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大鼠慢性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蓉 黄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38-2341,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15 d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样品导致大鼠肝毒性的损伤程度。方法:分别给予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样品,按柴胡总皂苷计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300,150,50 mg.kg-1,除观察一般... 目的:观察连续15 d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样品导致大鼠肝毒性的损伤程度。方法:分别给予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样品,按柴胡总皂苷计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300,150,50 mg.kg-1,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中肝功、肾功、脂质代谢、糖代谢相关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量心、肝、脾、肺、肾脏质量,计算脏体比值;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不同剂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样品可导致大鼠体重下降,导致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水平增高,肝脏质量和肝体比值增大,病理学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组织损伤;上述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对尿素氮(BUN)、肌酐(Cr)、总蛋白(TPC)、胆固醇(CHO)、血糖(GLU)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柴胡对大鼠肝毒性损伤程度与柴胡用药剂量、柴胡总皂苷含量呈剂量依赖关系,并呈现一定的"量-毒"关系。柴胡总皂苷是柴胡导致肝毒性的毒效部位,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81.9%)在一定剂量下,连续给药15 d即可导致大鼠明显的肝脏器质性病变,其细胞损伤乃至坏死是主要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总皂苷 醇洗脱 大鼠 肝毒性 量毒
原文传递
柴胡总皂苷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伟 李晓骄阳 孙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81.9%)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81.9%)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小鼠单次灌服74.5 mg/kg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后,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1~2 h达到高峰,48 h开始恢复,72h恢复近正常值;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给药8~24 h后可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分别为74.5,59.6,47.7,38.2,30.6,24.5 mg/kg)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等生药量不等总皂苷含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明显重于粗品,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总皂苷 小鼠 肝毒性 时毒 量毒
原文传递
柴胡总皂苷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伟 孙蓉 吕莉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柴胡总皂苷粗提物31.25 g/kg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均在给药后4 h升高并达到高峰,48 h可恢复近正常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柴胡总皂苷粗提物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总皂苷 小鼠 肝毒性 时-毒关系 量-毒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内毒素模型的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评价 被引量:84
4
作者 李春雨 李晓菲 +11 位作者 涂灿 李娜 马致洁 庞晶瑶 贾歌刘畅 崔鹤蓉 游云 宋海波 杜晓曦 赵艳玲 王伽伯 肖小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基于内毒素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考察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将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50%乙醇提取物单独灌胃或联合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尾静脉注射2.8 mg·kg-1)给予SD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 基于内毒素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考察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将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50%乙醇提取物单独灌胃或联合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尾静脉注射2.8 mg·kg-1)给予SD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对比考察何首乌单用或联合LPS的量-毒关系,探讨LPS对何首乌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灌胃18.9、37.8、75.6 g·kg-1的何首乌对大鼠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肝脏切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单独尾静脉注射无毒剂量的LPS,对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肝脏切片可见汇管区炎症细胞增多,未见肝细胞有明显病理学改变;而相同剂量的何首乌联合LPS给药后,ALT、AST显著升高(均P<0.01),肝脏切片可见中央静脉扩张、内膜脱落,中央静脉周肝细胞肿胀、坏死,汇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中间区部分肝细胞肿胀、坏死。进一步降低何首乌给药剂量,1.08及2.16 g·kg-1(分别相当于生何首乌6 g/日,临床剂量的2倍、4倍等效剂量)联合LPS仍然显著升高大鼠ALT、AST(均P<0.05),而0.54 g·kg-1何首乌对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研究表明,对于普通正常大鼠,单次灌胃给药超大剂量(75.6 g·kg-1)何首乌无明显肝损伤作用;而在LPS特异质肝损伤模型上,临床2倍等效剂量(1.08 g·kg-1)的何首乌即可造成实验大鼠肝功能损伤,该模型可用于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特异质肝损伤 内毒素 评价模型 量-毒关系
原文传递
对应分析在大黄炮制减毒“量-毒”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伽伯 马永刚 +5 位作者 金城 张萍 肖小河 赵艳玲 邢小燕 任永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98-250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炮制减毒的客观真实性及其减毒规律。方法:平行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肝肾功能影响的差异,以及炮制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对应分析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炮制减毒的"量-毒"规律。结果:生大黄在最大给药剂量(76... 目的:研究大黄炮制减毒的客观真实性及其减毒规律。方法:平行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肝肾功能影响的差异,以及炮制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对应分析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炮制减毒的"量-毒"规律。结果:生大黄在最大给药剂量(76 g.kg-1)对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在此剂量下连续给药14 d,生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试验组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在对应分析图中,各炮制品试验组随剂量增加偏离空白组的距离呈增大趋势,呈现出明确的"量-毒"规律,偏离距离越远,肝肾毒性越明显;对比各炮制品高剂量组偏离空白组的距离,生大黄>醋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总体来看,炮制品的毒性低于生品,减毒作用强度与炮制程度相关。炮制减毒作用与结合蒽醌和鞣质类成分的下降均有关,其中结合蒽醌与毒性关系最明显。结论:大黄炮制减毒作用客观存在,其中熟制减毒作用较明显且药效物质损失较小。对应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尤其适合于中药药效及毒性评估等多指标复杂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减毒 大黄 量-毒规律 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吴茱萸挥发油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蓉 黄伟 吕丽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挥发油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给药,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研究吴茱萸挥发油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给药,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灌服1.35 ml/kg的吴茱萸挥发油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也不同,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6 h达到高峰;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吴茱萸挥发油可在给药8~72 h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吴茱萸挥发油不同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鼠单次灌服吴茱萸挥发油可造成小鼠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程度呈现有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挥发油 单次给药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吴茱萸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伟 孙蓉 +2 位作者 吕丽莉 鲍志烨 王会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水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给药,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 目的:研究吴茱萸水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给药,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灌服32.5 g/kg的吴茱萸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均造成肝损害程度也不同,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2 h达到高峰;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吴茱萸水提组分可在给药8~72 h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吴茱萸水提组分不同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鼠单次灌服吴茱萸水提组分可造成小鼠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程度呈现有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水提组分 单次给药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骨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顺铂、甲氨喋呤化疗的肾损害 被引量:12
8
作者 方志伟 施学东 +1 位作者 魏广奇 邢智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4-186,共3页
作者研究大剂量顺铂(DDP)、甲氨喋呤(MTX)化疗的肾毒性及监测方法。对21例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大剂量DDP或MTX化疗44次。化疗前及化疗后96h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Urea)、血清肌酐(Cr)... 作者研究大剂量顺铂(DDP)、甲氨喋呤(MTX)化疗的肾毒性及监测方法。对21例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大剂量DDP或MTX化疗44次。化疗前及化疗后96h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Urea)、血清肌酐(Cr)、血和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的含量。20例DDP化疗后14例尿β2-M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24次MTX化疗后肾功能监测值较化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尿β2-M监测大剂量DDP及MTX化疗肾小管损害程度,结果灵敏可靠,对尿β2-M超过0.25μg/ml的患者应停止大剂量DDP或MTX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肾毒性 顺铂 甲氨喋呤 骨肿瘤
下载PDF
甘草调和大黄“泻下攻积”作用的量-毒-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艳琰 曹玉洁 +6 位作者 唐于平 陈嘉倩 乐世俊 李佳佳 张赛 周桂生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31-2138,共8页
该文研究甘草对不同剂量大黄“泻下攻积”效应及毒副作用的调和之性。将108只ICR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中、高剂量大黄组,低、中、高剂量大黄甘草汤组,以盐酸洛哌丁胺连续给药6 d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各组分别给予乳果... 该文研究甘草对不同剂量大黄“泻下攻积”效应及毒副作用的调和之性。将108只ICR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中、高剂量大黄组,低、中、高剂量大黄甘草汤组,以盐酸洛哌丁胺连续给药6 d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各组分别给予乳果糖、不同剂量大黄及大黄甘草汤水提液14 d。给药结束后比较各组小鼠排便特征,血液生化,肝、肾、结肠病理学改变情况,并基于因子分析给出的客观权重,采用多指标评分法综合分析大黄-甘草配伍前后的量-毒-效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公因子,分别代表效应和毒性。结果显示,大黄在《中国药典》高限1/2,2,8倍剂量下均能产生较好的泻下效果,增加小鼠排便量及肠道推进率,减少口肛传输时间,增加粪便含水量;与甘草配伍能缓和其泻下作用,在《中国药典》高限的1/2剂量下尤为明显。而《中国药典》高限2,8倍剂量下大黄表现出明显的肝脏及结肠毒性,能够使小鼠ALT,AST升高,肝细胞空泡变性,结肠系数增加;与甘草配伍能显著降低其毒性。结果表明甘草对大黄具有“调和”作用,一方面能够缓和大黄的“泻下攻积”之效,另一方面则能减弱大黄峻猛之性导致的肝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大黄 配伍 泻下攻积 量-毒-效
原文传递
薄荷油致小鼠肝毒性时-量关系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红杰 金若敏 +3 位作者 张文斌 齐双岩 庞惠芳 周志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54-2956,共3页
目的研究薄荷油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效、时效关系及自由基损伤机制。方法小鼠口服不同剂量薄荷油,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剂量或不同时间点分组,检查血清ALT等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形态变化,测定肝组织SOD,MDA。结果小鼠口服薄荷油的... 目的研究薄荷油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效、时效关系及自由基损伤机制。方法小鼠口服不同剂量薄荷油,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剂量或不同时间点分组,检查血清ALT等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形态变化,测定肝组织SOD,MDA。结果小鼠口服薄荷油的LD50为3.0ml/kg。ALT等肝功能指标在给药后24—48h达到高峰,72h可恢复近正常值。与正常组相比,薄荷油中、高剂量组对肝组织损伤显著,随着剂量增大,ALT等肝功能指标升高显著(P〈0.05或P〈0.01)。薄荷油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肝组织中SOD降低而MDA升高(P〈0.05),与四氯化碳相似。结论小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薄荷油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显示有毒性时-效、量-效关系;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肝毒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油 小鼠 肝毒性 时间-剂量-毒效 机理
下载PDF
薄荷油致大鼠肝毒性时量关系及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红杰 金若敏 +3 位作者 张文斌 宋哲平 黄怡文 陆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薄荷油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以及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口服给药后检查血清ALT等肝功能指标,光镜或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及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薄荷油组大鼠... 目的研究薄荷油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以及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口服给药后检查血清ALT等肝功能指标,光镜或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及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薄荷油组大鼠血清ALT等肝功能数值升高,于给药后24~48h达到高峰;随着剂量增大,ALT等肝功能指标相应升高(P<0.01)。薄荷油高剂量组对肝组织损伤明显,出现肝细胞核溶解等超微结构变化,与CCl4组相似。结论大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薄荷油可造成急性肝脏毒性,并显示一定的毒性时效、量效关系;肝细胞损伤可出现脂肪变性、坏死等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油 大鼠 肝毒性 时间-剂量-毒效
下载PDF
苹果酸法米替尼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研究初步总结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爱萍 张雯 +2 位作者 常春晓 迟.依荷巴丽 王金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678-1682,1690,共6页
目的:考察苹果酸法米替尼在人体的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并初步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52例经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晚期肿瘤患者接受法米替尼治疗,每日一次口服。剂量范围:4~27 mg。28 d为一周期,每2周期评价抗肿瘤疗效。结果:51例可评价... 目的:考察苹果酸法米替尼在人体的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并初步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52例经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晚期肿瘤患者接受法米替尼治疗,每日一次口服。剂量范围:4~27 mg。28 d为一周期,每2周期评价抗肿瘤疗效。结果:51例可评价不良反应。对既往无高血压史的患者,25和27 mg均为安全剂量。如以治疗后4周作为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观察时间,法米替尼的DLT为Ⅲ度高血压和Ⅳ度血小板减少;如以治疗后8周作为DLT的观察时间,法米替尼的DLT则包括Ⅲ度高血压、Ⅳ度血小板减少、Ⅲ度蛋白尿和Ⅲ度甘油三酯升高。在25 mg剂量水平,其他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手足皮肤反应、乏力、口腔黏膜炎、疼痛、食欲减退、恶心、胆固醇升高、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外周感觉障碍等。48例可评价疗效2,5和27 mg组共8例PR,包括肾癌6例,GIST 1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此外,各1例肝癌、脂肪肉瘤和胸腺癌患者未达PR,但PFS分别达12,12.7和17个月。结论:法米替尼是一个高效、不良反应可控的分子靶向药物,对无高血压史的患者2,5 mg是安全有效剂量,可作为Ⅱ期临床研究的推荐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法米替尼 Ⅰ期临床试验 剂量限制性毒性
原文传递
诃子水煎液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家金 王志斌 +4 位作者 胡宇驰 左泽平 高阳 程源 王立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观察诃子水煎液对小鼠的毒性情况,及其导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急性毒性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实验:测定其LD50。"量-毒"关系研究实验:测定小鼠在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水煎液后24h谷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 目的:观察诃子水煎液对小鼠的毒性情况,及其导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急性毒性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实验:测定其LD50。"量-毒"关系研究实验:测定小鼠在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水煎液后24h谷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时-毒"关系研究实验:测定小鼠在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水煎液后,相应时间点的血清ALT、AST及其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诃子水煎液的LD50为9.7583g生药/kg体质量。小鼠在单次给予较大剂量(9、12、16g生药/kg体质量)的诃子水煎液后24h可使血清中的ALT与AST值显著升高(P<0.01),并且肝脏出现细胞核浓缩及细胞肿胀等现象,该损伤呈剂量依赖性与时间相关性。结论:小鼠单次口服较大剂量诃子水煎液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一定的毒性时-毒与量-毒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水煎液 肝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时-毒关系 量-毒关系
原文传递
卡铂AUC剂量对中国人群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景卫 汪蕾 +4 位作者 韩露 李敏 周雪 郭苗 李奇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回顾分析西安交大一附院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中的实际平均卡铂剂量,按照Calvert公式反推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AUC剂量的差异对中国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之间在... 目的回顾分析西安交大一附院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中的实际平均卡铂剂量,按照Calvert公式反推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AUC剂量的差异对中国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之间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首次接受紫杉醇+卡铂3周疗方案一线化疗的患者。根据AUC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比较其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53例患者,卡铂AUC的中位数为3.981(2.314~5.446)。AUC≥5的患者只有10.46%(16/153)。77例患者AUC<4,76例患者AUC≥4,两组患者基线特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ORR分别为59.74%和57.89%,DCR分别为87.01%和85.53%;中位PFS分别为14、15.5个月,中位OS分别为50、55个月。上述结局指标在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学AEs中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1-2级发热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 limiting toxicity,DLT)指标包括4级血小板减少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在高剂量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国外指南推荐的卡铂AUC 5-6比较,我院卵巢癌一线化疗实际卡铂给药剂量普遍不足。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鉴于高剂量组部分AEs发生风险增加、DLT风险增加,不建议盲目增加卡铂AUC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上皮性卵巢癌 AUC 一线化疗 疗效 不良事件 剂量限制性毒性
下载PDF
甘草炮制对雷公藤治疗窗的影响:以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小红 董捷鸣 +3 位作者 吴昊 王伽伯 马致洁 章从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454-3459,共6页
确定甘草制雷公藤的“量-毒-效”关系,探索甘草制雷公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窗”,为甘草制雷公藤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小鼠模型,进行雷公藤及甘草制雷公藤的多种剂量灌胃给... 确定甘草制雷公藤的“量-毒-效”关系,探索甘草制雷公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窗”,为甘草制雷公藤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小鼠模型,进行雷公藤及甘草制雷公藤的多种剂量灌胃给药,比较肝脏生化指标(ALT,AST)、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2)的差异,以及肝脏、肾脏、脾脏、胸腺指数和耳肿胀度的差异,关联毒性指标和药效指标,综合评价在疾病模型上甘草制雷公藤的“量-毒-效”关系。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α,IL-2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疾病模型成功,根据肝生化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胸腺、脾脏、肝脏、肾脏指数以及耳肿胀度综合判断该实验甘草制雷公藤剂量在3.12~12.48 g?kg^-1效果较好。研究结果显示,甘草炮制后雷公藤“治疗窗”增宽,达到了“减毒存效”效果,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制雷公藤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 “量-毒-效”关系 治疗窗
原文传递
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Ⅰ期人体耐受性临床研究
16
作者 周爱萍 杜春霞 +4 位作者 刘鹏 孙永琨 吴广谋 朱平 王金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683-1687,共5页
目的:考察人体对冻干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lyophilizedrecombinant human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exotox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usion protein,简称LHRH-PE40)的耐受性、最大耐... 目的:考察人体对冻干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lyophilizedrecombinant human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exotox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usion protein,简称LHRH-PE40)的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MTD)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人体对LHRH-PE40产生抗体的规律,并初步观察LHRH-PE40的抗肿瘤活性。方法:LHRH-PE40经静脉输注给药。单次给药试验共10例患者接受单剂LHRH-PE40治疗,剂量范围为220~1 110μg.m-2。每日给药试验14例患者接受LHRH-PE40输注每日1次,连用14 d,剂量范围120~600μg.m-2;隔日给药试验共7例患者接受LHRH-PE40输注隔日1次,共14次,剂量为600和700μg.m-2。结果:每日给药方法的MTD为400μg.m-2,剂量限制性毒性为乏力、食欲下降和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为一过性和可逆的。隔日给药方法的MTD为600μg.m-2。在MTD剂量时,LHRH-PE40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乏力、食欲下降、疼痛、发热、头疼头晕、过敏反应、恶心/呕吐、胃黏膜炎、手足麻木和心悸,大多为1/2度。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对血液学无抑制作用。机体存在对LHRH-PE40的基础抗体,滴度23~25,治疗后抗体滴度可上升至210~212。1例卵巢癌患者CA125下降了620 U.mL-1。结论:在MTD剂量时,LHRH-PE40的不良反应温和可控。对卵巢癌可能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Ib和Ⅱ期研究中应考察抗体对疗效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 Ⅰ期临床试验 剂量限制性毒性 最大耐受剂量
原文传递
索坦治疗14例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观察
17
作者 王伟 乔亚敏 朱玉楠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索坦)对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常用化疗剂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设置2个剂量观察组:4/2方案组按50 mg·d^(-1),用4周歇2周,6周为1周期;持3方案组按37.5mg·d^(-1),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良事... 目的观察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索坦)对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常用化疗剂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设置2个剂量观察组:4/2方案组按50 mg·d^(-1),用4周歇2周,6周为1周期;持3方案组按37.5mg·d^(-1),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良事件后,4/2方案可调整为2/1方案(按25 mg·d^(-1),用2周停1周,3周为1周期)。每组7例,若每组≥2例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将停止继续用药。结果 14例可评价疗效患者中3例PR,8例SD,3例PD。4/2方案组7例患者中,出现2例严重不良事件和2例次DLT,而持3方案组7例患者未出现DLT。结论索坦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DLT是手足皮肤毒性和血小板减少。持3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好。对中国人而言,4/2方案出现不良事件后调整为2/1方案较为安全,而对于年轻和体质好的患者优先采用4/2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苹果酸舒尼替尼 安全性 剂量限制性毒性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Ⅰ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54
18
作者 杨林 王金万 +8 位作者 汤仲明 刘秀文 黄镜 李树婷 董英 张和平 薛岚 储大同 孙燕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目的:确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YH-16)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将12例健康受试者分为4组,每组3例,分别单次静脉(滴注)YH-16 30,60,120和210mg·m-2;10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3组,各组分别为4,3,3例,... 目的:确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YH-16)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将12例健康受试者分为4组,每组3例,分别单次静脉(滴注)YH-16 30,60,120和210mg·m-2;10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3组,各组分别为4,3,3例,分别静脉滴注7.5,15和30mg·m-2·d-1,连续28d。22例受试者均用ELISA法测定血清YH-16浓度,进行药动学研究。结果: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为各种心脏不良反应,包括窦性心律不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电图表现T波改变。其他不良反应有发热、皮疹、轻度头晕、头痛、疲劳、心悸、胸闷、腹泻,但均很轻微。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病变好转(MR),5例病变稳定(SD)。健康受试者中药动学呈近似线性,肿瘤患者个体间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差异很大。结论:人体对YH-16耐受性良好,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的MTD为120mg·m-2,晚期肿瘤患者连续给药MTD为15mg·m-2·d-1。初步观察治疗肿瘤有一定疗效。推荐Ⅱ期临床给药剂量为每天12mg·m-2·d-1,连续2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Ⅰ期临床研究 药动学 最大耐受剂量(MTD)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下载PDF
《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被引量:30
19
作者 黄芳华 王庆利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6-389,399,共5页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一部分。《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于2014年5月发布,本文结合该指导原则的起草背景和专家讨论意见,对该指导原则内容进行详细解读,阐述药物单次毒性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
关键词 单次给药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 指导原则
原文传递
中药肝毒性研究方法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宋捷 钟荣玲 +7 位作者 夏智 吴豪 仲青香 张振海 韦英杰 石子琪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8,共8页
中药肝毒性问题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目前,肝细胞系、亚细胞、三维培养、模式动物等体内体外模型在中药肝毒性的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系统观和整体论的引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网络毒理学等新方法开始逐步... 中药肝毒性问题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目前,肝细胞系、亚细胞、三维培养、模式动物等体内体外模型在中药肝毒性的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系统观和整体论的引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网络毒理学等新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中药肝毒性标志物挖掘和肝毒性预警等方面。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中药肝毒性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和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结合病/证模型和网络毒理学的中药量-效-毒关系研究"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该课题组开展的淫羊藿潜在肝毒性的初步研究进行了概述,希望能为中药肝毒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指导原则提供理论基础,推动中药肝毒性研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肝毒性 病/证模型 量-效-毒 网络毒理学 淫羊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