民之中,利用现有的国际难民法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难民 迫害理由 难民法的保护
下载PDF
环境利益分享现状考察与法律对策研究——以“生态难民”救济为中心
9
作者 郭冬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3-36,共4页
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这其中的环境利益公平分享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还关乎伴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出现的"生态难民"新群体的生存状况... 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这其中的环境利益公平分享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还关乎伴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出现的"生态难民"新群体的生存状况。法律机制的构建最能直接保障环境利益的公平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利益 改革成果 法律对策 “生态难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