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 被引量:25
1
作者 高其才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23-29,共7页
习惯法为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渊源,当代中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政府部门规章、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都对习惯进行了认可,赋予习惯以法律地位,确认了习惯法在我国正式法律渊源中次要、补充的法... 习惯法为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渊源,当代中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政府部门规章、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都对习惯进行了认可,赋予习惯以法律地位,确认了习惯法在我国正式法律渊源中次要、补充的法律渊源地位。我国法律、法规认可的习惯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民族习惯、地方习惯、物权习惯、商事习惯、婚姻习惯、家庭习惯、继承习惯、丧葬习惯、生活习惯、宗教习惯、国际惯例等。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认可的变化代表了一种"为生活而立法"的新的立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 习惯法
下载PDF
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玲 袁春兰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75-81,共7页
在西南少数民族彝族聚居区,活跃着一群很特殊的人——“德古”。他们是彝族习惯法的熟知者,同时也是彝族社会的民间司法官。在从古至今的彝族乡土社会生活中,“德古”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司法官 习惯法 乡土社会 彝族 西南少数民族 民间 刍议 生活
下载PDF
侗族传统社会习惯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被引量:9
3
作者 罗康隆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中,都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广泛的合作,而有效的合作就需要有制度的保障。贵州清水江下游侗族人工营林业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主要表现为"侗款"习惯法)的保护下得以实现的... 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中,都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广泛的合作,而有效的合作就需要有制度的保障。贵州清水江下游侗族人工营林业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主要表现为"侗款"习惯法)的保护下得以实现的。由于侗族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侗族社会地方性制度的保护下获得了有效的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这种经济活动方式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习惯法 森林资源 人工营林业
下载PDF
民族宗教活动中形成的习惯法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广西京族哈节习惯法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小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3期60-65,共6页
宗教活动引导着少数民族成员的社会行动,使之趋向于某种秩序,进而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哈节是京族最盛大的节日,传统的哈节是京族人民祭祀海神和祖先的宗教活动。在京族哈节的宗教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法,这些习惯法至今仍为京族群众... 宗教活动引导着少数民族成员的社会行动,使之趋向于某种秩序,进而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哈节是京族最盛大的节日,传统的哈节是京族人民祭祀海神和祖先的宗教活动。在京族哈节的宗教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法,这些习惯法至今仍为京族群众遵守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族哈节 习惯法 和谐社会建设 作用
下载PDF
刑法视域下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茂久 任忠臣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习惯法作为一类社会规范,发挥其特有的社会调节作用。但在刑法视域下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排斥习惯法以及成为理论共识,造成习惯法处于被压制地位。本文通过构建习惯法的理论基础来探讨习惯法在刑法视域下司法适用性相关的问题以及... 习惯法作为一类社会规范,发挥其特有的社会调节作用。但在刑法视域下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排斥习惯法以及成为理论共识,造成习惯法处于被压制地位。本文通过构建习惯法的理论基础来探讨习惯法在刑法视域下司法适用性相关的问题以及应有的司法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刑法视域 司法适用性
下载PDF
构建法治国家语境下的中国本土习惯法及其与“国家法”的融合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廉睿 高鹏怀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0-33,共4页
在中国乡土社会之中,实际上存在着以"国家法"为代表的"显性法律系统"与以习惯法为代表的"隐性法律系统"。作为"隐性法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惯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其价值解读,存在着法律... 在中国乡土社会之中,实际上存在着以"国家法"为代表的"显性法律系统"与以习惯法为代表的"隐性法律系统"。作为"隐性法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惯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其价值解读,存在着法律多元主义和本土资源理论两种范式。在建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需要调和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而调和的基本视角即是坚持"国家法中心主义"与"习惯法中心主义"并重。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各自优势,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国家法” “隐性法律系统” “显性法律系统” 融合
下载PDF
法律适用冲突解决模式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静 王津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0,共4页
受国家制定法的影响,少数民族社会正在发生向大传统社会方向的变迁,但其文化体系未发生大的变化。由于国家制定法的推行,导致传统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并存于少数民族社会中,并同时对现时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此时,极易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 受国家制定法的影响,少数民族社会正在发生向大传统社会方向的变迁,但其文化体系未发生大的变化。由于国家制定法的推行,导致传统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并存于少数民族社会中,并同时对现时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此时,极易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与冲突。因此,需要将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融合为民族自治法,以便适应变迁了的少数民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习惯法 国家法 法律冲突 法律适用
原文传递
锦屏阴地风水契约文书与风水习惯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泽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3期50-59,共10页
以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锦屏阴地风水契约文书为资料,分析阴地风水契约文书的类型、所反映的风水观念、土地利用矛盾,以及风水习惯法,指出锦屏风水习惯法是在风水观念被锦屏人普遍认同后,在频繁的阴地风水交易行为中产生的,以乡规民约、风... 以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锦屏阴地风水契约文书为资料,分析阴地风水契约文书的类型、所反映的风水观念、土地利用矛盾,以及风水习惯法,指出锦屏风水习惯法是在风水观念被锦屏人普遍认同后,在频繁的阴地风水交易行为中产生的,以乡规民约、风水契约、诉讼调解仲裁文书为载体的,以协调林业、农业用地与阴地风水用地矛盾为目的,具有一般拘束力的行为规范总体。其规范可以分为强制性的、倡导性的和技术性的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 阴地 风水 习惯法
下载PDF
藏区赔命价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欣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42-50,共9页
赔命价是人类社会早期盛行的一种以赔偿方式解决命案纠纷,并在受害人家属和侵害方之间达成和解的习俗。我国藏族地区赔命价的历史悠久,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传统和民族心理等因素,赔命价习惯法在与国家法的博弈中,虽然处境尴尬却充... 赔命价是人类社会早期盛行的一种以赔偿方式解决命案纠纷,并在受害人家属和侵害方之间达成和解的习俗。我国藏族地区赔命价的历史悠久,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传统和民族心理等因素,赔命价习惯法在与国家法的博弈中,虽然处境尴尬却充满活力。司法部门的文件和田野调查资料显示赔命价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在现行政策和法律的框架范围内,摒弃赔命价习惯法的弊端,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协调,以发挥它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 习惯法 赔命价 整合
下载PDF
习惯法在丝绸之路古今各民族中的表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妍春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72-76,共5页
丝绸之路上古今各民族的习惯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适用于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每个民族群体意志的共同体现;并相对独立于国家法制之外,依靠某种民间权威和自选组织,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有时又与国家法制兼容并存。
关键词 习惯法 丝绸之路 古今民族
下载PDF
有关荒地的法律基础与管理依据——中国西北部地区环境与习惯法讨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杰克.帕特里克.海斯 张韬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1,共10页
在过去150多年里,西方普遍认为中国的荒地,包括林地和草场在内,都是缺乏管理和保护的。但是研究表明,在历史上荒地一直都受到了细心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存在着不同于农耕地的独特的荒地管理方式,而且林地和草场有些时候是由地方公共组织... 在过去150多年里,西方普遍认为中国的荒地,包括林地和草场在内,都是缺乏管理和保护的。但是研究表明,在历史上荒地一直都受到了细心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存在着不同于农耕地的独特的荒地管理方式,而且林地和草场有些时候是由地方公共组织进行管理的。不幸的是,上世纪起,国家运动和非地方性的管理方式却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而在分配有关树木和荒地的权利时考虑到习惯法的地方,所有制的类型及其激励机制显示出了他们异乎寻常的对于变化的灵活性,并且直到今天这些习惯法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 公共控制 习惯法
下载PDF
当代中国习惯法与国家司法关系的辩证思考——从对两个基层法院的访谈展开 被引量:1
12
作者 施蔚然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5-62,共8页
访谈材料表明,中国基层法院的法官对于习惯法总体上呈谨慎态度,但对于习惯法的司法适用方面,则在调解与判决两方面有着不同的行动逻辑,甚至还有实用主义的操作。从相应的社会事实出发,对习惯法与国家司法关系的理论探讨应正确对待习惯... 访谈材料表明,中国基层法院的法官对于习惯法总体上呈谨慎态度,但对于习惯法的司法适用方面,则在调解与判决两方面有着不同的行动逻辑,甚至还有实用主义的操作。从相应的社会事实出发,对习惯法与国家司法关系的理论探讨应正确对待习惯法对司法的作用,还应认真研究法官对习惯法的态度并注意增强习惯法研究的理论说服力。只有将习惯法置于传统型法、社会秩序的框架之下,才能更好地认识并解读当代中国习惯法与国家司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国家司法 传统型法 社会秩序
下载PDF
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和互动
13
作者 梁莎莎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4-36,共3页
习惯法是中国固有法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乡土社会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功能。在中国法治建设中,习惯法与国家法有其冲突的一面,也有其一致性,应寻求习惯法与国家法的相互妥协与合作。
关键词 习惯法 国家法 冲突 互动
下载PDF
司法裁判视角下《民法典》第10条的习惯法意义探析
14
作者 郭少飞 李彤 《民间法》 2022年第2期298-315,共18页
《民法典》第10条与其他民法习惯条文建构起我国民事习惯基本法律体系,第10条的法律意涵不仅应立足于现有体系展开规范分析,而且尚需根植司法裁判实践。通过梳理习惯民事司法裁判文书用语可见,习惯涵摄习俗、风俗、惯例等。基于第10条... 《民法典》第10条与其他民法习惯条文建构起我国民事习惯基本法律体系,第10条的法律意涵不仅应立足于现有体系展开规范分析,而且尚需根植司法裁判实践。通过梳理习惯民事司法裁判文书用语可见,习惯涵摄习俗、风俗、惯例等。基于第10条的规范结构与内容,该条“习惯”应指习惯规范,既包括仅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对拘束力的习惯个别规范,也包含在不特定主体或社会主体中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习惯社会规范。在整体规范意义方面,第10条确立了习惯法的补充性法源地位。在民事司法裁判中,习惯规范优先于任意性规范、管理性强制规范适用,而作为特别法的商事习惯法优先于一般私法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习惯 习惯规范 习惯法 法律渊源
原文传递
台湾阿美人习惯法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典恩 《孝感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1-45,共5页
台湾阿美人习惯法皆属口耳相传、世代相袭的道德、习惯与禁忌。从维持生产秩序、保护人身安全、财产承继和婚姻家庭等四个方面,对阿美人习惯法的内容作一阐述,对其诉讼程序与刑罚种类作扼要说明。原始性和部落主义是阿美人习惯法的两大... 台湾阿美人习惯法皆属口耳相传、世代相袭的道德、习惯与禁忌。从维持生产秩序、保护人身安全、财产承继和婚姻家庭等四个方面,对阿美人习惯法的内容作一阐述,对其诉讼程序与刑罚种类作扼要说明。原始性和部落主义是阿美人习惯法的两大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阿美人 习惯法
下载PDF
苗族村规民约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立荣 何明凤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政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对苗族习惯法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为习惯法向村规民约的演变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因为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国家制定法调整的范围有限,亟需具备一定效力的村规民约加... 政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对苗族习惯法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为习惯法向村规民约的演变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因为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国家制定法调整的范围有限,亟需具备一定效力的村规民约加以弥补,村规民约与当地文化语言相通可解决制定法的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问题,国家司法机关能力有限又希望通过村规民约发挥补充作用。村规民约具有规范、补充和自治的特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习惯法 村规民约
下载PDF
土家族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重组——基于建始县白云村的调查
17
作者 余浩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79-84,共6页
土家族习惯法历史悠久,其文本内容不断变化,宗族和政府的活动及互动关系在土家族习惯法制定、推广和修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其互动过程中权力重心在两者之间不断转移。这种变化发展的特点反映了它的实践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活动特... 土家族习惯法历史悠久,其文本内容不断变化,宗族和政府的活动及互动关系在土家族习惯法制定、推广和修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其互动过程中权力重心在两者之间不断转移。这种变化发展的特点反映了它的实践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活动特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其文本内容的更新、散佚,从结构功能传递和仪式强化作用两方面考察这种活动规律具有历史客观性,是形成土家族习惯法历史性的基础,而人的能动性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习惯法 历史变迁 结构关系
下载PDF
彝族历史文化变迁的追忆与记录——论《厚墙裂痕》
18
作者 罗紫元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6期29-31,共3页
马德清的长篇小说《厚墙裂痕》从族群世系及其变迁、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制度及习惯法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追述了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的变迁,具有民族志的书写特征。
关键词 《厚墙裂痕》 族群世系 社会经济 社会制度 习惯法
下载PDF
习惯法对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的影响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19
作者 文晓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现代产权界定制度、配置制度、运营制度和保护制度具有较强的制约性作用,阻碍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然而,维系习惯法的"情理"、"服从"原则及其既得利益者,也是优化... 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现代产权界定制度、配置制度、运营制度和保护制度具有较强的制约性作用,阻碍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然而,维系习惯法的"情理"、"服从"原则及其既得利益者,也是优化产权制度的重要素材和优势。因此,既要充分认识到习惯法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也要假借其积极作用和正面效应,通过产权制度移植、产权制度变迁和产权制度重构等路径,实现民族地区产权制度的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习惯法 产权制度
下载PDF
清代索伦与驯鹿鄂温克习惯法的差异
20
作者 李娟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期38-39,共2页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发展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鄂温克民族而言,在清代随着其社会经济政治等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习惯法也随之发展变化。但由于其内部不同分支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其习惯法的发展样态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发展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鄂温克民族而言,在清代随着其社会经济政治等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习惯法也随之发展变化。但由于其内部不同分支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其习惯法的发展样态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考察少数民族习惯法时必须要考虑到该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温克 习惯法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