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去政治化”管窥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14,2,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通过"拨乱反正"的除弊祛邪,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从极左政治化模式中拯救出来。然而,这种"去政治化"在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亦产生了值得关注的负效应,这主要体现在:文学史书写淡化或舍弃政治背景,或不写少... 20世纪80年代通过"拨乱反正"的除弊祛邪,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从极左政治化模式中拯救出来。然而,这种"去政治化"在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亦产生了值得关注的负效应,这主要体现在:文学史书写淡化或舍弃政治背景,或不写少写文学思想论争,或贬抑左翼文学与革命文学,或冷落现代文学的宏大叙事,或过分抬高与大时代无关或疏离主流政治的作家作品等。为纠正此偏颇,必须辩证地认识现代中国文学与各种政治形态的双层关系,即宏观上窥察政治生态或政治背景与现代中国多元文学系统形成和演变的因果关系,微观上透析不同政治意识与不同样态审美文本构成的深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政治化” 正能量 负效应 辩证思维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认同——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涤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102,共7页
民族政策"去政治化"及"文化化"的争论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论文采用实证方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界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民族政策"去政治化"及"文化化"的争论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论文采用实证方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界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研究发现:人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评价是肯定的,但该制度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的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并不相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经济因素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国家认同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去政治化” “文化化”
下载PDF
美国宪法的力量和弱点——社会系统理论的观察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余成峰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95,共19页
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的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的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的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和身份/承认政治的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的"新政"宪... 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的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的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的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和身份/承认政治的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的"新政"宪法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当代美国宪法不仅面临来自内部矛盾的撕裂,其传统依托的"威斯特伐利亚"宪法框架也在全球化潮流中遭遇冲击。全球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结构变迁,预示着美国宪法模式全球化的内在危机。在私法化、全球化与治理化趋势的多重挑战下,美国宪法已经陷入去政治化和泛政治化的双重困境之中。美国宪法的当代困境具有普遍代表性,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18世纪的宪法革命遗产,从中寻找新的历史进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论 宪法私法化 去政治化 新自由主义 美国宪法
原文传递
科学去政治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来平 贾玖钰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3,127,共6页
建制化科学年代,科学系统外部政治权力与科学系统内部政治权力形成相互作用的权力场域,当外部权力作用过大造成科学系统内部权力变异,便导致科学政治化倾向的出现。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政治的支持实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化,保障了科... 建制化科学年代,科学系统外部政治权力与科学系统内部政治权力形成相互作用的权力场域,当外部权力作用过大造成科学系统内部权力变异,便导致科学政治化倾向的出现。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政治的支持实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化,保障了科学的自主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政治化倾向破坏了科学的自主性,影响科学的求实与效率。科学去政治化的本质不是不要政治的干预,而是要在政治的适当干预下,实现科学的自组织演化。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实现科学的自组织演化实质上归结为一个科学与政治的边界问题。寻求一个协商政治与科学之间边界的语境,构建科学与政治的有机边界,是科学去政治化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去政治化 权力场域分析 科学自组织演化 有机边界
原文传递
重读北岛的《回答》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桃洲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3-16,共4页
北岛的《回答》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北岛作为经典诗人的地位。多年来评论者多从代言人、历史批判、怀疑精神等方面对之进行分析,这些角度造成了北岛诗人形象的"符号化"。近年来,北岛本人及一些评论... 北岛的《回答》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北岛作为经典诗人的地位。多年来评论者多从代言人、历史批判、怀疑精神等方面对之进行分析,这些角度造成了北岛诗人形象的"符号化"。近年来,北岛本人及一些评论者置身于"去政治化"的语境,站在纯诗的立场,对《回答》作出了反思乃至重新定位与阐释。而这些反思和重新阐释需要进一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岛 《回答》 “去政治化” 个人
下载PDF
从区域社会结构与在地文化系统视角看海外华人社团内部冲突——以美国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黎相宜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论文以美国四邑华人社团个案为例,结合区域社会结构、在地文化系统以及祖籍国影响因素,探讨了当代华人社团冲突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长期以来,海外华人及其组织的研究,受到汉学人类学范式的影响,很多学者将其看作是汉人组织的延伸来研究... 论文以美国四邑华人社团个案为例,结合区域社会结构、在地文化系统以及祖籍国影响因素,探讨了当代华人社团冲突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长期以来,海外华人及其组织的研究,受到汉学人类学范式的影响,很多学者将其看作是汉人组织的延伸来研究,造成了研究的瓶颈与路径依赖。本研究认为,当代海外华人社团冲突的产生主要受到区域社会结构、在地文化系统以及祖籍国因素互动的影响,而不是以往研究所认为的"政治立场"原因。华人移民及其社团组织所面临的是在移居地的日常生活,时刻展示对于祖籍国的政治倾向并不合时宜。事实上,海外华人的社团冲突日益呈现出"日常化"与"去政治化"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社团研究 华人社团 汉学人类学 区域结构 文化影响 去政治化
下载PDF
当前全球能源治理的内涵、结构与走向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腾瀚 《国际石油经济》 2019年第9期7-16,24,共11页
全球能源治理主要是由供给侧与需求侧主体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综合体.全球能源治理内涵最基础的维度是经济维度和政治维度.当前全球能源治理的主体和结构呈“不对称沙漏型”状态,这由主权国家与国际机制自身实力对比不均和全球能源治... 全球能源治理主要是由供给侧与需求侧主体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综合体.全球能源治理内涵最基础的维度是经济维度和政治维度.当前全球能源治理的主体和结构呈“不对称沙漏型”状态,这由主权国家与国际机制自身实力对比不均和全球能源治理“政治化”与“去政治化”势力角逐共同造成.“不对称沙漏型”全球能源治理的特点包括:主权国家是各自“三角形”中的核心主体,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执行力和影响力最为明显;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利好国际机制对全球能源治理的影响力要弱于由相似国家组成的国际机制;跨国公司、全球性机制等影响力最弱;需求侧的治理能力及其影响力要强于供给侧;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给侧与需求侧行为主体的身份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美国是一个例外,美国可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转换.未来全球能源治理的理想状态,将在“政治化”主导下伴随"去政治化"影响力增强,构成"梯形"结构,这将使全球能源治理在现实中得到强化与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能源治理 主体结构 政治化 去政治化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文化的“政治化”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玥 肖琴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24-32,共9页
论文分析了东南亚华人文化被“政治化”的路径、原因,探讨了“去政治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认为由于特定原因,东南亚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政治化”现象。非文化所属者的权威主体,作为施动者赋予华人文化关键术语和符号以负面含义,以达... 论文分析了东南亚华人文化被“政治化”的路径、原因,探讨了“去政治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认为由于特定原因,东南亚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政治化”现象。非文化所属者的权威主体,作为施动者赋予华人文化关键术语和符号以负面含义,以达到将东南亚华人文化“政治化”的目的。其主要原因包括对象国多元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族群因素,忌惮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与所谓的“中国威胁”不良影响,以及“他者”视阈中,华人与祖籍国的“想象共同体”。在东南亚华人文化“被政治化”问题上,探讨“去政治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去政治化”举措能够实现,东南亚华人文化“被政治化”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文化 文化政治化 去政治化
下载PDF
中国近30年文学理论的两种解放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睿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新时期30年,中国文学理论经历了两次解放:第一次是以"去政治化"为起点,使文学理论获得了独立的学术身份;第二次是以"跨学科化"为标志,解除学科束缚,扩展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建立了文学理论与其它人文社会... 新时期30年,中国文学理论经历了两次解放:第一次是以"去政治化"为起点,使文学理论获得了独立的学术身份;第二次是以"跨学科化"为标志,解除学科束缚,扩展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建立了文学理论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的广泛联系。当前,文学理论在反思学术体制与人文知识之关系的基础上,力图寻找新的理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文学理论 去政治化 跨学科化
下载PDF
市场转型与底层行动的“去政治化”
10
作者 王庆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在对市场转型研究中精英主义取向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把底层群体带回市场转型研究的视野中来,强调底层群体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参与者以及影响改革进程的基础力量。中国政治体制的连贯性确立了国家对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底层群体的责任关联... 在对市场转型研究中精英主义取向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把底层群体带回市场转型研究的视野中来,强调底层群体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参与者以及影响改革进程的基础力量。中国政治体制的连贯性确立了国家对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底层群体的责任关联和制度承诺,而市场转型中底层群体行动逻辑的生存伦理性和非政治倾向性的特征,并非是底层群体独立自主的选择结果。底层的行动逻辑不仅受到外在强势力量的显性阻隔,而且受到市场话语和去政治化的法律社会工程的隐蔽型塑。这种"隐藏的文本",作为强制性的法律武器的一面,它构成对潜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底层抗争行动的"硬性威慑",而作为公平性的法律话语的一面,则构成"保护"底层利益的"软性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底层行动 去政治化 底层研究
下载PDF
试论警察非政治化与政治建警原则——以中英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为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锦涛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回顾中英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史,不难发现,警察本身是政治性和公共性的统一体,具有政治镇压的职能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他们既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统治的工具,也是人民利益的代理人。在凸显构建服务型警务的当代,警察在发挥其公共服务性一面... 回顾中英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史,不难发现,警察本身是政治性和公共性的统一体,具有政治镇压的职能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他们既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统治的工具,也是人民利益的代理人。在凸显构建服务型警务的当代,警察在发挥其公共服务性一面的同时,依然要讲求阶级性,坚持政治建警原则,而非去政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非政治化 政治建警 中英近代警察制度
下载PDF
新时期初文学的“去政治化”及其叙述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雯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3-648,共6页
新时期初的文论界通过争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通过对"工具论"、"从属论"的反拨,形成了"去政治化"的思想认识倾向,围绕着对艺术特征、美学的规律的肯定,强调以生活至高论代替政治至上论,以广义政治论取代... 新时期初的文论界通过争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通过对"工具论"、"从属论"的反拨,形成了"去政治化"的思想认识倾向,围绕着对艺术特征、美学的规律的肯定,强调以生活至高论代替政治至上论,以广义政治论取代狭义政治论,从坚持他律论到坚持自律论,试图完成文学"去政治化"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去政治化 艺术特征 叙述策略
下载PDF
“炼金术”的三种类型——李碧华作品商业成功的原因
13
作者 刘杰辉 熊伟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虽然对于李碧华作品的研究并不少见,但很少从商业角度探索李碧华作品成功的深层原因。指出拜金主义、去政治化以及虚无的爱情是李碧华商业炼金术的3种类型,结合对李碧华主要文本的解读,探讨其作品商业价值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李碧华 拜金主义 去政治化 虚无爱情
下载PDF
新媒体对青年知识群体的“去政治化”话语表达的影响维度——基于PX百度词条事件的实地调研
14
作者 张楚越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0-64,共5页
基于PX百度词条事件的实地调研,围绕PX毒性“不确定性”所衍生出的辩论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知识青年群体对于媒体报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知,且对环境议题的表达呈现出“去政治化”的话语倾向;而媒体在形塑社会认知与进行知识生产的过... 基于PX百度词条事件的实地调研,围绕PX毒性“不确定性”所衍生出的辩论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知识青年群体对于媒体报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知,且对环境议题的表达呈现出“去政治化”的话语倾向;而媒体在形塑社会认知与进行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切合并迎合了市场竞争及受众心理的需求,进而强化了口语化、符号化、去政治化等表达形式的话语框架。为此,从媒体知识的空间书写、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以及知识青年群体的话语表达风险三个常规维度来考察和分析当下知识青年群体“去政治化”话语的表达模式。从中探究媒体知识生产的平衡性与多样化,重建媒体与社会的信任关系与和谐的知识再生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青年知识群体 去政治化 PX
下载PDF
现代文学史重写范式的建构与反思
15
作者 白玉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写脉络从20世纪80年代起基本可以归纳为从革命与启蒙范式的交织到多元复合范式的建构,在其建构与重写过程中,真实历史、政治权力是避不开的要素。然而,在启蒙范式影响下的重写中,激进的主体性追求、本质主义的思维模...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写脉络从20世纪80年代起基本可以归纳为从革命与启蒙范式的交织到多元复合范式的建构,在其建构与重写过程中,真实历史、政治权力是避不开的要素。然而,在启蒙范式影响下的重写中,激进的主体性追求、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等易于将文学史中的历史简单化,且文学史书写虽一再声明要摆脱政治权力的干涉,但其实始终未能远离。过度地纠结于革命与启蒙话语,易于遮蔽文学史书写的更多可能,唯有多元复合范式的文学史才能够正视多样文学之“史”,正视文学史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从而“重写”基于民族与世界广阔视野的“大现代”中国文学史,并彰显其渊源有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现代文学 本质主义 去政治化 复合范式
下载PDF
中国“第二代民族政策”思路与俄罗斯民族政策的异同
16
作者 黄立茀 刘凡 《俄罗斯学刊》 2013年第5期32-37,共6页
2011年有学者提出"第二代民族政策"思路,在我国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目前,中国民族关系形势整体和谐,但在某些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着民族分裂的暗流,这一威胁的存在,凸显了加紧推进国家认同巩固国家统一,防止民族分裂主义兴风作浪... 2011年有学者提出"第二代民族政策"思路,在我国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目前,中国民族关系形势整体和谐,但在某些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着民族分裂的暗流,这一威胁的存在,凸显了加紧推进国家认同巩固国家统一,防止民族分裂主义兴风作浪的迫切性。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与苏联民族政策理论同源,1991年以后,俄罗斯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对民族政策进行了调整,基本是成功的。对俄罗斯民族政策调整与中国"第二代民族政策"思路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在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路上基本契合。然而,中国与俄罗斯国情不同,我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是否借鉴、借鉴哪些俄罗斯的经验来完善自己的民族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第二代民族政策去政治化俄罗斯
下载PDF
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反思1980年代西学译介
17
作者 王园波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0-54,共5页
1980年代西学译介与《讲话》之间既有跨越时空的承继,也有处于不同现实背景中的裂痕。它迎合着《讲话》中借鉴扬弃外国文化的思想却迷失在照搬的漩涡;它抱着启蒙大众的目的却成就了知识精英的仓促补课;它妄图去政治化却不仅本身带有强... 1980年代西学译介与《讲话》之间既有跨越时空的承继,也有处于不同现实背景中的裂痕。它迎合着《讲话》中借鉴扬弃外国文化的思想却迷失在照搬的漩涡;它抱着启蒙大众的目的却成就了知识精英的仓促补课;它妄图去政治化却不仅本身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成为了一股合政治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0年代 西学译介 去政治化
下载PDF
精准扶贫的实践偏离与基层治理困局 被引量:46
18
作者 陈义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9,共8页
以西南地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精准扶贫实践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问题,并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对偏离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从精准识别来看,横截面识别、标准化、僵化的指标与村民生活的动态变化、村庄现实的不规则性以及村庄... 以西南地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精准扶贫实践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问题,并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对偏离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从精准识别来看,横截面识别、标准化、僵化的指标与村民生活的动态变化、村庄现实的不规则性以及村庄道义相偏离;而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偏离主要表现为扶贫资源投入的内卷化和人力投入的内卷化。研究从基层治理的角度阐释了精准扶贫实践偏离的原因。在村庄层面,精准识别的"去政治化",即未能形成对大多数村民的政治动员,是导致实践偏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县、乡层面,精准扶贫实践中"行政吸纳政治"的逻辑也是实践偏离的影响因素,以专业化、标准化为特征的技术治理、将"树典型"作为目的而非手段、事本主义逻辑,都是构成精准扶贫内卷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基层治理 内卷化 “去政治化” “行政吸纳政治”
下载PDF
系统结构分化:中国社会分化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兆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0,74,共6页
关于中国社会分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阶层结构分化,但忽视了系统结构分化。中国社会系统结构的分化是一个从泛政治化的单轨运行向去政治化的多轨运行转化的过程。同时两个分化维度在动力机制与作用过程、两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 关于中国社会分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阶层结构分化,但忽视了系统结构分化。中国社会系统结构的分化是一个从泛政治化的单轨运行向去政治化的多轨运行转化的过程。同时两个分化维度在动力机制与作用过程、两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功能关系的整合上存在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化 系统结构 社会功能 泛政治化 去政治化 中国
下载PDF
从“脱政治化”到高政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志怀 《闽台关系研究》 2022年第2期1-10,F0003,共11页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既有制度性安排的主要功能虽从防弊转变为兴利,但长期存在的“脱政治化”现象导致两岸制度化建设功能过于单一,一直在低水平状态徘徊。高政治议题虽是40年来两岸...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既有制度性安排的主要功能虽从防弊转变为兴利,但长期存在的“脱政治化”现象导致两岸制度化建设功能过于单一,一直在低水平状态徘徊。高政治议题虽是40年来两岸关系最具争议与冲突性的问题,但不可能长期回避,两岸制度性安排必须要解决政治、军事等领域的难题。“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特别是“统一后”的制度性安排的探讨,将会推动国家统一进程进入崭新阶段。努力探索两岸新的协商方式,建立新的联系主体,进一步扩大岛内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对两岸现有制度化成果的认同,必然有助于两岸高政治议题的制度性安排的形成,并为两岸制度性安排的对接创造更大的空间,从而推动两岸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制度的构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台政策 两岸关系 制度性安排 “脱政治化” 高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