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 被引量:55
1
作者 韩英丽 马超群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91-94,共4页
随着"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工匠精神从其内涵上讲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精神理念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从其渊源上讲,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以及中国古代的"匠"人... 随着"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工匠精神从其内涵上讲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精神理念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从其渊源上讲,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以及中国古代的"匠"人传统都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过程中,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更加突显,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转型升级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匠精神:思政课教师教育话语认同的能量支点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越芬 张世昌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质造大国"的升级,以及文化强国的双重背景驱动下,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声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量工匠精神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即乐生、精工、尚...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质造大国"的升级,以及文化强国的双重背景驱动下,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声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量工匠精神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即乐生、精工、尚巧。按照此内涵标准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严格要求,朝着"精品"的方向进行"打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关键素养,如精神信念、理论功底、话语逻辑等,从而直接或间接为他们的教育话语赋能,使其构建的教育话语更具实效性。在具体践行过程中,要注重相应文化体系的建设,以支撑和推动工匠精神的践行,具体来说,应完善制度文化促成工匠精神的习惯养成,强化对工匠精神认同的价值文化激励敬业精神的养成,落实管理文化为"工匠型"教师的个人利益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思政课 师德 话语认同
下载PDF
古代干壁画与湿壁画的鉴定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宏 《中原文物》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壁画艺术作为诸多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宗教、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紧密相联。干壁画与湿壁画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随着石窟考古学、美术史学、古代工艺史学等领域研究的... 壁画艺术作为诸多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宗教、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紧密相联。干壁画与湿壁画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随着石窟考古学、美术史学、古代工艺史学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 ,向科技考古学提出了“如何鉴定古代干壁画与湿壁画”这一问题。本文从这两种形式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上的差别出发 ,论述了鉴定古代干湿壁画的科学方法 ,并探讨了中国有无湿壁画这个美术史学界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壁画 湿壁画 社会生活习俗 壁画材料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阐发“工匠精神” 走向融合共赢——第二届全国职教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源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6年第3期1-4,共4页
2016年5月14日,第二届全国职教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在广州番禺举行,来自全国88家单位的210余位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报告围绕如何推动职教科研的发展与繁荣,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中国制造",诠释"工匠... 2016年5月14日,第二届全国职教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在广州番禺举行,来自全国88家单位的210余位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报告围绕如何推动职教科研的发展与繁荣,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中国制造",诠释"工匠精神",进一步总结办刊经验,研讨办刊规律等议题展开。论坛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同意成立"全国职教期刊联盟"的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 期刊 工匠精神 学术共同体
下载PDF
洞头贝雕工艺3D模拟及其在鞋履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姚云鹤 杨文静 +1 位作者 毕玉琳 叶浙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
随着新型制造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造工艺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温州洞头贝雕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工艺特色与艺术价值,但因材料、技术人才及创新不足等多种原因而受到制约。基于3D打印逐层印制的技术优势及其后... 随着新型制造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造工艺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温州洞头贝雕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工艺特色与艺术价值,但因材料、技术人才及创新不足等多种原因而受到制约。基于3D打印逐层印制的技术优势及其后处理的便捷性,通过一系列贝雕工艺模拟实验与设计实践,对贝雕艺术细节、表层肌理及装配工艺进行创新性模拟;并立足于当前市场需求,探讨非遗文化与时尚鞋履产品的结合空间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头贝雕 3D打印 鞋履 设计 工艺
下载PDF
大连营城子汉墓出土龙纹金带扣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谭盼盼 张翠敏 杨军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115,2,共10页
前言2002~2003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汉墓。其中,2003M76为一座高等级的男女合葬墓,时代属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该墓出土了一件制作精美的金带扣[1],为大连地区首次发现。这件金带扣的纹饰以十... 前言2002~2003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汉墓。其中,2003M76为一座高等级的男女合葬墓,时代属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该墓出土了一件制作精美的金带扣[1],为大连地区首次发现。这件金带扣的纹饰以十条龙作戏水或腾云驾雾状为主题图案,一条大龙从带扣首端延至尾端,九条小龙萦绕于大龙周围,分别位于带扣的扣舌两侧和大龙的背部、爪旁、胸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营城子 汉墓 金带扣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融合工匠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CI体系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曾海宾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3-68,共6页
高职教育肩负着传承"工匠精神"的时代责任。培育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需要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内涵,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发挥其在营造特色高职校园文... 高职教育肩负着传承"工匠精神"的时代责任。培育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需要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内涵,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发挥其在营造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构建融合"工匠精神"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可以运用CI理论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理念识别系统(MI)、校园文化行为识别系统(BI)和校园文化视觉识别系统(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CI理论
下载PDF
中国古代纱罗织物品种体系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杭航 王亚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135,共10页
纱罗是中国古代应用广泛的代表性丝绸品种之一,考古发现的纱罗织物品种丰富、结构多变,其特殊的绞经结构作为古代纺织技艺高水平的代表是现代传承的重点,也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出土及传世纱罗实物为研究对象,从工艺和组织结构的角... 纱罗是中国古代应用广泛的代表性丝绸品种之一,考古发现的纱罗织物品种丰富、结构多变,其特殊的绞经结构作为古代纺织技艺高水平的代表是现代传承的重点,也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出土及传世纱罗实物为研究对象,从工艺和组织结构的角度对古代纱罗织物的品种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建立中国古代纱罗织物品种体系,以探究其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纱罗织物大致以单层组织类品种为主,重组织类仅在明代盛行一时。其品种演变大致呈现出由简至繁,又由繁至简的发展规律,其演变本质是不断优化工艺和结构,以满足现行社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罗 绞经 品种 工艺 组织结构 演变规律
下载PDF
日本正仓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髹饰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爱莉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5,共9页
日本正仓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髹饰工艺在历史上具有极为辉煌的价值,是我国古代民族乐器装饰工艺的巅峰。本文从这把琵琶的髹饰工艺考据入手,简要介绍正仓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并从髹饰部位、髹饰材料、髹饰工艺和髹饰功能... 日本正仓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髹饰工艺在历史上具有极为辉煌的价值,是我国古代民族乐器装饰工艺的巅峰。本文从这把琵琶的髹饰工艺考据入手,简要介绍正仓院藏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并从髹饰部位、髹饰材料、髹饰工艺和髹饰功能四个方面解析正仓院藏唐代五弦琵琶的髹饰工艺,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髹饰工艺的精粹,使古老的传统工艺再现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正仓院 唐代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髹饰 工艺
原文传递
新疆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造型与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伟伟 邬建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的种类、功能、造型、生产工艺等都生成于草原游牧文化环境,又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哈萨克族民间手工艺的典型样式,体现了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民族独特的审美态度。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木制餐具 造型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论六朝文论中的“文匠”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冬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5,共10页
六朝文论中有大量将作家比喻为精通技艺的"工匠"的现象。而参照此时十分发达的艺术技巧理论,会发现"文匠"说包含由浅至深的四重意义:严守文体规范的"镕范之匠"、重视语言技巧的"斫刻之匠"、辞... 六朝文论中有大量将作家比喻为精通技艺的"工匠"的现象。而参照此时十分发达的艺术技巧理论,会发现"文匠"说包含由浅至深的四重意义:严守文体规范的"镕范之匠"、重视语言技巧的"斫刻之匠"、辞采运用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性灵镕匠"、严守规矩与自由变通相呼应的"随变适会之匠"。六朝"文匠"说凸显对写作技艺的重视,并揭示了写作技巧与抒情审美功能的互动关系。它不仅沟通了文学与艺术创作的界限,还体现出六朝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与劳动阶层工匠"技艺"精神的融会贯通,是古代文论中运用广泛、影响深远且意蕴深厚的褒义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文论 六朝美学 艺术技巧论 文匠
下载PDF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祎 《艺术探索》 2016年第2期73-77,共5页
丰富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表明,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生活着的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事着具有各自特色和风格的造型艺术创作。中国在千年文明的不断繁衍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且流传悠久的造型艺术。如景德镇的陶... 丰富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表明,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生活着的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事着具有各自特色和风格的造型艺术创作。中国在千年文明的不断繁衍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且流传悠久的造型艺术。如景德镇的陶瓷、贵州长角苗服饰的织绣纹样、山东农村地区的棉布纺织等,它们往往体现了制作者精湛的工艺制作水平,高度成熟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不论从具体的表现形态还是特定的象征内涵上来说,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都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文化特质。然而,对比世界上其他地区传统艺术的研究成果便可发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传统造型艺术,即便经历着迥然不同的发展历程、存在于千差万别的社会环境中,在艺术表现手法、抽象意义表达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传统工艺制作水平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通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传统艺术 制作工艺 艺术表现 象征内涵 风格
下载PDF
服装商标制作工艺与应用
13
作者 王莉 许志忠 《天津纺织科技》 2021年第2期28-31,共4页
商标是服装的象征性符号,是服装商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服装商标多种多样,如何正确认识及选用非常重要。文中分析服装商标的作用、类型,探讨织标(计算机织标、木梭机织标和钩边机织标)、印刷(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数码印刷和移印... 商标是服装的象征性符号,是服装商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服装商标多种多样,如何正确认识及选用非常重要。文中分析服装商标的作用、类型,探讨织标(计算机织标、木梭机织标和钩边机织标)、印刷(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数码印刷和移印)标、转印标和绣标的具体制作工艺,以及不同类型商标的特点与应用,指导服装厂商正确选用合适的商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商标 织标 印刷标 制作工艺 应用
下载PDF
艺术、工艺与技术——1923年魏玛包豪斯裂变的始末与深层因素
14
作者 董冠妮 《美育学刊》 2021年第5期68-74,共7页
包豪斯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院校之一,为设计教育和设计思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1919年德国魏玛成立到1933年在柏林被迫关闭,这座院校分别经历了魏玛时期、德绍时期和柏林时期。其中,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起点,它依托于魏玛共和国... 包豪斯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院校之一,为设计教育和设计思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1919年德国魏玛成立到1933年在柏林被迫关闭,这座院校分别经历了魏玛时期、德绍时期和柏林时期。其中,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起点,它依托于魏玛共和国而获得了绚烂光环。但事实上,魏玛时期也是最为混乱与不安定的时期,对于艺术、工艺与技术的不同话语不断交汇、碰撞,甚至争夺主导权。通过分析魏玛包豪斯诞生前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以及在它的1923年前后所提出的宣言和纲领性口号,可剖析魏玛包豪斯理念的核心思想发生“裂变”的深层次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技术 包豪斯 核心思想 裂变
下载PDF
武汉菜肴的地方特色
15
作者 李明晨 刘念清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菜肴的制作受区域地理环境、菜肴原料与人们菜肴审美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荆风楚韵的武汉菜肴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菜肴选料与制作工艺上,其特色的形成蕴含着多种因素。
关键词 武汉菜肴 选料 工艺 特色
下载PDF
论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 被引量:6
16
作者 常晓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党和政府在大力推动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通过对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在产生条件、内涵价值导向及外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探究两者在发展劳动观、重视道德培养上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对它们本质的认识,从而在... 党和政府在大力推动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通过对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在产生条件、内涵价值导向及外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探究两者在发展劳动观、重视道德培养上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对它们本质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工作,打造一支懂技术能创新的工人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劳动 关系
下载PDF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认知度与认同感研究——以山西某职业院校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坚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0-65,共6页
以山西某职业院校为例,分析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及认同感,并探讨影响因素。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了解程度偏低;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加大工匠精神培育力度,但是超过半数学生的职业理想并不是技术工人、技师或工匠。职业技术工人社会... 以山西某职业院校为例,分析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及认同感,并探讨影响因素。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了解程度偏低;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加大工匠精神培育力度,但是超过半数学生的职业理想并不是技术工人、技师或工匠。职业技术工人社会认可度认知、专业课程中工匠精神渗透、工匠精神相关活动或讲座参与,以及性别和年级显著正向影响他们的工匠精神培育必要性认知;社会环境和学校氛围对学生选择从事工匠或管理者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影响,产生影响的是性别、年级和专业类别。基于研究发现,文章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认知度 认同感
下载PDF
湖湘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国莲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3-75,86,共4页
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湖湘文化孕育的工匠精神更有其鲜明的特色。本文探讨了湖湘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与传承路径,可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人才培育方法提供参考,并助推我国工业提质增效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培育体系 传承路径
下载PDF
先秦典籍中的造物艺术与工匠精神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先艺 王永东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17-30,共14页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工艺观的形成阶段,研究先秦朴素的造物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下和未来设计之必然性与归属性的问题。迄今为止,关于先秦造物道器观的思想体系的系统研究涉及较少。站在这样的角度,从道技相结合的视角总结出一套...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工艺观的形成阶段,研究先秦朴素的造物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下和未来设计之必然性与归属性的问题。迄今为止,关于先秦造物道器观的思想体系的系统研究涉及较少。站在这样的角度,从道技相结合的视角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先秦造物艺术的思想体系很有必要。以先秦《周易》《周礼》《礼记》等思想典籍为理论基础,以诸子百家的治世观念和散置的工艺思想典籍为补充,从实践之维、功利之维和审美之维形成一个完整的先秦造物智慧研究体系,可收获“规矩为度”“工于技巧”“器以载道”的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造物 工匠精神 先秦 规矩为度 工艺技巧 器以载道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具造物的科技伦理内涵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艳萍 《创意与设计》 2012年第1期47-53,共7页
本文从传统家具造物中的人本主义表达、以人为本的家具造物实践和传统家具造物中的科学理性精神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家具造物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造物观和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无论在技巧的运用、家具使... 本文从传统家具造物中的人本主义表达、以人为本的家具造物实践和传统家具造物中的科学理性精神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家具造物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造物观和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无论在技巧的运用、家具使用功能和审美、伦理功能的追求等方面都强调人的主体性。同时,在传统家具造物活动中也折射出了科学理性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具 理论内涵 工艺 科学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