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3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的药理活性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5
1
作者 杜怡雯 冯江毅 +3 位作者 胡黎文 王皓霖 胡雪松 龙朝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5期24-27,共4页
大黄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泻下攻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祛瘀通经之功效。研究表明,大黄主要有调节胃肠道、保肝、心脑血管保护、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文章对今年大黄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大黄 药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大黄药效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2
作者 杨滢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5期142-144,共3页
本文以实践工作经验为基础,对大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同时从泻下作用、影响离体小肠、抑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及降低胆固醇等方面对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明确其药效成分及作用,为其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黄 药效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伤寒论》大柴胡汤临证应用辨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云虎 李东 王春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478,共4页
《伤寒论》中大柴胡汤与《金匮要略》的大柴胡汤相比在组成上少大黄一味,总结历代医家对大柴胡汤有无大黄的观点论述,通过对历代医家著作中对于大柴胡汤的证治特点的认识,可归纳为加大黄可用于阳明腑实,大便秘结;湿热蕴蒸,大便黏滞不畅... 《伤寒论》中大柴胡汤与《金匮要略》的大柴胡汤相比在组成上少大黄一味,总结历代医家对大柴胡汤有无大黄的观点论述,通过对历代医家著作中对于大柴胡汤的证治特点的认识,可归纳为加大黄可用于阳明腑实,大便秘结;湿热蕴蒸,大便黏滞不畅;热结胃腑血分,神志异常;腹诊上腹胁肋硬满疼痛等。无大黄之大柴胡汤以和解少阳、疏泄肝胆为其主要功效,其适应证为肝胆郁滞、枢机不利所致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大黄 少阳腑实 阳明腑实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晓东 顾群浩 +3 位作者 朱晓明 陈徽 罗振凌 冯寿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25-26,30,共3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承气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38例,观察比较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表现出现缓解...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承气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38例,观察比较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表现出现缓解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液引流量,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的缓解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胃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再次手术,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可靠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大承气汤 临床价值 大黄 厚朴 枳实
下载PDF
中药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尹广军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评价中药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50.0... 目的:评价中药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可靠,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黄 评价
下载PDF
大黄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欣 胡芳弟 +4 位作者 封士兰 赵健雄 李应东 徐静汶 宋平顺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ODS柱,甲醇 1.0%冰醋酸为梯度流动相,研究了大黄的指纹图谱,其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作为为参照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含量测定.检测波长:430nm.共找出了23个共有峰,其中的5个峰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ODS柱,甲醇 1.0%冰醋酸为梯度流动相,研究了大黄的指纹图谱,其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作为为参照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含量测定.检测波长:430nm.共找出了23个共有峰,其中的5个峰是参照物,12个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在90%以上.样品处理方法简单,研究所得的大黄指纹图谱稳定性、重复性好,可作为大黄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
下载PDF
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的核心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毫 徐满卿 丁舸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112-1114,共3页
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栀子、大黄3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为治疗湿热黄疸的要方。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配伍的核心作用,既能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又可泻热逐瘀,气血同治,通利二便,给湿邪瘀热出路,从前、后二窍分消。茵陈、大黄... 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栀子、大黄3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为治疗湿热黄疸的要方。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配伍的核心作用,既能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又可泻热逐瘀,气血同治,通利二便,给湿邪瘀热出路,从前、后二窍分消。茵陈、大黄作为临床治疗肝胆湿热蕴结阳黄为主证的方剂中常配伍的药组,具有很好的退黄作用,其核心作用通过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气血同治,给邪出路,利胆排石等方面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大黄 茵陈蒿汤 核心作用
下载PDF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珍 邹晓平 +1 位作者 徐肇敏 吕瑛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80-382,共3页
[目的]研究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探讨大黄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研究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探讨大黄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大黄治疗(大黄)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6、MCP-1水平及胰腺组织中TNF-α、IL-6、MCP-1的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血清淀粉酶、TNF-α、IL-6、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胰腺组织中TNF-α、IL-6、MCP-1mRNA水平亦明显增加(均P<0.01);大黄组与SA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6、MCP-1水平及胰腺组织中TNF-α、IL-6、MCP-1mRNA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大黄治疗SA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炎症递质的表达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大黄
原文传递
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曹维嘉 魏丰贤 +3 位作者 苏国宏 邵子玮 张有成 徐小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9期1542-1546,155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月的中药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 目的系统评价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月的中药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文章质量及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5项RCT,122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死亡率[RR=0.48,95%CI(0.30,0.77)]、治愈率[RR=1.42,95%CI(1.20,1.68)]、并发症发生率[RR=0.58,95%CI(0.35,0.97)]、腹胀缓解时间[MD=-2.21,95%CI(-2.63,-1.79)]、腹痛缓解恢复时间[MD=-2.06,95%CI(-2.54,-1.58)]、住院时间[MD=-5.78,95%CI(-6.57,-4.99)]、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MD=-2.50,95%CI(-3.17,-1.83)]和APACHEⅡ评分改善[MD=-3.09,95%CI(-4.52,-1.65)]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SAP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不良症状以及改善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清胰汤 大黄 循证研究
下载PDF
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对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谭超 安文蓉 +4 位作者 刘娟 崔玉娇 朱青 谢瑞 于鹰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5∶2,1∶1,2∶3)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蛋清致肿胀法观察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法观察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的镇痛作用...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5∶2,1∶1,2∶3)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蛋清致肿胀法观察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法观察大柴胡汤中柴胡、大黄不同配比的镇痛作用。结果:大柴胡汤中柴胡与大黄不同配比对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蛋清所引起的小鼠肿胀。结论:大柴胡汤中柴胡与大黄不同配比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原方中柴胡与大黄用量比例为5∶2时的抗炎镇痛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柴胡 大黄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大鼠肠黏膜微生态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丹 任爱民 +1 位作者 王红 许淑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大鼠的肠道微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比较通腑颗粒2种主要成分大黄、厚朴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80只,以4 g/kg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制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模型,将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大鼠的肠道微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比较通腑颗粒2种主要成分大黄、厚朴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80只,以4 g/kg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制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模型,将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大黄组、厚朴组、通腑颗粒组和模型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开始给药。观察各组体质量变化、内毒素情况。取大鼠结肠内容物进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4种菌的培养与计数。同时取各组大鼠空肠组织做常规固定、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治疗后通腑颗粒组大鼠较大黄组、厚朴组体质量明显增加。通腑颗粒组、大黄组与厚朴组内毒素浓度降低,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腑颗粒、大黄与厚朴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通腑颗粒组疗效更优。模型组小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治疗后通腑颗粒组与大黄组比较,小肠黏膜病理损伤明显降低。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大鼠存在肠黏膜屏障损伤;中药通腑颗粒、大黄、厚朴可以有效减轻肠黏膜损伤,纠正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中药通腑颗粒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通腑颗粒 大黄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微生态屏障 肠黏膜
下载PDF
大黄-黄芩药对抗内毒素有效部位的筛选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平 熊玉霞 +2 位作者 孟宪丽 张艺 何毓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比较大黄-黄芩药对水煎液和3个极性提取部位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抗内毒素有效部位筛选。方法:采用试管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测定各提取部位和其含药血清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同时建立内毒素发热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肛温变化观察... 目的:比较大黄-黄芩药对水煎液和3个极性提取部位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抗内毒素有效部位筛选。方法:采用试管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测定各提取部位和其含药血清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同时建立内毒素发热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肛温变化观察各提取部位体内抗内毒素活性。结果:大黄-黄芩药对的正丁醇部位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显示良好的抗内毒素活性,其活性强于水溶性部位和氯仿部位。结论:正丁醇部位为大黄-黄芩药对抗内毒素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心汤 大黄 黄芩 有效部位 内毒素
下载PDF
大黄、芒硝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冰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四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口服或鼻胃管注...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四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口服或鼻胃管注入。观察组2: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保留灌肠。观察组3: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甘油灌肠剂保留灌肠。观察组1和观察组2在上述基础上均给予芒硝腹部外敷。四组患者均治疗7天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腹痛和腹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禁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数值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口服或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胃肠功能障碍 大黄 芒硝
下载PDF
大黄的历代功效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世雷 杨扬 《中药与临床》 2018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梳理历代医家对大黄功效的认识及临床应用,以便读者能了解大黄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历代医家对大黄的认识和含大黄方剂的应用,并加以解析。结果:虽然历代医家均认为大黄&... 目的:梳理历代医家对大黄功效的认识及临床应用,以便读者能了解大黄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历代医家对大黄的认识和含大黄方剂的应用,并加以解析。结果:虽然历代医家均认为大黄"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医家对大黄的认识逐步加深,如汉代在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方面,魏晋时期在除痰实,肠间结热方面,唐代在利水肿,主小儿寒热方面,宋代在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候,补心方面,金元时期在治疗冻疮方面,明代在瘟疫阳狂、斑黄谵语方面,清代在止吐衄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使大黄的应用更加广泛。结论:通过对历代医家应用对大黄功效的认识及临床应用的考证,可使大黄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本草考证 功效 应用 炮制
下载PDF
酸碱对药大黄与黄柏在大黄硝石汤中配伍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裴妙荣 段秀俊 裴香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312-2315,共4页
目的:考察酸碱对药大黄与黄柏在大黄硝石汤中配伍后酸、碱性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黄柏单味药提取液,大黄、黄柏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蒽醌类成分和小檗碱的提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蒽醌类成分及小檗碱的... 目的:考察酸碱对药大黄与黄柏在大黄硝石汤中配伍后酸、碱性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黄柏单味药提取液,大黄、黄柏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蒽醌类成分和小檗碱的提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蒽醌类成分及小檗碱的提取量随着单药、对药及全方的配伍变化,水煎煮降低趋势明显,乙醇提取变化不明显,且提取量不及水提取。水煎煮单药与对药之间变化趋势尤其明显,而小檗碱的变化趋势较蒽醌类成分更明显。结论:大黄、黄柏单煎和乙醇回流,大黄、黄柏对药煎煮和乙醇回流,大黄硝石汤全方煎煮和乙醇回流,酸、碱性成分的提取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黄柏 大黄硝石汤 酸碱对药 配伍化学
原文传递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11
16
作者 Pang Bing Guo Jing +3 位作者 Zhao Linhua Zhao Xiyan Zhou Qiang Tong Xiao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07-313,共7页
OBJECTIVE: To provide clinical evidence in support of Dahuang Huanglian Xiexin decoction(DHXD)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and to introduce a new treatment option for clinician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 OBJECTIVE: To provide clinical evidence in support of Dahuang Huanglian Xiexin decoction(DHXD)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and to introduce a new treatment option for clinician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DHXD for the treatment of T2DM by analyzing clinical records of 183 cases. Patients with T2DM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between January 1,2013 and January 1, 2014 were enrolled. Th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by the changes in fasting blood-glucose(FBG),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PBG), hemoglobin A1c(Hb Alc), blood lipid profiles and body mass index(BMI) at 1, 2, 3 and 6 months. The changes in main symptoms were alsoevaluated. The dosage of Huanglian(Rhizoma Coptidis) and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ean Hb A1C at 3 and 6 months after DHXD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level(P < 0.01).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FBG,PBG, blood lipid series and BMI. DHXD also improved the main symptoms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 excessive heat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obese T2DM. Huanglian(Rhizoma Coptidis)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678 clinical visits, the dosage of Huanglian(Rhizoma Coptidis) was related to age, BMI, DM duration,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and use of Western hypoglycemic drugs.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DHXD could decrease blood glucose and improve T2DM symptoms and reduce body weight. The use of DHXD may indicate a new optional treatment for T2 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Blood glucose Body weight dahuang Huanglian Xiexin decoction Retrospective studies
原文传递
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汤彦 向小卫 +2 位作者 申国璋 尚祥光 雷明慧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3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SIRS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18例给予常规抗炎及支持对症治疗 ,治疗组 18例加用生大黄粉 6 0g/天煎制后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二组患... 目的 :探讨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3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SIRS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18例给予常规抗炎及支持对症治疗 ,治疗组 18例加用生大黄粉 6 0g/天煎制后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1、3、7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和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含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第 7天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大黄对SIRS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MODS 凝血功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患者 SIRS 危重病人 临床死亡 人发 保护
下载PDF
黄芪、大黄配伍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心钠素、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尹翠翠 杨勇 容蓉 《山东中医杂志》 201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大黄配伍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心钠素(ANP)、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大黄组、黄芪大黄配伍组,采用3%腺嘌呤灌胃制作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实验5周后分别检测尿十项指标;采... 目的:观察黄芪、大黄配伍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心钠素(ANP)、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大黄组、黄芪大黄配伍组,采用3%腺嘌呤灌胃制作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实验5周后分别检测尿十项指标;采血检测各组心钠素、内皮素等指标。结果:黄芪与大黄配伍能明显增加CRF大鼠的尿量,降低尿蛋白、尿胆红素等含量,显著降低ET含量,有升高ANP的趋势。结论:黄芪与大黄配伍后能通过增加尿量,加速排除体内有害物质,降低尿蛋白、尿胆红素等含量;调节ET、ANP的含量,从而进一步改善细胞因子对肾功能的损害,避免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两者相互促进、协同起效,表现出较强的药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黄芪 中药配伍 慢性肾衰竭 心钠素 内皮素 大鼠
下载PDF
早期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萌 葛建新 +3 位作者 王平 王国品 黄晓丽 滕晓琨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收治的45例SAP患者。观察组25例,通过肠内营养管灌注生大黄和肠内营养液;对照组20例,通过肠内营养管灌注生大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早期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收治的45例SAP患者。观察组25例,通过肠内营养管灌注生大黄和肠内营养液;对照组20例,通过肠内营养管灌注生大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血淀粉酶、血糖、CRP数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3. 25±0. 42) d]、[(3. 35±0. 53) 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 10±0. 45) d]均短于对照组[(4. 75±0. 97) d、(4. 60±0. 86) d、(4. 52±0. 7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治疗SAP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茵黄利胆颗粒中大黄、茵陈的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勇军 黄云祥 王杏娥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635-1636,共2页
目的:建立和完善茵黄利胆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茵黄利胆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茵黄利胆颗粒中的大黄、茵陈。结果:各斑点之间的分离良好,阴性对照基本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 目的:建立和完善茵黄利胆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茵黄利胆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茵黄利胆颗粒中的大黄、茵陈。结果:各斑点之间的分离良好,阴性对照基本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黄利胆颗粒 大黄 大黄酸 茵陈 薄层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